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周城扎染:对核心传统技艺要坚持,也要适应现代

【编者按】

扎染是大理周城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名片。它是白族人日常的服装和用品,是传统节日和重大场合不可或缺的信物,又是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如今白家人的日常生活和重大场合已鲜有扎染的身影,而这项周城白族“全民性商业”,在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7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的师生以暑期实践为契机,来到大理做周城扎染传承的社会调查。本文为调研组根据采访写成的报道。

扎染对于白族人来说一直都是作为贸易商品而存在,如今大理周城大街小巷的铺面开满了扎染店,总共有三十多家,除了成规模、成气候的工厂经营,普通人家也会领着游客去家里兜售扎染。周城白族有着悠久的经商传统,而扎染也正是他们的“全民性商业”。

普通白族妇女的扎染生意

“看不看扎染?来我家看看嘛!”刚到周城村口,43岁的张凤良便来到我们身边徘徊,我们不置可否的表情在她看来似乎是机会,劝说得更为卖力:“我知道你们是学生,不买没有关系,就来看看,了解一下嘛!”

周城村位于大理古城北23公里,坐落在离下关38公里处的滇藏公路旁洱海边,是国内最大的白族自然村落。周城两千五百四十多户人家,几乎每一家都在卖扎染,或曾经做过扎染。扎染技术在汉代从中原地区传入周城时,就成为了当地人一种谋生手段。这里的女孩最早的从五六岁便开始学习扎花,但是用的板蓝根染色则“传男不传女”,直至今日,制作和买卖扎染已然成为了当地白族人家的一种传统。

扎染技术在盛唐时曾是全国流行的工艺,但是到了北宋,因政府限制民营工坊,扎染成了皇家专技。前大理文化所所长张绅说,在山高皇帝远的周城村,扎染技艺却得以保存,并在明清之时复兴。晚清时期,“闭关锁国”的政策卡死了东南沿海的商贸要道,进出口贸易路线逐渐转移到西南陆路,商品大致沿着茶马古道运往东南亚地区。张绅说,周城村所在的喜洲镇是茶马重镇,在民国初年,形成了著名的“喜洲商帮”,而周城村作为商帮的必经之路,扎染制品得以大量出口。白族的扎染技艺在强大的贸易需求支持下,流传至今。

虽然山青水秀,气候宜人,但是,周城村村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段树开告诉我们,包括旱地在内,周城村的人均耕地只有0.27亩,“光靠农业,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村庄现在的主要收入是依靠旅游业及其所带动的其他第三产业。这种现实也推动了周城人对扎染产品的营销意识。

从大理古城花8元钱搭小巴士班车,在周城村菜市场下车,沿着曲折小巷走五六分钟就到了张凤良家,院子里晾晒着六张1.65米x2米的大幅扎染。张凤良说这都是自己家里扎染的,她12岁开始跟妈妈学扎花,这么大幅的扎花要扎1-2个星期,浸泡染色要一个月多才能完成。靠近屋子门口台阶的地方放着一个约60公分高度的木桶染缸,里面泛着青黑色的液体。“把板蓝根割下来,直接泡在水里,就是染料啦,”张凤良拿起木棍往染缸里翻搅出底部的黑色沉淀物,茎叶分明,这是板蓝根泡的水,用来染出白族扎染最具代表性的靛蓝色。

大理周城扎染:对核心传统技艺要坚持,也要适应现代

右边白色的是这幅巨幅扎染扎花完工后的样子。金希宣 摄

张凤良领着我们上了屋子的二楼,约40平米的空间割成三个小房间,每个房间的墙壁和房梁层层叠叠挂满了各种花式的大幅扎染;中间房间有一角堆砌着杂物,有碍观瞻,也干脆用这种大幅扎染做了隔断。家具斑斑驳驳,都是一些旧式木质的桌子、凳子、矮柜子,桌子上整整齐齐放着一摞摞扎染制品,有用来穿戴的方巾围巾马褂长裙,更多的是家用的桌布门帘床单。柜子和小圆桌上也都铺着扎染制品。

