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毕加索《牛头》看起:当代国际首饰艺术三年展上海举行

对于首饰艺术,艺术家亚历山大·考尔德认为,“它不仅是一件个性首饰,更是一件可佩戴的艺术雕塑。”

9月28日,“2023当代国际首饰与金属艺术三年展暨国际巡回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对外展出,展览呈现了200余件首饰与金属艺术作品,包括从20世纪到当代的名家作品,当代艺术家和建筑师的跨界创作,以及中国美院的学生创意。

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了解到,“当代国际首饰与金属艺术三年展暨国际巡回展”是由中国美术学院创立于2015年,立足于本土当代首饰和金属艺术,面向国际,三年一次的专业学术交流展。在经历了2015年的第一届“炼金铸身”和2018年的第二届“21克”后,时隔5年,第三届展览在上海起航。

据悉,此次展览标题“化石成金”出自汉代刘向《列仙传》中的“点石成金”,一折仙道传奇。这一成语今天引申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力时刻。对于展览,主办方希望强调一种艺术“转化”的过程性,而非一蹴而就的“神迹”。

对于首饰的创作,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表示,“首饰是与我们最亲密的艺术,是身体的自我表达。首饰创作是开放的,涵盖世上所有材料与形态——从一切(everything)到虚无(nothing)。”

在展览中,观众将能在展厅里看到当代首饰和金属艺术对于传统艺术媒介的思考与突破。

(西班牙)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牛头》,23K黄金,5.2×5.2×0.6cm,1956


首饰的艺术“转化”

策展人姜俊讲述了首饰和金属艺术的关联:当代首饰和金属艺术是美学现代性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它和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几乎平行发展,即从功能性和工艺导向转型为一种独立的审美门类。从全球视野上看,在20世纪早期的几十年里,包括亚历山大·考尔德、卢齐欧·封塔纳、路易丝·布儒瓦、埃里希·海克尔、马克斯·恩斯特、汉斯·阿尔普、曼·雷和巴勃罗·毕加索在内的许多西方现代艺术家,都有过首饰设计相关的尝试——有的是直接作为可佩戴雕塑进行创作,有的则与金匠或珠宝设计师合作,共同形成首饰作品。

在展览开端,观众可以见到几件20世纪早期的现代首饰作品,包括毕加索的作品《牛头》,荷兰艺术家卢特·彼德斯的《吞没》、瑞士艺术家梅雷特·奥本海姆的作品等。尽管这一时期的实践并不普及,但首饰制作的专业性随后确立了其艺术地位。

(瑞士)梅雷特·奥本海姆(Meret Oppenheim),zonder titel,无题,乌木、皮革、人造毛皮,1.5×2.6×2.6cm,193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当代首饰将自己完全从作为金匠工艺和应用艺术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对珠宝的传统佩戴和装饰功能进行了批判。它除了其特有的艺术观念化和媒介开拓性之外,也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艺术界的传播、欣赏和收藏方式。当传统首饰主要保存和展示在宫殿、大教堂的宝藏室或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厅中,当代首饰则主要由当代艺术画廊销售,并和当代艺术共享同一批欣赏和收藏群。

记者了解到,“当代国际首饰与金属艺术三年展暨国际巡回展”是由中国美术学院创立于2015年,立足于本土当代首饰和金属艺术,面向国际,三年一次的专业学术交流展。姜俊表示,在西方,首饰艺术更多是当代艺术的一个分支,而在中国则更经常被划分到手工艺术的门类之中,这两种划分会导致首饰艺术的传播渠道产生质的不同。为此,他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中的跨界版块,让更多的观众和藏家能理解当代首饰与传统首饰的区别。“此次展览放在上海举行,是考虑到上海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与前两届相比,此次展览是一场更亲民、普及的展览。”

