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南亚出发:缅甸历史上的族群政治

缅甸从古代开始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现在这片被称为“缅甸”的土地上一直生活着众多语言文化各异的民族群体,当代的缅甸政府认定缅甸总共生活着135个民族。从全世界来看,虽然缅甸的领土面积和人口规模都不算大,但缅甸却是世界上民族构成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所谓的族群政治指的是各个族群之间的政治关系,也包括各个族群内部的政治关系。族群政治是缅甸历代统治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应对族群问题,缅甸历史上的统治者们采取了众多不同的办法。历史上缅甸的族群分布状况以及历代统治者处理族群问题的策略和制度深刻影响了缅甸的政治现状。

破碎的土地:缅甸的地形和民族构成

缅甸联邦共和国国土面积约67.66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中国河北、河南、山西和山东四个省加起来的面积,是中南半岛面积最大的国家。缅甸境内多山,西面是若开山,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和高黎贡山(横断山),东部是掸邦高原。高黎贡山和掸邦高原之间有瑞丽江(伊洛瓦底江支流)、大盈江(伊洛瓦底江支流)和怒江(即萨尔温江的上游)三条河流,形成了连接中国云南西部的天然交通通道。缅甸全境的山地和丘陵面积加起来超过了总面积的40%。两条大河贯穿缅甸南北,从西向东分别是伊洛瓦底江(Irrawaddy River)和萨尔温江(Salween River)。两条大河中间还有一条稍小的锡唐河(SittaungRiver)。这三条河流冲积形成了缅甸主要的两大平原农业区,分别以中部的曼德勒和南部的仰光为中心。同许多国家一样,现代缅甸国家是以中南部平原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平原和山地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缅甸的民族分布。

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季(3月至5月)、雨季(6月至10月)和凉季(11月至次年2月)三个季节,三个季节平均气温在27摄氏度左右,在一年中温度最高的4-5月份气温会超过40摄氏度。缅甸境内的降雨量南北有所差异,南部地区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可达3000-5000毫米,中北部地区因为若开山的雨影效应而年降水量相对较少,大致在500-1000毫米。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在雨季期间,山地地区的对外交通会变得非常困难。而全年炎热的气候也会让外来人很难适应。

缅甸有人口5458万(2020年4月),按照缅甸官方的划分缅甸共有135个民族,主体民族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为了方便一般把缅族之外的100多个少数民族分为几个大的民族群,其中掸族(Shan)是第一大少数民族,人口可能超过500万,主要分布在缅甸东北部的掸邦(Shan State)等地。克伦族(Karen)是第二大少数民族,人口略少于掸族,主要分布在缅甸东南部的克伦邦(Karen State)。其他少数民族人口都比较少,大都在200万人以下,主要包括若开族(Rakhine)、孟族(Mon)、克钦族(Kachin,中国称为景颇族)、克耶族(Karenni,又译克伦尼,即红克伦)、钦族(Chin)、华人、印度人以及其他族群。各个族群之间的语言文化特征并不是截然分明的,尤其是居住区临近的民族之间常常会有某些共同的特征,比如掸族人可能同时会讲缅语、掸语和中文,这是民族交往交流的自然结果。

这些少数民族大都属于跨境民族,比如掸族和克伦族这两个最大的少数民族群体在泰缅两国边境两侧都有分布。因为种种原因很多少数民族的缅甸人没有完成国籍登记,没有正式的缅甸身份,更没有缅甸护照。

缅族人绝大多数都是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掸族和克伦族也大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徒占据了缅甸总人口的88%。除此之外,有的少数民族群体信奉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原始泛神论信仰。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少数民族群体内部的宗教信仰情况也不统一,如克伦族人大都信仰佛教,但也有部分克伦族人信仰基督教和泛神论。

