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茶,如何影响了英国设计艺术?

“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正如这首英国歌谣所传唱的那样,17世纪,中国茶叶传入英国后,迅速成为英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明百姓生活中重要的社交方式和线下消遣。 

为了营造一个“原汁原味”的饮茶环境,英国人对中国风物“上瘾”,开始了对一切中式风格物品的模仿,中式美学和中国文化潜移默化地被运用到了各个设计领域,甚至影响了全民的生活方式。 

近日,《茶杯里的想象——18世纪中英茶叶贸易与设计文化交流》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澎湃新闻与该书作者、编者进行了对话。

从对茶的追捧开始,中国风物改变了18世纪英国人的艺术品位和审美趣味,丰富了民众的家居装饰风格,体现在艺术领域的“中国热”的源头是中国进口茶、瓷器、丝绸、家具、墙纸、珐琅、漆器等等,这些东方商品凝聚了东方的智慧、灵感与生活方式。虽然有时候英国人不能准确地理解它们,但中式美学和中国文化还是潜移默化地被运用到了各个设计领域,包括房屋内部、花园和装饰设计。

茶对英国的影响还不仅限于设计艺术,在为英国带来了物质变革、异国知识、经济冲击和帝国焦虑的同时,也引发了英国社会经验的重组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变革,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矗立在伦敦街头,拥有300多年品牌历史的川宁茶博物馆


为什么茶这种陌生的舶来品能够在百年之间就成为英国人的国民饮品?这其中“设计”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茶又是如何与英国社会产生令人意外的“化学”反应?为什么到最后英国人也会把茶视为自己的文化象征?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设计史研究中关于近现代中国产业、中国经济、中国设计如何对英,美等西方国家产生影响是一个相对冷门的领域。或者,换句话说,关于英国的设计如何在对华贸易过程受到逆向的影响也少有学者涉足。这样一种复杂的、双向的影响关系在研究当中被忽略了。但是,研究被忽略并不代表不存在。这段历史迟早会被人们发现和关注。”作者张弛认为,“在英国,没有几种艺术风格的发展能比得上18世纪因为饮茶而发展起来的中式风格影响如此深远。设计服务于日常生活,产生的结果却是如此荡气回肠。”

编者孙青则认为,“可以说,在英国没有几种艺术风格的发展能比得上因饮茶而发展起来的中式风格带来的影响深远,虽然英国人并不能准确理解东方文化,但中式美学和中国文化还是潜移默化地被运用到了各个设计领域。 ”

荷兰画家彼得·范·罗斯特拉坦于1695年左右创作的静物油画,其中出现了茶叶罐、茶壶、茶杯


对话 

澎湃新闻:17世纪开始从中国流入英国的茶叶,是最早全球化的商品之一。但茶作为一种植物饮料,看起来似乎与设计文化没有关系。

孙青:这本书的作者张弛现在任教于北京服装学院,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硕士阶段是在英国学习现代设计策展,设计中的跨文化交流是她一直以来的研究兴趣所在。她在英国留学时就留意到,被中国人视为文化象征的茶也同样被英国人视为文化认同,她的研究问题由此而来。总体来看,这本书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在茶刚从中国传入英国的初期,英国人如何认识茶、消费茶?第二,当英国人爱上中国茶,英国市场对中国与茶相关的产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又如何推动了英国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三,茶在中国是一种文化消费品,附着在茶上的中国文化有没有在意识形态的层面影响了英国文化?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我们会发现,茶作为一种文化在英国文化当中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与设计息息相关。而通过探究设计在英国茶文化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大家会意识到,其中的每一步都跟中国文化有某种关系。甚至可以说,通过研究茶文化在英国的萌芽和发展,可以照见英国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认识、看法与态度。 

这只茶叶盒约制作于 1750 年 -1760 年之间,产地有可能是英国的布里斯托。表面的装饰很可能是受到了来自中国外销瓷的启发。


英国伦敦西郊里士满的汉姆别墅,劳德代尔公爵夫人的茶室


澎湃新闻:茶叶进入英国后,首先流行于上流社会,并出现了许多本土化的变化,比如茶壶加链条、茶杯有了把手柄等,这些本土化变化是怎么发生的?