我们四处摸摸看看,张凤良闲聊几句,便开始报价:方巾10元,围巾60元,大幅扎染80元。在大理古城,一条方巾的价格在20-30元不等,大幅扎染则一般在180-300元不等,甚至还会更高。惊异于这低廉的价格,我向张凤良询问这是否是自己家里扎染的,她没有理我,只顾着介绍扎染的花纹,直到问第三遍时,她才盯着我说:“当然呀,都是我们家里自己做的。我们这里的女孩子,五六岁就都会扎花啦。”

大理周城扎染:对核心传统技艺要坚持,也要适应现代

张凤良站在自家的扎染前 金希宣 摄

临走,张凤良给了我们名片,让我们帮忙做做广告:“你们来这边,买东西带回去,觉得好,就是帮我们宣传出去啦,那我们村里的东西就能多卖出去啦。”这“名片”也是古来有之,前大理文化所所长张绅回忆说,以前都是印着商号的“拜帖”,改革开放之后更新进化为名片。

张凤良每个月靠扎染能赚个一千来块钱,丈夫是村里的法师,别人家建房子时负责“安楼息土”。张凤良说她以前在娘家做扎染,在周城村的桥头,离自己现在的家要再徒步走上三四十分钟,不少游客嫌远,2015年她就慢慢把东西搬到自己家来了。

像张凤良这样自己买卖扎染的普通白族人家在周城十分普遍。我们多次从大理古城赴周城村探访,每次在周城一下车,或者走在村里巷道上,都会有一两个白族妇女邀请我们去她们家看扎染。如果被拒绝,她们也不纠缠不恼怒,就淡然走开了。张凤良说,周城村有四家集中的染坊,妇女们扎完花,拿去染坊染,再把成品拿回家零售。

扎染布在白族人的日常场景中并不突出。7月11日上午,在张凤良的介绍下,我们拜访了周城当天有婚礼的两户白族人家。到处都是喜庆的红色,穿着白族传统服饰,头顶“风花雪月”的妇女们端茶烧菜,碰到我们都开朗地笑问:“吃饭没有呀?要不要吃饭?”

白族人淡茶色的瞳仁在大理的阳光下剔透发亮,好像我们就是隔壁来串门的邻居,而不是萍水相逢的过客。

大理周城扎染:对核心传统技艺要坚持,也要适应现代

白族新娘正在佩戴“凤冠”。姚柯凡 摄

然而并没有蓝白扎染的身影,家具摆设与汉族乡村的布置区别并不很大。

51岁的杨酒富告诉我们,自己结婚的时候并没有收到扎染,对于传说中白族婚礼送扎染的风俗习惯,她脸上露出些许厌烦:“我也不骗你,那都是吹牛的!”

新娘的外婆和爷爷,74岁的张凤花奶奶和98岁的张国光爷爷说,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是给公社做扎染,再由公社统一卖出去,自己很少用到扎染,更别提婚礼上送扎染了。

大理周城扎染:对核心传统技艺要坚持,也要适应现代

杨酒富头戴白族妇女头饰“风花雪月”。姚柯凡 摄

7月11日我们准备离开周城时已接近晚上七点了,在车站附近,我们又碰到了张凤良,她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得知我们要回大理古城,她紧张地说:“啊呀,现在班车少了呀!”她跑前跑后张罗寻找能顺路带我们回去的车辆,我们拿着白族人送的苹果、姜茶和矿泉水,在张凤良的目送下乘上了当天最后一班班车。

民间扎染厂的转型与创新

璞真扎染厂在周城村村口,村委会对面。不论是从规模、营业额还是国家扶持力度来说,璞真现在是全村最大最完备的扎染工厂和文化项目,也吸引了全国扎染文化研究的高度关注。

7月16日下午两点,我们赶到璞真扎染厂时,厂长段树坤穿着扎染马甲,坐在扎染厂院子里吊挂展示的巨幅扎染前,正在接受中国地质大学学生的采访。7月11日下午我们第一次来这里探访,在璞真的扎染体验区也偶然地遇到了他,他当时西装笔挺,正在接受云南大学的学生采访。

大理周城扎染:对核心传统技艺要坚持,也要适应现代

璞真厂长段树坤在接受采访。张雁童 摄

这里原来是周城村唯一的扎染生产大厂——民族扎染厂的地址,1983年成立的民族扎染厂曾将扎染生意做得热火朝天,订单远销美国、欧洲、东南亚的十余个国家。后来集体经济没落,私有经济崛起,在多种因素力量的冲击下,2006年,民族扎染厂正式倒闭。

