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 年5 月30 日,北非战场上,英国第1 皇家坦克团三名坦克乘员在Mk Ⅰ(A9)巡洋坦克上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到这一天为止,交战各国装备的坦克总数已经超过5000辆。在巴黎附近的布洛涅—比扬古工厂,“驼背”的雷诺FT型依然在热火朝天的量产当中,这种成熟的轻型坦克最终生产了4000辆以上,出口到25个国家。而在格拉斯哥的北不列颠机车公司,英国技术人员正在调试重达38吨、安装有2门57毫米炮和一个巨大的回转机枪塔的Mk Ⅷ,企图把这种绰号叫“自由”的庞然大物作为标准化步兵坦克推销给法国和美国。在富勒方案的启发下,各国开始围绕不同的战术任务,并行不悖地发展两种不同类型的战车:重型坦克以实施中路突破、在敌军堑壕中为步兵打开通道为预定任务,拥有重炮厚甲,行动迟缓;轻型坦克则负责自两翼渗入敌军纵深,速度较快,火力上通常只配备机枪。
但在1917—1918年战事留下的记忆中,依然有一朵乌云飘荡在这种新兵器上空——攻城锤一般的重型坦克在敌军防线上造成突破后,未必总能和步兵协同前进;一旦防御方以纵深火力配合残存的守备部队实施夹击,坦克将反过来陷入孤军奋战,最终被分割消灭。即使炮塔的出现部分解决了射界问题,早期坦克炮塔的回旋和火炮俯仰速度也决定了它并非一种万无一失的方案。完美主义的军工专家们不禁陷入了沉思:如何才能继续减少坦克推进过程中的火力盲区,使其真正成为一种专注于突破的全能型机动火力平台?
“陆上战列舰”的先天基因,在这一阶段再度影响到坦克设计师们的思路:既然19世纪末的战列舰可以通过设置重量稍轻的二级炮塔来达成减少射击盲区和增加单舷弹药齐射量的目的,坦克为什么不能化用类似的设计,借助独立的机枪塔来强化侧面和后方的攻击火力呢?1917年底,法国率先在2C型超重型坦克上设置了后部机枪塔。1925年,英国也制造出拥有5个炮塔的维克斯“独立”号,成为随后的一系列3炮塔巡洋坦克的概念来源。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多炮塔神教”在苏联的井喷式发展——由于这种进攻型武器与红军推崇的大纵深战役理论高度吻合,苏联设计师们甫在英国接触到多炮塔理念,立即将其全面移植到国产装甲车辆上,形成了轻、中、重齐全的多炮塔坦克生产线。
二战期间,德军正在检查一辆俘获的法国2C 型坦克
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说,只有安装3个以上炮塔的战车才能被称为“多炮塔坦克”(Multi-turreted Tank),但双炮塔的2C型依然被视为第一型血统纯正的多炮塔坦克。它拥有两项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征:车体高大、长宽比惊人,几乎只能直线推进,专门用于掩护步兵突破堑壕;拥有独立的旋回式机枪塔,后部射界优良,相较此前的坦克具备更强的自卫能力。而量产型2C的全重竟高达69吨之巨,相当于10辆FT-17!
地中海造船厂FCM“忠实”地将“陆上战列舰”的理念应用到了2C型身上——该型车全长10.27米,高4.09米,装甲厚13—45毫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内装1门75毫米加农炮的主炮塔(可容纳3人)顶部设有高耸的指挥塔,显得异常醒目,尾部的机枪塔以及车身前方和左右两侧的防盾内各有1挺8毫米机枪。12对巨大的双缘负重轮每6个一组安装在弹簧板上,顶端离地面将近2米,12名乘员自车体两侧的舱门出入。
尽管FCM花了一年多时间来调试复杂的动力装置,并安排了整整5人来负责驾驶和机械维护,2C型过于惊人的全重和高达3.48的长宽比还是严重限制了其机动性。它的最大时速只能达到15公里,有效航程150公里,转向能力几近于无,并且直到1918年初才造出第一辆样车。由于战争在11月就宣告结束,法国陆军最终取消了多达300辆的生产计划,仅采购了10辆用于测试。1940年法兰西战役开始后,这批20年前的“恐龙”被临时、运往前线救急,但行至半途法国就已战败,所有坦克皆被押运士兵炸毁。
英国同样在1919年启动了最初的多炮塔坦克项目论证,但由于战争已经结束,推进速度较慢。1924年,帝国总参谋部决定以官方资助的方式参与维克斯公司的重型五炮塔坦克项目,拨款4万英镑。“大威利”之父威尔逊再度出山,于1925年底推出了被称为“独立”号的A1E1型样车。这辆34吨重的坦克是一件划时代的产品:1台370马力的阿姆斯特朗—西德利V形12缸汽油机使战车能达到32公里的时速,13—28毫米的装甲足以抵挡机枪和小口径火炮直射。1门47毫米速射炮安装在车体前部带指挥塔的圆柱形铸造炮塔内,围绕着主炮塔在四个方向各有一座活动机枪塔,每座内装1挺7.7毫米机枪。全车成员8人。但复杂的机械结构造成的昂贵造价在“独立”号上也暴露无遗,囊中羞涩的陆军部在测试完整车后,最终未批准量产。
波兰的维克斯6 吨双炮塔轻型坦克
但“独立”号的确为英国陆军留下了一小笔遗产,那就是三炮塔布局的中型坦克。如果说“独立”号犹如船坚炮利的陆上战列舰,那么这些被限重为16吨的中型坦克就是轻便迅捷的巡洋舰:它们将从两翼突入敌军战线后方,打击其指挥机关和要害部门。事实上,这类战车随后的确被冠以“巡洋坦克”之名。第一款实用型巡洋坦克是维克斯公司1936年开发的A9,量产型称为巡洋MkⅠ,到1941年为止制造了125辆。它的时速可达40公里,拥有1门40毫米主炮和2个前置机枪塔,二战初期在北非面对反装甲能力贫弱的意大利军队时表现尚可。
有意思的是,“独立”号的横空出世不仅影响到英国自身,还激起了北海对岸德国人的兴趣。1931年,德国驻英使馆搞到了“独立”号的清晰照片和技术文件。以此为基础,莱茵钢铁公司和克虏伯公司从1933年起为国防军研制代号为Neubaufahrzeug(德语“新造车辆”)的多炮塔重型坦克,在1936年之前造出了5辆原型车。Neubaufahrzeug在主炮塔内并列安装(莱茵钢铁的方案为上下重叠)有1门75毫米炮和1门37毫米炮,另外在车身右前方和左后方的对角线位置各设置了1个机枪塔。由于机械结构不甚可靠,两型样车都没有量产。不过在1940年挪威战役期间,德国人曾经把3辆外形威武的Neubaufahrzeug运到前线,作为威慑和宣传之用。日本参考“独立”号试制的三炮塔重型坦克九五式则因为速度太过缓慢,在生产了4辆之后被放弃:这也是“二战”前日本陆军唯一一种超过20吨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