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里为什么马少驴多

说到“宋朝热”就不得不提下大IP《清明上河图》。本期视频,我们邀请《走进宋画》的作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荣休教授李冬君老师来给我们解读这一幅名画,谈谈她特别关注的一个奇怪现象:为什么画中出现的马很少?

李冬君谈《清明上河图》(13:26)

您在《走进宋画》里说,观赏《清明上河图》,不仅品评你所看到的,还要琢磨你所认知的,认知不只在画面上,也在画面背后的风景里。您看了《清明上河图》后,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细节?为什么图里几乎看不到皇都气象,以及它隐藏了北宋哪些隐患?

关于《清明上河图》,其实现在有很多很多人在解读,而且解读得特别有趣,尤其是解读图里的细节。当然,因为是站在今人的角度,所以大家看《清明上河图》上的细节,基本上还是从居安思危的角度,觉得这是宋朝的一个盛世,《清明上河图》所反映出来的细节呢,都是一些提示性的东西,说大难就要来了。

那我就谈谈我看到的细节。我在《走进宋画》这本书里专门写了《清明上河图》。我看到的细节呢,就是两点,一个是从绘画的角度去看,所以我首先要看画家的眼睛。图中所有的细节,无论你怎么去挖掘,都是画家眼睛中看到的细节,所以画家眼睛里的那个细节才是真正的细节。画家张择端,他是宋徽宗皇家画院的画工,宋徽宗训练出来的这个画家的眼睛,那不是我们今天能想到的,所以我是跟着他的细节走,所以他的细节就是我的细节。他怎么写生,他怎么观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角度。

宋朝有一个习俗,就是每到清明时节,当时的市民、农民都要进城赶集,就是到汴河来赶集。张择端呢,他也要赶集,他赶集当然不是卖鸡蛋,他是要去观察,要写生,所以我们看到《清明上河图》有那么多的细节,那么多的人物(全图1600多人),那是很震撼的。他不写生,是画不出来那些细节的东西,那些真实的东西的。所以每到“上河”季节,我想他可能在茶楼酒肆,在船埠码头,也可能是在船里、在树林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绘画,他都得在那个地方待一段时间,然后写生,然后形成了这样一幅《清明上河图》。这是它的一个细节。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局部

我认为《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的一个全景式的世相。为什么用这个概念呢?在中国山水画诞生之初,也就是在五代时期,荆浩,就是中国山水画的鼻祖,他创造了一个山水画的范式,是后人一直学习的,叫全景式山水画。这个全景式是什么意思呢?他要把山上最理想的画面集中在一个画框里,比如说大山里有树,有瀑布,有流水,有人,有山道,等等等等。那么我将这个全景式概念用在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里,也是这个意思。张择端就是把他多次的写生集中在一个画面里。他的这些细节,我们现在一般都认为是向宋徽宗提示说大宋的末日要来了,你看那个站岗的哨兵躺在那儿坦腹睡觉,还有桥上的人发生了争执,还有船上的桅杆马上要撞到桥了……就是这些细节揭示出来了。张择端是向宋徽宗提示这些东西吗?在我看来,他只是写生,他告诉宋徽宗,这就是当时的情景,我把它写下来,画下来。宋徽宗是认可的,所以他才在上面签字画押,然后才能收入皇家画院。如果宋徽宗不认可,可能这个画就入不了皇家画院,我们今天也就看不到了。这是我认为的画家眼中的细节,它提示的是什么呢?它就是一幅写生画。

第二个细节是什么呢?《清明上河图》里有200多匹牲畜,里边最多的是驴,其次是牛,最后才是马。马都是有身份的人骑的,那就说明当时的马还是很稀缺的东西。这个细节是我特别注重的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就是张择端通过画家之眼给我们的一个细节。

《清明上河图》里的马

《清明上河图》里的马

宋神宗的时候王安石在变法改革提出了一条就是“保马法”“养马法”,可是为什么在这里反而大部分都是驴。在这里我们得出了两个结论,一个是宋朝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驴。这就说明国家战略发展不往西边走了,因为好马都是从西北过来的,像汉和唐,汉武帝是要从西北进汗血宝马的;到了唐朝,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所体现出的大国气象,包括唐朝的长安街上,连当时的诗人都是骑马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包括很多胡人都是牵马来,上了很多贡品给唐朝,所以唐朝是不缺马的。汉唐都是向西北发展,所以他们有好马。到了宋代以后,通过《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发展或者王朝发展的战略,是向东南,他们要通过运河,所以国家主要的财富都是从东南过来的。比如花石纲,大家看过《水浒传》就知道了,花石纲的职责就是把东南的美景运到开封去,怎么运?就是通过运河。向东南发展,开展向外贸易,就开始有市舶司,丝绸、瓷器,走的是这条路,然后从东南进口香料。这是我们从这个细节看到的。缺少马,战士没有马骑,那怎么行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种马。因为国家不向西北发展,没有良好的种马的话,养出来的马据说还不如驴子有力气。所以我们从上面看到的细节就是没有马,但是有驴。

