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与互鉴——记第五届中国美国史青年学者论坛

10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主办,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五届中国美国史青年学者论坛在西南大学举行。与会学者们围绕政治文化、司法权力、外交理论、国际关系、军事安全、社会文化、史学理论、城市史、环境史、医疗卫生史、族裔性别史、经贸科技史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自2018年“首届中国美国史青年学者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目前已举办五届,该论坛目前为国内美国史青年学者探讨学术前沿、展示学术成果、交流教学经验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主办,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承办。参会学者近1/3为在读博士、硕士,总体结构以年轻学者居多,研究主题跨领域、跨学科、多元视角特色明显,圆桌论坛有多位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参与,分享了不同研究方法和视角。

大会主旨演讲环节,东北师范大学梁茂信首先做了题为“全球视域下当代中国学生海外留学潮的兴起——以赴美留学生为中心”的主旨演讲,梳理了我国高级人才资源的流向与回流,剖析了人才归国率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孟庆龙在主旨演讲中从正反两面深入剖析了美利坚民族的民族个性。南开大学付成双做了题为“文明进步论与北美印第安同化教育的兴衰”主旨演讲,展现了从西进运动开始美国教育界对当地土著民族“美国化”的进程,批驳了文明优劣论及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厦门大学韩宇做了题为“美国联邦政府应对去工业化政策的演变——兼议产业政策迷思”的主旨演讲,分两个阶段对联邦政府的相关政策进行探讨,分析演变动因及其与产业政策的关联。上海大学张勇安做了题为“美国毒品战全球化与亚洲麻醉品地缘政治的兴起”主旨演讲,从芬太尼问题入手剖析了毒品、麻醉品、禁毒活动如何影响国际关系。

分组研讨主要涉及六大领域:

政治文化与形象建构

美国是一个热心政治的国家,其行政主体对自身族群的界定,直接塑造了美国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权利并反过来强化其公民的身份认同,治理传统深入到思维习惯后,政治文化便应运而生。上海师范大学刘义勇关注美国孤立主义与干涉主义思潮变迁,聚焦20世纪初政治精英借“神圣同盟”历史隐喻来塑造国联,结果“门罗主义”思潮占了上风,体现了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精英对欧洲的疏离和普世主义在美国方兴未艾。四川大学王禹梳理了美国19世纪初“政党机器”的起源和政党现代化历程,指出马丁·范布伦对政党组织的改革改变了美国人自建国时代对派系的负面看法,奠定了美国现代政党政治的基础。安徽师范大学赵辛阳认为美国联邦制缘起古代城邦联盟,其中近邻同盟、亚该亚同盟、吕西安同盟在辩论中反复出现,联邦主义者用此叙事来凝聚国族认同、填充新生共同体历史记忆缺失,并将古代城邦覆灭的历史经验教训融入新生政体中,形成了乐观主义的例外论,这种例外论便是美国人身份认同的意识形态基础。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杨钊关注了纽约第二大政党——人民党如何崛起。太原师范学院王卿卿介绍了美国革命后流亡英属加拿大的效忠派如何建立新不伦瑞克省。东北财经大学方瑞华以特朗普“推特治国”为引,梳理了美国总统执政方式的变迁史。厦门大学蔡梦竹认为邦克山纪念碑是早期美国政治精英们构建国家形象和身份认同的尝试。复旦大学廉海霞关注建国早期党争,聚焦联邦党人污名民主共和社团是美国的雅各宾俱乐部,展现了后者的反精英传统和前者的政治倾轧。中山大学白若茜表示艾森豪威尔政府借匈牙利事件宣传塑造美国的匈牙利难民安置计划,从而开启了行政力量干预移民、难民政策的先例。

司法与权力研究

美国诞生于反抗暴政的斗争历程之中,对权力的制约和对自由精神的探索深植于其基因内部,联邦权和州权的关系始终是美国史研究的热门话题,司法演变史亦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领域。武汉大学杜华表示林肯在内战时期先后8次颁布终止人身保护令,不惜牺牲公民个人自由,最终目标是为了联邦内部团结和国家存续,而且他始终在宪法框架内操作,并未独裁滥权,即便如此,美国自由的另一个面向,是公民自由的原则在公共安全的语境下会变得非常脆弱。安徽师范大学曹升生和杨佳雨关注美国立法交流委员会运行机制,指出其作为新保守主义营垒具有庞大关系网络,借助其公私伙伴关系维持组织运行,并搭建论坛为利益相关方讨论州问题,促进其政策思想和示范法案在各州传播,从而影响地方和州的立法。福建师范大学郭巧华表示美国第四任大法官约翰·马歇尔针对州治安权的判决案例平衡了联邦权与州权的关系,其司法阐释奠定了19世纪美国二元联邦制的根基。安徽师范大学林斌认为联邦司法机构的历史叙事过于正面,有必要研究当时反对者的声音以还原历史事实。中国传媒大学洪丹丹研究了1787年宪法获批时的反对者意见,认为反联邦主义者是1787年宪法忠诚的反对者,他们在批准宪法会议进程中集体转向,并非放弃原则和主张,而是以选择联盟存续的形式来维护邦权,并将斗争转向宪法内部,他们的努力形成了美国异议文化传统。北京师范大学刘金铭研究了美国1928年《防洪法》,指出其出台是新政的前奏,法案强化了联邦干涉倾向。

