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叶家花园,品读藏身医院里的海上园林遗珍

叶家花园,于1923年建成开放,占地 77.64 亩(5.2 公顷),现位于政民路 507 号上海市肺科医院内。这是一座设计精美的海派园林,中西建筑点缀其间,花木葱茏,宁静幽美。 知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曾建议这一著名的私家大花园对外开放,让游人进去观赏,增添沪上一景,做到物尽其用。

近日,《叶家花园 —— 藏身肺科医院里的海派园林遗珍》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讲述了叶家花园的前世今生,带领读者身临其中,移步换景感受园林美感,并结合修缮工程,叙述了修缮园林的相关理念。

叶家花园的创建者是宁波富商叶澄衷的四子叶子衡,主要是为在江湾跑马场参加赛马的贵宾提供赏景休憩的公共园林。花园于1923年春初步建成对外开放,一百年前的叶家花园内的娱乐设施已一应俱全,内设弹子房、瑶宫舞场、电影场、高尔夫球场等游乐场所,并且夜间也照常开放, 一时间成为沪上有名的夜花园。

1934 年跑马总会地区俯瞰图 (源自上海年华)


叶家花园鸟瞰图 (上海市肺科医院提供)


20世纪30年代,结核病还很难医治,上海也缺少一所专门的治疗结核病医院。1933年,在叶家花园建园十年之际,叶子衡秉承父志,做出了一个堪称善举的抉择——将叶家花园捐赠给国立上海医学院建立第二实习医院,专门收治肺科病人,取名澄衷疗养院,这就是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前身。 首任院长为国立上海医学院院长颜福庆教授。

一百年历史变迁,叶家花园经历了从繁华的营业性花园到上海的第一家肺病疗养院的转变。尽管历经了多个阶段,花园为肺病患者提供疗养场所的定位却从未改变。现在它作为上海市肺科医院的专属腹地,依然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已有一个世纪历史的叶家花园内绿树成荫,为病人的治疗和休养提供了优美、舒适的环境。作为“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肺科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与科研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专科教学医院。

叶家花园水景(上海市肺科医院提供)


在百年古树下的牡丹亭里休憩纳凉、听鸟鸣声,或远观用太湖石砌成的假山,或站在具有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小白楼柱廊间,身处中式园林与西式建筑的完美合璧中,如不是看到有身穿病号服的患者在亲人陪同下散步,或拿着 CT 片子的患者在就诊前寻一处可以舒缓情绪的休憩之处,很难想象这里竟是一家医院的“后花园”。

随着上海江湾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规划和建设,叶家花园与江湾体育场、 旧上海市政府大楼、旧上海市图书馆等一批历史建筑均启动了修缮工程。 如今,修缮团队对花园内结构损坏较大的五座桥梁进行了结构强化,修补了损坏的桥面栏杆与灯柱,对园林绿化也作了梳理和修剪,还增加了泛光照明,恢复了其 “夜花园”的美誉。

叶家花园鸟瞰图


闹中取静——世外桃源般的园林胜景

叶家花园,现在属于全国闻名的肺病专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的附属绿地,位于闹中取静的院区东北一隅,深藏不露。 全园占地面积约77亩,内有留存百年、 阅尽海上风云的历史建筑,诸如延爽馆、琉璃阁等。有层叠崎岫的湖石假山,诸如卧龙岗、 伏虎岭等。有风格多样、中西合璧的亭子,诸如四恭亭、金锁亭、吟月亭、回波亭和牡丹亭等。有曲水回绕、小桥 相连的岛屿,桥诸如四恭桥、玉带桥、羲象桥、 匹练桥、金锁桥和晴涛桥等;岛屿诸如小罗浮等三岛。有静静的湖泊和飞泻于叠嶂间灵动的瀑布,湖诸如叶湖等;瀑布诸如银河倒泻瀑等。 有四季争艳的繁花;有枝干遒劲直指苍穹的古树......整个花园呈东西向的不规则椭圆形,似葫芦状,与“福禄”音同,其寓意源于道家思想,象征富贵,代表吉祥。

