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在这个格外适合读书的日子,有没有哪本书是如果只有唯一的机会,你会想要将它同所有人分享推荐的?
巧克力猫猫头:
如果要选一本“人生之书”,我想选张爱玲的《半生缘》作为我必将推荐给所有人的书。
张爱玲《半生缘》
最早看的张爱玲是《倾城之恋》与《色戒》,只觉其刻薄,对人性幽微拿捏在手,讽刺得头头是道。直至翻开《半生缘》,我方惊觉张爱玲对于爱与恨的把握是直触人心的。
顾曼桢是一个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她虽然家境一般,但却有着高贵的人格。她独立、坚强,在被母亲与姐姐联合坑害、被迫嫁给姐夫后,她仍不自轻自贱,对反抗、自由有着追求。顾曼桢眼含泪水的放弃与告别是她最后尊严的象征,她总是这样像树一般,安静、坚定地挺立。与之相比,顾曼璐则是一个典型化的从被剥削转为剥削的女性形象,她像一条体面的疯狗,将生命里的恶疮再转移到了亲妹妹身上,亲手打造出了这一全方位的悲剧。
在许多读者的评价中,沈世钧总是被狠狠批驳的一位。从人物命运而言,他走上了一个家境富足的公子应当走上的道路。于我而言,我总不免还是对他有一些同情:他的软弱和失败并不足够恶劣,但却足够可悲。张爱玲曾写过一个短篇,名为《多少恨》,这一篇在某种程度上是《半生缘》的缩影,有着相似的角色性格和共同的悲剧命运。如若她不走,如果他也不会轻易让她走——就好像在悬崖边徘徊,生与死只是一念。其中有一签写道:“莫欢喜 总成空 喜乐喜乐 暗中摸索 水月镜花 空中楼阁”,这一悲恨又凄美的签,是此篇中男女主人公的命运,又何尝不是曼桢和世钧的?与《多少恨》不同的是,我想顾曼桢和沈世钧总还是少了更多选择的余地,这也让人在看前者时内心遗恨,但后者却反反复复斟酌,最终只能叹息。
我曾与许多朋友分享过这本书,“惨到不忍看下去”是一位同学给我的回复。张爱玲总是这样幕天席地的,人们在命运里兜兜转转,无论多么美好的人格总要被摧毁,一切坦途都将走成血路。这场爱情的落幕是如此寂寥,最终只剩一句泪水涟涟的“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半生缘》在我心里是她最成功的一部著作,如若说在看她笔下的他人时,我们总还能抱着一丝悲悯的抽离,那当眼睁睁看着曼桢和世钧随着只有半生的缘卷入命运的洪流里时,就像堕入了一口枯井再难呼救。张爱玲总在写男欢女爱,这其中的男男女女在滚滚红尘里,却总是没有人得偿所愿,没有一个人快乐。我欣赏张爱玲,她天才式的文笔高贵如丝绸,但丝绸上印的往往是最伤情的人世间。对于爱与死,我总有些特殊的感知在其中:这些无法把握的事物却也是最浪漫和心碎的来源。除此以外,她优雅艳丽却又深刻决绝的文字总能让我的心头泛起颤抖的疼痛,也让我沉迷于此。无论是剧情的构筑,还是细腻的笔触,在阅读的过程中,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情感体验不可多得,也是我想同所有人推荐的原因。
Dreron:
现在《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这本书正在我手边,我想在世界读书日介绍这本书给大家。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这本书旨在从政治制度与政治势力的关系理清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变迁,作者在序言提到:“魏晋南北朝的集团研究已经趋于饱和了,不如将人、制结合以开拓出更大空间。”的确读过的中国古代政治研究的书似乎都会选择在政治制度或政治势力中偏重于某一侧论述(也可能是我读书少),鲜见将二者结合的作品。另外,“趋于饱和”真是不动声色地黑了学术界一把。
作者吸收了田余庆先生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政治的基础与“常态”依然是皇权政治,而魏晋南北朝的门阀政治不过是皇权政治的“变态”,也必将回归于皇权政治,并且用傅里叶变换来类比不同因素的“变态”对常态政治状态的影响(简直鬼才!)。由于视角的问题,对于朝代的定性也会出现不同,例如魏晋南北朝从经济关系看是“封建”时代,从权势集团看是“贵族政治”,但又有一些属于乱世的暂时性与过渡性特征,或许较好的处理方法还是作为不同的律动叠加成“周期波”。对古代政治中常见的“皇权不下乡”的观点作者表示否定,依据是郡县长官自行招聘的非员吏及乡、亭、里等行政区划的划定,个人也觉得该观点或有偏颇,比如明黄册的制作真正实现了“皇权到户”,但其他学者强调了可能是皇权到达乡一级后的歪曲与异化,而非作者认为的县以下即为自治,另外也可能伴随一个政治衰败的过程。此外,对于儒、道、法之争,作者认为法术是一种政治行政理论,黄老道术是政治哲学,只有儒术是意识形态,这点我也觉得值得商榷。
