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衰老意味着什么:变老没有一定之规

本文摘自《日渐衰老意味着什么》一书,是日本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同友人多田富雄关于衰老问题的对谈。

多田:有很多书籍、论文都在谈论衰老的道理啊理念啊什么的,这本书能够给出这么多实践性的建议,实在是难得。读了以后非常吃惊。

河合:能得到先生的认可,深感荣幸。实际上,日常工作中我有不少机会见到一些年长的人,他们经常遇到老年人特有的困惑,会带着很多问题来咨询。但不能把这些个人事例直通通地拿到公众面前来说,只能寻找一条比较迂回的路径。而且,我好像天生就比较厌恶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所以,比起罗列很多抽象的理论,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我们能做些什么?在这本书里,我大概就是把平常想到的“能做些什么”写进去了。非常幸运,专栏连载的过程中收到很多读者来信。这样,除了我自己的想法,还能了解到大家的关注点,有互动,写起来就容易多了。书中确实引用了不少读者来信的内容。

《日渐衰老意味着什么》(李静 译,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7月版)


多田:还真是这样,有些地方就像是和读者在对话一样。

河合:反响最大的是《我帮你做》这一节。说的是老人与周围人之间的交流。站在老年人的立场上来看,他们会觉得,“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有的时候真是能被不经意的一句话引爆”。从年轻人这里我也得到反馈,“平常还真没注意到这一点,仔细想想确实是疏忽了”。生活中有不少场合,仅仅是因为说话的方式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不同……

老人,大多数可能都不怎么喜欢听年轻人用命令的口气说话。再有就是态度,一副我在为你做好事、我对你有很大恩典的样子,就很让人受不了。老人们非常反感这些,但周围的人觉得自己在为老人做事、在照顾功能不健全的老人,居高临下的姿态无意识中就会显露出来。

多田:还真是这样。我的父亲,原本就是个很任性、顽固、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临死的阶段更是变本加厉。那段时间,家里人真没少受折磨。但是就这么去世以后,家人反倒释怀了。想想确实是这样,人之将死,如果某一天突然一下子变得特别通情达理、特别体谅周围的人,说什么都客客气气的,人走了以后,我们作为亲人得多心痛呀。

河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老人自己也心满意足……不加修饰地互相面对,把自己的个性都暴露出来直接碰撞,说老实话,这种人际关系还真让人难以忍受。但反过来看,可能也正因为生活中有这些碰撞,才能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己是个大活人吧。

多田:没准儿正因为互相这么冲突一下,老人才能维系衰老以后的尊严。这本书令我印象很深的有好几个地方,比如说,有一段写“从眼睛开始老化”吧(第16节《老花眼之考证》)。其中写到“老化通常从眼睛开始,能不能说是人类的一种幸运呢?”,现实当中,还真是这么样。生物学意义上的老化有它的特征。身体的各种功能并不是都一起站到起跑线上,一声令下,大家都齐头并进地开始衰老。通常都是一个功能先开始老化,失去平衡后,另一个功能又跟上来。

河合:读普通的医学方面的书,感觉就是这样,人在不知不觉当中什么都越变越坏,然后就死掉了。所有的进程好像都模式化了,给人一种“没救”的绝望感。但是读了多田先生著作《老いの様式(老年的风格)》(诚信书房)中很多关于老年的讨论,才知道,衰老具有多样性,衰老是没有固定模式可遵循的。先生不是断言了吗:“衰老的进程还是一个未知的世界,不可以简单地下结论”。这样的信息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救赎。所以,拜读过先生的大作以后,特别想当面请教,直接听听先生怎么看待免疫和衰老的关系。

多田:现在普遍认为免疫力是针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严格来讲,是当有外部物质侵入人体后,身体产生的排除外部侵扰的反应机制。免疫系统在这方面像脑子一样,有一套识别外人的机制。老化以后,这些能力都会衰退。所以老人的死因最终多半都伴随着感染症状。

