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登月成功,迈出了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性时刻,每年的这一天被定为“人类月球日”。正巧,最近互联网上也有一个热门话题“超级月亮”,全国多地网友都分享了他们拍到的画面:明亮的圆月与漂浮的云朵交织,泛起光晕,将城市与山野映衬得格外美丽。
近日,第四十二期壹字读书会便以“月”为关键字,邀请了《神秘的宇宙》(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译者、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天文馆专委会执委朱达一,与读者朋友们分享有关月壤、月岩以及诸多人类探索月球和宇宙的历史。本次活动由静安区宣传部、文明办、学促办联合主办,上海江东书院承办,并得到新静安集团支持。
朱达一
“相信很多朋友发现了,每年除夕佳节都不会早于1月18日,也不会晚于2月18日,这件事也跟月亮有关,因为我们的阴历是根据月相制定的。” 朱达一谈道。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与地球形影不离、朝夕相处了40多亿年。
人类对月球的向往与猜想及应用由来已久,各文明神话中月球的拟人化、月球传说故事的创作、阴历计算方法的创造、文化习俗的传承……毫不夸张地说,月球已经完全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举头望明月”都是人类的天性,古时诗人从中得到灵感慰藉,今时亦激励着人类不断追寻。
活动现场,朱达一展示了已知最古老的月球地图,该地图出自英国皇家科学院物理学家威廉·吉尔伯特所著的《论宇宙》,至今约400多年。在这张地图诞生不久后,著名的天文学家伽利略于1610年公布了根据天文望远镜观测绘制而成的月球地图。伽利略的观测支持了哥白尼的观点,即月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
而随着科学进步与人类探索的进程,我们与月球的距离越来越短,对它的记录越来越清晰:从站在地上仰望明月高悬,到进入月球的运转轨迹,到实现“登月”……“谁能想到科学家现在已经能用月面作前景,来给地球拍照了呢?”
月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严格来说依旧没有定论。但迄今为止最被广为接受的一种可能性,就是著名的大撞击假说。在地球用肉眼便能见到月球表面许多的“坑”,这些坑就是由天体撞击产生。其实,地球与月球一样,都曾经历过无数次的天体撞击。为什么地球不像月球这般“坑坑洼洼”呢?对此,朱达一的解释是,月球表面由于没有大规模的生物活动,因此这些“坑”被保留至今,而地球的“坑”在经历亿万年的生态演变后逐渐被掩埋。
这些月球上的“坑”,在地质学上被称为“环形山”,很多已被发现的环形山都用我们熟悉的科学家名字来命名,比如有柏拉图环形山、哥白尼环形山等。也有5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分别是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郭守敬环形山、石申环形山及万户环形山。
月球是地球的“老友”,也是许多人幻想宇宙的“起点”。那么,探究月球或者说研究宇宙对人类有什么帮助呢?对此,朱达一以最近火爆的韦伯望远镜拍摄到的宇宙照片举例:“无论喜不喜欢天文、了不了解宇宙,大多数人见到这张图片的第一反应就是——美。”
NASA公布韦伯望远镜升空半年来的首张全彩深空照片
在他看来,首先璀璨的星空、缤纷的星云能激发人类对“美”的向往,其次是能保持人类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这正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不可或缺的品质与关键,“当我们对天体运行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当我们能更自如地掌握那些物质规律,所能激发的生产力和科技能力是不可限量的。”
除了科学达人这重身份,朱达一还是球幕电影导演、星空设计师与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分馆)策展人。他形容天文馆为“城市文明皇冠上的明珠”,从芝加哥阿德勒天文馆,到东京晴空塔天文馆,再到当地地标建筑之一的香港太空馆,这些天文馆都占据了最好的地理位置,如一张城市名片吸引海内外游客前去。
如今,上海也拥有了一座全球建筑规模最大的天文馆,镇馆之宝就是由嫦娥五号带回的珍贵月壤,被封存于水晶球、放置在“征程”展区。朱达一也参与了上海天文馆的多项设计,他说:“我发现其他地方很多科技场馆,有点把展品产品化、统一化的趋势,我不太赞成。我在做策划方案时,除了传播天文知识,也想加强其中的艺术性。“
上海天文馆被大家称作“网红打卡点”一票难求,正在于其大到建筑外观,小到每个展台,都经过精雕细琢。“家长带着小朋友去学知识,年轻人去天文馆约会谈恋爱,我都觉得这样都挺好,诗词歌赋和天文学也是密不可分的,希望其他科技场馆也能在这个方面‘卷’起来。”
朱达一说,自己走上天文爱好者与从业者这条路,就是因为小时候在少年宫看到了相关的内容。因此他提出,除了大型天文馆,能在社区中心、少年宫等场所也增加科普天文知识的设计,“营造走近天文,爱上天文的更好的氛围。”
《神秘的宇宙》书封
“壹字读书会”创办于2017年8月,每期都以一个关键字为切入点,邀请相关领域的文化学者进行读书、学习、生活分享。读书会负责人王志豪表示,活动以“壹字”出发,旨在书与热门话题结合,让书本上的知识“动”起来,与生活中的新闻“连”起来,以点到线再到面的拓展方式,推广阅读、深入生活,给读者朋友们带来更“鲜活”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