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推动丛书》出版30周年:你有《时间简史》吗

从1992年的第一本薄册子——《时间简史》,到如今4个系列共62本的体量,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第一推动丛书》这套巨著已经默默更新了整整30年,从未间断。

作为国内最早的引进版科普丛书,它不仅仅是陪伴几代人成长的普通读物,更被无数人视为科学精神的家园。

知乎上,甚至专门为它建了一条问答——“《第一推动丛书》在我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清华大学科技史系主任吴国盛是这么说的——《第一推动丛书》的出版是中国百年科普史上的“里程碑”。甚至,有人将它定义为我国“科普元年”开启的标志。

《第一推动丛书》只着眼于世界“一流科学家”的“一流科普作品”,不仅有斯蒂芬·霍金、丘成桐,更集齐了13位诺奖作者,有中文科普界的“诺奖捕手”之称。

老一辈出版家沈昌文更力荐其为“每一个成年知识分子必不可少的科普读物”。

30年来,一代代读者,有的因为这套书成长为诺奖得主的助手;有的步入高校院所挑起中国科研的大梁;有的则拿起笔杆成为了当今科普界的主力军;也有人继承前辈出版人的理想,成为了《第一推动丛书》新一代的编辑、译者……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才是激励这套书坚持耕耘了30年的“第一推动力”。

《第一推动丛书》30周年版共62本分四个系列:“宇宙”(黑色)16本,“物理”(蓝色)14本,“生命”(红色)8本,“综合”(绿色)11本


所以,《第一推动丛书》的故事,与其说是书的故事,倒不如说是一个个饱含人情味的故事。

而其中最难忘,也最让人牵挂的,是一位失联了20年的“小读者”。

可能你会好奇,这位读者有这么重要吗?

我们也许就要从《第一推动丛书》这30年来,无数个本可以一弃了之,但却一直在奋力坚守的时刻说起……

《第一推动丛书》从酝酿到一炮打响整整花了10年

作为“第一推动”系列丛书的的第一本启动图书,一提到畅销至今的现象级科普读物《时间简史》,很多人便会站在当下的立场认为,《第一推动丛书》简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时间简史》1992年12月第一版


可事实,恰恰相反……

《第一推动丛书》项目的启动,要再往前推8年到1985年。

那个年代,虽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一种共识已经渐渐为大众所接受,但正如丛书“总序”中所写:

虽然科学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科学的价值和地位也更高了。

但是,毋庸讳言,在一定的范围内或某些特定时候,人们只是承认“科学是有用的”,只停留在对科学所带来的结果的接受和承认,而不是对科学的原动力——科学的精神的接受和承认。

如果没有科学的“教育”,那就只是在培养信仰。没有受过科学教育的人,只能称为受过训练,而非受过教育。

《第一推动丛书》的第一代编辑们,因此借用亚里士多德“第一推动”的概念,旨在表明,科学精神与思想为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并决定精选一批世界一流科学家的一流科学名著,反映科学家在揭示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

收录在《第一推动丛书》中的《时间简史》


但理想一旦落地,丛书的出版之路便无比艰辛。

1988年,史蒂夫·霍金的学生吴忠超拿着刚刚出版的《时间简史》辗转国内多个出版社,由于文本深奥难懂,没人认为能大卖,不想出版。

这个“弃儿”,却被《第一推动丛书》的“始作俑者”——编辑李永平相中。

只不过,考虑到一个本子太单薄,于是又加了几种关于天体物理和生命起源的图书,《第一推动丛书》第一辑这才最终成型。

直到1991年,当一切准备就绪即将印刷时,书店报来的印数却很不理想,最高的970册,最低的仅仅37册,有的报数甚至为0,与当时3000册的开印数相距甚远。

就这样,一搁浅就又是两年。直到1992年底,抱着就算亏本也得出的决心,《第一推动丛书》总算出版了。

1992年,《第一推动丛书》第一辑5本出版


可销售的惨淡,还是突破了所有人的心理预期。

李永平回忆,那年所有人都领了奖金,而他什么都没有,不得已,单位还借了他800元过年。

李永平(拍摄:王平)


直到1995年,经过老出版家沈昌文先生,吴阶平院士、龚育之等专家学者数年的宣传推荐之下,整个评论风向才彻底扭转,上自科学院院士,下至中学生,好评如潮。

而这距离《第一推动丛书》真正起步,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

《第一推动丛书》利润寥寥无几是常态

《时间简史》创造的销售神话终归只是《第一推动丛书》中的一个特例,辉煌过后,一切又复归常态。

《时间简史》现在收录为《第一推动丛书》30周年“宇宙系列”的16本之一


事实上,《第一推动丛书》的工作难度、精力投入与经济回报相比是不成正比的。

作为外版引进图书,丛书中签约的单本图书版权只有5年的有效期,而这些书往往翻译难度又很大,光是翻译环节就需要1到2年,往往还不能尽如人意。

留给销售的周期却一般只有3年,大大压缩了盈利空间,利润寥寥无几。

《第一推动丛书》30周年“综合系列”,共11本


在无数个想要放弃的时刻,推动《第一推动丛书》不断前行的,更多是出于读者、科普爱好者、科研工作者、译者对编辑们的鼓舞与肯定。

1999年,编辑部收到了一封来自中科院读者李泳的手写信:

他在信中说:

谢谢你们的第一推动丛书!

