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科技与艺术,飞越“可能的世界”

随着数字技术对于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影响,艺术的边界也被数字媒介、科技、游戏等种种新经验所拓展。展览“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近日在南京德基美术馆开幕,展出黑特·史德耶尔、皮埃尔·于热、张培力等15位/组中外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以各自的创作视角,通过跨学科与媒介的作品,探索后疫情时代中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可能。

如何运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探索、反思人类的境遇,并用艺术语言传递出来,是当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价值所在。在展览“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中,15位/组艺术家以各自的创作视角结合AR技术、人工智能、影像技术、生物技术、机械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等不同时代下前沿的科技手段,呈现一系列装置、影像、动力机械、电脑编程、互动光影等作品。展览同时延伸到公共空间:由孙冬冬策划的“共同此地”第一季(Co-here Season 1)和王郁洋的大型装置《人造月》将在展厅外构建对于未来生活的畅想。

“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展览现场,南京德基美术馆

“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展览现场,南京德基美术馆

对于展览“飞越之线”,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张尕表示:“在冲突爆发、瘟疫肆虐、市场低迷、生态困顿的危情之中,一条飞越之线为陷入困境的人们带来了一抹珍贵的机会与希望。这条飞越之线并不仅仅是撤退、迂回抑或防守之路,它同时也是参与和进取的前沿,好似游牧式的进击,是突破后的重组、激发新生事物的机遇。”这个名称受到了法国哲学家吉勒斯·德勒兹 (Gilles Deleuze) 和费利克斯·瓜塔里 (Felix Guattari) 所提出的“逃逸线”概念的启发——逃逸线是游牧的、不断生成的、绝对解域化的、生机论的,是一种指向绝对自由的、危险与真实的并存。超越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对立,解除身体的规训与层级化的集体性编码,避开对于世界前景无意义的定性争论,能够发现世界在文学与艺术中早就实现了名副其实的“多元宇宙”。而艺术家的每一次创作也是在生成一个偶发的世界,“这些世界可能是不切实际的美好,抑或是荒诞的居所,”张尕写道。

“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展览现场,南京德基美术馆

“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展览现场,南京德基美术馆


“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展览现场,南京德基美术馆

“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展览现场,南京德基美术馆

在此次展览中,能够看到不少将科技与当代艺术相结合的先锋。例如德国视觉艺术家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的《莱昂纳多的潜水艇》(Leonardo's Submarine)曾在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中作为委任作品展出,这件三频视频作品将莱昂纳多·达·芬奇于16世纪初绘制的原始潜水艇与意大利环球高科技公司莱昂纳多·芬梅卡尼卡之间进行了比较。1515年,达·芬奇设计的初代潜水艇可供威尼斯防御奥斯曼帝国的袭击,但是他最终选择用晦涩的描述和加密的图表来掩盖自己的发明,因为他意识到人类无法善用这种破坏性的技术。在作品中,史德耶尔带领观众在莱昂纳多的船上开启了具有隐喻意义的旅程:由人工智能视频处理生成的威尼斯瀉湖、宫殿和天空都流淌着异国情调,同时,画外音谈论着技术、力量、腐败、艺术和战争,而这些都是艺术家在过去几年中深入探索的话题。

《莱昂纳多的潜水艇》,黑特·史德耶尔,展览现场,德基美术馆

《莱昂纳多的潜水艇》,黑特·史德耶尔,展览现场,德基美术馆

法国当代观念艺术家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善于运用各种媒介,他的作品常常将生物、有机体、各种科技与虚拟元素相结合,营造出复杂的生态系统。在此次展览中,他的《未耕种》(A Way in Untilled)曾亮相于2012年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作品展现了于热在卡塞尔公园的堆肥中创造的环境。在加入有机生命体和无生命物体之后,曾经被人们忽视的建筑垃圾区被施以改造:一群蜜蜂遮住了一尊女性裸体雕像的头部,一棵曾由已故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种植的树如今已被连根拔起,被蚂蚁啃食……作品中所有的变化都是不可预测的,完全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元素、物种以及环境都在生长、改变、互动或崩溃,创设出新的对立、连接、友好或敌对关系。而摄像机从不同的视角记录了这个环境和其中正在发生的事件。

《未耕种》,皮埃尔·于热

《未耕种》,皮埃尔·于热

在展览所呈现的诸多“可能的世界”中,也不乏中国艺术家对于跨媒介与科技的探索。张培力的《卷帘盒子》通过机械设置的运动模式,将原本平常、开放的空间变成一个随时都会受限的房间。观众进入作品后,随时会被困入其中,强制性地参与到这个装置所形成的偶然及随机的机制中,被迫体验个体面临被控或失控境地时的不安感。周啸虎的《地上乐园》从古老的寓言出发,与民间提线木偶剧团合作,描绘了一个超现实的当代版“人间乐园”。陆扬的《器世界大冒险》集合了其过往作品中的很多角色,构建了一个可以被玩家无限探索的游戏世界,观众可以随着主角器世界骑士的脚步漫游,体验与情绪、欲望、自我的抗争过程。

《卷帘盒子》,张培力,展览现场,南京德基美术馆,2022

《卷帘盒子》,张培力,展览现场,南京德基美术馆,2022


《地上乐园》,周啸虎ZHOU Xiaohu,展览现场,南京德基美术馆,2022. ??德基美术馆

《地上乐园》,周啸虎ZHOU Xiaohu,展览现场,南京德基美术馆,2022. ??德基美术馆

此次展览试图探索后疫情时代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可能,而展览本身的形式也体现了在全球旅行因疫情而受限的当下,人们如何通过网络而建立“互联”:亚力克斯·达·科特(Alex Da Corte)与杰森·姆森(Jayson Musson)的作品《东方运动》(Easternsports)就由艺术家远程指导在本地搭建完成。多里安·高迪(Dorian Gaudin)作品《真爱至上》(Love Actually)的物理本体则置身于美国纽约,而观众可以在美术馆中与装置以及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实现远程互动。

《东方运动》亚力克斯·达·科特(Alex Da Corte)与杰森·姆森(Jayson Musson)四声道色彩有声视频,四面独立视频墙,霓虹灯、地毯、乙烯基复合地板、金属折叠椅、橘子道具、橘子香氛、香味扩散器,2014,?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东方运动》亚力克斯·达·科特(Alex Da Corte)与杰森·姆森(Jayson Musson)四声道色彩有声视频,四面独立视频墙,霓虹灯、地毯、乙烯基复合地板、金属折叠椅、橘子道具、橘子香氛、香味扩散器,2014,?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真爱至上》,展览现场,南京德基美术馆

《真爱至上》,展览现场,南京德基美术馆

“我们会发现,可能的世界是多重的,充满各式各样的愿景和愿望,而艺术家们则都是创造和开拓这些世界的专家。”张尕指出,而无论是怎样的形式,“在飞越之线里,这些集合和排列使我们看到了创造诸多新世界的希望与可能。”

展览“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将持续至11月6日。

(本文整理自德基美术馆提供的相关资料)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