因此,我就好好研究了一下免疫系统的老化问题。我开始研究的时候,普遍的认知还是伴随着衰老免疫机能也在同步衰退。

可是当你实际动手去研究以后才发现,人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有些在很早期就开始衰退,有些随着年龄增长反倒会非常突出地被强化,完全打破了过往的平衡状态。所以,衰老的过程并不是沿一个固定的路径进展,某人的某一项功能会最早开始衰退,另一个人同样的功能没准儿反倒更强了。因人而异,非常具有多样性。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不得不说,“衰老”不是一种单一的现象,衰老具有多样性。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有关“老年”“衰老过程”的研究就会陷入错误的认知当中。

河合:人的成长发育过程,虽然有个人差异,但每个人基本上还都是走着差不多同一条路啊。每个年龄段基本上有个大致的预期,到了差不多这个年龄,这个能力就会发育到什么程度,再长大又会有那样的变化。理论上大致是可以这样描述的。

多田:确实是这样。按目前的认知水平,生物的生长以及往后的发育,基本上是预先编的。但即使这样,从婴幼儿到儿童的阶段,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类型的孩子。跟这种现象一样,老人也同样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类型。人就得这样才有意思,千篇一律非常无趣。

河合:真是很有意义。这一点我们得特别地关注一下,否则老了就只能单纯地悲观下去。

而且,一个人一旦精神是悲观的,好像身体也会跟着悲观。一种是满心想着自己从今往后只能变得越来越痴呆、越来越没用,另一种则知道自己虽然年纪渐渐大了,但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个还能干、那个也是可以的。这两种态度表现出的状态会很不一样。

个性是决定因素

河合:说到老年的多样性,以个人差异来解释,或许能说得通。接着我还想请教一下,一个人到目前为止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态度,是不是会对他进入老年以后的状况产生影响呢?

多田:这一点还不是很清楚。我想,这里说的多样性,并不是指衰老的速度有差异,而是对于每一个不同的人或者个体来说,衰老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

以免疫学的观点看,不同的人到目前为止都生过什么病,会影响到他现时点的免疫反应。积累下来,不同人之间的免疫系统就存在相当大的差异。随着老化,每个人免疫系统的变化过程也有着非常大的偶然性。

河合:人生也是这样,发生重大事件的时机常常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因为某一天见了某个人,或者因为哪天走在路上不当心被绊倒了,等等。这时候不禁会猜测:如果那天没有碰巧遇到那个人,会怎么样呢?看上去这个偶然事件是后续故事展开的绝对性契机,但我们退后一步,把视点拉远一点,或许更能看到事态一定会发展到这一步的必然性。甚至会感觉到,即使不是那一天,那么也必定会有其他的某个日子,让我遇到同样的人。人生总有些事情,就是有这么样一种必然的流向。

多田:免疫反应并不都是事先被编好程序的。遭遇到某一件事情,对该事件做出反应并留下记忆,可以说,免疫的建立过程是遵循这样的方式。而且对各种各样的孤立事件,每个不同的个体会做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每个人遇见不同的事情,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这样积累下来的历史造就了每个人特有的老年时代。

河合:这么看来,老年就是一个人全部历史的集大成啊。但是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研究表明,不仅是人,其他很多东西都是按照程序在运行。

按程序运行的概念普及渗透后,人们的意识或许就会走向极端,觉得自己不过是按照出生时编好的程序在过日子。现在听您这么一说,在涉及免疫领域时,按程序运行的意义就变得很淡薄了。

多田:还真是这样。脑神经系统啊,心理学领域啊,比较主张因为各种偶然因素形成了每个人的个性和自性。在身体方面,免疫系统也是这样,没有事先预定的轨道,在不同的条件下遇到各种不同的事件,改变着自己的形态。

