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与书归”,明代吴门书画特展亮相嘉兴

由嘉兴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主办的“画与书归——明代中期吴门书画特展”近日于嘉兴博物馆展出。本展遴选天津博物馆藏吴门书画精品五十余件,系统展示明代中期吴门绘画、书法的艺术面貌、特色和取得的突出成就。此次展览展出沈周《虎丘送客图》轴、祝允明草书《杜甫〈山水障歌〉》卷、文徵明行草书《雨中放朝诗》轴、唐寅《东篱归影图》轴、陆治《梨花双燕图》轴等多件作品均为国家一、二级文物珍品。

展览现场


苏州春秋时期称吴门,自古就是江南富庶之地,自然风景秀美宜人,文化艺术积淀深厚,元代时已经是文人画的中心地区,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画家曾在此活动。明初,朱元璋对原张士诚治下的苏州地区实施严苛暴戾的统治,文艺呈萧瑟低迷之势。明代中期,苏州逐渐从战乱与凋敝中复苏,经济繁荣,文艺高度发展,成为当时画坛、书坛的中心。以沈周、文徵明为核心的一批优秀书画家相继诞生并活跃于此,艺术创作繁荣,成就显赫,史称“吴派”。

吴门大部分艺术家既是书家,又是画家,且书画兼善。他们在创作上远师晋唐宋元传统,摹古开新,绘画关注文人自身的生活和情趣,追求笔墨意趣的自然流露和含蓄蕴藉的艺术表达,人文气息浓郁,精神内涵丰富;书法崇尚真率随性,以晋唐为宗,帖学深厚,集古大成,书艺与画艺同源归一,相互滋养,代表了当时绘画、书法创作的最高水平,对后世影响深远。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展是天津博物馆藏吴门画派书画珍品首次在嘉兴亮相,共展出书画作品52件,展品级别较高,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27件,作品时代跨度逾百年。展品涵盖沈周《虎丘送客图》轴、文徵明《墨竹图》卷、唐寅《东篱归影图》轴、仇英《桃园仙境图》轴、陆治《梨花双燕图》轴、陈道复《罨画山图》卷、祝允明《草书杜甫山水障歌》卷、王宠《行书西苑诗》卷、吴宽《题天池石壁图》卷等。

展览将吴门绘画及书法作品同时展出,分“吴中绘事”和“吴门书艺”两部分,体现文人画之中的“诗”“书”“画”意境俱佳的艺术特质。

吴中绘事

吴门画家融汇宋元传统,摹古开新,藉由书艺与画艺的相互滋养、诗书画融合的艺术形式丰富了绘画艺术的精神内涵,笔墨形式与内容特质高度统一,在山水、花鸟、人物各科创作上均取得突出成就,缔造出寓意深远、格调高雅的吴门艺术境界,代表了当时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对晚明及清代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文人画家,汲取“元四家”笔墨,山水画在描绘自然的同时关注文人自身和理想生活,表达对秀美山川的挚爱之情、怡情养性的文人雅趣以及隐逸高洁的精神追求。笔墨刚健笃实,率意洒脱,风格文雅质朴。花鸟画注重观物生趣,并随着笔墨形式的丰富取得重要突破。沈周继承南宋水墨花卉传统,创作出工稳朴茂、灵动多姿的写意花鸟画,具有极高审美趣味和前瞻性,推进了写意花鸟画的发展;陈道复在此基础上直接以书法用笔入画,风格更加洒脱纵逸。人物画则因为在对描摹对象性情体貌的刻画之余注入了“士气”而别具风神,具有更丰富的精神内涵。

沈周 《虎丘送客图》轴


沈周《虎丘送客图》轴(局部)


《虎丘送客图》轴为纸本,设色,作于明成化庚子(1480)年,是沈周为其好友徐源所作的送别图。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沈周同乡友人徐源(时任水部司马)在山东治水三年后短暂回乡,旋即又将返回任上。沈周于虎丘设宴饯别徐源并绘图以赠。徐源治水结束还朝后,又持此图请吴宽题跋。类似画作是明代中期吴门文人生活、交往的艺术再现,在吴门绘画中占一定比例。作者并未描绘友人饯别实景,而以山林中高士临泉抚琴来点明画旨,意境幽深,回味深长。沈周融汇王蒙、黄公望细密皴法而自出机杼,笔墨细腻秀逸,几无懈怠之笔。构图疏密有致,设色清雅,是沈周艺术创作盛期的经典作品,时年54岁,个人风格成熟鲜明。此图曾经清代卞永誉、清内府,近代张翼、张叔诚等递藏,后由张叔诚先生捐赠。

