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知世界与认识自己

7月12日,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发布了首批“伪彩”宇宙深空图像和光谱,这是5张高分辨率全彩科学图像和红外光谱,对应了5种不同的天体系统——宇宙早期的深场观测、致密星系团、恒星诞生的形成区和恒星死亡产生的行星状星云、系外行星世界。图像上有一部分是来自“宇宙大爆炸”不久后还处在婴儿期的“光宝宝”,它们在漫漫宇宙中行走了130多亿年,至今才被韦伯空间望远镜捕捉到。

我们更需要这些关于宇宙的极致浪漫,宇宙以其永恒的神秘与宏达印证着人类的渺小,而我们这短暂一生的全部意义或许就是持续地探知世界与认识自己。

船底座大星云。图源NASA

船底座大星云。图源NASA

关于认识世界与自我,我们推荐这些新书。

《头条物理学》

《头条物理学》脱胎于美国伯克利大学的物理通识课,授课老师是物理学家理查德·A.穆勒。这门课之前整理出版过《给未来总统的物理课》《给未来总统的能源课》等书,十多年中多次再版。新书《头条物理学》是在这些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出版。

《头条物理学》

《头条物理学》

书中从细微处入手,是一堂堂有趣的物理课:一块曲奇饼干所含的能量,其实比等量的TNT炸药还多,那为什么不用饼干去爆破大楼?电动车清洁、便利,但它至今没有取代汽油车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如何利用波的知识减灾、防灾,避免台风、海啸、地震对我们的伤害?核弹的“核”与核电厂的“核”,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吗?理查德·A.穆勒以幽默的语言,从热、声、光、电、原子能、量子、宇宙论等13个角度,阐述了新能源、核安全、太空探索、减灾防灾、全球变暖等热门话题中的物理知识,同时解释了减肥、开车、听歌、购物等日常生活背后的科学。

在穆勒教授的课堂上,学生不必为繁复冗杂的计算头疼,他们要做的就是——打开格局,思考物理与整个人类的关系。在接受物理杂志Physics Today的采访时,穆勒说,之所以为这门课程起名“给未来总统的物理课”,是因为:“我总是想象我的一个学生有一天会成为美国总统。在进入教室之前我会停下来问自己:十年后,当这些学生中的一个成为国家里最有权势的人时,我会后悔没有教他们什么吗?”

世界顶尖学府会培养出一大批精英人才,他们或许会在某一天成为重大事件的决策者,而我们知道那些公共议题,有些时刻只是政客手中的筹码、媒体追随的热点,如果缺乏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我们也许失去的不仅仅是话语权。穆勒赌的是最具权势的人的良心,我们普通人能够做的,就是了解和关心身边的世界,听过太多“专家”的道理,都不如在纷繁的新闻报道中保持清醒和独立,这本书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同时,物理也并总是与政治、枯燥的科学相关,穆勒引导读者去注意物理中诗意的部分,他在后记中所写的一节小诗非常应景:

在室女座星系团

边缘

银河系中的尘埃分开又聚集,开始塑造一颗新星

不远处的一团尘埃开始形成一颗行星

年轻的太阳

压紧,加热

点燃

温暖着婴儿地球

《头条物理学》内页

《头条物理学》内页

《口袋里的进化论》

进化论过时了吗?160年来,有关它的争议从未停止。

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的那一刻开始。与我们通常的认识不同,达尔文对当时生物学研究的最大贡献并不是物种进化的思想,而是他的著作摧毁了大自然在我们心中的美好形象——慷慨、富有远见以及满足我们的一切需求。在达尔文的著作中,许多读者看到了一个全然不同的、“晦暗”的大自然,它既没有任何目的,也没有任何计划。更糟糕的是,达尔文彻底改写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我们再也不是造物者的掌上明珠,并未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起源故事也没什么不同,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时至今日,达尔文的理论不但没有过时、腐朽,反而变得更加生机勃勃,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行为生态学等领域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其内容,并且它成了从古生物学到动物学、植物学甚至医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切研究的基本框架。

