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见非遗”首届征文大赛带来6万部非遗题材作品

10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在北京举办了“阅见非遗”第一届征文大赛及音乐创作大赛颁奖仪式。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在致辞中表示,这次征文大赛融恭王府博物馆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非遗研究展示优势,以及阅文集团文学数字资源和新媒体传播优势,探索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方式。希望双方继续携手共进,以数字化赋能非遗传承传播,以年轻化为非遗增添活力,激发更多人爱上非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由网络文学等新的载体进一步融入现代生活。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在颁奖仪式上提到,创作者将所见、所闻、所想凝练于文字中,流淌于音乐中,用精彩故事赋予非遗崭新颜色,用和谐韵律唱响非遗当代声音,使文字和音乐都成为了探索与展示非遗的强大力量。并表示希望通过更多方式,在年轻人心中种下非遗的种子。

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冯乃恩


 

2022年,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并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三年计划”,开展了包括举办征文大赛、网络文学作家采风活动、国风作品研讨会等系列活动。第一届“阅见非遗”征文大赛共收获网文作家创作的作品63974部,涉及京剧、木雕、造纸技艺、狮舞等127个非遗项目。《我本无意成仙》获金奖,《炽热月光》《一纸千金》《大明英华》获银奖,《一梭千载》《相医为命》《娇娥》《轻吻小茉莉》《金玉流年》《守一人》获铜奖。展现征文大赛成果的“阅见非遗”光影展已于9月下旬在恭王府博物馆西一区展厅向公众开放。

“金色茉莉花”是此次征文大赛的金奖获得者,在获奖作品《我本无意成仙》中写到了不少非遗技艺,如制香、制墨、造纸、打铁花、古琴、二十四节气、陶瓷等。之所以在作品中加入这些文化符号,“金色茉莉花”回应,“是因为它们真实存在于那个时代而又足够令人惊叹,是我们智慧的结晶,是时代的符号,这已经值得人们的喜欢,也值得笔者为它付出笔墨了,而它们的存在,则使得我构建的世界更加真实,人们读来,随着主角的视角看世界,也会更有代入感。”在“金色茉莉花”看来,对于传统文化,“现在多数年轻人对于它的接受能力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高,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喜欢也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只要我们能加一把力,传承传统文化也许会比我们想象的更轻松。”

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在致辞中,将非遗和网络文学形容为一对“穿越时空的知己”,“双向奔赴、双向成就”。“阅文一直期待,网络文学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年轻人之间的桥梁,走出一条数字化、年轻化、IP化的文化传承道路。”侯晓楠表示,阅文将继续携手恭王府博物馆,和创作者开放共创,重点做好两件事。“一是搭好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共创。二是开新路,拓展文化新场景与新体验。”

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


 

冯乃恩、侯晓楠为“阅见非遗”征文大赛金奖获得者颁奖。颁奖现场还举办了题为“IP展现传统文化之美”的圆桌讨论。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王静、北京大学副教授丛治辰、阅文集团内容运营部总经理杨沾、白金作家希行、聚禾影画董事长刘畅参与了讨论。

第二届“阅见非遗”征文大赛将于今年启动。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