孙青:在书中,张弛以英国伦敦西郊里士满的汉姆别墅为例展开来介绍。这座别墅是现在保留下来最有历史感的茶空间,为17世纪时尚界代表人物劳德代尔公爵夫人所有,这个不到10平的房间充满了“中国风”的装饰,我们可以把这个空间视为一个缩影来观察。张弛去实地考察的时候,还能看到桌上的青花瓷茶杯、茶壶,茶壶是很有可能是福建漳州窑的,加装了金属装饰,并且它们不是一套,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变化。还有茶几,如果仔细看的话,能看到茶几上下两部分其实不是原装,茶几的桌腿被加高了,原本的茶几是一个矮几,应该是用于席地而坐的环境中。 

被改造过的茶几,可以看到桌腿上下两部分风格迥然


出现这些变化其实和当时的售卖方式有关。瓷器运输不易,价格昂贵,在广州贸易港打包时很多瓷器就是拆分包装,到英国后通过拍卖,是以零售的方式流通过市场上,因而当时贵族也只能得到零星的茶具,然后组合成套。而在茶壶上加装金饰,一是由欧洲人的审美决定;二是提升茶具价值,瓷器早于茶叶传入欧洲,大家对瓷器都有特别大的想象,甚至认为这么好的东西应该是神才能享用的,当然这其中还有当时欧洲对东方误读的想象;三是以防损坏,可以看到加装瓷器的位置通常是茶壶比较脆弱的部分,比如壶嘴、壶盖、壶把手,同时也防止丢失,许多装有茶具的橱柜钥匙都由贵族夫人们随身携带。 

汉姆别墅的策展人介绍说,这个茶空间很有可能还招待过被称为“茶叶王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她嫁到英国去,嫁妆里就有茶叶,她认为饮茶是文明优雅的表现,所以茶才开始在英国上流社会风靡。虽然其实我们现在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证明凯瑟琳当时到底有没有带茶来英国,她带的到底是什么茶,但是去读英国任何一本茶书都会看到关于她的相关记载,包括英语世界的第一首茶诗也是为她而作。 

英国人之前一直都饮用生水,生水里面有很多细菌,他们会通过酿造低度酒的方式来处理这些细菌。比如在汉姆别墅地下室就保留了当时酿酒的那一套设备,现在去应该还是可以看到。茶刚刚传入英国的时候,英国人饮茶用的都是从中国进口的瓷器,就是没有把手的茶杯,他们并不是很习惯。英国还有一种翻译过来叫做牛乳茶的饮料,大概是传统饮品当中为数不多的热饮,饮用牛乳茶的杯子两侧都有把手,体量也比我们中国的茶杯要大,后来这种把手被“移植”到了茶杯上,英国的茶杯也就有了把手。

“饮茶”主题的绘画,《斯特罗德一家》绘于1738年


澎湃新闻:茶文化在上流社会的风行对当时的艺术有没有相应的影响?

孙青:当时“饮茶”主题在绘画领域就非常流行。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此类风俗画或静物画通常是为了显示画中人的身份和地位,毕竟能消费得起茶叶、瓷器的都是贵族阶层,而能请来画师给自己或家族画像,更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到了18世纪中期,“饮茶”主题的肖像画就在皇室贵族、乡绅富商间形成了一股风尚。 

比如,绘于1730年、现藏于莱斯特博物馆与美术馆( Leicester Museum and Art Gallery )的《沃拉斯顿一家》( The Wollaston Family ),绘于1738年、现藏于爱尔兰国家美术馆的《怀斯顿一家》( The Westem Family ),绘于1738年、现藏于英国泰特美术馆( the Tate Gallery )中由威廉·荷加斯( William Hogarth )所画的《斯特罗德一家》( The Strode Family )、大约1741年创作的作品《高夫一家》( The Gough Family )。 

《高夫一家》绘于1741年


这些画中的场景均为主人公们在舒适的家庭环境中饮茶、聚会、聊天,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茶具的细节被描绘得非常清晰。在《高夫一家》中,可以看到几个银茶盒,装在桌子上一个中式风格雕刻的象牙茶箱里。高夫曾于1705年担任东印度公司"司翠森"( Streatham )一船的船长,后来升职为东印度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直到1730年去世,画中的那个象牙茶箱被公认是高夫直接从中国买人。通过这些画作可以看到当时英国家居生活的样貌,对现在做艺术史的研究也是非常珍贵的资料。 

产于中国,装饰于英国的茶壶。可能是英国陶瓷商詹姆斯·盖尔斯在1760 年左右完成的作品。


澎湃新闻:在上流社会风靡之后,茶文化的传播在英国又经历了怎样的阶段和变化?