金锁亭(上海市肺科医院提供)


牡丹亭(上海市肺科医院提供)


全园胜景,由点、线、面结合而成。以亭 榭、桥楼等景为灵动的“点”,以环水石道、 蜿蜒山路、曲直小径围合成延长的“线”,以岛屿、山林、水体铺展的“面”,形成了美观 精致的全园胜景,可谓咫尺天涯,壶里乾坤, 俨然一个小宇宙。徜徉其间,使人观之不尽, 回味无穷。“竹青橘绿石榴红,一带深幽似画 中。更有琴音出林杪,满园碎影玉玲珑。”这首由民国宁墨公作的七言绝句,描写的就是江湾叶家花园的景色。

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天然美感

自医院主路进入花园,首先见到的是修缮后的11 号、12 号楼,旁边设有停车场。 红楼边上伫立的复原水塔,成为整组建筑群的一个精神堡垒。1932年,淞沪抗战中张治中将军曾登上水塔指挥过战斗。

左边假山累叠的模纹花坛建在斜坡上, 沿高处植有竹丛与香樟,并立湖石数块,依稀可见青砖灰瓦、中式仿古门窗的9号楼(现为医院办公室),此处即将步入 叶家花园。沿着弹格石道进入宽敞的主路, 在入口处设置了溪坑石作为步行道隔断的石档,路两侧的花坛由太湖石堆砌,凹凸相间, 曲折有情,意象幽邃,或飞扬,或憨朴,或雄奇,或灵动。一石一座、自然天成,需观者放慢脚步,细细品味。

11 号、12 号楼(周培元摄)


现入口处(周培元摄)


入园便见怪石乱卧,举目四顾,古树苍翠欲滴。“伏虎岭”横卧在花园左侧,张开双臂怀抱园中湖泊。岭上竹林成片,古松参天,花繁草茂,奇石垒成的湖石千姿百态,如猛虎野兽,又如云似水。

右侧沿石阶而上,清风徐来,暗香涌动, 顺着盘旋的石阶登临山巅,可遥望横跨湖央的四恭桥,转身即可饱览叶湖全景,湖中山石的鬼斧神工之势令人叹服。远处的龙形湖石造景蔚为壮观,龙首缺失的部分已修缮完整,见其形态优雅,仿佛正在休憩。

如此遐想中,不觉快步下山去往湖边探个究竟。水中八仙过海,姿态各异。湖周砌满犬牙交错的太湖石,静心观之,可辨出百 种模样。沿湖一路往前, 只见龙首抬头正对湖边山洞。洞内藏有一柱擎天,犹如神龙深藏的镇园之宝。

龙形湖景 (上海维方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东门门楼(周培元摄)


出山洞后继续沿着石级而上,坡入主道, 转身几步之遥便已来到原东门。此门楼奇特, 除雕花图案外,顶部还建有一个方形的中式亭子。只身折回,左侧山坡处有一中式仿青砖饰面的办公建筑15号楼,现为医院保卫处。

随即又回到入口处,沿弹格道一路往前, 道上暗香疏影,竹木清幽,时而传来的鸟鸣声委婉曼妙。在幽静的环境中,碧池之上,有桥一曲,名“四恭”。桥边荡漾的 湖光山色让人眼前豁然开朗,两侧植有百年松柏,满目青翠,饶有野趣。时而有贴水俯冲而过的鸟儿打破原有的寂静,为湖面增添了一丝灵气。

四恭桥(刘仲善摄)


园内鹅卵石铺道(上海维方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迂回曲折的鹅卵石铺成的小道上,镶嵌有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飞禽走兽、花草鸟蝶。似见波光粼粼,似听裂岸涛声, 树影绰约下唯影随行、飞檐斗拱处端坐着神兽鸱吻。一转一深,一转一妙,玩味不尽。