国家安全与对外政策

国际关系史(外交史)研究一战后萌起,二战后有所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与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研究)多有交叉对话,研究视角和方法一是安全视角,二是经济视角,近年来兴起了文化视角,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史学分支。东北师范大学欧阳贞诚关注中美洲“无人陪伴儿童”大量流入美国所形成的移民潮危机,指出暴力因素迫使儿童们背井离乡,美国政府自2014年起接纳难民的“中美洲未成年人计划”杯水车薪,且政治极化导致该计划朝令夕改,而流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亦使其人道主义色彩大打折扣。兰州大学王延庆研究布热津斯基“危机弧”理论,认为该理论加强了美军在印度洋部署,催生了对苏强硬的卡特主义,但也指出该理论过于粗糙,不仅夸大了苏联的威胁,而且忽略了印度洋诸国内部政治动态。新疆大学闫自兵认为冷战时期美国通过自由电台针对中亚诸国广播,以唤醒其主体民族意识,分化瓦解苏联,却因苏联对中亚的成功治理,被证明该宣传是徒劳无功的。山西师范大学刘长新关注福特时代美国对伊朗的石油政策,美、伊、沙特三国为了油价反复谈判,最终伊朗巴列维不愿降价,动摇了美伊关系,“双柱”政策在卡特时代不再稳固,双边关系日益复杂化。中国社会科学院马伟认为美国崛起过程中借鉴了英国“非正式帝国”模式,意识到殖民地是负担,依靠自己经济科技实力,扩大其“非正式”影响力,借助对等贸易、门户开放、投资协定、金元外交政策积极发展与弱国的关系,从而成为国际经济秩序新引领者。陕西师范大学忻怿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美“初步战略关系”形成后的情况。北京大学杨云舒研究文化冷战,表示美国左翼艺术家罗克韦尔·肯特在苏联举行画展引发轰动,推动了两国信息互通和文化交流。

城市史与社会史

自法国年鉴学派诞生以来,新史学席卷史学界,通过观察个别现象,并将之置于整体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中加以分析、考察的研究方法蔚然成风;城市史研究诞生至今已有90年历史,20世纪60年代末,关注城市化引发的犯罪、疾病等问题而出现的“新城市史”,为该领域研究注入了新生动力,其现实主义关怀倾向亦证实了克罗齐命题的有效性。

社会史领域,中山大学曹鸿关注进步主义时代美国的道德净化运动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指出惩恶扬善源远流长,从禁酒令、安息日禁止商业活动、打击淫秽、阻止卖淫,禁止赌博,再到战后极具争议的堕胎权利问题,道德改革者在“劝诫”收效甚微的情况下借助政权强行干涉,引发权力争议,由此卷入政治权力漩涡,导致了检举告发和政治敲诈等新的“恶”,探讨了道德改革和政治权力的关系。四川大学许镇梅认为《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对大型农业合作社发展造成了法律困境,即农民这一弱势群体为求自保成立的联合组织经常被指控为垄断组织,后经农民群体不懈努力,终于成功修订反垄断法,破除了一刀切造成的制裁不公。重庆师范大学王生团认为大亨时代工业资本家借助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来合法化市场的“优胜劣汰”法则,为其自由放任思想提供科学支撑,重塑了彼时的商业伦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郭剑关注政商关系,认为罗斯福新政后期工业资本家为减轻舆论敌视和新政冲击,开展了“美国道路”宣传活动,借此为自己辩护和正名,这一工商业者的群体宣传活动,强化了资方和政府的共同底线——私有产权和自由市场,并由此塑造了后续数十年公共宣传活动的基本范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霍慧馨关注了二战到战后美国国内的能源管道计划,认为战时修建的从休斯顿到纽约、费城的天然气管道重塑了国内能源结构,打破了地区能源垄断,并牵扯了新旧利益集团。

城市史领域,厦门大学李莉基于爱德华兹诉哥伦比亚特区案分析了20世纪美国公共住房事实拆迁现象,即地方房管局坐等保障性住房社区衰败,以符合联邦拆迁标准,以合法拆除公共住房的策略,这些动作背后是美国住房治理策略由“福利导向”转为“发展导向”、公共资源私有化的时代大背景所致。国防科技大学的刘丹妮表示20世纪60年代加州中国城因缺乏基础公共卫生设施而被种族主义污名化。上海大学/奥尔堡大学徐欣蕊发现西方城市史研究正在发生空间转向,即透过“空间”研究、揭示城市历史。上海师范大学周淼淼关注了芝加哥西哈文混合收入社区公共住房重建计划。天津师范大学陈子衡聚焦了20世纪70-90年代芝加哥黑人聚居区的失业现象。西南大学刘玥莹梳理了进步主义时期芝加哥抗击霍乱的城市治理史。

