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2日、13日,由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六次明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暨古典诗文的辨体与修辞专题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研讨会分为六个主题,来自十九所院校的二十九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论坛设双评议制度,每篇文章均由两名学者分别作书面评议和会上口头评议。
论坛海报
第一场的主题是“明别集研究”,由兰州大学文学院魏宏远教授主持,三位学者进行了主题发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晔的《〈盛明百家诗〉与明别集的早期佚本及形态》,通过对俞宪编《盛明百家诗》出版模式的考述,以及对其与作家别集各版本的编次校勘、文本校勘,来考察嘉、隆间明集流通之地理空间特点,力图丰富学界对明人别集编刻流通的早期情况的认识,形成对明代集部文献及相关文学史的精细化认识。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师海军的《碑刻中的士风与文学:李东阳集失收碑志文发微》从李东阳政治生涯、文学活动、时舆品评等角度切入,分析其集中部分失收碑志文被删削的原因,以此透视明代中期社会士风与文学的生态及走向。西北大学文学院周喜存的《略论县志对明清别集普查的意义》一文提出县志中的“人物志”“艺文志”“金石志”“诗征”“文征”等包含了大量明清作家作品的信息,以“县”为单位,按“人”索“集”,进行竭泽而渔式的考察和寻绎,是一条摸清明清别集家底的可行通路。
明朝俞宪编写的《盛明百家诗》
第二场的主题是“易代与异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编审马昕主持,三位学者作主题发言。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启元的《明清易代中的出版接力:紫柏大师著述的集结流传——兼论晚年钱谦益的护法与体认》,以紫柏大师著述集结与流变过程为对象,细致爬梳紫柏大师著述早期集结、入藏流传及清初钱谦益等再次集结的过程,探讨晚明入清江南知识精英护持佛教、流传法宝的因缘与经历。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侯荣川的《明代诗话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介绍了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本明代诗话七种、和刻本明人诗话十余种,并以荻生徂徕、近藤元粹等日本文学个案,讨论汉诗学文献传入日本并产生影响的问题。香港树仁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的许建业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江户时代〈唐诗选〉之注解本》,以日本江户时代《唐诗选》注解本为对象,梳理了当时日本汉学家对于晚明唐汝询“诗实可解”议题生发出的“诗之可解”“不求深解”“不可不解”“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等不同回应,展现出江户时代注解汉籍理念的争持。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紫柏大师像
第三场的主题是“心体与文体”,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学副院长、副教授刘尊举主持,三位学者作主题发言。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刘洋的《王阳明文学思想与心学之关联方式再论》关注心学与文学之关系问题,指出王阳明文学思想与心学之关联主要来自相似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模式,其学术思维中重视主体精神、重视情感召唤力的特征及向上引领之法,是心学对中晚明文学产生影响的主要联结点。马昕的《袁宏道性灵文学中的“边缘人心态”及其理论弊端》一文将袁宏道的文学创作与思想的主要特征总结为“边缘人心态”,具体表现为孤傲、疏狂的性格特征,归隐或游历的生活方式,以及带有异端色彩的思想观念。文章以此为视角梳理了袁宏道诗文创作风格的变化以及性灵文学思想的确立,并分析其理论弊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润英的《集序书写与“后七子”文学思想的构筑、演变》,以 “后七子”复古文盟撰作的大量集序为对象,以时间为线索,揭示这些集序作品,借助富于时代特色的书写,参与了“后七子”文学思想的构筑和演变过程。
论坛线下会场
第四场的主题是“‘史’眼观文”,由叶晔主持,四位学者作主题发言。浙江大学文学院(筹)特聘副研究员黄鹏程的《元明之际浙东文人的诗文史观与复古宗旨》认为浙东文人的文学复古与立身志意相表里。文章分别从宗经、复古的诗文史观、诗歌音调的尚古、“人”与“文”的精神同构、明代复古文学实践的分衍等角度阐明了浙东文人文学复古的独特之处。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遇青的《旨趣与体裁:论杨慎诗学批评与诗史重构》一文,认为杨慎的诗学批评与诗史建构以旨趣和体裁为双重视角,以溯源探本的方法破斥了言必称汉魏盛唐的诗歌局面,从连续性角度重建复古诗学谱系上的缺项,在汉魏-盛唐的诗史架构下给予六朝诗以应有的定位,丰富了明人对古典诗学内涵的认知。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余来明的《“诗”与“史”的多重变奏:重写明代诗史的思考与理路》在检视百余年中国诗史书写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重写明代诗史的两条路径:其一,在对诗歌进行审美分析的同时,注重其作为情感记忆、社会记忆的历史文本特征;其二,主张诗史建构切入明代诗歌演变的历史进程,呈现作家作品的形态、理论思潮的演变、地域风尚的变迁、群体中心的流动等文学史现象和问题,提供一种更加广阔的诗歌史写作视野,在整体历史、文化、文学格局中呈现明代诗歌的历史面貌和创作图景。刘尊举的《文学史视野下的八股文研究》认为应当秉持多元、开放的文学史观,将八股文纳入明清文学的考察范围内,并提出“走进文学史”“介入文学史”“影响文学史”三个八股文研究的层面。