2008年,段树坤用三百万元买下民族扎染厂的地块,改建成“璞真扎染厂”。 其时,其弟段树开在村委会工作。在此之前,段树坤夫妇经营的“璞真扎染坊”生意红火,祖父建立了扎染坊,在三代人的辛苦经营下,生意和名气越做越大。

“哪怕你是北京的,拿货也要排队呢!”段树坤说起自己在2003-2005年赚得的第一桶金,有掩饰不住的自豪之情。2003-2005年,璞真扎染坊赚了两三百万元。他回忆,那时订单很多,北上广深的大工厂都自己找上门来要货,而大量的订单意味着高饱和高负荷的工作量,段树坤夫妇每天要工作十四十五个小时,睡眠时间经常只有两个钟头。

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随着各级政府对于非遗项目日益重视,2014年,璞真也因其扎染技艺被国家文化局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并获得150万元的项目资助。2015年,段树坤投资在扎染厂内建立了国内首家扎染博物馆。2016年,璞真扎染博物馆作为民办历史博物馆,已经报备进入了云南的博物馆序列,政府会定期对其进行管理、考核与监督。

前大理文化所所长张绅说,博物馆目前还只是有了个“粗线条”,投资了150多万元,很多精细的东西都还没出来,“全部建成可能要一千多万元。”张绅今年64岁,四年前从文化所退休,两年前来到璞真扎染厂,璞真博物馆项目的建设和申报由他一手操办。

这个还在建设中的博物馆已然成为大理古城旅游中的一个重要景点,不时有旅游团进来参观,一批二三十人甚至更多。我们两次来到璞真,扎染厂里到处都是游客。7月16日下午两点到四点之间,我们在璞真就碰上了三批团队游客。段树坤说,博物馆目前对散客免费开放,但是会对旅游团收费。

博物馆带来的经济效益还不仅于旅游团的收费,它也给璞真的扎染体验带来了比较稳定的客源。

璞真厂房内有一块一百多平米的“扎染体验区”,灰色水泥地上摆放了六张矮矮的方木桌,桌布皆是蓝白扎染,每张木桌四周各有一张长条木凳。这里专供游客来体验扎染的扎花工艺。“金花”手把手教学扎花,成品供游客带走,一份体验的收费是40元,参与的大多是孩子。

大理周城扎染:对核心传统技艺要坚持,也要适应现代

在璞真扎染体验区,白族“金花”教游客孩子扎花。姚柯凡 摄

段树坤告诉我们,璞真是扎染体验模式的先行者。2003-2004年,很多背包客来大理采风。当时一张璞真的成品价格少的50元,高的100多元,这些“文艺青年”喜欢扎染工艺但手头拮据,就问段树坤夫妇能不能给自己穿戴的T恤衣服围巾扎花,省个布料钱。段树坤告诉我们,璞真的态度一向是“谁来都会教的”,扎花的过程中,背包客们自己也有了参与和学习。但是有不少白族人家思想没有那么开放,老一辈更是认为扎染中的染色手艺是传男不传女的,还有一些排斥背包客,怕他们把技艺学走了。

璞真目前常驻二十多位白族“金花”,负责教游客体验扎花。她们的年龄从45到78不等,每人在璞真每月能赚一千多块钱,多劳多得。她们的普通话都是跟着游客一点点学起来的,仍混杂着不少白族话短语。看到外国人,她们甚至还能说一句“hello”。

然而,她们的扎花技艺却是经过培训的,金花们本来会的扎花都很简单,传统扎花最开始只有三种花纹(针法):小蝴蝶、毛虫花、蜘蛛花,这些周城妇女都会,“没难度”。段厂长告诉我们,所谓 “古法扎花”只是噱头,越古法,越简单,越单一。他们厂自主创新研发了一二十种新的花纹,教授给来这边上班的金花们。

除此之外,村里帮璞真扎花的工人还有一千多个,按件计费,多劳多得,每月可赚几百到几千元不等。段树坤说,工厂现在一年六百多万元营业额,加上一些国家给的项目经费,每年利润约一百多万元。收入中,产品订单销售占60%,体验项目等其他部分占40%。段厂长告诉我们,璞真的收入逐年在攀升。