孙青:很多学者认为英国在18世纪迎来了消费革命,中产阶级群体和消费能力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他们对自身社会地位和身份的关注在加强,消费就成为了他们彰显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手段。历史学家劳娜·韦泽利尔整理了2000多份遗产清单,得出结论,在19世纪中叶,饮茶在中产阶级中变得非常普遍,用于饮茶的各类陶瓷茶具数量也相应增长。 

“优雅消费”这一概念开始在消费文化中被强调,对茶的炫耀性消费不仅能帮精英们保有资深的社会地位与自我认同,同时还可用于区隔与下层阶级的不同。所以为了仿效上层社会,中产的开销比以往更奢侈,而他们的行为和观念又带动了其他社会阶层的人来效仿。最后的结果就是,以前为富人所独有的物品、占有的虚荣,前所未有地渗透到社会阶层的各个角落。 

茶商威廉·巴博的商业卡片展示了一幅拼接的场景,画面的前景是一个手持扇子的欧洲女性跟一位头戴清朝官员凉帽的男性正斜躺着喝茶聊天,画面另一侧有一名中国男子正在给茶树浇水。


澎湃新闻:酒、牛奶是英国的传统饮品,贸易商是如何让更多英国人接受茶这种非本土的饮料文化?设计是如何助力这个过程的?

孙青:确实,在18世纪的英国,报纸、广告、商业卡片、店面装饰等现代促销推广方式纷纷出现,成为刺激消费的重要力量。东印度公司还发起了很多话题,比如大家为什么要喝茶?怎么喝?喝茶好还是不好,是商业行为吗?到底应该先往茶杯里放奶还是先放茶?在争论过程中,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茶。 

现存最早的茶叶广告是由伦敦苏丹王妃咖啡馆的老板托马斯·盖威刊登的,据说这也是伦敦报纸上出现的第一个产品广告。另外,贸易卡片是18世纪被店主们广泛使用的一种营销形式,除了茶叶,出售瓷器、布匹、墙纸、金属器皿等商品的零售商都在贸易卡片上做广告,贸易卡片通常是蚀刻,由精致的雕刻版画装饰。 

布里斯托的茶商乔治·哈里斯则在商业卡片上将中英茶叶贸易中的两个重要的港口城市连接在一起,广州(古塔和舢板)和伦敦(东印度公司)的意向同时出现在图案中。


很多茶叶店的商业卡片在设计图画中强调了中国元素,比如有中国农民采摘茶叶的形象、清朝官员喝茶图、中国人与欧洲商人洽谈的场景,还有广州和伦敦意象等等。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强调自己的产品是真正源自于东方的。 

这是一套典型的 18 世纪富裕人家使用的茶具,其中包括茶壶、支架、茶杯、茶碟、奶罐、糖罐等,由英国切尔西陶瓷厂生产于1759年-1769年间。


澎湃新闻:茶文化的流行对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有什么影响?

孙青:作者张弛在书中提到了贸易商中的佼佼者托马斯·川宁。当时上流社会女性也不能露面于公共场合,通常女士会让丈夫或者仆人去购买茶叶,自己则在马车里等待。川宁就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他专门打造了供女士们消费的茶馆,为女性提供了一个在公共空间交流的场所,打破了传统咖啡馆仅仅服务男客的传统。川宁家的茶馆让女性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女性可以到茶馆自由交通,互通信息,也促进了当时女性权利在公共领域的发展。 