遐想中,不觉踱步来到了小罗浮岛。折转西行,见栖云洞,洞壑幽深,曲折盘桓,让人感到自然质朴、独特新奇。目之所及,只是乱石一堆,待到漫游其中,方知奥妙无穷。

穿洞而过,犹见羲象桥飞跨湖面,秀气雅典,伴随湖面波光倒影间的绮丽,华美极致。树影倾斜,阳光透过镂空的 铁艺栏杆若隐若现,犹如喧嚣中的一方净土, 清新脱俗,宁静幽雅。

羲象桥(陈瓒摄)


隐匿于山脚的洞口,有小径宛转上下。绕 过重重弯道登上山坡,顾盼流连中依稀可见小白楼忽隐忽现于树丛中,右侧有人迹散步湖岸, 亭中石凳之上坐有三四人,山下卵石小道亦有行人漫步,整个安静的园子顿时流动了起来。

下山至洞口处,见玉带桥西侧有一回波亭, 三面依水,有石凳置于亭内,可在亭中小憩赏景。临水有株高耸直立的棕榈相依相伴,四周松柏耸立,郁郁葱葱的树木连成 一片,亭前亦有两个石凳,为园中旧物,上面的雕刻隐约可见。靠在水边静坐,仰视天空飞鸟,俯看水中鱼跃,别有一番情趣。

回波亭(沈红梅摄)


过玉带桥即到叶家花园最大的岛屿,岛内矗立着园中最大的建筑延爽馆,因其主体为白色,又被称为“小白楼”,在假山古木的掩饰 下,显得高雅雄秀。

延爽馆所处地势高峻宽敞,四周山岭环抱,环境清幽,三面环廊,四面环水,可眺全园胜景。每逢盛夏,碧波之上,微风送爽, 此为“延爽”之名来源之一。遥想当年园主与宾客们身穿华丽服饰,或倚靠在宝瓶栏杆前遥望叶湖,或在湖中划船游玩,或在楼内打球观影,夜夜歌舞升平,一派热闹的景象!

现如今“小白楼”作为医院院史馆静静地伫立在花园内,环以山池林木,是园内的主要景区。不远处,碧绿的池水染成金色,清风徐 来,水波微兴,水池中出现一道道平行的波纹, 水面变成一条颜色绚丽的彩缎。

过延爽馆北行,见金锁桥临波踏水、气韵流动,一只铜铸的花公鸡伫立顶上,精巧之工 不言而喻。折回延爽馆后沿道东行过玉带桥,来到园内最小的岛屿。紫藤廊道将其一分为二。南部的瞭望台,白色通体,围以栏栅。 沿梯攀上露天平台极目远眺,可赏北部假山怪石垒成的猴亭。据说这里原是一座猴岛,作为对外营业的花园,饲养猴群、孔雀等供人观赏。

顺势走近,一座小型假山置于水泥镂空的圆亭之中,此处便是猴亭。沿外圈鹅卵石铺道绕行数步,可见对岸古树苍翠欲滴,枝条盘生曲折,姿态优美。不远处隐约可见湖中喷泉不停地摆动着身姿,时而像蜿蜒盘旋的巨龙,时而如突兀森郁的山峰。 山旁有竹,竹有石依,石间有草,林间雀跃 追逐,鸣声此起彼伏,游至此,其乐无穷。

瞭望台(刘仲善摄)


猴亭(刘仲善摄)


离开小岛,穿过与紫藤相连的柳浪桥,转身往北可抵吟月亭。环顾四周,高大香樟树延伸至湖中,淡淡的清香片刻间令人恍然若梦、 陶醉其中。桥下流水依依,岸边虬枝苍劲,相得益彰。不远处的吟月亭小巧玲珑、朴素清新, 犹如一位诗人隐居于此,自甘寂寞。西北侧见 牡丹亭凌驾于蜿蜒曲折的“武陵源”湖区,此名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游人置身于城市之中,又能 享受桃花源般的生活意境。