传统扎染用板蓝根等植物作为染料,“纯天然”是白族扎染的标签之一。周城村的不少作坊皆标榜自己是环保的全植物染料,甚至声称板蓝根染料有“消炎”功效。璞真厂里摆放着“板蓝根种植基地”的展板,展示着板蓝根从收割、浸泡、捣烂、发酵等步骤的照片。不过,段树坤坦言,璞真是化学染料和植物染料“一半一半”,“周城的扎染都是这样,如果有人说他家全是植物染料,那是骗人的。”

据段树坤介绍,化学染料一公斤成本两三百元,板蓝根一公斤五六百元。但是,化学染料一公斤可以染五百公斤布,但是五百公斤布要十公斤的植物染料。这二十倍的成本落差,使得化学染料占领了周城扎染的染料市场。

一些报道将化学染料的使用与扎染技艺凋敝相联系。对此,大理州非遗中心主任赵向军表示,对扎染来说,化学染料算是一种技术革新。类似扎染这样的非遗项目,传统原材料供应不上是通病。扎染的植物染料供应匮乏,因此,在传统的加工过程完整保留的情况下,化学染料利用得好,就是很好的替代品。

另外,针对一些报道提出的化学染料对于环境、人体不友好,东华大学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基地企业评审专家崔运花说,现在市面上的纺织品,绝大多数使用的都是化学染料,但大部分正常使用都没有什么问题,另外,一些安全性高的还原染料和新型的环保染料,也渐渐被市场接纳。崔老师还指出,植物染料只能是小批量的、个性化的,难以做到大批量生产。而周城村人均0.27亩的耕地面积,也确实难以实现植物染料的大规模种植。

段树坤说自己“并不排斥化学染料”, 并说璞真是周城唯一一家自己有污水处理系统的扎染作坊。他说,植物染料并不适合所有布料,局限性较大,只能染棉麻,精细一点的料子就不好染了。而棉麻布相对粗糙,不用化学手段进行加工,柔软度不达标,穿着和使用起来不够舒适。化学手段可以柔化布料,更贴近现代人穿着。

返乡创客的探索

璞真是目前周城村投资规模较大且得到政府扶持的企业,然而厂内就业人员往往年龄偏大,尤其是负责扎花的白族“金花”,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相比较而言,蓝续的工作团队中,80、90后居多,对于扎染的体验,更强调“氛围”和“私人感”。

我们从一篇网络游记中发现了蓝续,7月11日,我们第一次登门拜访时,蓝续的地址并不算很好找。在周城村车站下车,穿过熙熙攘攘的周城农贸市场,沿着山路径直上去七八百米,在路边的一根电线杆上挂着一个小小指路木牌子,顺着牌子的指引,在一条土石小路的尽头看到一座深宅大院,这就是蓝续。

老旧的木门日常保持着半掩的状态,无人看守,门上贴着一副对联——“继往”“开来”。尽管庭院深深,门外依旧能闻到一股草木植物的腐烂气味——这是捣烂发酵的板蓝根的味道。

进了院子,就能看见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嬉笑打闹。周城村的正午,阳光灌满了院子,但丝毫不会燥热,23度的气温,长袖上衣正好。

蓝续的创办人小白2012年辞去了北京一个NGO组织的工作,和丈夫回到云南。第二年, “蓝续绿色文化发展中心” 正式创立。小白原名张翰敏, 80后,今年35岁。因为读大学时是班上唯一一个白族人,所以便取了“小白”为绰号。现在在周城村这块地方,但凡和扎染有点关系的,无人不晓“小白”。

蓝续绿色文化发展中心坐落在一个四合院内,院中横穿一条晾绳,挂满了扎染好的成品,随着阵阵微风飘动。小白的祖上是清朝时候的举人,祖传的大院一直流传保存至今。院子的窗前、门前都挂上了蓝白染布。

大理周城扎染:对核心传统技艺要坚持,也要适应现代

蓝续大院 张雁童 摄

小白的朋友小杰告诉我们,小白刚回到云南那年,村里一个做手工布的老奶奶去世了,奶奶的孙子就把陪伴奶奶很多年的织布机毁坏丢掉了,奶奶留下的手工布匹也廉价卖掉了。周城传统的东西在一些年轻人看来不值一提。