?这些少数民族中掸族、克伦族、若开族、孟族、克钦族、克耶族和钦族有以自己族名命名的少数民族自治邦。这七个自治邦都分布在缅甸疆界的外围,与中心的七个省(以缅族为主)和首都内比都所在的联邦区一起构成了缅甸的领土。而且这些民族自治邦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如掸邦内部还有佤邦、德努、果敢、勃欧和德昂五个副邦级行政区,缅甸中央政府和所在的民族自治邦实际上都无法管理这些副邦级行政区,形成“邦中又有邦”的复杂局面。

缅甸境内的高山大河将缅甸的国土切割成一个个相对分散的地理单元,即便是中南部相对连贯的大平原中间也还矗立者一座绵延500公里的勃固山。即便是在山地地区内部,河流谷地和山顶地带的情况也有不同。中南部平原外围的山地地区一直被缅族之外的少数民族占据,他们的语言文化丰富多彩,在文化上也形成了一个个相对分散的文化单元。这种情况不是短期内形成的,自缅甸成为一个国家以来一直都是如此。

好战的缅王与叛服无常的诸侯、土司

初学东南亚史的人可能会有一个“缅甸国王非常好战”的印象。今日缅甸的疆土确实是靠历代缅王不断开拓形成的,但却不能简单的说是缅王好战。战争其实也是古代缅甸的中央政府维持对边疆地区统治的一种手段。

缅族人是缅甸国家的主体民族,但缅族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居住在缅甸这片土地上。语言学家们发现缅语与中国的藏语、羌语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因此推测缅人起源于中国西部,大概7-9世纪时才顺着大江大河来到缅甸中部平原地区。古代并没有现代的族群观念,因此本文称古代的各个族群为缅人、孟人和掸人等等。当时的缅甸还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分布着众多的城邦和部落。缅人的一大特点是擅长骑马,当时的许多地名与马有关。中文文献也提到缅人“不鞍而骑”,即不用马鞍就能骑马。同时缅人也非常擅长兴修水利。上文提到,缅甸是季风性气候,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降雨很少,而且缅甸中部地区的降雨量也相比南部地区少,因此水利事业对农业发展非常重要。大概因为缅人在骑射作战以及农田水利方面的优势,所以缅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逐渐形成了以蒲甘(Bagan,今缅甸蒲甘)为中心的缅人政权。公元1044年,一带雄主阿奴律陀(Anawrahta,1044年-1077年在位)登上了蒲甘的王位,开始了四处征伐。1057年,阿奴律陀率大军南下灭亡了南部的孟人直通王国(Thaton,今缅甸直通)。孟人是当时缅甸南部平原的主要族群,经济文化水准比较发达,直通也是一个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中心。阿奴律陀征服该地之后将大量的工匠、僧侣以及经卷带回到了蒲甘,大大促进了蒲甘的经济文化发展。之后阿奴律陀又征服了西部的阿拉干王国(今缅甸的若开邦一带)。据说阿奴律陀还曾亲赴大理国(今中国云南大理)求取佛舍利,并在途中接受了掸人进献的公主。阿奴律陀以蒲甘为核心实现了缅甸的第一次统一,建立了蒲甘王朝。需要指出的是,蒲甘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只有蒲甘周围地区。每攻下一地,阿奴律陀也还是重新册立当地人统治,蒲甘王朝境内实际是诸侯林立,只不过缅王的实力最强而已。

蒲甘古城风貌,中间左侧为蒲甘最高之佛塔他冰瑜佛塔(That Bin NyuTemple),为阿隆悉都王生前修建。


虽然阿奴律陀在军事上征服了南部的孟人,孟人地区仍然是由孟人政权统治,只不过他们在形式上臣服于蒲甘。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孟人地区一直叛乱不断,之后的历代缅王一直忙于镇压南部的叛乱。为了稳固和孟人的关系,历代缅王也采取了很多措施。缅王江喜陀(Kyansittha,1084年-1112年在位)迎娶了孟人公主为王后,并且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孟人国王的曾孙。后来江喜陀还把自己女儿和孟人王子生的外孙阿隆悉都(Alaungsithu,1090年—1167年在位)立为继承人,并让他在自己生前就继位,自己以摄政的名义执政。江喜陀还大力推广孟人文字,当时的许多碑铭都是以孟文书写。江喜陀还任用了许多孟人到蒲甘的朝廷中担任官职。虽然历代缅王不断的采取措施加强和南部孟人的关系,但直到蒲甘王朝灭亡的1300年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缅王总是不断的出兵镇压孟人地区、阿拉干地区等各地地方统治者的叛乱。