这个皇都气象应该叫做上层建筑,市井气象应该是经济基础。这样讲,就容易懂了。上层建筑,宋徽宗自己就完成了;那么至于经济基础,这也是他的理想主义,因为他要实现孟子王道乐土、民本社会。《清明上河图》里充分体现了他的治国理念,所以在《清明上河图》里没有皇都气象,只有市井气象。

我们能看到张择端画的细节的地方,包括人物的媚眼,还有算盘珠子,他都画出来了。所以张择端一出手,宋徽宗就非常满意。但是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就整个《清明上河图》里呈现的这种繁华景象,它是传统的小商品经济,是以消费为主体,而不是以生产为主体的,它是消费型的,是满足购买者消费欲望的,所以它叫小商品经济。所以,我们在《清明上河图》里看到的景象,它不代表未来,但是它代表一个传统社会即将要转型,这是我们要看到的。也就是说在中世纪末期的时候,社会应该往哪里走,怎么走?其实宋朝代表了当时整个国际环境的风向标,大家想一想在1000年的时候,也就10世纪左右的时候,整个西方是一个什么场景,那个时候他们吃、住都很糙的,都是那种场景。到了宋朝,你看到的是那么精致的、可供人们审美的生活方式,这是很了不起的。宋朝已经是一个顶点了。它的审美的生活方式,我认为还是有现代性的,因为它能够满足人性的一部分需求,具有现代性,这就能传承下去。

但是它怎么从小民消费的这种市场的自由经济转型,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其实那个时候宋朝的能源已经发生变化了,在唐朝的时候还要烧炭——这个炭是木炭,到了宋朝的时候,它的能源动力已经是煤了,这是多么大的科技进步!还有印刷术等等这些东西,这在当时都是具有飞跃性的、质变性的。比如说日本学者就管宋朝叫近世社会,欧美学者说这就是一个新社会,他们都看到了这个景象。那我们从《清明上河图》里也看到了刚才讲的市景气象。我们不要小看它,它已经在发生转变,已经在萌芽。和宋徽宗的那个“理想国”,实际上还是抽离出来的。皇都景象在这里你是看不到的,而且这也正说明了社会已经开始转型。皇都气象,那不是我们生活需要的,我们市民生活就是这样的,所以有了社会,有了市民。而且宋朝的市民,是一个自由身份了,他可以随便迁徙,只要申请就能卖货之类,这在唐朝以前还不行,因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是什么?人都是有户籍的,每一家有什么人,到了18岁该交人头税的时候,就得交的。所以,宋朝完全是已经发生变化了。

宋朝的隐患其实还是来自北方。这是我们看到它危机潜在的细节,重中之重还是宋朝缺少马。在冷兵器时代,马是速度,马是利器,没有马是不可以的。王朝结束以后到了中国近代,近代以后开埠,开埠以后隐患就从西北转向了东南。当然,隐患来自海上,一个是打开了我们的国门,一个也是让我们思考怎么应对这些隐患。

至于我们今天怎么解读这幅画,尤其是站在1000年以后来看这幅画,我们把宋徽宗也好,张择端也好,还有《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些众生相也好,都可以当作一枚历史的梭子,我们想怎么用这个梭子编织图景、编织画面,那就是今人的事了。

围绕着《清明上河图》的IP开发非常火爆,您如何看这一现象?

这个我觉得是《清明上河图》对今人的一个大贡献。所以艺术是永恒的。你看一直到今天大家从中还能看到一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关于IP这一块,我认为它的最大价值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古镇游。实际上所有的古镇开发,我认为蓝本都是《清明上河图》。你看所有的古镇都有一条河,然后围着这条河的两边就开始有一些小商品消费经济的布局。我们从周庄、凤凰,还有乌镇等这些古镇都可以看到。甚至这种IP开发都到了日本,我在日本大阪就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布局——中间一条河,两边按照宋朝《清明上河图》来布局的。我觉得《清明上河图》的最大意义、带来的最大的IP就是古镇开发,到今天还是热火朝天。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