小白夫妇最初想要回云南,只是单纯想要“改变生活方式”。有一天在北京挤着地铁,小白突然想,很多北京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可能自己要拼很多年。虽然生活也还过得去,但感觉总缺了点,就想到回云南找回自己喜欢的生活。之后在北京的一个艺术展上,小白又看到设计师使用了白族扎染的传统图案,深受触动,才想到选择扎染作为创业项目,希望能回来将祖辈的文化传承下来。

小白告诉我们,蓝续所选的染料都是植物染料。他们在山脚下有两亩板蓝根地,一年一收,可以装满两个大染缸,“这就是我们一年的染料啦。”

村里人听说这里染布又开始用植物染料,都不相信。“不过他们到这里来,自己一看,就知道了嘛!”小白告诉我们。

大理周城扎染:对核心传统技艺要坚持,也要适应现代

蓝续装着板蓝根染料的染缸。姚柯凡 摄

小白指着南边一个房间,“我们目前收集了两三百种传统图案,扎染在一米长的长巾上,现在老手艺人越来越少了,传统图案收集也困难了。”

从2012年着手准备,到2013年正式成立蓝续,距今已经4年多了。小白说,创业的前两年,不谈盈利,基本收入也没有保障,还得自己往里贴。“那时候基本没人看好,每天就是我跟我妈妈做的比较多,也没什么收入,”小白哈哈笑了起来,“不过现在倒挺怀念那个时候的,可以静下心来创作。唉,现在忙起来连孩子都顾不上。”小白5岁的孩子在院子里跑前跑后,经常哭闹,声嘶力竭喊着“妈妈”,小白总说:“妈妈在忙看到没有?过会儿让舅舅给你放动画片。”

蓝续目前主要做亲子体验项目。我们两次来蓝续,分别遇上了两批来体验的孩子。一批是大理2015年成立的“宽山远见”自然教育机构,他们的负责人和小白在北京便熟识,寒暑假会组织全国各地的亲子过来体验扎染。第二批是北京的夏令营组织“成长营地”,他们每年寒暑假组织全国各地的小朋友环洱海骑行,顺路过来蓝续做扎染。

“小白,这块布我们家长要了!”成长营地的队长远远地喊着小白。来蓝续的客人很少还价,拿东西很爽气,220元一条的围巾,一位广东妈妈要了三条。

外国面孔也很多。第一次来我们碰上一个法国混血的孩子,妈妈和小白是朋友,藏族人,带孩子来玩。在蓝续帮忙的朋友小杰也是个满世界跑的90后,之前在大理的“喜来苑”客栈工作。这家客栈接待很多外国顾客,小杰之前会带他们来蓝续。现在,“喜来苑”自己也会介绍顾客来这里,我们碰到的一户芝加哥家庭就是喜来苑的客户。蜷曲的金发和“风花雪月”交相成趣,芝加哥爸爸捏着针线,手指骨节毕现,手臂上的白色的汗毛被打上阳光,好像覆上了一层细密的光辉。

小白表示,暑期是体验项目的旺季,一天平均可接待两批客人。“城常营地”一个北京来的小男孩告诉我们,自己是和妈妈一起来的,做扎染体恤,每人交了180元。这和给散客的价格是一样的,扎染方巾则是120元。周围村民说,小白接一批客户,孩子家长老师等等加在一起一般有七八十人。

蓝续还为游客提供午餐,20元一位。7月16号的午饭有土豆炖牛肉、清炒西葫芦、小炒肉和玉米排骨汤。

蓝续的员工基本都是小白的家人朋友:丈夫、哥哥嫂嫂、爸爸妈妈,还有朋友小杰等,核心员工约有12人。除此之外,蓝续还会在周城村的城门边上贴招聘启事,招“白族本地人”做员工。

蓝续的员工并不愿意对外透露工资报酬状况,小白的嫂嫂说:“我就是来帮忙的”。21岁的小云刚来蓝续一个月,我问她这里工资怎么算,她笑笑说:“我才刚来啦,感觉还可以。”小云家在蓝续大院后面。她说白族的90后几乎都不太会学扎染了,扎染不是刻意学的,而要一个耳濡目染的环节,家里的妈妈不太做了,也没什么人用扎染,自己就也不太学了。“而且也不太赚钱啊,大家都愿意出去打工读书。”

