如何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

我们总是希望对于生活有一种掌控感——为此,我们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希望一切都在秩序中稳步推进;我们希望更好地、更有效地与家人、同事与朋友相处;希望工作在持续创造着意义,能够克服各种挑战。

而工作和生活又是一场马拉松,它需要持续地付出努力,需要更为坚韧的耐力,但或许,比起一味地自我鞭挞,我们需要更多的、更科学的指引。

《带着裂痕生活》


《带着裂痕生活》

生活中一些真正的创伤,没办法轻易用语言表达出来——也许是一次意外,也许是遭遇了一场抢劫或诈骗,或者是学生时代曾经遭遇过群体孤立或霸凌,很多受害者面对自己经历过的创伤,往往不仅难以向他人倾诉以寻求帮助,甚至无法向家人和朋友们讲述事情的真相。

“遭遇了创伤事件,绝对不是你的错,不必感到羞耻”,美国心理学家乔治·A·博南诺在著作《带着裂痕生活》中传达这样一种观点,他也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临床心理学教授,并担任“丧失、创伤和情感”实验室主任,在心理创伤研究领域具有诸多贡献,比如“复原力”概念的提出,乔治·A·博南诺还发展了悲伤理论,这一理论已经成为临床心理学家使用的标准范式。

书中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运用了意外事故幸存者、“9·11”事件幸存者、战争亲历者等案例,作者搭建了一个逻辑紧密的框架,不仅可以描述不同创伤的结果,也可以解释这些不同的结果是如何形成的。

乔治·A·博南诺运用这些案例去阐释他的“灵活性思维”观点,这是一种坚信能应对挑战的信念,包括乐观、自信和挑战导向三要素。此外,作者也在书中强调了创伤的主观感知对潜在创伤的严重程度的影响。他指出:“潜在创伤的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客观上发生在某人身上的事件,还取决于此人在主观上如何看待威胁。”个体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会直接影响对创伤的主观感知,所以个体需要采取灵活性序列,即一系列识别问题、选择策略的步骤。此外,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也会影响应对效果。情绪抑制可能有益,但并非万能;重评也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培养灵活性思维,需要运用适当的调节策略,并不断通过纠正环节提高效果。个体要利用所有心理资源,才能增强适应能力。

《允许自己做自己》


《允许自己做自己》

“真正的强大是敢于面对那个脆弱而不完美的自己。允许自己有情绪、有失误、不过度悲伤、焦虑,撕掉世俗标签,不必拼命向外界证明自己。”

焦虑迷茫时怎么办?高度敏感的性格怎么办?讨好型人格如何自救?如何直面冲突、摆脱原生家庭影响?

《允许自己做自己》同样是一本讨论自愈力的书,书中讲解了影响个人成长、人生幸福的几种能力——情绪力、性格力、原生力、自驱力、行动力、思维力以及热爱力等等,作者旨在帮助那些长期陷入负面情绪的人,在面对痛苦、焦虑、恐惧、抑郁时,如何做到不消极、不纵容,如何迈过自己心里的那些坎儿。

书中给出了很多实用指南,比如精神内耗一则,作者写道:“精神内耗,就是把自己的能量更多地消耗在内心的摩擦上,而不是对外的行动上。”精神内耗的人,经常是间歇性地讨厌自己,内心自卑,脆弱,经常焦虑,缺乏对生活的热情。

如何摆脱精神内耗?对内需要理性思考,我们可以先分清楚哪些是无用的思考,比如哪些是自己过度反刍,看到别人一个眼神,自己内心戏很多,这就是过度反刍。其次是叫停机制。当我们识别出内心的无用思考之后,写下来,告诉自己这是在内耗了,停下来,不要过度思考。对外,我们可以选择行动。比如你害怕失业,我们可以多投简历,看看自己现在的市场水平,如果不行,那么赶紧补职场技能,做出成绩来。而不是聚焦于内心的焦虑。

《识人攻略》


 《识人攻略》

关系是智慧,也是方法。

职场中有各种各样的面孔,万事先求人的人,为什么要和他们尽快“切割”?爱卖惨的人到底有什么目的?总是喜欢贬低别人就是PUA吗?《识人攻略》聚焦于职场,引导读者探索与复杂性格的人相处的技巧,并识别那些最值得合作和信赖的盟友与伙伴。

《识人攻略》将职场上的各种人进行分类,如正常的人、爱用套路的人、反常的人、复杂的人、友善的人、有道德洁癖的人、神色为难的人、宣誓效忠的人、冷淡的人、号称为了你冒险的人、爱贬低别人的人……并提出与其相处之道。

比如爱讲大道理的人,不一定是稳重的人。对伪君子,我们要尽量避免被他们抓住把柄,在道德上谴责我们;对于想通过讲大道理的方式自保的人,我们要尽量避免上他们的“贼船”,如果是单纯的人,我们则要友好相处;如果想通过大道理来控制别人,提醒自己不要被他们驯从,保持独立。

《寻求意义》


 《寻求意义》

《寻求意义》是晚年李泽厚忆人生、念亲人、怀友朋、说人物、阐思想之作。表达了李泽厚对人生、社会、世界、人类、未来的某种关怀和探索,亦表现出李泽厚自然、坦率的个性,以及坚韧求索的精神。

书中分为“忆往”“杂记”“思想”“序跋”四辑,内容宽泛,形式不一。收文72篇,除两篇外,均为李泽厚20世纪90年代后所作。周汝昌在一篇文章中认为:“读李泽厚的文章,是一种令我心存感激的享受经历,同时还有一种语言表达的享受,就是‘恳切’二字。语言的恳切情感是大学者、是仁人君子的美德。什么是‘恳切’?‘恳’就是真诚,‘切’就是渗透。没有真实学问的假学者,往往没有与人为善的好心肠,他们的语言表达里就没有这种宝贵的‘恳切’之美,‘恳切’之情。”

“何谓哲学?”李泽厚回答:“简单一句话,我以为就是研究‘命运’:人类的命运、中国的和个人的命运。”收入这本随笔集里的文章,其所记、所议,恰与人的存在或本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命运和诗情纠缠在一起,正是在探索“命运”的路途上“寻求意义”。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