唐寅 《东篱归影图》轴


唐寅《东篱归影图》轴以没骨写意绘菊石,呈现如特写镜头下的近距离形态,经营自然,饶有韵味。石头不加勾廓,纯以淋漓水墨烘染,菊花则以浓墨勾枝干、叶脉,淡墨晕染叶子花瓣,干湿浓淡变化多样,秀逸雅洁,自题七言诗:“彭泽先生懒折腰,葛巾归去意萧萧。东篱多少南山影,挹取荷花入酒瓢。”以比兴手法,言志抒情,旨趣尽在点画之外。此图曾经近代汪士元鉴藏,《麓云楼书画记》著录。

陆治 《梨花双燕图》轴


仇英《桃园仙境图》轴


仇英《桃源仙境图》轴(局部)


《桃源仙境图》轴是仇英传世青绿山水代表作。作者运用纯熟技法,巨细靡遗地勾画出世外桃源般的绮丽景象。山体用石青石绿大面积勾廓晕染,赋色既浓烈大胆,又清雅脱俗;淡墨细笔勾描云气,亭台楼阁界画精微;人物衣纹线条匀劲流畅,刻画生动传神。风格出自宋赵伯驹,体现出作为职业画家的仇英对于吴门文人画图式、旨趣的谙熟。

陈道复《罨画山图》卷(局部)


嘉靖甲辰(1544),陈道复辞世,年仅62岁。就在生命最后一年的九月,他创作了《罨画山图》这幅气势磅礴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山水画。在近七米的长卷上,陈道复用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开创的云山画法,以迅疾畅快的运笔,淋漓恣肆的水墨,将江南秋山之烟雨空蒙、变幻莫测的景象融化在笔端纸上,笔墨肯定,气势如虹,一气呵成。卷尾行书自题,醇厚自如,与画浑然天成。绘画与书法均酣畅淋漓,毫无衰颓苍老之感。

吴门书艺

明代中期的苏州地区,活跃着一个文人书法家群体,成员主要有李应桢、吴宽、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王宠、陈道复以及文彭、文嘉、王穀祥等文徵明的子嗣及弟子等,他们摈弃时习,透过宋元诸家上溯晋唐书学传统,籍由摹习钟繇、王羲之、张旭、怀素等人,追求点画结体、谋篇布局的真率与法度,帖学深厚,集古大成,在楷书、行书、草书等各书体领域均取得了重要成就,代表了当时书法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史称“吴门书派”。其中祝允明、文徵明、王宠参透古法,化为己貌,真、行、草书各体兼擅,被誉为“吴中三杰”。

文徵明 行草书《雨中放朝诗》轴


吴门书家大都出生世家,诗文书画兼擅,学养深厚。他们精研晋唐帖学,借鉴宋元名家书艺,习古而化,既谨守规矩法度,又注重表现自我,艺术风格鲜明。与明初相比,书法审美趣味趋于丰富多样。同时,诗、书、画艺相互滋养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作品的精神气度与内涵,书法作品成为书家性情学养的艺术外化。楷书主要取法钟繇、王羲之,总体上追求精工典雅,其中祝允明小楷点画起止自然,结构雍容大度;文徵明楷书笔力劲健,严谨雅致;王宠楷书笔法简洁,稚拙散淡。行书、草书则在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尚意书风的基础更趋放纵,以浪漫意态取胜,祝允明、陈道复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祝允明 草书《杜甫〈山水障歌〉》卷(局部)


祝允明与文徵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文徵明、王宠称“吴中三杰”,是吴门书法的核心代表,艺术成就显著,影响深远。

祝允明《草书山水障歌》卷作于弘治七年(1494),时36岁。祝允明的草书学怀素、张旭及黄庭坚。此作结体奇纵,运笔豪纵狂放而法度严谨,行笔沉着痛快,一气呵成。这件早作品可反映出祝允明书学传统之一斑。

王宠行书《西苑诗》卷(局部)


王宠行书《西苑诗》卷书自作《西苑诗》、《海印寺阁眺》、《郊游与诸公作》等七言诗三首,结字宽博醇厚,以拙取巧,风格疏淡空灵,古雅不群。时年王宠37岁,是其行草书代表作。

据悉,在国内外博物馆以专题展的形式展出吴门画派并不多见。先前有201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吴门四家”系列展;2012年至2015年苏州博物馆的“吴门画派之沈周特展”、“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吴门画派之唐寅特展”、“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2015年南京博物院的“江左流韵:吴门书法特展”和“江南风华:吴门绘画特展”;2016年美国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的“吴门派与诗书画三绝”展。同年,天津博物馆推出了“明代中期吴门书画特展”。

展览现场


时隔6年,“明代中期吴门书画特展”首次来到嘉兴展出,具有特殊意义,嘉兴是海上画派的发祥地之一,吴门画派与海派、嘉兴画派有着深厚的渊源,这样的展览能较好地促进两地文化交流。

展览海报


此次展览展期持续至2023年1月3日。

(本文综合自嘉兴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图文介绍,以及天津博物馆钱玲撰写《画与书归——明代中期吴门书画特展述略》一文)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