小白说,蓝续最近两年已经开始盈利,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经营数据。她说:“蓝续肯定还是以公益为主的。”

前两年,蓝续接的旅游体验项目比较驳杂,带孩子去体验白族人家生活,或者体验采摘扎染植物染料等等,只要有关大理白族的项目都有在做,甚至还针对当地的小孩子开设扎染社区学堂。这两年蓝续集中在扎染这一块。但小白也说:“蓝续的定位从来不仅仅是一个扎染坊”,未来在文化体验方面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尾声

古老的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的商业环境中谋求生存并非易事,周城人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普通的白族妇女为零售扎染印制了个人名片,板蓝根染料由环保型化学燃料进行调和以适应更多面料;开发出适合真丝布料的“捆扎”扎染方法;将扎染体验项目与其他白族特色活动相结合;开设扎染博物馆,带来更大客流量以提高周边项目的营业额……周城的扎染有着越来越多的表达方式,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面孔挤进这座山城,周城人的经商之道与待客热诚生生不息。

尽管如此,周城扎染仍面临着扎花艺人老龄化与创新模式受质疑的问题。

在周城扎花的基本是中年和老年妇女。几个穿着传统白族服装的老奶奶围着坐下,彼此默默无语地埋头扎花,在周城很多扎染店和作坊里都是很常见的——展示已经成为扎染的一部分,白族老奶奶自己也习惯于此。古朴传统的特色得到完美传达,而扎花工人老龄化的问题也暴露无遗。

大理周城扎染:对核心传统技艺要坚持,也要适应现代

当地扎花的,多是这些苍老的手。姚柯凡 摄

扎花其实不难,五六岁的小女孩就能习得,青年人若真要学起来,其实没什么困难,只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可如果单纯为工厂扎花并买卖零售的话,一个月只能赚一千多元。并且,扎花虽不难,工作量却很大,一幅1.65x2米的扎花一般要几千针才能扎成,长期下来食指的第一个关节会无法伸直,整个食指呈现弯曲变形的状态。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十分吃力且养不活自己的营生。不少中年人也选择外出打工,可以赚更多的钱养家。前文提到的张凤良,也只是靠零售扎染补贴家用,家里真正的收入大头还是丈夫赚来的。璞真的段厂长也坦言:“赚不到钱我也不会做扎染的传承发展”。

在周城,即使最成规模的璞真,依然缺乏扎花的新鲜血液。和年营业额呈一样增长趋势的,是厂里的扎花工人平均年龄,今年已经是六十多了。段厂长谈起这一点,惯有的自信神态落寞下来,难掩担忧之情。

而年轻的蓝续则呈现出一些新面貌。虽然大部分扎花也是老金花在做,但本来技艺较浅的小白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也掌握了一些复杂精细的花纹。作为“95”后,白族姑娘小云本来失去了耳濡目染的扎染学习环境,来这里工作一个月后,也学会了基本的针法,可以熟练教授给顾客。另外,并不局限于传统扎染的棉麻布料,蓝续给吃不消细密针脚的丝绵布料研发出了“捆扎”的方法,这种方法也适用于真丝。似乎扎花在80、90后这一年龄中的传承断层,有弥补挽回的趋势——以年轻人自己的方式。

大理周城扎染:对核心传统技艺要坚持,也要适应现代

当地妇女因长期扎花而变形的食指关节。姚柯凡 摄

“扎染这几年其实,趋势也是在向下走嘛,”小白说,“但我们觉得这种深度体验的模式是可以走下去的。”

大理州非遗中心主任赵向军表示,非遗的创新是指材料、形式等不改精髓的创新,这往往会让非遗走进现代人的生活,让现代人消除一些与非遗的距离感,而不是老在博物馆里看非遗。非遗走近了生活,才能更长久地实现传承。“主要还是通过市场检验”,无论是哪个周城人,只要创新模式被大众所认可与喜爱,就值得肯定。非遗的传承,需要对于核心传统技艺的坚持,但这也不意味着顽固与古板,一定程度上适应现代生活,非遗的传承才能走得更远。(文/张雁童 姚柯凡)

(感谢华东师范大学陈红梅老师对于本文写作的指导。)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