族裔与环境史

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熔炉社会,从族裔角度研究美国史是透视其多元文化的最佳视角,也是认识今天美国的一个动态维度。环境史兴起较晚,随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现代环保运动而出现,分为城市外和城市内两大环保主义,前者又分为资源保护主义和自然保护主义,后者则关注城市卫生改革,积极关照居民福祉。

族裔史方面,武汉大学王少红考察了二战前、战中、战后的日裔美国人如何与日本政府保持物资援护联系,展现了对母国或多或少的情感联系,但又保持了相对距离,展现了美籍日裔身份认同的重塑过程。东北师范大学伍斌关注了旧金山唐人街被1906年大地震和大火摧毁后,华人群体排除万难力争原址重建的历程,重建过程中《中西日报》发挥了关键性引领作用,不仅团结了华人群体,而且点拨了华人在美国法律和制度下所具有的权利,促进了华人的美国化进程。重庆师范大学杨静关注了进步主义时期东欧、南欧女性移民来美国谋生的社会活动。厦门大学赵晓芸认为20世纪初美国以新兴大国身份在国际上展示其新殖民地,借圣路易斯世博会展现了菲律宾人的形象,但展览过程中处处有文明与野蛮的分野,透露出美国的文化霸权和种族优越感与东方主义构想。中国人民大学王晶玉关注了美国早期工业化的女工形象——洛厄尔女工。厦门大学陈帆表示1799年德裔美国人的“弗里斯叛乱”事件反而扩展了美国白人公民的身份基础。厦门大学李尚关注了德裔美国人对废奴主义的贡献。东北师范大学朱浩颉考察了墨西哥裔农场工人的民权斗争。东北师范大学杨洁研究环境种族主义,关注了进步主义时代下芝加哥东南欧移民生活下的帕金镇聚居区卫生改善活动。武汉大学聂希贝关注了美国早期史上妇女慈善活动职业化的进程。北京师范大学贾珺研究交叉学科军事环境史,书写了森林如何影响兵学发展。南开大学张慧霞关注了20世纪初美国环境保护组织艾萨克·沃尔顿联盟及美国资源保护运动。四川外国语大学陈黎黎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毒物质在环境史研究中与人类的复杂互动。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史学研究本身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对史学理论、方法、视角、材料甄别定期回顾总结,有利于史学无限接近事实真相,同时引发宏大的共情体验。南开大学董瑜总结了美国政治经济史的跨国转向,探讨了从美国例外论到跨国史、全球史的兴起,并以《棉花帝国》为例,认为这种转向将带来研究范式、研究领域、解释路径、研究意义的拓展突破。陕西师范大学于留振梳理了新资本主义史在美国史研究领域的兴起历程,即将经济重新带回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背景下对其再理解,该学科蓬勃发展,面临学科构建的艰巨任务。东北师范大学李根针对70年代兴起的“新文化史”关心的领域做出了澄清,将微观史学、碎片史学、心态史等剔除,认为研究范畴界限不清会导致概念混乱。福建师范大学孙晨旭关注了加拿大马克思主义学者及其史学理论和实践,展现了加拿大国史构建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贡献,并尝试梳理加拿大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脉络。太原师范学院王宇翔梳理了芝加哥学派20世纪初“空间同化理论”的学术史,该理论认为移民郊区化代表其社会经济地位提高,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是其“同化”的重要一步,但1965年后新移民聚族而居,独立性强,且贫困人口郊区化削弱了该理论的解释力。即今天美国的主要特征不再是一百年前以盎撒族裔清教徒为核心,而是多维度族裔环境。福建师范大学石可鑫关注了战后美国学在欧洲传播的过程及影响,认为美国利用富布莱特项目及私人基金会逐步在欧洲建立起了完整的美国学学科体系及跨大西洋知识网络,并以此为基础抗衡苏联共产主义,争夺冷战心智。中国人民大学王艺璇关注了美国工业社会初期学术团体“七人委员会”对公立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以扫清历史课程内容无序、课时悬殊、质量低下的混乱状态。

本次论坛研究主题为“交流与互鉴”,意在创设平台切磋观点,相互借鉴研究方法。就文章领域而言,内容涵盖了美国史研究前沿的绝大部分领域,既有传统研究领域,亦有新型研究领域,而且领域内研究范式也多有相互借鉴,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领域交叉化,研究视角微观化,新颖视角和多元方法构成了本次青年论坛的一大特色。论文本身出现了诸如军事环境史、族裔城市史、政治社会史等许多交叉领域成果,展现了较为活跃的研究趋势和学术动态。研究方法从传统文献研究法到计量史学,再到心理史学等不一而足,呈现出研究方法多维解析的趋势。从文章主题结构分布来看,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文章最多,社会史研究其次,论文集具备一定现实关怀,其中不乏敏锐洞察社会关切的文章。本次会议整体呈现出了高水平、规模大、涉猎广、研究深的特点,体现了大会的主题“交流与互鉴”,为广大青年学者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