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平《野芙蓉》:拨触怀旧的弦,写跨越两代人的情感纠葛

近日,“时光不老:70后的心灵回溯——骆平长篇小说《野芙蓉》新书分享会”举办。演员、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贾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编剧、作家张勇,《野芙蓉》作者骆平与读者们进行了分享。

欧阳奋强


《野芙蓉》是作家骆平的最新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一场跨越两代人的情感纠葛。自幼时起,史佑便对青梅竹马的程国庆产生了爱慕之情,在随后的一生中,她都未曾放弃对程国庆的追逐。但在即将得到爱人的时刻,史佑却因程国庆之子程青书造成的一场意外而失去一切。十几年后,她重返故土,与程青书的不期而遇揭开了一段迟到了多年的真相……

骆平


骆平介绍,与以往的作品相比,《野芙蓉》的风格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写这本书是在2020年的寒假,当时疫情刚刚开始,而且是最严重的那个阶段。”骆平分享道,“觉得我的状态在那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分水岭,在那之前,我对这个世界更多的是一个向外的凝视的状态,我是作为一个生活的参与者,同时因为我是创作者,我也将自己置于旁观者的状态去向外做一个凝视,并书写和记录下来。”

写作《野芙蓉》的那个假期,骆平长时间在家里,封闭的空间在心灵上也给了她一个更大的内省的机会,“我开始向内凝视我的感受,在回忆当中很多的细小的感受和情节,不知不觉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骆平感到,当主动放下焦虑和惶恐时,才能聆听和接纳来自内心的声音。

骆平对于生活的聆听与接纳,促成了《野芙蓉》这本小说。

《野芙蓉》


她介绍,《野芙蓉》中充满着自己过往的生活经历。尽管故事和人物是虚构的,但场景、记忆、风格和氛围却是切实存在过的。骆平表示,“写作这本书时,我当时的感觉处于一种要爆发的状态,所有的记忆在一个时间节点开始释放。在这种自省的过程中,我把过去所有经历过的氛围,还有感受、风格都凝聚到了故事中。”

欧阳奋强分享道,自己对于骆平的一本中短篇小说集《过午不食》印象深刻,对于这本《野芙蓉》,“它让我们尘封了很多年的青春时代的记忆闸门一下打开了”,有关狮子山的回忆,有关青春时代的点点滴滴又重新浮现在“70后”一代人的眼前,同时也给普通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关于书中的细节,主持人林国栋注意到,《野芙蓉》中写到家庭生活时有一个片段是描写,走廊中,知识分子在油腻的餐桌上写着古典文学的教案……这一个细节很有意蕴。

骆平谈及,对老一代的知识分子来讲,生活就是在两种模式切换自如,一种是烟火气,一种是诗意。70年代的大学校园生活中,“烟火气”之“烟火”也是真实的,那时候还要到外面捡木棍把蜂窝煤生起来;另一处真实就是教案,老一辈的老师们在黑板上写的一定是一手遒劲的、流畅的、清秀的、风格各异的粉笔字。教案也是手写的。

“读书时我常在川师大遇到佝偻着背的老头儿端着一个盛满了生牛奶的小小的铝锅,而很快,我又会在课堂上看到这个不起眼的小老头儿上了讲台以后,神采奕奕地跟我们聊《诗经》,他整个人都在发光,这种状态类似一种奇迹诞生的感觉,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骆平分享道。

《野芙蓉》中的女主人公,不管是8岁、28岁还是48岁,一直在丰沛地去爱。

骆平补充,这本书出版社给了一个定位是“70后女性的心灵成长史”,“我觉得这个定位还是准确的。”

骆平谈道,每一代女性朋友们在成长经历中所接受的信息是不一样的,这对她的心灵塑造方式、样态也是有所区分的。“70后成长的过程跟60后不太一样,没有经历过那么多的变化或者是风浪。我们在相对比较平静的、定型的思想意识大背景下成长起来。我举个例子,有一部日剧叫《东京爱情故事》,几乎是70后的爱情样本,里面的女主角就是这样,她的观念感情只有两种,一种是爱,一种是不爱。”

因此,起初她们容易落入“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中,而当经历过生活磨砺之后,又最终跟他人、跟世界、跟自身达成和解。“这个时候她们会开始接受和认同,这个世界的黑与白之间不仅有灰色,还有深浅不一的其它多种多样的颜色。”

骆平回应,“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生活本身”这句话她非常认同:“其实我们每一个经历的时刻就是意义的本身所在,醉酒的时刻,痛苦的时刻,心如刀割的时刻,其实就是意义本身所在。我们去经历,我们去回忆,让我们生命的丰盈度,还有视野、宽度、广度不断把你延展、拓宽。”

张勇出生于1969年,与“70后女性”的成长年代十分接近,她也认为,创作到了40岁才慢慢到达高峰,“40岁经历了爱情,上有老下有小,经历了一切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再是对爱情非常美好的幻想,写作中,你会因为观察了更多生活中的人而能塑造出有比较智慧的、有比较傻气的、有比较灵动的各种各样的人物。”

关于《野芙蓉》,张勇谈及,骆平用文字点动人内心最脆弱的一根弦——怀旧的弦,将一个悲情的故事写得不那么悲情。“她用女性视角慢慢告诉我们一个纯情的故事。时光倒流,两个人的不同回忆像插播一样慢慢带读者走进这个故事。”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