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化周:提升上海品牌,接续鲁迅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今年恰逢鲁迅文化基金会成立十周年,中共上海虹口区委、上海市虹口区政府与鲁迅文化基金会于今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日)起,开展第五届上海“鲁迅文化周”活动。

本次文化周活动包含鲁迅纪念日公众纪念活动、“脊梁——鲁迅与新兴版画传统”主题展、“左翼文艺与延安文艺”对话会、“大师对话讲堂”名师演讲会、“鲁迅与上海”知识竞赛、“鲁迅与安徒生”纪念展等多项活动,丰富的内容、多样的互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市民群众共同参与。“鲁迅文化周”品牌活动也进一步提升,成为了具有全市性范围、全国性影响的品牌活动。

鲁迅公园举行祭扫鲁迅墓活动


聚焦鲁迅精神与左翼文艺、延安精神

鲁迅纪念日公众纪念活动作为传统纪念活动,自1936年起开始,延续多年。自1956年鲁迅墓迁建鲁迅公园后,每年在公园举行祭扫活动。1980年代中期以后中断。

10月19日,由小荧星合唱团演唱以鲁迅先生《自题小像》中诗词为主题创作的歌曲《我以我血荐轩辕》,缅怀鲁迅先生,致敬鲁迅精神,拉开了纪念鲁迅逝世141周年活动的帷幕。在庄严肃穆的环境中,仪仗队在鲁迅先生墓前敬献“民族魂”旗帜。各界人士分别向鲁迅墓敬献鲜花,表达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

鲁迅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如何阐释好、传承好,是“鲁迅文化周”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命题。作为鲁迅文化周的品牌子项目“文化对话会”项目,就是希望通过主题引导、名家对话,从当下出发,从中国今天的具体实践着眼,让鲁迅精神在当代生发出新的活力。项目从2018年创办以来,吸引了国际国内不少名家参加,先后以城市对话、鲁迅与世界文化对话等主题,开展社会文化公共对话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考虑到今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并考虑到虹口区正在建设虹口红色文化示范区,而上海的左翼文化也即当时的红色文化,与延安文艺,是一脉相承的,本次“鲁迅文化周”特别策划了“左翼文艺与延安文艺”主题对话会。10月25日,对话会再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演播室举办,绍兴、延安两地同步视频直播连线。

对话会邀请了国内相关研究专家,特别是研究左翼文艺和延安文艺的代表性专家,以及上海、延安和绍兴等地左翼文艺与延安文艺相关单位专家,以及出生于延安的左翼文艺家后代,就左翼文艺与延安文艺的传承关系展开对话。主要围绕从左翼文艺到延安文艺的发展历程,寻找二者联系,比较二者异同,探寻发展轨迹,总结历史经验,体会伟大建党精神与延安精神的关系。

与会者指出,我们需要继承、弘扬左翼文化精神和延安文艺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脊梁——鲁迅与新兴版画传统”主题展


呈现大先生不为人知的侧面,牢记他最重要的基本面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鲁迅不仅以文字为武器,直指人心与人性,力图改变国民性;他还发现并强调了版画这一艺术形式在激发民众自省意识,唤醒民族意识上的重大作用。

“当革命之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是鲁迅对版画的认识。在这种认识下,鲁迅不仅收藏了大量海内外版画作品,积极向国人推介优秀的国外艺术家的版画作品,组织公开展览,还于1931年,在距离今天多伦美术馆300米外的长春路319号,开办了木刻讲习会。尽管只有六天的时间,参加的学员也只有十三位,但它却像一粒火种,燃起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熊熊烈火,其后各地学习和研究木刻的社团纷纷建立,成为中国新兴版画历史的起点。不仅中国的新兴木刻运动由此发轫,而且中国的革命美术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境地。

10月22日,“脊梁——鲁迅与新兴版画传统”主题展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等馆藏木刻艺术佳品,包括近现代版画原作及文献80余幅、当代版画作品30余件,几乎浓缩了中国版画近百年的历程。

此次展览以“脊梁”为主题,即缘起于鲁迅在自己的文字中曾多次提到的“脊梁”一词:鲁迅把自古以来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称为“脊梁”,也把努力进取,自尊自爱不轻言放弃,不妄自菲薄的国人称为中国“将来的脊梁”。

选择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作为展出地,体现了木刻文化的在地性和传承性。那里不仅中国新兴版画历史的起点,而且也是鲁迅先生人生的终点——他的最后十年在虹口度过,三处寓所都毗邻多伦路。因此在鲁迅先生当年生活工作过的现场,再现新兴木刻运动发生、发展的场景,既可以带给公众沉浸式观展体验,也可以立体呈现先生的不同侧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鲁迅。但是不论读者眼里映现哪个侧面的鲁迅,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的眼里,鲁迅先生始终有一个基本面:“面对今天的青少年读者,我最想向大家讲述的是这样的鲁迅:一位孜孜不倦的求索者,一位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中,并为之奋斗的中国人。”

从2020年开始,鲁迅文化基金会与虹口区委宣传部合办的鲁迅文化周系列活动,增设“大师讲堂+ 新书发布会”活动,通过精彩的讲座与新书发布的形式,以鲁迅为主题,与读者进行现场对话,同时进行网上直播,让大众更好地了解和理解鲁迅,有效提升鲁迅文化周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并引导社会风气和舆论导向。