再往远处观望,金锁桥影约妙跨于水波荡 漾的湖上。湖中央有一湖石堆叠的神龟,龟背 镂空植有芦苇丛,龟首浮出水面,神气盎然, 仿佛向猴岛彼岸前行。

牡丹亭临水而建,与金锁桥遥相呼应, 隔湖而望。置身其中让人感觉水面开阔、明朗舒展。亭边铺两条卵石小道,交汇之处由太湖石垒成的小假山成驼峰状,依山傍水,湖水萦绕,造型别致。牡丹亭四面透风, 草长莺飞,花香酽酽,倚坐在美人靠可静看凝香微露在枝头缓缓滴落。

银河倒泻瀑布(陈瓒摄)


抗战亭 (上海维方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沿鹅卵石小道曲折向北,郁郁葱葱的古树静谧幽雅、枝繁叶茂,它们或与山石为伴,或静立于池水之畔。拾阶登高,可达山顶“银河 倒泻瀑布”。最高处的平坡围有一桌石凳,可稍作停留。向下有一条曲折小径, 栽有竹丛,石径通幽。瀑尾引流至牡丹亭与吟 月亭间,两侧湖石围绕,中间植水栽,与湖面自然相连。池岸边三块被绿色藤蔓围绕的太湖 石如卫士般屹立在瀑布旁。半山坡面水临崖处建有抗战亭,亭旁植竹数枝,绿影摇曳,清风自引。

集霭渚欧式拱桥(沈红梅摄)


原大门门楼局部


大门右侧有一处小水景,取名“集霭渚”,此处即是云雾缭绕、半梦半醒的人间仙境。近处有一欧式拱桥, 小巧精致,虽说偏于一隅,围绕陂池尾水,复有清泉、湖石,沿石阶往高处,斜坡上野草小 花散发出阵阵幽香,树影森森,亦观之成趣。

高大疏朗的西式门楼雕镌气势雄伟、内涵丰富、赏析有趣。查看历史资料推断原门楼前入口处较为宽敞,设有停车的场地,入口处的石铺道深深凹陷,足见其年代之久远和慕名者之纷沓。如今虽只留这古藤蔓延的门墙荫覆着墙根的尺树寸草,但其伟岸之美、 古拙之风犹存。

入口正前方有一座弧形石屏名为“小庐山”。整座假山,后负土坡前绕水,湖石堆砌,错落有致,又有零星湖石点缀,池水萦绕,古木陪衬。如遇雨天,淅沥的雨点, 仿佛阵阵古琴声荡过池面,激扬飞溅。两边架 有紫藤廊通向园内,延绵不断,含蓄不尽。紫藤千娇百媚,湖石状若秋云,似障非障,园景隐约可见。

从原大门漫步一路向东,于万绿丛中可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其便是琉璃阁。夕阳下,琉璃阁映着霞光,巍然挺立,金碧辉煌,耀眼夺目。

小庐山


琉璃阁(周培元摄)


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中国的造园美学。园林的山水、花 木、建筑,倾注了主人的情趣意向。 湖石假山为一胜景,既有高山耸立陡壁悬崖之雄伟,又兼具小桥流水花丛点缀之别致。 任凭大风大浪和历史的侵蚀,沉淀下来的是其顽强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被时间雕琢出来的内在美。

《佛罗伦萨宪章》中提到园林就是天堂, 是一种文化、风格和时代的见证。叶家花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特征,反映了当时上海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既传承了东方的造园艺术, 又受西方文化影响,体现诗情画意,追求“清 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含蓄、幽深的自然美意境,布局自由灵活、迂回曲折,洋溢出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天然美感。园中山形水系和建筑物的选择与布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强调“天人合一”。

叶家花园的湖石假山 (上海市肺科医院提供)


叶家花园的池塘小桥 (上海市肺科医院提供)


漫步叶家花园,一泓碧池,峦叠假山,几颗枯漏似丑的太湖石,春日芳草嬉戏,夏日池亭观鱼,秋日闻桂赏月,冬日踏雪寻梅。建筑可阅读,城市有温度,行走在四季的更迭和时 光的韵律里,静守着这块精神家园,让人、建筑和自然和谐共生。

(本文摘编自《叶家花园——藏身肺科医院里的海派园林遗珍》一书)

《叶家花园——藏身肺科医院里的海派园林遗珍》,上海大学出版社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