自阿奴律陀十一世纪征服直通开始,孟人问题长期存在。之后的缅甸历史上发生过不计其数的孟人和缅人之间的战争。缅甸史权威维克多·李伯曼(Victor B. Lieberman)认为直到公元17-19世纪早期缅人和缅语才在南部沿海平原取得支配地位。这样算下来,缅人和孟人的融合用了800年才最终实现。现在孟族人已经是缅甸境内一个人口非常少的族群,但是历史上的孟人却是一个可以和缅人互相抗衡的庞大族群,只不过后来缅人和孟人互相融合了。这个过程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缅人同化了孟人,实际上两者的融合是相互的,缅人在政治和军事上征服了孟人,但孟人却在思想文化上征服了缅人。

?熟悉中国历史的读者心中可能会有一个疑问:既然各地的诸侯总是叛服无常,为什么蒲甘不对这些地区实行直接统治?这其中既有经济、军事现实的原因,也有政治文化上的原因。首先,对庞大的疆域实行直接统治成本是很高的,需要统一的赋税制度和官员选拔制度做支撑,这些在蒲甘王朝以及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无法实现;第二,因为地理因素的限制,蒲甘王所统治的各个地区语言文化差异很大,甚至各地的语言文字都不相通,也无法用大一统的方式实现统治;第三,蒲甘王朝的统治者接受了佛教转轮王的观念,将自己描绘为“王中之王”,缅王之下可以有别的王或者诸侯,只要他们臣服于缅王即可。虽然缅王总是要不断的出兵镇压各地的反叛,但其他的诸侯也有义务派兵参加缅王的征战,所以缅王的军队往往是滚雪球式的越走越大,雪球的核心是缅王从自己统治的核心区派出的军队,一路上各地诸侯派出的军队不断加入。这也相应的降低了缅王的战争成本,如此一来频繁的战争似乎也不是不可承受的。

1300年蒲甘王朝因为内部寺院经济的膨胀和蒙古人的入侵而灭亡,之后缅甸陷入了两个多世纪的诸侯割据时期。北部的掸人也纷纷南下到中部平原建立掸人政权,南部的孟人也不断的北上同缅人、掸人政权发生战争。这一时期也是缅甸境内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空前活跃的时期。

蒲甘王朝奠定了之后缅甸疆域的基本轮廓,更重要的是蒲甘王朝也奠定了后来缅甸的基本统治制度,直到英国人在19世纪征服缅甸为止,缅王也都是只对有限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维克多·李伯曼将十七世纪早期缅甸东吁王朝(Taungoo Dynasty, 1531-1753年)统治下的缅甸领土分为三层:核心区(nuclearzone )、附属区(dependent zone)和朝贡区(tributary zone)。核心区主要是王都阿瓦(Ava,今曼德勒省茵瓦市)附近地区,包括眉都(Myedu,今实阶省甘勃卢镇)、曼德雅(Mandaya, 今曼德勒省曼德雅镇)、央米丁(Yamethin,今曼德勒省央米丁镇)和卡尼(Kani,今实阶省卡尼镇)。这一地区大致相当于现在缅甸的曼德勒和实阶两省。缅王在这一地区安置了大量的阿赫木旦(ahma-dan,服役的人),直接为国王承担兵役,由国王的大臣直接管理,总兵力可能超过两万。附属区主要是沿海平原地区,相当于今日缅甸的勃固省,仰光省和伊洛瓦底省一带。这里由缅王任命的省督实行统治,这是之前的蒲甘王朝所未能实现的。从1635年-1740年,可以查证的47名省督中有42名有谬温(Myo-wun,意为省督)的头衔,只有5名有勃印(Bayin,意为王)或者敏(Min,意为王)的头衔。这说明这些省督大都已经不再是国王的嫡出王子,而可能只是庶出的王子、王孙,甚至有可能是没有王室血统的普通人。阿瓦朝廷对这些省份的控制大大加强了,但这些省督的权力依然很大。除了核心区和依附区之外的领土都是朝贡区,包括阿拉干王国、钦人和那迦人部落、掸人城邦(景栋、孟养等)等地。这些地区由当地的土司头人自行统治,有义务接受缅王的册封,向缅王定期朝贡以及在战时派出军队同缅军一起作战。朝贡区约占到了东吁王朝疆土的一半。维克多·李伯曼指出,缅王无法对这些朝贡区实行直接的统治,军事征伐是缅王维持这些属国以及土司臣服的主要手段。某种程度上,不断的征伐是缅王对诸侯土司们的一种统治方式。