第五场的主题是“秩序与竞技”,由王润英主持,三位学者进行了主题发言。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汤志波的《遮蔽·追忆·重塑:沈周与明代吴中文坛的书写与建构》一文将沈周的诗歌接受和文坛地位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李东阳到文徵明的遮蔽与初构期,王世贞到钱谦益的承接与追忆期,以及入清后以《明史·文苑传》和《四库全书总目》为代表的重塑期,这也影响了后世文学史的书写。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郑雄的《陆弘祚的“文统说”及其对明文统绪的建构》一文关注明代万历年间选家陆弘祚编《皇明十大家文选》中对于明代古文统绪的阐述。文章综观弘祚论说、选文的渊源与背景,认为弘祚采用“道”与“时”相协的文章价值评判新标准,并通过对明代古文统绪的双线模式梳理,最终实现了对复古派、唐宋派两大文学阵营的调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胡媚媚的《论明清擅场诗》一文借助对“擅场”这一批评话语的运用,结合集会结社过程中所产生的擅场诗,考察易代之际文学典范和秩序的重建,明清写景体物之作的审美准则,以及探究擅场之作与诗学批评的生成与嬗递。
《皇明十大家文选》
第六场、第七场的主题为“体制与文辞”,由杨遇青、余来明主持,共六位学者进行了主题发言。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徐隆垚的《诗家金刚眼:宋元明的辩体诗学》关注宋元明辩体诗学的内部结构功能,从实践和逻辑两个层面阐发辩体诗学的实践根源(鉴定、摹仿)和观念形式(分道地、知优劣)。安徽大学文学院讲师杜欢的《公私与骈散:明代书信的正副启形制及其文学书写》介绍了正副启形制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及其公私互补的特征在晚明党社活动中的作用,并对正副启在文体和书体上的区别及副启入集的过程进行了考察。华侨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苗民《文本书写与文体分类:论李梦阳别集早期版本中的“杂文”观》,以李梦阳别集早期版本中的“杂文”书写为个案,从李梦阳与同时期“杂文”分类观的共时性标准、李梦阳“杂文”书写与前代的对比考察及其别集编纂分体的形成路径角度进行了分析。魏宏远《“求实”与“求是”:王世贞〈杨廷和传〉“阙疑”“考误”书写》一文,围绕王世贞《杨廷和传》的书写问题,探索王世贞通过“阙疑”“考误”对杨廷和《视草余录》《杨文忠公三录》、王琼《双溪杂记》等相关史料的还原探佚,及修改《杨廷和志》的过程,突出王世贞建立“史权”和“知识权”的过程。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高虹飞的《明清〈白燕〉诗与袁凯原作修辞异同考论》以上百位明清诗人的《白燕》诗作为基础,借助文本细读,从典故运用、意象选取、动作描写、颜色搭配、氛围营造等方面,考察明清《白燕》与袁凯原作的修辞异同,并略论文学创作的“创新”与“复古”问题。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青年副研究员龚宗杰的《古代杂艺与明清文章“机法”论》一文从明清文人讨论“机法”多用弄丸、舞剑、啭喉、运笔等技艺形式来类比的现象,尝试将古代杂艺的机巧、法式,与作为语言艺术的文章之修辞、组织进行沟通,试图以贴近古人的视角解析文章批评中的“机法”论。
李梦阳画像
论坛的总结评议和闭幕式由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郑利华教授主持,六位特邀评议专家发言。北京大学中文系廖可斌教授提出在文学批评、史论等问题之外,应该加强对明代诗文作品的研究。他指出应特别关注中国文人身份的独特性,将文学形式与内容、思想的研究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陈广宏教授认为此次论坛注重对新话题、新材料、新对象的挖掘,由关注文学现象、文学文本推进到了对实物和历史现场的考察,对概念和观念的反思。他期待青年学者进一步追究明代文学的原发性和整体性问题,形成学术共识,以此建构明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框架和自主的话语体系。浙江大学文学院(筹)的周明初教授从创新和守正两个方面肯定了此次论坛,认为会议论文能够摒除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无论是会议主题还是论文、评议都体现出创新意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张德建教授希望明代文学研究进一步开展与前代研究的实质性对话,继续提升理论运用的能力,加强对普遍性和重大问题的关注,并期待体例新、见解深、回到现场的文学史书写。郑利华教授肯定了与会学者捕捉话题的敏感性、深入文本和解读问题的主动性以及眼界的开阔性,同时指出部分文章的论述逻辑、结构框架仍需继续打磨,此外在捕捉边缘、零散议题的同时,也应兼顾研究的系统性。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左东岭教授作总结评议,他肯定了此次论坛“辨体与修辞”专题设置的引导性和前瞻性价值,认为论坛既是一次将文学外部研究引向内部研究的尝试, 也展示了青年学者善于从新角度推进新研究、渴望提出并解决重要问题的特点和优势,并期待青年学者论坛持续进步,从“青年”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