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春分:“应时而食”是我们的信仰和价值观

【编者按】

和节日节气相关的民俗,传承了上千年,蕴藏了祖先的智慧和文化。在现代社会,我们与传统民俗渐行渐远,但在某一个时刻,我们仍会被清明、谷雨等二十四节气的名字惊艳,会被元宵的“花市灯如昼”打动,会在春节和中秋从遥远的他乡奔赴故乡。民俗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属于中国人的记忆。

澎湃新闻与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合作,推出传统民俗节日栏目,介绍那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节庆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这些民俗并未消失,依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虽然“倒春寒”的天气带来大降温和暴雨,受疫情影响不能出门,但朱应家里还是有春天。餐桌上摆上了“春菜”,细细嫩嫩的口感和滋味,就是春天的味道。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是中国古人总结出的集天象、物候、时令、自然变化规律为一体的复杂系统,是指导古人耕作、生活的“时间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但对于朱应来说,这个答案要简单得多。从小在上海江南古镇朱家角长大,朱应记忆里的二十四节气,是一张“美食时间表”。

朱应

朱应

时间点滴流逝,随着气候的变化,自然也生发出不同的收获。与自然联系紧密的人们,过的是一种“应时而食”的生活。

春天万物生长,青团嫩绿可爱的颜色,就来自新鲜的南瓜叶;到了夏天,梅子成熟,小满时分就有了清甜的梅子酒;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可吃的东西就更多了,金豆和酥饼都让人满足;到了冬天,用芝麻炒成的芝合糖,会带来寒冷天气里温暖的甜蜜。

后来,虽然离开小镇,节气小食里蕴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哲学,却深深印在了朱应心里。儿子上幼儿园时,她终于下定决心,带儿子一起去寻访这些小食,寻找那种顺应自然、应时而食的生活美学和智慧。

“节气是什么?是盼头,是希望。”在寻访小食手艺人的路上,朱应越来越感受到节气深植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她一直在追寻的生活美学,平凡质朴、“手忙心闲”,“我觉得每个节气就像闹钟一样,到了这个时候就会提醒我们,吃一点应季的食物,与自然和四季,多呆一点时间。

朱应把自己对节气小食的寻访写成了一本书《小食里的光阴》

朱应把自己对节气小食的寻访写成了一本书《小食里的光阴》

【对话】

每个节气,都有应季的小食

澎湃新闻:马上就要到春分了,春分该吃什么应季的食物?

朱应:这些天天气暖和了,但是因为疫情大家都不能出门,小朋友和家人都留在家里,所以我早上也起来的更早一些。起来看到窗外的柳条开始萌新芽,鹅黄的、绿绿的,好多树也开了一身粉红色的花,空气里有一股春泥的味道。

今天是春分,春天走到今天,好像已经过去一半了。所以古人管这一天叫“日夜分”,有一句话叫“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白昼和黑夜是等长的,均为12小时。

太阳直射到地球赤道的那一刻是“春分点”,接下来的日子,太阳往北走,天气也会越来越暖和。在这个昼夜平分的日子里,我们在饮食上也讲究“均衡”二字:膳食均衡,因季而食。我们古人有句话叫“春分吃春菜”,就是吃那些刚冒出头的、嫩嫩的、细细的新菜,比如说荠菜,还有我们上海人很爱吃的马兰头、香椿芽、春笋、芦蒿……再过一段日子,河里的螺蛳也要长好了。

虽然这些日子我们不能像往常一样放飞自己,去插柳、放风筝、拔河、踢球、荡秋千,但我们还有很多好吃的,这些都是春天的好味。有句苏东坡的话叫“人间有味是清欢”,说的就是此时。

澎湃新闻:你在江南古镇朱家角长大,你也提到小时候和外婆一起生活的经历,什么季节就吃什么食物。这是你最初对“应时而食”的记忆。小时候会最期待哪个季节,哪种食物?

