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文化不仅仅关乎食物

【编者按】

《我吃故我在——慢食与文化》一书以作者大学时代、餐厅工作、社会活动等经历为线,展示了一种新的饮食理念和生活方式。书中揭露了快餐文化带来的消费错觉和生活焦虑,并深挖食物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广告盲目渗透、儿童用餐娱乐化、反季食品泛滥成灾、粮食浪费严重等等,进而探讨慢食文化如何改变“过快”的饮食生活,如何用饮食去关爱、 照料自己身体和感官。本文摘编自该书。

两百多年前,法国哲学家让安·安泰尔姆·布里亚·萨瓦兰说:“国家的命运取决于人民吃什么样的东西。”我一直被这句话打动。我一度认为这句话主要与做饭、吃饭有关。但近些年来,我在想,布里亚·萨瓦兰是不是在谈一些更宏大、更深刻的东西。也许他谈的是人的饮食方式与他所处的生活世界之间的基本联系。也许他清楚地看到了,在深层次上,人吃什么不仅会影响他自己的生活,也会影响社会、环境和整个地球。我有一种感觉,倘若今天布里亚·萨瓦兰还活着,他可能会把他的箴言扩展为:“世界的命运取决于人民吃什么样的饭。”

我们今天面临着许多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都与食物有关,我深信布里亚·萨瓦兰也会看到这一点。我所指的不只是贫穷、饥饿、疾病和农业衰落等显而易见的问题,还指的是成瘾症、抑郁症、水资源消耗、虐待工人、移民、政治欺诈、气候变化的全方位威胁等一切问题,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一旦人们深入研究,他们会发现,在某种程度上,上述所有问题都和他们的饮食及食物供应系统有着某种联系。

听上去可能有点将问题简单化了。但我认为,本书讨论的所有问题都是由深层次的系统结构引起的。我认为,除非人们能处理好这个更宏大、更普遍的系统结构,否则他们怀着良好愿望、为解决问题所付出的所有努力,终究会是一场空。事实上,我们做得远远不够。如果不正视这种更深层次的系统结构,我们就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那么,这个引发所有其他问题的深层次的系统结构是什么?

作家埃里克·施洛瑟是我所崇拜的英雄之一,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丑闻揭发者之一,他指出,在美国,人们生活在一个快餐国度。遗憾的是,在这个国度里,快餐是大多数人的饮食方式。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每天有8500万人在快餐店用餐——但我并不认为快餐的定义始于或终于麦当劳、必胜客或者赛百味这样的餐厅。我认为,快餐指的是,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种植的食物,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出来的食物,使用添加剂和防腐剂加工或深加工出来的食物。它可以是杂货店货架上的食物,也可以是从便利店里购买的食物,还可以是通过快递APP下单直接送货上门的食物。

但是,有一件事人们真的不明白,即快餐不仅仅关乎食物,快餐也关乎文化。我也是大约十年前才认识到这一点。

文化影响着人们看世界的方式,人们如何行动、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表达自己、如何与他人互动交流、相信什么,所有这一切,都深受文化影响。文化影响着人们如何选择着装,影响人们买什么、卖什么,影响人们如何做生意。文化影响着人们所建造的住宅、公园、学校、娱乐、新闻、政治的方式,等等。文化沉潜在底,是无形的道德结构,在潜意识里指引着人们,塑造他们的所作所为。快餐文化已经成为美国的主导文化,也正在成为世界的主导文化。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快餐文化像所有文化一样,也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我称之为“快餐价值观”。价值观决定行为,行为最终创造文化。如果一个人在快餐店吃饭,或者以快餐作为生活方式,他不仅会营养不良,而且还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快餐文化中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就像食物一样,也会成为他存在的一部分。一旦这些价值观成为人的一部分,它们就会改变人。最初,他的价值观很多元化,他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渴望、不同的道德标准和期待。而现在快餐文化控制了他的欲望和饥饿,由于这些都是在潜意识里发生,他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无论如何,他的世界开始反映他所接受的价值观。一切东西都应该随时可得;越多越好;无论什么季节,无论身处何地,食物的外观和味道都应该是统一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任何选择,无论是与食物有关,还是无关的,都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后果。他开始把这些价值观当作真理。