东吁王朝衰亡以后再次统一缅甸的贡榜王朝(Konbaung Dynasty,1752年-1885年)继续采取措施强化缅甸内部的中央集权,但也没有从根本上突破缅甸一直以来的内部圈层结构,直到英国人到来之前都是如此。

东吁王朝曾经在1564年攻破暹罗(今泰国的前身)首都阿瑜陀耶,统治了暹罗20年,但东吁王朝也是用册立暹罗人为暹罗国王的方式统治暹罗,同时要求暹罗国王向缅甸缴纳贡物以及献出暹罗公主为妃、暹罗王子为质。2007年-2015年,泰国推出了以领导反抗缅甸统治的国王纳黎萱(Naresuan,1555-1605)为主角的六部系列电影,取得了巨大成功。


分而治之:英国人的无奈

英国人通过三次英缅战争吞并了整个缅甸。1824年,缅甸和英属印度因为边界纠纷而爆发了第一英缅战争。当时英国人已经占领了印度,并向东逐渐渗入到缅甸西部的朝贡国曼尼坡王国(Manipur,今印度曼尼普尔土邦)和阿萨姆王国(Assam,今印度阿萨姆邦),怂恿当地的统治者背叛缅王。英国人并不认为缅甸享有这两个地区的完全主权。再加上阿拉干沿海的海岛归属权纠纷,战争很快爆发。英军(东印度公司的军队)凭借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很快击败了缅军,迫使缅甸放弃了对曼尼坡和阿萨姆的宗主权并割让了西南部的阿拉干王国(今若开邦)和南部的丹那沙林(今丹那沙林省)给英国。1852年,英国又借口仰光的英国商人遭到虐待而发动了第二次英缅战争,最终迫使缅甸割让了整个下缅甸地区(lower Burma),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伊洛瓦底省、勃固省、仰光省和孟邦。此时的缅甸领土只剩下以曼德勒(Mandalay,今缅甸曼德勒)为中心的上缅甸地区。为了从外交上遏制英国的扩张,缅甸开始和英国在东南亚的劲敌法国接触。1884年,法国在曼德勒设立了代表处,此举引起了英国的极大不安。1885年,英国借口柚木案发动了第三次英缅战争。因为缅甸没有充分的战争准备,英军进展很快,最终末代缅王锡袍(Thibaw Min,1878年-1885年在位)和王后被俘,被流放到了印度。至此缅甸完全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在英国征服缅甸的过程中,一些原来臣服于缅王的族群也加入到英军阵营中。在第二次英缅战争期间,英军阵营中有一个阿拉干人(既现在说所的若开族人,第一次英缅战争中英国人占领了阿拉干)组成的轻步兵营,此为缅甸当地人为英帝国服役之始。而第二次英缅战争期间掸人和孟人等族群也没有发兵支援缅王。第三次英缅战争期间,英军阵营中也有克伦人组成的队伍。这些历史事件都成了以后缅甸国内民族矛盾的由头。