我一直对历史、政治相关的书籍较为有兴趣,这本书很有趣的是,在南朝的“汉化”成为一种“变态”偏离常态时,北朝的“胡化”却推动了对于常态的回归过程,用陈寅恪的“塞外野蛮精悍之血”理论来说,专制主义天生有暴力制度化的一面,从这个角度上,或许也可以解释元以后明清成为中央集权最发达的朝代。我认为这本书可以为一些如我一样的历史、政治爱好者提供一个优秀的切口,去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
JY:
我想推荐的书是由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写作的半虚构自传式作品《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作为一名战地记者,一位著名的“女斗士”,法拉奇在她的这本书中,鲜有地展现出了她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脆弱而犹豫的一面,而正是这份犹豫,使得这本书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人性力量。
奥丽娅娜·法拉奇《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
法拉奇在这本书中以“我”为主语,讲述了一个有着坚定意志力和强烈自我意识的职业女性在意外怀孕后的心理历程。法拉奇将“我”完全地剖开,以前所未有的现实态度审视着这个世界,“我”与腹中的胎儿对话甚至是争吵,“我”迫切地想摆脱它但又会隐隐地期待它。事实上,这个有关是否应当将另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上的问题并不仅仅意味着作者对这一个生命去留的摇摆,更意味着作者对存留在这个世上的每个生命价值的思考。这种思考不是完全自我化的,也不是完全社会化、机械化的,它是理智与感性碰撞的结果。正如作者在扉页上所写:“献给那些勇于质疑的人/献给那些不惜以磨折和死亡为代价,孜孜不倦追问为什么的人/献给那些将自己置身于给予生命/还是拒绝生命的两难境地的人/这是一本由一个女人献给世界上所有女人的书。”
树上的猴爵:
对于我来说,在世界读书日想和所有人都分享的唯一的一本书,可能是《神雕侠侣》。
金庸《神雕侠侣》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深,可以说是这本书让我爱上了阅读。当时大概是四年级的暑假,我求爸妈给我买了一本金庸的书。书到了以后,我连着三天三夜废寝忘食看完了《神雕侠侣》。在一个小学生的阅读生涯里,我第一次感受到那种如痴如醉、魂不守舍,这也令我印象很深刻。
在这三天之中,我好像真的随着书中的人物一起进入了那个奇妙的武侠世界。我常常觉得少年时的阅读是会真的形塑一个人的精神的,或者说是这本书本身就和我的性格有某种暗自契合的部分。直到今天,我都觉得《神雕侠侣》里面那种对于爱情的热烈追求、至情至性的人生态度、爱恨分明的个性,还有武侠小说中那种独有的侠气、义气、兄弟情谊,都对我的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尽管在日后读了更多书,我变得也许更加理性了,在看待一个问题的时候不再会那么非黑即白,会有更多自己的认识和对社会的理解等等,但我有时候会觉得,我的内心深处仍然是四年级那个看《神雕侠侣》如痴如醉的、至情至性的孩子。我总记得《神雕侠侣》里面杨过说过的一句话:“世人何曾爱我,我又何必爱世人。”那种爱憎分明的态度十分触动我。岁月增长,当我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成年人之后,我也学习了更加专业的理论知识,懂得要更多地尝试超越个人的情感,去体谅他人的痛苦,去思考社会的边界等等。但在这种成熟之外,我每每回忆起,仍然觉得杨过那炙热的冲动非常影响我,我的心里总会有着一个独臂神雕大侠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