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业的“大量废弃”乱象:浪费背后的真相

据说,每年都有10亿件崭新的服装未经顾客之手便被丢弃。这简直令人怀疑是否夸大的数据让人心中涌出的第一个疑问便是:这些商品为什么会遭到抛弃?

我与摄影师一同来到Shoichi的仓库。那里位于一片仓库、超市与住宅的混合建筑区。仓库入口的宽度只能允许大约两辆汽车同时通过,但内部空间却足足有一间体育馆那样宽敞。

“库存时刻都在变化,所以我也不清楚此时的具体数量。不过算上其他仓库里的服装,约摸着得有上百万件吧。”山本总经理对我如此说道。在我们说话的当儿,就有卡车开进仓库,卸下了装载的纸箱。那些纸箱随即被叉车运往仓库的更深处。据说每天都会有四五千件服装被运输至此,今天也不例外。

丢弃的衣服


这些服装为何会被运到这儿来?山本总经理打开一个纸箱向我解释道:“这个在我们这儿被称作B级品,也就是无法通过工厂质检的产品。外行人基本看不出什么问题,但企业的检查是相当严格的。”我仔细一看,只见纸箱里装着十几件灰色薄款女式连帽卫衣。山本总经理取出一件展开来给我看,我却找不出有任何问题。

“这些都是企业运来的。在店里卖不出去,所以尺寸大小不一。”另一个纸箱里装的是样式朴素的棕色长裤。这种长裤算是经典款型,放在店里应该不至于卖不出去,但似乎是因为型号不齐,所以才被送到这里。

这些运来的纸箱上,有不少都写着企业或卖家的名字。我四下里转了一圈,看到不少自己最近购买过的名牌,以及我十几岁时流行过的服装品牌。当时我手头并不宽裕,按原价是万万买不起这些牌子的。然而现在却看到这些设计精美、做工优良、只因一点小小的瑕疵便惨遭遗弃的服装堆积在这里,确实让人始料未及。过去心心念念想要得到的衣服,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思至此处,我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

拒绝降价出售的原因?

我赶赴的是位于羽田机场北面不远处的掩埋场——“京滨岛”附近。在一大片机械零部件工厂与金属加工厂之间,存在着不少处理源自首都圈家庭垃圾及工业废弃物的垃圾处理厂和该行业的从业者。

正当我逛来逛去,同时也用手机在网上查阅资料时,一间废弃物运输公司的办事处映入眼帘,公司院子里还停放着几辆用来运输废弃物的密封式垃圾车。我在门口打了声招呼,办事处的一名男子接待了我。

“国外的知名企业都跟我们合作过,为了处理他们滞销的服装与挎包。”略加回想后,男子继续说道,“全都是些价格不菲的服装,有的运动衫一件就要卖15万日元。一共装了我3辆车,说是全部要做焚烧处理。”

正如我所料,这些滞销的服装确实是要被送去销毁的。但我依然有些想不通,若能把这些服装降价售出,不是可以回收一部分生产成本吗?那名男子回答了我的问题。

“正因为是名牌才要彻底销毁。据说那家企业连正常促销活动和员工优惠活动(指对老顾客、员工及其家属进行的内部促销)都不搞的。要是降价销售会影响到品牌价值,所以即使贴钱销毁,也要将商品粉碎、焚烧,避免有人倒卖。”

男子又说:“对方还要求我们把每件商品销毁后的照片当做证据发给他们。”

据说销毁完成后,企业方面的对接负责人向他表示了感谢,并对他说:“我把照片发回国内,上司还夸奖道‘到底是日本,办事就是妥当’。”过去曾以勤俭节约的美德而闻名的日本,如今却因销毁工作干脆利落而备受好评,这不得不说是种讽刺。

废弃商品竟会为企业带来一系列“好处”?