我认为这就是产生所有其他问题的土壤:快餐文化及其价值观。我们需要反思快餐价值的后果,唯有如此,我们才知道可以采取什么行动来改变这一切。

方便

方便是一种快餐价值,它告诉人们一切事情都应该毫不费力,轻快如风。在智能手机上花上几秒钟,优步(Uber)外卖就将玉米煎饼送到家门口;开车下了高速公路,驶入免下车餐厅,立刻能吃上鸡块。这就是效率和休闲的意义之所在——通过“快速、廉价、简单”实现做什么事都“不费劲儿”。方便确实让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那么费劲儿,但沉迷于此也会产生如下问题:如果一项任务无法轻易完成,人们干嘛要为此而烦恼呢?人们为什么非得要完成这项任务?就这样,在方便的诱惑下,人们失去了为自己做事的激情、信心和能力。

统一

统一是快餐的价值观,无论在什么地方,所有食物都应该样子相同,味道一致。人们在纽约吃的汉堡包、薯条和软饮料应该与他们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吃的一样。如果不一样,它就有问题,有些可疑,有点不对劲。许多人都认为,统一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上,人们非常喜欢统一。它很现代。它让身处异乡的人感到舒适自在。它是可预测的;它是安全的。但是,当人们试图让所有的产品特别是食品都变得一致和可预期,即让食品变得“统一”时,人们会失去很多,会有很多东西受损,更不用说各种漠视或者浪费了。当统一蔓延到文化时,它掩盖了个性的泯灭、从众和整齐划一的社会控制等更黑暗的问题。

随手可得

随手可得是指,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人们应当得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在阿拉斯加,12月份可以吃上桃子。在内罗比,可以买到法国依云矿泉水。在迪拜,可以吃到日本寿司。这种扭曲的随手可得观念不仅宠坏了人们,还让他们迷失在时间和空间之中。食物随时可得,与季节、地域无关。顷刻之间,地方性、本土性开始变得面目模糊,甚至消失。本土文化,以及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事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范围的、同质化的、随手可得的全球化,这才是现实——也可以说,这是一种不现实。在这种对随手可得的追求中,甚至连人的个性化生活也消失了。

广告

广告是快餐文化的传播方式。通过促销、营销、产品设计、品牌推广、统计分析、包装等各种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手段,广告试图塑造人们的世界观和道德观,甚至在人们品尝食材、使用产品之前,广告就告诉人们它们好不好。从理论上讲,广告能提供真实信息,帮助人们做出明智的决定和选择,我们应当相信广告。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广告故意反其道而行之,使用折中的或者不透明的信息来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广告若无其事地对公众隐瞒实情,误导公众,削弱他们的判断力。实际上,这是欺骗和谎言。相信广告的人很容易受到错误信息和不诚实行为的伤害。

廉价

廉价。在当今世界,人们已经将支付能力和廉价混为一谈。当人们把廉价看得无比重要时,就再也没有人去关心产品质量了,也没有人关心产品对他们或者对地球是好还是坏,他们只关心这笔交易划不划算。人们不知道产品的真实成本,一个原因是没有人告诉他们,另一个原因是许多产品的定价很低,而这种低价源于公司补贴和公司耍的价格战花招。我们都需要明白一个基本的事实:食物应该是人们负担得起的,但食物绝不能廉价。

越多越好

“越多越好”是这样一种观念:拥有的东西越多,人们的选择就越多,就越好。盘子里食物堆得越多,人们就会越满足。自助餐越丰盛,人们就越能吃回本。巨无霸商场货架上的商品越多,选择就越多,生命就更圆满。不给判断、甄别留有余地。只有重量、体积和垃圾。但是,人们看不到“越多越好”对环境和健康的有害影响。

速度

速度是快餐文化的发动机,它是其他所有快餐价值观的推动力。速度意味着一切事情应该越快越好。一下单,商品就能到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追求速度将导致如下结果:只要没有即刻得到满足,人们就会有挫败感。因此,人们不考虑是否成熟周全,不留时间思考,也没有耐心。他们的期望被对速度的追求扭曲了,很容易分心。对慢工出细活,他们也没什么感觉,但是,像种植食物、做饭、语言学习、做生意或者知人阅世,这些细活都需要慢功夫。时间就是金钱。但一旦时间变成金钱,包括我们的工作在内的很多慢功夫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我吃故我在——慢食与文化》,[美]爱丽丝·沃特斯、[美]鲍勃·卡劳、[美]克里斯蒂娜·穆勒著,刘诚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