朱应:我是古镇里的孩子,出生和整个童年都在古镇,这点我相当自豪。江南古镇的人能感知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和滋味,他们会把节气本身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平日里我们吃的一餐饭、一壶茶一样。节气里小食都带着它特有的温度和情感,这点也非常温暖着我。

我非常期待每一个节气,如同期待过节一样。对我来讲,这些节气都是非常特殊的日子。

梅子酒

梅子酒

当地的手作人,那些阿婆们非常擅长把当季的食材转化为小食。在朱家角几乎每一个节气都有小食,立春有名糕和八宝饭,清明有春团,小满有梅子酒,秋分有金豆,还有酥饼,立冬之后还有芝合糖,这些都是我小时候时常吃的东西。

在每个节气到来前,我会对这些好吃的东西有所期待、有所念想,想要去尝尝它们的味道,想要去看阿婆们是怎么做出这些小食的。现在想来,这些期待都是一份很甜的滋味。

小时候我也最爱穿梭在邻里的弄堂间,拉着外婆的衣角,去尝各家的味道。古镇上做小食的手作人手上像有魔法一般:一把米、一片叶、一勺油盐……就可以把那些普通单调而不起眼的食材变成非常好看好吃的小食。天呐,我觉得太震撼了。

他们还会告诉我,石榴是长在立秋后,柿子也是,但是地瓜、西瓜却在大暑和小暑之间成熟的。所以在适当的时候,他们就会把地瓜酱成玉瓜条,把冬日的芝麻炒成芝合糖,把秋天的豆子熏成金豆。这些东西都是在正好的节气中相遇,一切都刚刚好。这些美非常的质朴,里面有着他们对生活的智慧与底色。

澎湃新闻:为什么会想到把二十四节气和小食结合起来?二十四节气,在江南小食里都能找到对应的食物吗?

朱应:二十四节气是历法,是生活的印记,也安排着我们的生活与劳作。这些物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珍贵礼物。我的美学之道,是殷实的生活美学。所以,在美学之前就是生活,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而“食”又是第一位的。所以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地域,人们对食物有着不同的转化方式。几千年来,我们的祖辈们遵循的都是这样的规律,这是自然的一种转化之道。

将二十四节气与小食对应,其实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我甚至觉得,每一个节气,都对应不止一种小食。我们先来说一下春天吧。

春天的团子

春天的团子

立春时节我们就吃春卷,雨水就吃草头塌饼,惊蛰要吃茯苓膏,现在春分就是要吃马兰头,清明吃南瓜叶团子,谷雨要喝谷雨茶,到了立夏,我们喝樱桃酒,小满吃梅子酒,芒种有五行粽、粽子糖,夏至喝酸梅汤,小暑我们可以喝点西瓜汁,大暑时我们就可以吃玉瓜条,立秋时鸡头米下市了,处暑我们可以吃甜藕,白露可以吃糖水,秋分要吃酥饼,然后中秋节要到了,月饼是少不了的,寒露我们可以吃桂花糕,霜降炒栗子,立冬烤红薯,小雪吃姜丝小饼,大雪吃羊肉,冬至少不了汤团饺子,小寒吃芝合糖,大寒吃腊八粥……还有状元糕、橘皮糖等等,都是节气小食。其实你听它们的名字,都有很多的寓意在里面,状元糕就是祈福考子们可以个个考状元。

我觉得每一年每个节气都是很有意思的,它就像一个闹钟一样,到了这个时候就会提醒我们,吃一点应季的食物,与自然与四季多呆一点时间。

寻访小食,也是寻找生活方式

澎湃新闻:什么时候,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开始想到要去复原小时候那些“古法小食”?

朱应: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一位从事艺术的工作者,所以一直很希望能够在家庭的教育中融入美学,融入爱,还有那份传承和力量。美育是伴随一生的事情,而我更希望让传统的文化与美好的生活方式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

现在的孩子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生活得太多了,我真希望他们能够脚踏实地去接触接触大自然,脚丫子踏进肥沃的泥土当中,同时也看看天空、闻闻花朵。

2016年,我的小儿子上幼儿园了。他马上要开学了,我就有一种很强烈的强紧迫感,想带着孩子去看看妈妈童年成长的地方,尝尝那时的味道。所以那几年我就带着孩子去走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去寻这些传统的小吃,也去了解当地传统文化。

这段旅程对他对美的认识,对我们的亲子关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大影响。我们都在其中都有很多反省与成长。我和他之间也多了很多亲密感。

