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刀未老”特展:跨越五千年的古刀具

“宝刀未老·中国古代刀专题展”近日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开幕。展览从工具和兵器两条线索出发,展出横跨五千年的中国古刀110件(套),从春秋战国青铜靴形钺(方刃)、东汉环首刀、宋偃月双刀到清代铁制长刀,通过展览解析古刀的发展变迁,再现古代风云激荡的经典战役。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刀是一种单面开刃的器具,用于切、削、割、砍,为利器之属。在中国,它自鸿蒙之初的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时至今日仍在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

古人云“治大国若烹小鲜”,而刀正是小到烹小鲜,大到治大国,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的利器,是文明进程的生动注脚。

随着社会历史的推进,在刀锋的两端,形成了工具与武器的双面。

玉刀 春秋至汉

玉刀 春秋至汉

本次“宝刀未老·中国古代刀专题展”,展出中国刀剪剑博物馆藏的中国古刀110件(套),展品时间跨度超越五千年,上到新石器时代、下至清末近代,包含整个中华古文明史。展览内容从工具和兵器两条线索出发,分别展现古刀在不同领域的制造和使用情况,解析古刀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特别在兵器部分,将回顾四场古代经典战役,在卫青、霍去病、刘锜、戚继光等名将们的带领下鸟瞰风云激荡的古战场,一探古战刀的真正实力。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重点展品

青铜靴形钺(方刃)?春秋战国?宽16cm 高12.5cm

青铜靴形钺(方刃) 春秋战国 宽16cm 高12.5cm

属古越人文化中典型器具。钺身形如靴子,长方形銎位于一侧。器身的一面铸有一边框,框内浮雕纹饰,因磨蚀无法分辨具体内容。另一面中间刻画有两只相向的鸟,伸长脖子,张开翅膀,形象生动。

药片刀?晚清?长25cm 宽18cm

药片刀 晚清 长25cm 宽18cm

清末民国时期杭州老字号“李德顺”药片刀。刀身有“琵琶街明记李德顺壹元陆角捌分”铭文。药片刀是传统中药制备的切药刀,刀身扁平宽阔,近似梯形。刀柄对侧的刀片边缘上有一小块凸起,中穿孔,用于把刀连接在切药凳上。刀刃位于与刀柄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一侧,为刀身四边形的最长边。木质刀柄外弧,使用方式类似铡刀。中药制备需要高精度,如“薄片”要求厚度在1.5毫米以下,无论是对切药刀的品质还是切药人的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

环首刀?东汉?长92cm 宽5.5cm

环首刀 东汉 长92cm 宽5.5cm


环首刀?东汉 (局部)

环首刀 东汉 (局部)


环首刀?东汉 (局部)

环首刀 东汉 (局部)

这是东汉时期高等级环首刀,经过修复。刀背和刀刃平直,铁质刀茎与刀身约等宽,柄首刀环呈扁圆形。刀背及刀环内侧饰有鎏金铭文及瑞兽纹饰,铭文可大概辨认出“延光二年五月”“吉羊乐未央”等,线条细腻灵动,纤毫毕现。而在刀身上还能依稀辨认出残存的木鞘纹理。

仪仗龙吞口偃月双刀?宋(单刀)长80cm 最宽30cm

仪仗龙吞口偃月双刀 宋(单刀)长80cm 最宽30cm

偃月刀属于长杆刀,在宋代是制式兵器刀的一种,它的刀头部位形如弯月,故得名“掩/偃月”。这类刀多施以装饰,形制颇为华丽,常作仪仗操练用途。偃月刀刀头形状还有多种“变体”,展出的这对偃月刀为长杆刀的铁质刀头部分,刀身扁宽,刀头卷曲如钩,近似偃月刀类中的“凤嘴刀”“象鼻刀”,刀背前端还有一尖齿状的小枝,分叉口处有镂孔,可以系挂缨络饰物。刀身与刀茎连接处有铜制的龙头吞口,造型精致,栩栩如生。

镂空错银穿枝龙镡腰刀?明?长85.5cm 宽3cm

镂空错银穿枝龙镡腰刀 明 长85.5cm 宽3cm


镂空错银穿枝龙镡腰刀?明?长85.5cm 宽3cm

镂空错银穿枝龙镡腰刀 明 长85.5cm 宽3cm

明代腰刀,刀身带一定弧度,有血槽。刀根附吞口,刀格圆盘形,表面镂空饰错银穿枝龙纹。明腰刀吸收倭刀的一些特点制作,柄短形弯,比较轻便,多配合藤牌使用。明代有训练藤牌、腰刀动作要领的《大七星牌歌》《闪马牌歌》。明朝后期,为对付北方游牧骑兵,腰刀曾普遍配备明军骑兵、步兵、车兵、辎重兵各兵种。

军火局铁制长刀?清 光绪?长151cm 宽10cm

军火局铁制长刀 清 光绪 长151cm 宽10cm

长杆刀,刀身平直扁阔,刀尖锐利,锋下呈弧形与刀刃相连,近刀背处有血槽。刀身一面,在近刀格处、血槽下方以单线刻“军火局造”四字。刀格圆盘形,与帽形柄首皆为黄铜制。长木柄上缠缑。清光绪年间军火局为神机营下属机构,神机营创设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整顿军事,清政府设立此机构,同治六年(1867年),神机营下增设军火局。

象牙裁纸刀 民国

象牙裁纸刀 民国


带铭文裁纸刀 民国

带铭文裁纸刀 民国


展览海报

展览海报

(本文据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相关资料整理)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