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论坛:探讨现象级文本与文学史书写

11月19日,《小说评论》2022年度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年度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在苏州举行。

第二届《小说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首先得以揭晓:南帆《散文:文体、视角与重组世界的内在逻辑》、刘大先《永恒的暂时——徐则臣、郊区故事与流动性生存》、丁帆《如诗如歌 如泣如诉的浪漫史诗——余华长篇小说〈文城〉读札》、孙郁《“思”与“诗”的互渗何以可能》、王尧《鲁敏的“取景器”》、沈杏培《百科体、知识腔与接受障碍——《应物兄》的“知识叙事”反思》6篇文章获奖。

获奖者合影


随后,来自北京、上海、南京、苏州、西安等地的30多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就本次高峰论坛的议题——“现象级文本与文学史书写”展开研讨。

“文学史”与“文学性”、“经典化”与“现象级”这两组概念很容易被混为一谈,实际在内涵上有着明显差异。南京大学王彬彬教授发现,文学史编撰归类方式存在“扯平”“排异”的现象,这样容易抹平部分文学的价值。“现象级文学作品其实有两类。一种是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孤立看文学史价值高,但未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另一种既具有文学史价值,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需要从客观公正的审美角度,有所区分。”

福建社科院院长南帆从文化研究的层面认为:“传统文学研究围绕文学经典,而文化研究更多关注通俗大众文化,这些结论关注到了很多审美之外的东西,不同的研究方法无高下之分,文学艺术工作者要在不同的话语体系博弈中,正确认识审美。”

研讨会现场


现象级文本在当代文学史书写中无疑占据着重要位置,其社会现实价值一度会引起广泛讨论,但文本的文学性或者更多维度的意义价值却经常被忽略和遮蔽。中国人民大学孙郁从文学的研究对象出发,提出:“当代文学史对现象级文本关联性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对文本的深入审美凝视之外,关联性打开文学史表述空间。”这种关联性包括发掘作家、作品内部的关联,甚至可以从作品创作的历史性源头拓宽研究视野。

复旦大学教授张新颖提供了差异化思路,表示“现象级文本理所当然与文学史联系起来,但建议松弛这样的联系,而非加强。以往的文学史选取了大量的现象级文本,容易僵化、凝滞、重复”。

现今,似乎已经很难产生如卢新华《伤痕》、王朔《顽主》这样轰动整个社会的现象级文本,文学的经典化也尚需沉淀,这给文学史书写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当代文学史书写该在哪方面突破,南京大学教授吴俊从宏观角度认为应“以古为师”。即“作品评价以中国传统经典作品评价方式为师;学术研究以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究为师;学科建设以古典学科为师;知识分子的人格建设以古人风骨为师”。当代文学要融通中外古今资源,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文学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则很重视文学史的知识谱系空缺问题,就革命文学在意识形态架构之下仍被长期置于主流位置这一例子,认为“应该调整视角,不完全以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党史模型为观照角度,而是以文学传统为背景去看十七年文学。哪些作品和传统叙事有密切关系,哪些与五四文学、新文学有密切关系,以这些大小传统的投影去重新评估,知识谱系就会有所变化。”

同时,会议讨论的内容也延伸至当下的文学实际。《上海文化》副主编张定浩以青年作家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为例说:“小说看似在安顿自己,实则有价值观的输出,这是从历史中找寻的,文学家要创造自己的历史感。”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