寻访的过程,我们会去翻一些古书,也翻一些关于节气的书。很惭愧,到现在,我都不太会做正统的传统的小食,所以我们只能传承手作艺人的精神和他们对食物的态度。我们也会做一些创新,每次寻访回来我都会和小朋友一起用书画的方式去表达,去再创造。最后,我们会把带回的小食分享给朋友们,把这些收获和喜悦分享出去。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懂得,这份小食不仅是摆在桌上的那一份“结果”,他也会找到那个“因”,通过探寻,他知道小食是通过怎样的过程,通过怎样的努力和态度才能摆在他的面前,所以他会尊重食物、尊重文化,对生活也会有更多极致的那份用心。

我会带着孩子一起来设计包装、绘制好玩的字画,很多我们送出的小食,包装上那些很有童趣的豆啊、糖啊,都是小朋友自己写的。整个过程我们都是满怀感恩地去做,心里有甜,所以内心也是。我想小朋友的内心也是灿烂光明的吧。

整个寻访是一个琐碎的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需要很多的耐心和时间。但是在我看来,孩子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的,毕竟是有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还原这些节气小食,然后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体会、去延展、再去创造,这件事情本身是美好的。这些年我们一步步地走,一步步地看,一点点的成长,一点点的收获,这让我们满怀喜悦。

朱应画下的《春团》

朱应画下的《春团》

马上要到清明了。春天里,我们肯定要去做春团的。在古镇,春团里面的豆沙是手作人自己用小赤豆一点点熬制的。当孩子看到这些的时候,他也会低着头看着一颗颗小赤豆,然后去摸摸它,拍拍它,跟它说说话。我感觉,他懵懂的和食物对话的场景非常感人。

我们也学做南瓜叶团子。孩子会有模有样地学着洗南瓜叶子,揉米粉团,然后把南瓜叶子和米粉揉在一起,有绿色有白色,混合在一起又变成绿色,他那种惊讶的表情非常可爱。当几片叶子和一碗米粉变成了一个个圆圆的、绿绿的、胖胖的团子的时候,我想这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是他对生活最鲜明的记忆,这是孩子一生都不会忘记的。

到家以后,我们就会一起再创造。去写一句话,画一幅画,在里面融入他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对传统节日重新有了憧憬。我们现在好像天天又在过节日,好像天天又不在过节日一样,感觉节日时可有可无的,失去了那份纯真的憧憬,但孩子会有。

所以通过寻访传统节气小食,孩子懂得了过程和结果是一样重要的,而且过程要更美一点,这种过程很生活,又很普通。这些都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美育实践,会给孩子希望,给孩子在心里种下一颗真善美的种子。

澎湃新闻:在你的寻找中,哪些古法小食是我们现在很难吃到的?哪些工艺是和现在不同的?能介绍几例吗?

朱应:其实,最不同的不是工艺。而是这份耐心与时间。花上一天做一只春团,花上一周时间做一碟玉瓜条……我们现在还做得到吗?

介绍一款南瓜叶春团吧。也许你是第一次听到。春天里,那个可爱的绿胖团子是一定要吃的,对的——是青团。大家一定吃过艾草青团,之前,青团还有什么模样呢?南瓜叶青团。南瓜叶青团很久没有被提起,估计很多人也是第一次听到。

南瓜叶团子早于艾草叶团子,绿色是用南瓜叶染成的,馅料是小赤豆

南瓜叶团子早于艾草叶团子,绿色是用南瓜叶染成的,馅料是小赤豆

南瓜叶青团的主要食材就是南瓜叶。是南瓜没有成熟时,南瓜藤上面的绿叶。采摘时间是去年的十月,它含有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很高。它还有个秘密是防腐,易储藏,古人没有冰箱冰柜的。

这些都是在古镇里,一位传统手艺阿婆告诉我的,她已经80多岁了,做了一辈子的团子。

还有粉,也是很讲究的。粉不能用现成的,得用整个腊月里的太阳来晒,腊月就是新年的一月,这样的口感最糯,保持干燥,做出的团子,不软塌,立的住,好吃,样子也好看。

红豆不能用市场上的大红豆,得用自家种的小赤豆,个头虽小,味道和营养都好得多。

我跟着老奶奶,慢慢地做一个青团,可以用上一天的时间。相信我们做的团子,有时间的味道,也有敬畏之心,而就是这“慢慢做”,对于生活在都市的我来说,已经是最奢侈的“工艺”了。