虽然英军在第三次英缅战争中很快取胜,但英国马上就发现要稳固的控制上缅甸地区却十分困难,主要的原因就是山地各个族群的激烈反抗。从1886年英国正式宣布完全吞并缅甸开始,英国被迫不断的增加在上缅甸地区的兵力。参加第三次英缅战争的英军只有一万多人,到1887年英国派驻缅甸的军警总人数已经到5万多人。最后到1895年前后英国在上缅甸各地的统治才大体稳固下来。之后山地各族群的反叛还总是不断,一直到1920年代,英国人才真正控制了胡康河谷地区(Hukawng Valley)。对佤族和那迦族地区的探险和地图测绘一直到二战前还在进行。为了节约行政整本,英国人并没有对山地族群实行直接的统治,而是依靠当地原有的土司头人进行统治。因为缅王和这些地区松散的朝贡关系,英国人也不觉得是从缅王手中接管了这些民族地区,而是英国人自己攻打下来的。

英国实行间接统治的民族地区(即所谓的边疆区,Frontier Areas)与实行直接统治的缅人聚居居(即所谓的“缅甸本部”, Burma Proper )就形成了行政上的区别,这就是后世所称的英国对缅甸实行的“分而治之”。英国殖民当局还按照民族分布的情况在缅甸境内建立了正式的边疆行政区,这种划分方法对后来的缅甸民族自治区的格局影响很大。在掸邦地区,英国基本上承认了贡榜王朝以来的各个土司,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景栋土司(Chiang Tung, 今缅甸景栋)和木邦土司(Hsenwi,今缅甸兴威)等等。整个掸邦地区的主要土司超过三十个,如果将一些小的头人算上,总数则更多。同过去缅王的统治一样,英国人只要求这些土司上缴一定的赋税,对掸邦内部的情况不做实质性的干预,各个土司头人保留着很大的自主权,土司职位也是世袭的,而且这些土司也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土兵。甚至这些土司仍然按照过去的传统同周边的其他大国保持朝贡关系,形成多重臣属。这些土司之间实际上也是相互独立的,后来他们才逐渐对整个掸邦产生认同。1922年成立了掸族酋长联邦委员会(Federal Council of Shan Chiefs),成为了代表掸邦统治者们的机构。更麻烦的是,英国的宗教推广和文化同化也加剧了各个族群之间的矛盾。很多克伦族人在英美传教士的影响下信仰了基督教,这加剧了克伦人和信仰佛教的缅人之间的矛盾,也加剧了基督徒克伦人和佛教徒克伦人之间的矛盾。

英国人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造成了严重的历史后果。首先英国人用殖民主义的族群政治理论人为的将缅甸境内的各个人群区别开来,并且将这种区别固定化,不利于民族之间的互相交流。在历史时期,缅甸境内各个族群间一直有频繁密切的交流,彼此之间的界限其实不是泾渭分明的。比如缅人和孟人因为长期共同生活基本上已经没有区别,比如缅人和掸人很多的文化习俗是相通的。其次,英国人利用本地的非缅人族群来对付缅人,人为的制造民族对立,比如英属缅军中有大量的克伦族人、克钦族人和钦族人,缅族人人数则很少。这样就让缅族人产生有的少数民族群体是殖民者帮凶的不好印象。

虽然“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对缅甸后来的发展造成了很多不利影响,但英国人实行该政策的主要考虑是节省行政成本,并不是为了故意给缅甸制造麻烦。任何殖民政府都希望对殖民地建立直接的、有力的统治,因为这样才有利于殖民母国掠夺财富,但直接统治也往往是成本高昂、难以为继的,从这个角度上讲英国人的“分而治之”也是无奈之举。