多年前刚看到第一眼时,我就已经在心里谢过了。这几年科普书多了,但第一推动在我看来是最好的一个系列。不过书的步伐总是有些滞后,有的书现在看来也旧了……

前些天在图书馆看nature和science杂志,忽然想到一个建议:能不能从这些国际知名的杂志中选出一些与第一推动有关的文章编成一本书?

如果编辑先生有兴趣,我可以编出一个题目或范围。

一来二去,吴炜和李泳就聊上了,并向出版社推荐翻译霍金的另一本书《时空的大尺度结构》。

后来,李泳成为了《第一推动丛书》“物理学系列”的常驻译者。

《第一推动丛书》30周年“物理系列”,共14本


《第一推动丛书》因为这样一个个饱含热情的读者来信,“推着”往前走的故事,并不在少数。

作为《第一推动丛书》的第二代编辑吴炜就回忆起了这样一幕:在翻译当时还不是诺奖得主的基普·S·索恩的《黑洞与时间弯曲》时,译者给这位学界大牛写信,希望沟通图书的一些内容。

没想到,代笔回信的居然是他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这位留学生还特地在信中写道,当初就是读了《第一推动丛书》中的《时间简史》产生兴趣,走上了天体物理学的道路,并成为了基普·S·索恩的助手。

这件事让编辑们认识到,原来真的有这么多孩子通过《第一推动丛书》,找到了人生方向。

例如,现在已经成长为著名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的郝景芳就曾表达过对《第一推动丛书》的怀念:“我记得非常清楚的是《惊人的假说》,我对脑科学的着迷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惊人的假说》现在收录为《第一推动丛书》30周年“生命系列”的8本之一


而2016年成为《第一推动丛书》第三代编辑的“80后”李蓓,另一重身份也是一名曾经痴迷于《第一推动丛书》的读者:

1995年,我还在读初中时,第一次看到了《第一推动丛书》。这套书可以说是影响了一代人……

不过,要说这么多年来,让编辑部的老师们始终心心念念的读者,还是下面这位。

“寻人启示”:张旭同学,谢谢你!

在《第一推动丛书》出版30周年一长串的感谢名单上,还有这样一个人,值得铭记。

他是《第一推动丛书》从未谋面的读者——张旭。

《第一推动丛书》编辑部和他的故事,还要从2002年,丛书出版十周年的“我与《第一推动丛书》有奖征文活动”开始说起……

在当年的获奖名单中,不乏一批现在已经耳熟能详的人,如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教授张卜天,《科普时报》前总编辑尹传红等。

但排在他们之前,位列二等奖第一名的,便是这位叫张旭的高中生。

他在信中自述,帮家里收完麦子之后,便坐上去了宁夏固原高中的车,并入读专门为贫困学生开班的“志宏班”。

高中的阅览室里,张旭第一次与《第一推动丛书》相识,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从《时空本性》《时间空间和万物》《皇帝新脑》《从反粒子到最终定律》到《果壳中的宇宙》……为了看懂这些书他又自学了《高等数学》《李代数》和《拓扑初步》等课程。

2002年的国庆长假,他终于有机会去了一趟兰州,作为一个山沟里走出来的农村孩子,为了凑钱买齐这些书,他每天只吃8毛钱的东西。

但即便这样,在信的最后,张旭写道:

衷心感谢《第一推动丛书》对我的引导和帮助,也希望我将来能像《第一推动丛书》的编辑者一样,为更多的学生做一点贡献。

20年过去了,张旭的故事,让编辑老师们每每回想起来都会感动不已。

如果有幸,这篇文章能随着《第一推动丛书》出版30周年的消息辗转呈现在你的面前,请一定要给编辑部的老师们一声回复。

编辑老师们为你准备了一整套《第一推动丛书》30周年纪念版,这套礼物,我们整整等了你20年。

《第一推动丛书》的第二代编辑吴炜曾经写下的这段文字,或许可以作为对你的答谢词:

不知道这位读者后来读了哪所大学,如今在何方,我只想说:谢谢你,正是你们的存在让我感到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我没有理由不坚持做好《第一推动丛书》。

本文首发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微信公号(微信号:hunankeji)。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