比如说,同卵双胞胎在生物学意义上是完全相同的。但事实上,不仅仅是性格,免疫反应都会表现出很强的个体差异。

河合:听上去真有意思。双胞胎在身体方面实在太像了,看上去总觉得两人是一模一样的。还有,人们不是经常会说嘛,这样更健康、那样可以预防痴呆等等。不少人深受这些言论支配,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么缩手缩脚过日子太可怜了,其实,完全可以活得更轻松一点。

多田:是这么回事儿啊。

河合:大家都很认真、努力,是好事情,但反过来也挺吃亏。遵循各种条条框框,自己把自己的世界圈得越来越狭窄,其实很多纠结不已的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经常会听到年轻人说:“老爸,这样对身体不好,赶紧戒掉吧。”要我说,没必要这么跟自己过不去,年纪大了,适度随心所欲地过日子就好……

我是这么想啊,如果心态更加开放一些,像先生说的那样,看上去偶然的事件必然发生在某人身上,就能编织出每个人具有个性的生活方式。

多田:在生物学方面,也不认为“生长”本身是事先完全定好的。有一定程度的程序,但按照程序发育到某个阶段,完全相同的细胞在某种条件下变成了手脚,在另一种条件下则变成了大脑神经系统。也就是说,细胞本身也在适应环境,这个过程等于背负起了自己的命运。因此,即使从身体的意义上来说,也不是都由遗传决定的。在偶发事件的前提条件下形成千差万别的身体、千差万别的个性。目前这种论点更加能够得到认同。

在这个意义上,具有个性的老年就不单纯是大脑神经系统的问题,我们还需要把视野扩展到包括肉体在内的身体因素等等。

河合:相对于渐渐衰老过程中的多样性,自己以及周围人们的心态是否开放也很重要吧。生活需要一定程度的操作指南,但什么都按照指南来,不敢越雷池一步就有点悲哀了。

多田:就像到了65岁每人发一张免费交通卡一样,这种形式就给人一种大家都在一条轨道上行走的印象。

河合:政府行为或许有不得已的地方,有时不得不划一条线,到65岁一视同仁。作为接受的一方,情况就不一样了。就像是拿到了一张老人执照,被人宣告你已经是老人了,从此你什么都不行啦!

关于老年医疗及老年护理

多田:说到医学是怎么定义衰老的,一般来说教科书上都是这么写着:“伴随年龄增加引起的生理功能低下”。看到这样的定义,很自然就会想到,年纪大了,身体就会像书本上的曲线图一样变化。很多医生自己是这么想的,也就给大众植入了这种印象。60岁差不多是这样,70岁就会那样了,按照一定的程序进展。但现实却不是这样。

河合:不是图表画出来的那样,人跟人有着非常不同的多样性。

多田:在这种认识的前提条件下,老人又生病了。叠加上这些偶发因素,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到目前为止,依然不存在一种条理清晰的老化理论。我们对老化的认知以及应对方式还仅仅涉及一些局部。

医学领域的情形基本上是这样,皮肤专科的医生只思考皮肤老化的问题;涉及人脑领域的医生只想着大脑的老化;而心血管系统的医生关注点都集中在动脉硬化之类的。大家都是从一个非常狭窄的切入点进去看世界,我把这称为“给藠头剥皮”,剥了一层又一层,越剥越搞不清楚本质是什么。视野扩展到如何整体去看待一个特定的个体,可以说我们大学的医学部并没有提供很好的教育。

河合:真像先生指出的那样,把焦点集中在某一个局部,就比较容易画出图表。没能画出图表、得出明确的结论,就不能称之为研究。所以到处都在搞局部明确的研究,容易出成果。至于整体的人,事情就复杂得多,大家都很茫然,什么也说不出来。老人的情形更是如此。老人医疗的话题,涉及的范围可能要比纯粹的医学领域更加广泛了。