 《彬龙协议》与缅甸的民族自治问题

二战之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缅甸也不例外。二战期间,缅甸被日本占领,一些缅甸的民族主义者(主要是缅族人)选择了与日本合作,希望借助日本的力量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但也有一些少数民族群体一直抵抗日本人的侵略,保持了对英国人的“忠诚”。到1945年4月日军撤出仰光,但英国殖民政府又试图卷土重来,重新恢复对缅甸的殖民统治。缅甸人民用持续不断的斗争回应试图重返缅甸的英国殖民者。1947年1月,缅甸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昂山将军(Bogyoke Aung San,1915年-1947年,昂山素季的父亲)率领缅甸代表团访问了英国。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签订了《昂山-艾德礼协定》,英国表示会在一年内承认缅甸独立,并且尊重山区各个民族的民族自决权。为了争取山区各个民族对缅甸独立的支持,昂山回国以后邀请各个少数民族代表在缅甸的彬龙镇(Pinlon)召开了一次会议,史称“彬龙会议”,形成了一份《彬龙协议》。各个少数民族代表同意将共同谋求在统一的缅甸联邦下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该协议也承诺将保障各个少数民族群体的自治权。同时,昂山也以非正式的方式承诺各个民族有退出联邦的权力。但是克伦族的代表只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了会议,也没有签署《彬龙协议》。此时的克伦族人已经萌生了建立克伦族国家的想法,并在1947年成立了自己的克伦族军队,成为最早建立自己民族武装的少数民族。而若开族人则直接拒绝了彬龙会议的邀请,没有派代表参加彬龙会议。

1947年4月,缅甸进行了制宪议会选举,昂山领导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取得了议会多数席位,随即昂山开始着手组建政府以及从英国人手中接管缅甸的政权。当年7月份昂山不幸被政敌暗杀身亡。之后吴努(U Nu,又名德钦努)接替了昂山继续推动缅甸的独立事业。1947年8月2日,以吴努为首的缅甸临时政府成立,9月24日制宪议会通过了《缅甸联邦宪法》,该宪法宣布缅甸是一个主权独立的联邦制国家,其领土包括缅甸本部以及四个民族自治邦以及一个少数民族特别区,即掸邦、克耶邦、克伦邦、克钦邦和钦族特别区。该宪法还承诺掸邦和克耶邦有权在联邦成立十年后退出联邦。1948年1月4日,缅甸正式宣布独立。缅甸独立后的吴努政府和奈温政府都没有落实《缅甸联邦宪法》所承诺的民族自治区有权退出联邦的规定,这也引起了许多少数民族群体的不满,他们纷纷成立了自己的武装,同缅甸中央政府作战。1949年之后国民党的残余势力败退中缅边境更是加剧了缅甸北部的混乱局面。加上冷战局势的影响,缅北地区以及缅甸的各个边疆区一直都无法平静下来。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问题。

时至今日,缅甸中央政府和各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间积怨已经很深,其中涉及到双方对缅甸历史的不同理解。1987年间,缅甸中央政府和克伦民族联盟(KNU)爆发了一场骂战。先是缅甸中央政府指责克伦民族联盟:“仍然怀念他们的旧主人(指英国),渴望回到过去的殖民统治时期,居然引来一位远亲(指英国人)来欺辱自己的母亲(指缅甸)。”克伦民族联盟则职责缅甸中央政府:“缅族沙文主义者寻求将克伦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恢复到英国入侵之前的被奴役状态。”其中涉及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理解历史上缅王与各地诸侯土司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评价英国的殖民遗产。在缅族人看来,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缅甸堕入了黑暗的深渊,而有些少数民族则是英国人的帮凶;在一些少数民族看来,缅甸在殖民时代之前的历史是一部缅王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压迫史。正是这两种同时存在的对立史观影响了缅族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从来都未远去,而是现实的一部分。

金三角风光,张晨摄于2023年2月17日。金三角即现今缅甸、泰国和老挝三国领土的交界处。过去一段时期,三国政府都无力对这一地区形成有效的管辖,造成了此地的长期混乱局面。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