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儒家思想千余年的中国人一向以“从一而终”为婚姻的美好愿景,“宁拆一座庙,不拆一对婚”。可是被奉为圣人的孔子一家,却连续四代都有休妻史。
《史记》里并没有记载孔子休妻这事儿,估计是怕给圣人抹黑,但是一个叫孔颖达的后人却大胆披露了内情。
孔子19岁时由母亲做主娶了宋国的亓官氏,次年生了儿子。当时孔子在鲁国是万众敬仰的贤人,鲁昭公特地命人送来鲤鱼表示祝贺,孔子遂给儿子起名叫孔鲤,字伯鱼。
孔子结婚时才19岁,按今天看来,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又是典型的包办婚姻,婚后孔子一直周游列国为伟大理想忙碌,与妻子的感情看来不深。加上孔子以身作则地奉行儒家的齐家治国的礼仪,“不得其酱不食,割不正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对吃饭那是相当的挑剔,即便这样,妻子也还忍耐着每天服侍着他。有一次,孔子突然早归,妻子因为时间太紧来不及做饭,就让儿子伯鱼去街上买了些现成的熟食回来,孔子于是大怒说:“沽酒市脯不食。”
如此怪癖是可忍孰不可忍,亓官氏“除了整一整行李弃家逃走,还有什么办法呢?”
孔颖达在给《礼记》做注的时候说,此后孔子一纸休书将妻子休掉。亓官氏逝世的时候,儿子伯鱼在家守孝,每日痛哭。按照礼制,丧期满一年后晚辈就不应该再带孝哭泣了。有一天,伯鱼正哭得起劲,孔子进来大吼:母期已过,甚也!意思是你这么做不合礼制,太过分了。看来孔子夫妻感情真的不深,儿子多哭了几天都惹得孔子老大的不高兴。
虽然孔颖达这则故事目的在于强调古时的礼制严谨,但人们更愿意推敲其背后更深的原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孔颖达在这则故事后说,“时伯鱼母出”,也即明确说明了孔伯鱼的母亲是被孔子休掉了的。
至于孔子为什么休妻,历史上记载不多,能被大多数人认可的理由是亓官氏“口多言”。
而《孔子家语》中说,孔家三世出妻: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儿子伯鱼、孙子子思都有过休妻史。如果孔子本人也休过妻,那孔家的历史就要改写成“四世出妻”了。
有关伯鱼休妻,《阙里述闻》里记载:伯鱼的第一个妻子德行不好,孔子怪罪伯鱼,说他没有把妻子管教好,但是“妻不可化,乃出之。后妻贤,生子伋。未几伯鱼卒,守节抚孤”。子思就是后妻生的,婚后不久伯鱼去世,后妻没有改嫁,一个人把子思抚养成人。后来子思成才,着有《中庸》。
孔子的孙子子思休妻后,妻子病死,他没有让自己的儿子孔白戴孝。有人问子思,“从前你的父亲伯鱼不是给离过婚的母亲戴过孝吗?你不让孔白戴孝,是什么原因呢?”子思说:“从前我的父亲并没有失礼的地方,依礼而行,该隆重的就隆重,该降减礼仪的就降减,我怎么能做到呢?如果是我的妻子,这个人也就是孔白的母亲;如果不是我的妻子了,那也不再是孔白的母亲了。”
还是不探讨这段对话中关于中国儒家思想的理念问题了,我们只需要直接地从这段对话中证明了孔子的确休过妻这事儿就够了。
如此说来,“孔氏四出”这事估计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虽然孔子这样的包办婚姻不会有什么牢固的感情基础,休妻也不是什么罪不可赦的过错,但是史书上对孔子休妻还是讳莫如深,很少提及。
孔子身为儒家圣人,对修身有着极严格的要求,被后世奉为齐家治国的典型人物,休妻一事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过错,但至少也算是“人生污点”。虽然古时早就有“七出”之说,严格规定了七种可以休妻的理由,包括“无子、淫佚、盗窃”等,除此七条外不得休妻,更有“三不去”之说,包括“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皆不去”,意思是娶来时有家,婚后已无亲人,休了后无家可归的不能休;给夫家守过丧的不能休;娶时贫贱婚后发达了也不能休。但是孔子门生里还有更奇葩的休妻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休妻的理由居然是梨没蒸熟。
妻子蒸梨,火候未到,曾子于是休妻。妻子反问,“妇有七出,不蒸亦预乎?”(休妻有七个理由,梨没蒸熟算哪一条?)曾子回答得干脆利落,“蒸不熟而已,何问其故?”(没理由,反正你没把梨蒸熟,我就是要休了你)真可谓是最早的“莫须有”。
曾子的学生吴起青出于蓝。有一次他很钟爱的丝巾破损了,他于是将丝巾交给妻子,让她按样子再织一条。妻子见丈夫如此喜爱这条丝巾,于是擅做主张,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织了一条比原来更漂亮的丝巾。本想哄丈夫开心,没想到吴起一见大怒,立即一纸休书休了老婆。
看来贤德之人亦是肉身,很多时候连休妻这等事也做得很离谱随意。比如孔子之外另一位儒家圣人孟子,当年也是有过休妻行为的,他休妻的理由简直苛刻:从姿不雅,于是不容分说地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