这不单纯是医生的责任。当然,身体相关的问题无法避免,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医生。但到底有没有多田先生说的这种老人医学呢?看看我们的现状,疑问点真是不少。更深入一步思考老年医疗的话,不仅是医生,可能还需要从事临床心理以及护理的人们参与进来。多方面的人员一起参与探讨如何护理老人。

多田:确实是这样啊,想想我们面对的对象是如此复杂,怎么能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手册可以解决的呢?现在的医疗现场可以说方方面面都露出破绽,捉襟见肘。

河合:完全赞同先生的意见。像多田先生所说的那样,照顾这类老人的人们不能简单地按照操作手册行事。但是,比如说对痴呆症的老人该怎么办?操作手册的前提条件就是老人已经痴呆了,把里边的各项规则不分青红皂白地适用于所有痴呆症老人身上,也是一件让人难以认同的事情。所以,老人医疗到底应该怎么样,真是人世间一大难题啊。

特别是在日本,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现在普遍认为痴呆症老人和卧床老人日渐增加是因为长寿,但我感觉,或许正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某些做法越来越多地制造出这样的老人。

多田:把老人的个性排除在外的操作手册,当然会制造出痴呆老人和卧床老人。

河合:老人们有各自的生活意愿,周围的人同样也有自己的考虑。好像美国已经在很认真地反省老人医疗问题,试图有所改进。

多田:按照很多操作手册式想法,建设环境舒适的老人院,就等于完美无缺的老人护理系统。美国曾经有过建设只有老人的“老人天堂”都市的例子。

结果,天堂没有建成,反倒成了一座地狱。现实情况摆在面前,人们终于想通了,只有老人的老人院是行不通的,要创造年轻人和老人共同生活的环境。这么一来,要做的事情好像又变成了只要回归往昔就好。单纯回归往昔肯定会有不少问题,但以此为参照点,或许能找到更好的途径,去探索适合老人的方案。

河合:应该是1920年代的事情吧,美国在养育孤儿的时候,曾经让他们睡在很宽敞的地方,静静地养着。结果,病的病,死的死。通过这个惨剧才认识到,人就是要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过日子比较好。比起很大型的养育机构,还是像家一样的地方更适合孩子的成长。说的就是这种感觉吧。

多田:花精力搞大型养老院、大型老人城镇,现在看来真像一场噩梦啊。

河合:老人本身也要有主见,不要被流行的“普遍模式”束缚住手脚,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自主思考自己老后的生活方式。

能够说“其实,是这么回事儿……”的生活方式

河合:想换个话题,再请教先生一件事。先生创作了名为《無明の井(无明井)》的能剧(剧中主角为一位渔夫,处于脑死状态并成为心脏移植的提供者后,其灵魂显现,追寻生死之别的新创作能剧)。想问一下先生为什么会起意创作这个能剧呢?

多田: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正是免疫学的问题,所以我一直都在关注。近来,与心脏、肝脏移植相关,在日本,脑死亡也成为整个社会关心的话题。

到目前为止的研究结论使得人们普遍认为个体机能都是由脑子决定的,所以讨论的主流观点是脑死亡后可以随意处置人们的肉体。这么做到底合适吗?对这一点,我一直是有疑问的。目前的自然科学分化人体的程度越来越细,因而总是不自觉地把有尊严的生命当作一堆凌乱的碎片,这种状况越来越严重。

我是在免疫学领域工作的,知道不仅仅是脑子,每个人身体的其他部分同样有着与别人截然不同的特质,因而总是竭力拒绝外来者入侵。这就是生命的运行机理,所以个体的生命是包含脑子在内的整体,不能孤零零地把脑子抽出来讨论生或者死。

于是,就想到了是不是能让脑死亡以后的人自己来讲述呢?除了由活着的人来讲述自己死之前被医学零碎化处置的不安,脑死亡后的人还可以提供另一个视角。

到目前为止,我们更多思考的是,如果出现了脑死亡患者,怎么有效地利用他们留下的器官以拯救更多的生命。换位站在被利用者的立场上,由死者讲述自己生前的事情,形式上来说,能剧可能是最合适的形式吧。于是有了这个剧。