《口袋里的进化论》

《口袋里的进化论》

法国海洋生物学博士,科普作家让-巴普蒂斯特·德·帕纳菲厄写作的《口袋里的进化论》中,作者用轻快的笔触再现了进化论的百年发展与论辩史:随“贝格尔号”环球考察的青年达尔文、《物种起源》掀起的思维革命、拉马克主义与达尔文主义的针锋相对、被故意曲解的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引发的争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在持续了160年论战中逐步丰富成熟,最终成为现代科学知识支柱的重要部分,也为我们带来了破译自然奥秘的乐趣。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你以为的以为是你以为的吗?我们的大脑真的是有自己来作主的吗?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作者凯瑟琳·麦考利夫是一位美国科普作家,这本书是她的代表作,她将科学研究编织进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让读者阅读时感到动人与惊奇。如下面的这一段:

“从受试者的腋窝、耳后、喉部后侧以及其他所有探针能够触及的边边角角中取样。然后,他们开始培养取得的微生物并逐段分析它们的遗传物质。电脑根据输出的结果计算微生物群落—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居住在每个人身上的其他生物—的规模。最终结果显示,有机体的总数超过了100万亿,比人体的细胞数量高出了10倍。来源于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数量,比我们自己的遗传物质多150倍。直白地说就是你体内90%的组成都不是你。……你可以说我们每个人体内都生长着一座雨林。”

凯瑟琳在书里为读者带来一个观察世界和我们自身的全新视角,当然这主要依托于近些年科学界对于寄生生物研究的转向,过去我们总认为寄生虫是低等、退化的生命形式,随着一些新的发现和研究,我们发现这其实是由于我们的无知而造成的,这个“地下”王国正在不断被我们发现和重新认识。

同时,凯瑟琳醉心于讲述她所看到的寄生生物如何用奇特且戏剧性的方式操作着宿主,她从寄生生物研究本身延伸到它们和我们人类自身的关系。在她的叙述中,这些我们身边的隐形操纵者,一直在悄悄改变着我们的饮食习惯、择偶倾向、信仰习俗、公共政策,甚至渗透了我们整个世界观。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人类为何奔跑:那些动物教会我的跑步和生活之道》

“不拿超级马拉松比赛冠军的生物学家,不是好的自然文学作家”。

《人类为何奔跑》是博物学家海因里希讲述自己跑步与成长经历的自然文学作品,同时穿插着家族史以及他一贯的书写主题——动物的生存和行为。昆虫的热量传递、鸟的身体构造和飞行能力、擅长奔跑的羚羊、骆驼持久的耐力、蛙的长鸣等,这些都与人的进化、机能、跑步交织在一起,“我们对自身的了解几乎都是建立在从其他生物体那里学来的知识之上的”。

海因里希从动物研究的视角来解读跑步这项美妙的运动,揭示人类和动物在奔跑时有何异同。作者通过研究不同物种奔跑时速度、耐力、呼吸、热量传递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及影响的因素,探索人类进化的新视角,尤其在身体构造、精神和原始的求胜动力研究等方面。

作者将动物研究和自己的实际经验嫁接起来:“我永远也忘不了自己还是个孩子时,第一次赤脚奔跑在温热的沙土上。那是条位于德国寂静树林里的路,在那儿我闻到了松枝的清香,听到了斑尾林鸽的嘀咕,还看见了亮绿色的虎甲从我面前飞过或跑过。我也将永远不会忘记30多年后,我在柏油马路上奔跑的情景。那天是1981年10月4日,我和其他261名选手(男女皆有)在芝加哥奔跑了100千米。”

《人类为何奔跑:那些动物教会我的跑步和生活之道》

《人类为何奔跑:那些动物教会我的跑步和生活之道》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