怎么做呢?南瓜叶,洗净后,直接搓碎,连同叶片揉进晒粉里。赤豆,去壳后,浸泡整夜,蒸熟后,加色拉油,小火慢炒。豆沙清香,是调好味的馅儿,就等着穿上新绿衣后,齐整排在竹匾里,静待出笼。

刚刚出炉的“绿胖子”,冒着热气,下面垫着粽叶,我喜欢趁热吃,唇齿留香。一口下去,牙齿先尝到,外皮厚实有嚼劲,有股子青草的味道。接着是唇舌,团子发出闷闷“吱咕”一声,绵绵的豆沙,溢流欲出,是很享受的甜,不齁。鼻,也浸润芬芳,淡淡叶香和豆沙甘香,一个前味一个后味,搭配巧妙。吃着吃着,最后是大合奏,碧绿松软的外皮很糯,南瓜叶的香气很清新,入胃温热,相当满足非常地道。春天是要吃些甜的。我们的肝气在春天生发,吃些甜的,有益于它的舒展,少酸增甘,多些留意。

我给这个可爱的绿胖团子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春团。是四月专属的味道。倘若哪年清明时节吃不上一只春团,耿耿于怀好久。

快节奏生活的我们,不再有耐心,存下一份南瓜叶过冬,不会,为了做一只春团,费时费事。于是慢慢的,省下了力气,却也可惜失去了那份恬然。虽说团子的个子小,但有着祖辈们的传承,还有对亲人们的祝福。

如果把市售团子,比作随性简食的便当面包,那传统春团就是入口粗粝,而质感丰富的,古制粗粮烘焙品,原汁原味。

天人合一,食物里有对生活的态度

澎湃新闻:你找寻了很多做手工小食的手艺人,也和他们学习。印象最深的一次寻访是怎样的?

朱应:的确啊,这些年我和那些手艺人在一起,我发现他们都好美。我觉得最美的就是他们对生活的这份态度,他们中有很多都是很年迈的,甚至不会说普通话,但他们生活极其质朴,踏踏实实又实实在在。

在他们的语言中,念叨着最多的也是“天人合一”、“中和之美”、“天地相交”、“风调雨顺”、“万物生长”,这些就是他们向往的那种生命之美。所以,一把米、一片叶子、一堆小豆子,在他们手里,就能变得好看又好吃。这里面不仅是一份食物,而且还传递着他们的那份快乐和祝福,也生长着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可见懂得这份美与有多少知识真的没有多大关系,他们对待手中的衣物,对待生活的态度,他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这种生活哲学,还有他们特别可贵的那一份心境,特别值得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去了解,去学习。

芒种是田间地头最忙的时候,他们又要收获,又要播种,但同时很快又是端午节了。所以我去探访的时候,他们一边在包五行粽,一边会还会跟我讲,田间有好多的事情要去完成。但芒种这个节气不意味着埋头苦干,在“忙”里面还要去看很多变化,像云的变幻。这些都蕴含在“芒种”这个节气里面,有一份对生活的盼头和希望。当时我就很感慨,回来写下了“手忙心闲”这幅作品。

我们现在很多人说生活很忙,节奏很快,铺天盖地的信息也可以随机可得,但反而产生了焦虑还有迷茫。其实这就是一份心境的问题,是不是有一颗静下来的心,可以一起慢慢品读一些东西,有一份闲心,一份闲情,可以从容地应对,然后美就自然而然地在这里发生了。所以我每一次去不同的手作人那里,看着他们做东西,每一次都会很有收获,而且心里面油生敬意。

澎湃新闻:距离这些寻访已经过去了很久,你现在还会制作这些食物吗?在日常生活中,会在哪些节气里想起制作或者是吃有特殊意义的食物?