还有18世纪40年代的贵族女性伊丽莎白·蒙塔古夫人发起的“蓝袜社”沙龙,她把自己的宅邸客厅装修成中国风格,利用这个“中国客厅”设立了一个沙龙,她希望女性从琐碎、封闭的家庭环境、私人领域中脱离,进入公共领域。18世纪的英国和中国一样,女性并没有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沙龙对于女性来说是为数不多可以接受知识、交流思想、讨论时事的非正式场合。很多学者都认为沙龙推动了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比如,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就称“蓝袜社”是“世纪上第一个女性俱乐部”,为之后的女性主义思潮形成奠定了基础。 

另外,大家可能没有想到的是,茶的流行从根本重塑了英国人们的饮食方式,包括进餐时间和方式,以及餐桌仪式的行程。17世纪之前,英国人没有一家人围坐吃早餐的习惯,正餐通常放在下午或晚上,比如农民整个上午都在田间劳动,正午才进食。17世纪中期,英国贵族家庭逐渐兴起共进早餐的风尚,贵族间的问候变成了‘是否喝过早茶’,餐桌上,精美的茶具取代了酒饮。18世纪中期,饮茶在英国各个阶层家庭早餐中普及,平民和穷苦家庭早餐也会饮茶、吃面包。 

乔治·莫兰所绘《饮茶花园》


澎湃新闻:对茶的追捧,给空间美学、居住环境、公共空间带来了什么改变?

孙青:可以说,在英国没有几种艺术风格的发展能比得上因饮茶而发展起来的中式风格带来的影响深远,虽然英国人并不能准确理解东方文化,但中式美学和中国文化还是潜移默化地被运用到了各个设计领域。 

饮茶之风初起的时候,英国人是试图用中国的装饰艺术品或者英国本土仿制中式风格的艺术品来装饰环境,常见的包括瓷器、漆器家具、绘画、墙纸等,他们根据自己对中国艺术的理解,创造了中国风(Chinoiserie),这种风格是西方对中国装饰艺术的想象外加洛可可风格混合的产物。再后来,英国人对中式风格的狂热延伸到了整套房子的室内设计,就像劳德戴尔夫人的密室一样。 

随后英国公共茶空间也融入了中国元素,比如向所有人开放的休闲公园。泰晤士河南岸的沃克斯豪尔画院,里面就有一个中式亭子,打扮时尚的女士会来这里饮茶社交。英国泰特美术馆有一幅乔治·莫兰的画作《饮茶花园》,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往后在花园里饮茶的画面,画作的背景是坐落在切尔西皇家公园东面的拉尼拉格饮茶花园。当时人们觉得这个花园单调无趣,运营方就为了吸引顾客,就建造了一条人工运河和一间中式风格的房子。还有建于19世纪30年代的克里莫内园,园内主建筑是一座中式宝塔形舞台,维多利亚时代无数年轻人在此娱乐社交。你现在去英国,也会在很多公园里找到中式元素,包括凉亭、庙宇、中式宝塔等等。 

英国克里莫内园场景,画面中心是一座“中国风”六角塔楼


澎湃新闻:茶在平民阶层的流行,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否更大?

孙青:可以这么说,英国人类学家艾兰·麦克法兰在其著作《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中花了很大篇幅描写茶对工业革命中工人的作用。工人用茶取代酒,很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需要用热水才能泡开的茶改变了他们大量饮酒以及喝生水解渴的习惯,也提高了健康水平。茶歇时间,对现代英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发挥了显著的影响。 

19世纪中叶的历史学家约翰·戴维斯也写到“就对一个民族的行为习惯产生的巨大革命性影响来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茶叶一样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对英国人的影响那么大。”

产于1750-1775年的广彩瓷大碗


澎湃新闻:能介绍下英国茶具瓷器风格变化和发展的特点吗?从最早的广彩瓷到英国人的初期模仿,再到建立了自己的瓷器生产工业,也非常有意思。当时的广彩瓷受到贸易的影响,纹饰主题又有哪些变化?