河合:能剧的形式简直太合适了。因为先生的职业是医生,那就更让人佩服了。由脑死亡的人来讲述,在医疗现场可能很难产生这样的想法吧?医学更热衷于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脑死亡患者。

或者说得极端一点,医生自己站到了神灵的一侧。一副主宰人类命运之神的架势,让我看看可以怎么用你们?但这次的能剧却不是这样,是脑死亡的人自己来告诉大家他们是怎么想的。能剧这种特殊形式本身,也是保障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话题再发散一下吧。复式能乐剧不是有前场和后场之分吗?后半场主角登场,开口总是说“其实……”。跟能剧的形式很相像,我们这样的普罗众生,表层生活之下应该都有一个“其实是这么回事儿……”的内容存在。一个人,多大程度上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或许意味着我们一辈子过下来,到底有没有真正地活过。

但是如果人的生呀、死呀都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我们作为人真正生活的那一部分就无踪迹可寻了。

多田:确实,能剧总是在后半场说“实际上……”“其实是这么回事……”。如果每个人都能就其人生说出“其实是这么回事”,我想表面之下一定还有很精彩的故事。

河合:到了老年阶段,人好像都有点这种意思。好像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但回忆起来,还是有不少能说出“其实当时是这么回事来着……”

再想想,好像脑死亡应该也跟我们谈论的话题密切相关吧。但仅仅把脑子看作一个孤立的物体,那么老人的存在真的没什么意义了。慢慢脑子功能退化,越来越老糊涂了,看起来都是负面因素。越活越没劲,就是个废物。

但如果引入“其实是这么回事”的思考方式,那么我们的关注点就不会单单围着脑子转了,或许有机会能发现更具有个性的老年生活方式。但现实中,以脑子为中心的思潮还是很强大的,每个人无形中都受到影响。即使有人能张口说“其实……”,但接下去大概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该说些什么。

先生创作的能剧,不局限于医学领域,对现代人的人生观或者说生活方式都提出了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这种剧,不知道外国人看了会有什么感觉啊。

多田:公演的时候,来了不少外国人,看上去他们好像蛮有兴趣的。在《纽约时报》上还登了剧评——《用古老的形式追究新问题》,确实受到了好评。

实际上,现在实施脑死亡器官移植的还只限于基督教文化的国家。但即便在这些国家,人们也遇到了一些难以切割的、令人不愉快的问题。有一位来观看能剧的外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也说道:“确实,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种极端不愉快的问题。”

河合:回避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是行不通的。就像先生说的那样,我们大家都需要思考。其实,就算是思考也不一定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看看现状,大家都漠视根本性的问题,仅仅热衷于在局部问题上追求研究成果,总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在这种潮流中,谁要是站出来大声呼吁还有这么多问题需要思考,没准儿立马就因为不通人情世故,成为众矢之的……

再回头看看先生想要探究的问题。首先,它非常难以用单纯知识型的方法去讨论,加上形式又是能剧,难上加难。

多田:确实像你说的这样。以前就这方面的想法,我也尝试写过讨论型的文章,根本得不到共鸣。思来想去,才找到能剧这种表达方式。就算人们都说我偏执、顽固吧,到底还是把这样一部能剧写出来了,我自己相当满意。

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

多田:这本书中有“生命周期”的说法。人确实应该好好思考一下遵循自己生命周期的独特生活方式。这方面,能乐的行当里很早就有世阿弥写的《风姿花传》,其中《第一 各年龄习艺条款》讲到关于适合每个人生命周期的学艺方法、能剧演员的生活方式等等。