朱应:我到现在学了那么多小食,去了那么多次,说实在话,我是真的还没有学会怎么做。因为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但是每个节气在每年中也就发生一次,所以就算从2016年到现在也有6个年头了,但每种节气也就轮回了几次。我很惭愧,很多小食还没有学会。

当然,我现在自己在家还是会带着小朋友做小食的,做得地不地道是另外一回事,但我还是愿意去做,我也不排斥用现代一些工具的辅助。我们有那个目标,但不是目的。一旦目的性很强,有了功利心,就会影响那份心情和情绪,变得功利,那么就少了一份滋味和甜蜜,还有那份惬意了。

所以现在我和小朋友们去做这些东西,也会在这些日子里面找一些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就有点像给生活的一种奖励,或者是说是一种小小的嗜好,很小很小的仪式感。比如说一个酥饼、一块糕点、一个小粽子啊、一碗一碗的甜粥,里面也含着我对他们的一种祝福,也希望孩子们获得属于他的那份自由和快乐。

比如说在芒种的时候,端午节也到了,少不了要做五行粽和粽子糖。五行粽是有五个口味的,咸的甜的,肉的素的都有,手掌这般大,里面的馅料都不一样,用五种颜色的丝线各自包裹着,所以叫五行粽。五个粽子一串儿,提起来沉甸甸的。

粽子糖也叫松子糖,其实是用麦芽糖做的。我会和小朋友自己在家种麦芽糖的种子,从几颗种子开始看着它们发芽、成熟,然后取之、熬之,就变成麦芽糖,然后再和松子和在一起,现在想来还是蛮甜的。

苏式月饼的制作过程

苏式月饼的制作过程

秋分时节就是中秋节了,我们会做一款苏式月饼。不是港式的,港式月饼是有模具的,苏式月饼是一层一层的,咬起来满口会掉碎渣子的那一种。进烤箱之前,我会让小朋友们用毛笔蘸上果酱,在月饼上面写一个小字,摆在一起就是“团团圆圆,中秋快乐”。而且还可以知道这个酥饼是谁做的,整个过程都是香喷喷的,每天都过得很热闹。

澎湃新闻:我的感受里,江南一带特别苏州一带,是保留“应时而食”习俗最多的地方,比如清明的青团,冬天的冬酿酒等等。为什么这里会更多产生和保留此类习俗?是节气文化更浓郁?生活更富足?还是有更深层次原因?

朱应:其实我觉得每一个地方都有当地的文化,只是说我们有没有看见,有没有去发现。所以也就带给我们一个问题,就是生活中的美到底是什么?是我们史学上的美,还是说我们美术学上的美?其实这些都不是生活上的美,生活中的美不那么虚无缥缈,而是落实在生活最平凡最细微的部分上,而且有着更多可能性。我也在想,到底美是什么?它可能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你我他之间的关系,也是天地人的一种对话,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与环境的结合,与文化的结合,在生活中生发,在进行中成长。也包括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关注的美不仅仅是每天干干净净,漂漂亮亮,还需带着一种关照的态度去对待,认真对待每一天,投入更多的情感,以及表达更多的爱,这是我想表达的。

“应时而食”是信仰和价值观

澎湃新闻:“应时而食”最初应该是农耕社会一种必然选择,什么时候收获什么作物,就吃什么。现在很多作物可以反季种植,很多原材料唾手可得,很多节气美食也许什么时间都可以吃到了。那么如今跟着节气的变化去吃东西,去生活,在你看来意义是什么呢?

朱应:我想用四个字来说吧,那就是“返璞归真”。“应时而食”,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种生活的状态,是我们的福气,是我们的生活,精神信仰,价值观,所以我才会去做这件事情。

当我的手去接阿婆递给我最朴实的那一把米粉的时候,我觉得里面就存着那种历史的记忆和现实的连接。它连接了两个空间,两代人,连接了过去和现在,连接了他们的生活的背景,成长的家庭的环境等等,这些东西都蕴含着很多的生活的哲学,也带来很多的思考。

最后呢,我们现在受疫情影响,这样很特别的日子里面,其实也是有很多的风物,很多的情绪,我们也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当然也可以发生很多的故事。

像现在,很多人在家忙着带孩子,也有很多人谈着恋爱,春天的日子里,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街边没有了游人和路人,但是我们也多了很多在家里团聚欢乐。所以这样的日子也是缤纷的,也让我们觉得况味悠长。所以最后,我想我还是祝我们大家都欢喜有逍遥。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