(荷兰)卢特·彼德斯(Ruudt Peters),《吞没》,胸针,银镀金、琥珀、聚酯纤维,8×3×4.4cm,2021


(瑞士)大卫·比兰德(David Bielander),《硬纸板系列》,手镯,银(着色),白金订书钉,8×8×5cm、8×6×7cm、6×7×7cm,2015


(比利时)大卫·赫克(David Huycke),《黑白珍珠球》,器物,银,30×30×30cm,2003


(英国)阿迪·佩奇(Adi Toch),《黑色酒器》,器物,银,10×10×9cm,2018


在展览第一板块中,除了呈现西方艺术家的早期作品外,也有中国艺术家对于首饰和金属艺术的探索,以及邀请了国内10位当代艺术家和建筑师联动当代首饰的创作者完成的一系列跨界创作。

其中,隋建国的作品《钰》系列,是其对“空”的哲学性探索后的成果,将玉石这一传统材料变为了现代雕塑的主体,与钻石、黄金并置。孙学钧与刘建华的合作项目《骨意》则是一件胸针设计,其形态参考了刘建华的陶瓷作品《骨头》,并将其形态进行了拉伸与纯化,呈现出独特的质感。

汪正虹与孟凡浩合作的《心听》则是以孟凡洁设计的科大讯飞总部建筑为蓝本,以胸针为佩戴形态,呈现首饰空间与建筑空间的对话。而苏芷庭与刘晓都的作品《同一》也是对建筑作品的延展性创作,把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榫卯结构元素与当代设计相结合。

展览现场,隋建国《钰》


展览现场,汪正虹与孟凡浩合作的项目《心听》


苏芷庭与刘晓都的作品《同一》


首饰设计与艺术教学

随着当代艺术及全球化的铺展,当代首饰也进入了中国,并随着高校的创作课程的开展,包括设计和手工艺专业课程的开展而逐渐发展起来。

在展览现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汪正虹则谈论了首饰与金属艺术三年展与中国美术学院首饰设计艺术教学之间的关联,并介绍了展览中的教学版块。她认为,通过教学版块的展示,在院校之间、创作者之间以及欣赏者之间形成链接,为整个行业的未来打开一个可能性的局面。

展览现场,展板呈现了相关的学院课程


汪正虹表示,“在展览的第二部分,是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课程展示与梳理,呈现了学生从0开始,到学习冷加工、热加工及造型工艺,再到创作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就如同展览标题那样,是一次化石成金的历练过程。同时,我们强调的是手工的重要性,强调的是回归本体语言,所以这里的展品都是学生自己亲手完成的,这一点是跟其他院校有本质的差别。”

展览现场,展板呈现了相关的学院课程


展览现场,展柜中呈现的折纸板块


例如,展柜中呈现的折纸板块,就是从中国传统造纸术里延伸而来的跨媒介创作。汪正虹说,“小孩子最早可能就是从玩纸开始的,他们跟父母间的交流也是通过折纸连接起来的。我们也拍摄了相关的视频,记录下来通过折纸来传递记忆与温情。而之后,我们将传统的纸的媒介转向到金属媒介,这是一个材料的变化过程,是从软材料到硬质材料的转变的过程。”

段燕俪,《漠·唐》,胸针,银镀金,珐琅,12 x 3.5 x 2cm,2023


周潇,《万端锦簇》,胸针,18k黄金,珊瑚,8×10×2cm,2023


朱鹏飞,《一口吞Gulp》,摆件,925 银电镀金,锆石、电机、电池,13×6×3.5cm(主体),6.5×4.5×4.5cm(调味瓶)、12×5×1.7cm(叉子),2019


汪正虹还告诉记者,首饰与金属艺术的创作还强调了对文本的记录和对问题的思考。学生需要带着问题去上课。在经过前端的理论梳理后,进入实践的状态,最后是解决问题的状态。

高明静,《叶之舞》,项链,铜镀金,芬达石、锆石,30×14×2.5cm,2023


 

图:郭新、李正云、吴秋燕,《天使之翼之“飞翔”》,项链,24k金,银、珍珠
15×1×5cm,2023 摄影:蔺琨植


刘骁,《上帝的出恭入敬》,胸针,钛、24k金,8×3×1cm,2021


汪红荣,《金匠》,行为,黄金、影像,7×7×1.5cm,2023


王智鹏,《米壁》,吊坠,中国大米,18k黄金、尼龙绳,7 x 7 x 1.2cm,2023


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上海宝龙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承办,国内外二十余所高校、艺术机构协办。展览将展至10月22日。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