其中有一段内容很让人佩服。说是如果四十四五了还没有什么出息的话,说明你天生就没什么才能,别用“大器晚成”之类的骗人、骗自己了。一不当心就过五十了,成了老人以后,肯定比年轻时更加成不了什么气候。我理解他的意思是,在一个领域一直做不出成绩的时候,不必固执,不妨换个方向尝试一下。如果换个方向努力一把还能做出来点事情,倒可以算作自己人生当中独特的内容。即使走到体力的极限不能再进一步时,人在受限的范围内还是能找到新的目标。

河合:我对生命周期这个课题也非常感兴趣。读过《九位》(世阿弥的著作,把能剧艺术的段位分为九个等级),一边读一边想了不少。真是非常有意思的书。我们通常会想象艺能都是从低段位顺次升级到高段位,但世阿弥描述的却不是这样,虽然也排序,但顺序本身就很有深意。除此之外还包含有意象形式的表达。

多田:有一句话很有名,叫作不忘初心。说到初心,其实有三种不同的初心。年轻时的初心,往后不同时期的初心,以及老后的初心。世阿弥在自己的著作《花镜》中就是这么说的。所谓老后的初心,指体力衰退以后依然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河合:老后的初心,真是一个非常好的说法。如果我早点能和先生进行这样的谈话,大概还能多连载个十几回(笑)。有关老人的智慧,东方文明中真是有不少真知灼见呀。

每一个不同的老人,都能创造不与他人雷同的老年时代。年龄上去了,一样还需要不断地构筑具有特性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是要有这样的认知。

多田:再接着说一个关于世阿弥的话题。世阿弥用过一个非常美丽的词汇,叫作老年的“谢幕舞”。舞乐中舞蹈者在全剧结束之后,又一次返回舞台,依依不舍地跳一次离别舞台的舞蹈之后,离开舞台。这就是谢幕舞。

河合:真是个充满魅力的词。

多田:按世阿弥的说法,积累经验就是“功”。到了老年,安住在自己以往的“功”当中,不知进取,人生就停滞不前了。这种情况,他称为“住功”。他非常厌恶这种状态,在“谢幕舞”之前讲到这个。

人生即使积累了很多经验,最好不要居功自傲,无论如何都是过往的事情了。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还是要向前看,展现出最终的华丽。完成大业后,也要再一次回归舞台,跳过自己的“谢幕舞”之后,再撤退。

河合:这么一说,就能知道老年人为什么这么招人讨厌了,“安住其功”啊!成天张口闭口就是自己年轻时多厉害。

多田:也可以理解成,虽然你年轻的时候这么做成功了,到老了也不要固执于此。算是一种警诫,戒顽固不化。

河合:安住在自己过去的功劳中,不肯谱写人生的终曲,这个说法,真是太美了。我觉得任何人都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跳好自己的人生谢幕舞。关键是不要认不清形势,到了老年体力、脑力都衰退的时候,妄图用一番大事业来装点自己的人生,发奋创业或是立志写一本书流传百世,其实用不着的。即便躺在床上,在自己的内心里也有办法成就自己的谢幕舞。

我感觉每个人都可以在心中成就自己独特的谢幕舞,关键要看有没有这个意愿吧。

多田:说到底,有关老年的定义本身就很不清晰。所以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动脑筋过自己的老年生活就好,根本不需要类似于生活指南一样的指导意见。

河合:是不是可以说,作为基础的规范,指南可以存在,但如果被指南束缚住手脚,就得不偿失了。

这本书最初也写到过,老年的道路是未知的。正因为未知,更需要大家发挥自己的智慧去创造。

无论是年事渐高的老人本人,还是老人周围的人们,有必要从一些固有观念中解放出来。不过,一般来说固有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再加上人年纪大了以后,确实是越来越糊涂,所以无论是谁都很难逃脱这些观念的束缚。

想想我们自己也是多元化的其中一分子,活出自己的个性不是什么做不到的事情。要抱持这种信念在日渐衰老的路途上前行。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