孙青:广彩瓷的发展与中国瓷器当时的外销市场是有着密切相关的,西方来的订单将欧洲视觉文化以及西方绘画技法特征引入中国,在加工和定制瓷器的过程中,广彩工匠不断将广东本土瓷器纹样与西方视觉元素相融合,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广彩工艺和纹样。 

比如现藏于广州博物馆的广彩锦地开光人物纹双耳碗出现了戴着清朝官帽形象的中国官员和挑着重担的两个中国人形象,但其背景是有透视的西洋建筑。绘画主题上,有的绘制了中国人和西方人饮酒的场景,有的绘制了港口船舶、茶叶交易场面等,可以看出当时的瓷器纹样已经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所有外销瓷中,最有难度的类型是模仿西洋绘画。当时油画技巧已经传入广州,广彩瓷工匠已经能够做到精确模仿样稿。 

耶稣受洗图案瓷器餐盘


《耶稣受洗图》铜版画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藏的一只青花描金耶稣受洗图餐盘上,画面中间是耶稣正在河里接受约翰的洗礼。远处的天空中,上帝化身鸽子从天而降。盘子四周有六个中式风景的开光,盘子边缘都是水果花卉纹样,并有天使纹样隐藏其间。盘子中心的画面完全符合圣经中的场景,与一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铜版画《耶稣受洗图》内容十分吻合。另外一幅完全忠实于铜版画原画的瓷盘图案出现在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阿喀琉斯( Achilles )浸礼图餐盘上。瓷盘图案中,刚出生的未来希腊英雄阿喀琉斯正被自己的母亲和其侍女浸入冥河水中。这个瓷盘的纹样与原版画的色调、构图等方面几乎完全一致。可以看到广彩瓷工匠们通过中西参半的绘画题材、技法、视觉元素的运用,在模仿中实现了创新,在中西方瓷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阿喀琉斯浸礼图餐盘


阿喀琉斯浸礼图铜版画


澎湃新闻:英国本土瓷器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孙青:18世纪的英国人期待充满设计感、有品位的艺术品,他们也希望英国制造的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取代来自亚洲和欧洲其他地区的进口奢侈品,所以政府和企业家努力推动英国制造的进程。就瓷器行业来说,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发展较晚,而且基本上都是依靠来自民间的力量,国家并没有太多支持和参与。英国西南部有一个地方叫做特伦特河畔斯托克,这个地方从17世纪以来就是以制陶业而闻名,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皇家道尔顿、斯波特、韦奇伍德都在这里。17世纪时,英国陶瓷制造产业水平还非常有限,后来真正开始被重视、包括有市场需求其实都跟中国茶的传入和流行有很密切的关系。 

“王后瓷”系列中的一款茶壶,上面的图饰是“沃尔夫将军之死”,生产于英国 18 世纪后期。


今天大家如果去韦奇伍德的博物馆参观,在展厅前言当中应该也还能读到相关的信息。跟欧洲其他国家一样,英国陶瓷行最初也是通过模仿中国瓷获得市场。当时包括德比陶瓷厂、伍斯特陶瓷厂、切尔西陶瓷厂,都在模仿中国陶瓷的器型和装饰,当时德比陶瓷厂的产品就被称为“新广东”,中国的影响可见一斑。总的来说,英国陶瓷行业的最初发展阶段一直跟在中国瓷器背后亦步亦趋。 

韦奇伍德生产的碧玉细炻早餐茶器组合,淡蓝,白色图案,约生产于 1785 年,图案为浅浮雕,茶壶的图案是源自基督教的“可怜的玛利亚”


 澎湃新闻:从茶的视角切入,中英文化的差异在哪里?

孙青:从茶器设计从中国传入英国的流变中,也许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文化中价值取向的差别。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社会中,“人”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这些关系网络是“人”存在的根本,强调集体关系和社群,“个人”隐藏其间,藏而不彰。中国人饮茶,强调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联,通过饮茶内省与冥思,关照自身和内心,并实现自我的精神追求,跟他人关系不大。因此,中国人的茶器与水、茶、饮茶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系统,相互衬托相互成就。而在英国,“个人”和“个性”通过饮茶得以彰显。在茶传入英国的最初,茶本身就是彰显社会阶层和财富的“符号”。与茶相关的一切,尤其是茶器,成为上流社会炫耀财富,强调个人“存在”,展示自我个性的途径。

《茶杯里的想象--18世纪中英茶叶贸易与设计文化交流》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