“销毁库存商品这一做法,不只是服装行业,在食品与家电行业当中也同样存在,是商务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只不过在服装行业内部、‘商品陈旧化’理论始终是商业模式的核心。换句话说,就是降低上一季产品的价值,从而达到销售新产品的目的。举例来说,推出本年度的流行色,就是上述战略中的一环。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醒消费者,去年那些颜色的衣服已经没有价值啦!”

如此这般,过去的商品渐渐地“被陈旧”,被尽可能地从市场上剔除,这是诱使消费者购买最新产品的手段。正因为贯彻了这样的商业模式,服装行业才会将未售出的库存商品销毁。

“万一商品以低价流入市场,将引发价格崩溃,品牌价值也会受损。为了预防这样的风险,销毁是最为有效的办法。除此之外,商品积压在仓库里,还会增加税金,不利于经营管理。”

据铃木总经理解释,库存商品的售出不仅能提升销售额,还能将这笔账列人“生产成本”当中,起到避税的作用。但长期无法售出的库存商品将被算作“存货”,存货不能被算入成本,不仅无法避税,还会赖在公司对金融机构的贷款账单中,产生更多利息。但如果销毁库存,就将这笔费用算在商品处理的账上,有利于公司避税。

“总而言之,综合各种因素来看,销毁库存商品是企业的上上之策。尤其是对知名服装企业而言,商品的生产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不高。即使销毁,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损失。”

如何改变“大量废弃社会”

近年来,服装行业内部也出现了试图通过提高“透明度”以寻求解决方案的做法。

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方案就是服装生产过程的“透明化”服务。由谁负责生产制造?他们的生产理念是什么?生产地点又在哪里?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服装的生产流程”挂在自家的官网上,将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并引导他们关注产品。10YC也是其中之一,只不过他们更加激进,连生产成本都进行了透明化。

说到底,为什么过去极少公开服装成本?

出售的衣服


对于我们这些消费者来说,商品的“价格”就是在商店里购买时的价格。商家为了盈利,自然要在成本上添加利润。但除此之外,在工厂和商店之间还存在中间商和批发商,每多过一手,价格里就要再添上一笔手续费。而中间商介人的原因则多种多样,有的可能是调整供求关系,有的可能是拓展销售渠道,还有可能是为零售商降低库存风险。

然而,当消费者拿到商品时,他们并不知道眼前的价格里有多少是成本,多少是利润,又有多少是给中间商赚去的差价。一旦得知真相,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可能会受到打击,或许这就是商家不愿将价格公开透明化的隐情。

10YC如今对标的是美国一家名为“古斯汀”的男装企业。该公司的经营方针是“销售所有商品,不做任何废弃”。而古斯汀所使用的方法就是“众筹”。如果消费者们在该公司网站发现自己中意的设计,并且能够接受价格的话,即可点击“Back it(支持它!)的按钮,这样就能参与这款服装的众筹,促使产品发展网站上会以百分比的方式展现每款商品当下的众筹进度及截止日期。如果在截止日期内没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那么即使参与资金筹集的顾客也无法购买。这种做法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积累生产批量,保证生产效率以外,还能防止产生多余库存,避免商品废弃。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订单透明化,避免生产浪费。”下田总经理说,“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可行的。”

看到这些崭新的趋势,我们不难发现,信息透明化与去除中间商的做法通常是成对出现的。对于消费者来说,除了定价方式以外,他们同样希望了解商品来源、生产者的想法,以及他们的工作方式。服装行业的现状变化,或许正是消费者这种思维方式的体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是大企业,个体户同样能以这种模式进行经营。如果消费者们能够将服装生产的信息透明性视作一种“价值”,对于服装行业中存在的大量废弃与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的解决,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本文摘自日本《朝日新闻》记者仲村和代、藤田皋月的调查实录《大量废弃社会:服装与便利店行业不可告人的秘密》。

《大量废弃社会:服装与便利店行业不可告人的秘密》,【日】仲村和代、藤田皋月/著 张佳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12月版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