今年“大师讲堂+新书发布会”,邀请了阎晶明和乐山师范学院教授廖久明两位学者,就两人新出专著《这样的鲁迅》和《鲁迅〈藤野先生〉探疑》,做了一场有高度又生动的讲座。在阎晶明看来,对广大青少年来说,鲁迅的名字不仅反复出现在课本里,也出现在网络上,在日常生活中。这本书以通俗的语言,从鲁迅作品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入手,帮助大家理解大先生的经典作品,理解鲁迅最为基本和核心的精神面向。

活动所在的1925书局,是上海首家红色主题书店,也是上海唯一至今持续开业近百年不断的书店。这里是鲁迅先生过去常来买书和领取稿费的地方。在1925书局这一文化地标,共同追忆鲁迅史迹、品读鲁迅作品、弘扬鲁迅精神,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大师讲堂+新书发布会”


国际视野与群众路线,文化周是窗口也是讲堂

2022年是安徒生文学创作生涯200周年,也是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成书100周年。安徒生是丹麦在中国影响最大的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而鲁迅是中国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中国现代文学主要奠基人,他对安徒生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和评价,对安徒生思想精神有着强烈的共鸣和默契。

因此,本届鲁迅文化周将“鲁迅与安徒生”纪念展作为收官活动。展览主要展示鲁迅与安徒生的简要生平、部分作品封面,并挑选了两国艺术家演绎的鲁迅和安徒生各两篇作品——《社戏》《故乡》与《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进行现场展示,通过作品,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两位文学大师心灵的交汇。

“大师对话:鲁迅与世界文豪”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是鲁迅文化基金会打造的品牌活动之一,,每年聚焦鲁迅与一位世界文豪,自2014年起,至今已举办八届。2018,该活动也顺理成章被纳入到首届鲁迅文化周,并延续至今,成为鲁迅文化周重要子活动之一。

鲁迅与安徒生纪念展


在深入发掘鲁迅文化的世界性一面的同时,鲁迅文化周也一直在致力于提高鲁迅文化的普及性、当代性和群众性。

本届鲁迅文化周,及特别策划举办了“鲁迅与上海”知识竞赛,旨在通过学习竞赛的方式普及四史知识、左翼文化知识、鲁迅文化知识,引导广大党员、职工、群众、青少年弘扬鲁迅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竞赛共分为三个部分“书里人生”“首在立人”“红色旗帜”,涵盖了鲁迅的文学世界、思想轨迹和革命生涯。题库共有180道选择题(含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程序将每次随机生成30题,每部分10题。每次答题结束后,系统将随机生成一张“先生说”的海报,为参赛者带来一句鲁迅名言警句。

在为期三周的比赛时间内,共有近千人次参与线上比赛。17岁的获奖选手陈林孝表示,自己9岁开始阅读鲁迅,2021年获得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全国二等奖。在参赛过程中,不仅遇见了作为文学家、思想家的鲁迅,更认识了作为革命家的鲁迅。全面而正确地理解鲁迅先生,对我们今天砥砺前行、树立文化自信有重大意义。

上海中山医院的外科医生沈纳也在此次比赛中获奖,但因为值班,无法来到现场参加颁奖,他说,我们要用鲁迅的这种批判的眼光去理解当下社会的一些人和事,使自己始终保持一份清醒。

专程来到上海参加颁奖活动的江苏兴化选手刘昆则说,作为资深鲁迅粉丝的自己,曾多次一个人来上海祭拜鲁迅先生,一个人去大陆新村和鲁迅小道,通过这次知识竞赛让自己结识了不同年龄的鲁迅粉丝。

“鲁迅与上海”知识竞赛


同时,左联会址纪念馆,一群中小学生化身“鲁迅小道文化小使者”,以自创《朝花夕拾》人物排行榜、《朝花夕拾》游戏棋等形式,展现他们所理解的鲁迅作品。

“囡囡读书会”成员、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高羽辰介绍,今年暑期,读书会成员们一起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发现里面人物众多。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大家一起整理了书中数位人物的描写和事件,并结合网上查阅的资料,根据对大先生青少年时期成长的影响赋分,制作了人物排行榜。比如,鲁迅先生的童年老师寿镜吾、青年时期老师藤野先生,获得了最高分10分;在鲁迅儿时给他送去梦寐以求《三哼经》的长妈妈,也被赋予了高分;宠溺孩子的衍太太则被打了负分,还有两位开高诊金糊弄人的名医,也得了负分。

“孩子们用他们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他们的奇思妙想,丰富了鲁迅作品在今天的阅读体验。”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鲁迅长孙周令飞表示,希望孩子们在玩乐过程中,加深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读懂鲁迅先生所经历的过往,为其成长经历增添红色基因,推动他们成为文化传承参与者、体验者、志愿者。

据悉,2018年起,中共上海虹口区委、上海市虹口区政府与鲁迅文化基金会共同发起“鲁迅文化周”活动,通过在每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纪念日当天举办公众祭扫,以及大师讲堂、展览、论坛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群文活动,弘扬鲁迅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发扬民族自信。四年以来,“鲁迅文化周”吸引了国内外十余座城市代表,网上网下数百万人次参与,产生了良好社会效应,让鲁迅文化成为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一扇窗口。

“左翼文艺与延安文艺”对话会——左联成员周文之女周七康在现场向大家讲述自己父亲投身革命的岁月。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