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生活的经济解释》,熊秉元 著,东方出版社,2017年6月
图源于网络
金钱的诱导
老子的《道德经》里有一段话是:“智慧出,有大伪。 ”这句话的大意是人的心思非常机灵巧绝,一旦受到刺激或引诱,往往会衍生出和原来恰恰相反的举止。
不过,老子的这一段话可一点儿也没有铜臭味。不像现在……
为了应付日益增加的未婚少女怀孕生产的问题,美国科罗拉多州一个小镇里的妇幼医院推出一种措施:只要这些未成年的少女参加每周一次的聚会,或者保证过去一周里没有怀孕,而且如果有性行为的话也采取了避孕措施,那么,她们每个星期可以得七块钱的现金——当一天的乖女孩得一块钱的奖金 !
对于这种做法,其他人当然觉得不以为然 !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一切都必须以金钱作为诱因——道德、规范、品性、人格,不都迟早会向金钱低头吗?人的尊严何在?可是,比较了解内情的人指出这种以金钱为诱因(诱饵)的曲折所在:在美国的某些大城市和市郊,暴力和毒品已经泛滥得使青少年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对有些女孩子而言,怀孕生子、成为一个母亲就变成了她们找回一点自尊的唯一方式。所以,为了遏止这种恶化的趋势,只好采取一些明快有效的做法。用金钱来影响行为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即使谁也不敢预测长远的影响将会是如何。
不过,不论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如何,这种以金钱来诱导行为的做法到底意义何在?
就观念上来说,以金钱作为诱因来诱发“好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对。市场里的千千万万种商品,就是由金钱这种利润动机所诱发而呈现出来的。那些日新月异、极尽机巧奥妙之能事的各种电子用品和“个性化商品”,也无不是厂商为了讨消费者的欢心而做的取悦逢迎。因为有利润动机,更新、更好的产品才会源源而出。事实上,以金钱可以诱发出“好的价值”。
当然,市场机能的特性之一,本来就是在于能通过交易和竞争而筛选出好的产品。可是,人和人的交往不全然是单纯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且,一个人对行为上的取舍,也多半是基于道德教化上的自我约束,而不是基于金钱上的考虑。
可是,这事实上也正反映了以金钱来影响和诱导行为所值得思索的一点:在过去的农业社会里,人所能生产创造出来的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在分配和运用这些资源时,往往不是借着市场机能而是诉诸伦常关系。伦常关系的维系就隐含着一种道德观念的培养和教条规范的内化。人在决定自己的行为时,会很自然地反求诸己而在道德规范上取舍。
当市场机能的发达和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资源时,人可以,而且会自然而然地利用充沛的物质条件。过去是“养不教,父之过”,现在则是由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过去的贤妻良母是在家里洗手做羹汤,现在的时代女性可能更愿意事业和家庭兼顾。所以,在物质条件愈来愈丰沛的环境里,以道德规范来影响和调节行为的重要性逐渐降低。代之而起的,是以其他的指标(包括金钱上的考虑)作为取舍行为的参考。这是一种趋势,值得注意,但不一定值得嗟叹。
老子的“智慧出,有大伪”其实只讲了一半,“大伪”出现之后的下一个阶段会如何,可能才是真正值得思索玩味的……
夏虫不可以语冰,小童何须学理财?
在很多课程和演讲的场合,我都会提出这个问题开场:“夏虫不可以语冰”这个成语,到底有什么含意?稍稍琢磨,至少有三层含意。
首先,只在夏天活动的虫,没入过冬,当然不知道冰者是何物。其次,见识浅薄的人,无须辞费,否则就是对牛弹琴,甚至是自取其辱。最后,只在夏天过日子的虫,脑海里无须具备“冰”这个概念,因为用不着,何必浪费可贵的资源来贮存维护?那么,在 21世纪,在台湾地区成长的小朋友,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里,需要学理财(甚至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吗?对于这个问题,我有小小的意见 !
某天,我应邀到台北市北投小学,与五六年级的小朋友谈经济学。我欣然就道的原因,是北投小学几位老师非常有创意,自己动手设计了一套教材,教资优班小朋友经济学。我钦佩他们的热诚,同时也很好奇,小学生遇见经济学会是如何?
我事先提供很多“经济散文”,请小朋友先看。当天两个多小时的课程,就讨论那些材料。小朋友们发言踊跃,而且有模有样;几位老师坐在教室后面,全程参与。结束后那几位老师告诉我的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原来一直认为,经济学探讨的是商品劳务;现在才知道经济学隐含一种分析方法,可以探讨各种社会现象 !”
因此,经济学所涵盖的范围,其实是一道非常宽广的光谱。最具体实际的,是探讨商品劳务、理财投资;而后,是研究货币银行、通膨失业等现象;更高的层次,是提炼出一套思维架构,可以用来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只要阐释得宜,不但有多识草木鸟兽的实质利益,还能享受抽象思考、智识上的趣味。
可是,人类已经存活以万年计,而经济学的出现不过两百多年。与道德教化相比,难道经济学更重要吗?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逆向思考:没有理财经济的智识,是否就不能生存了?
对于这个问题,远的不谈,就近取譬。目前的义务教育里,从小学到中学都有数学课。中学里教的三角函数、多项式等,其实和日常生活完全无关。小学里教的加减乘除、鸡兔同笼等,已经足以应付生活里的各种需求,而且绰绰有余。甚至,即使不会加减乘除,在现代社会里一样可以存活,只是稍稍麻烦一些。然而,没有人会反对数学课,也没有人会强调道德比数学重要。因为,数学除了智识本身之外,还隐含了一种规律性,并且和物理、化学相通,是面对和了解大自然的基础 !
因此,教小朋友经济学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农业社会里自给自足的日子,早已消失不见。现在社会里,各种经济活动,通过市场而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了解经济活动的基本特质,进可以追求福祉,退可以自保避祸。第二,经济分析就好比是数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了解经济学,像是掌握一把钥匙,可以开启许许多多智识的大门。
理财是经济学的一环,从小学起,几乎和从小就学加减乘除一样。夏虫不可以语冰,表示在漫长的演化过程里,物竞天择之后,存活下来的夏虫们,“被雕塑”得脑袋里没有冰的概念了。夏虫们生来如此,毫无选择可言。相形之下,万物之灵的人,在 21世纪初,要不要从小教学童经济知识,可是一个可以操之在我的选择 !
行为准则与交易价格
早上有一个研究生来找我,他提到曾经把我写的一些 “(经济学)散文”给其他科系的朋友看。朋友看过之后的反应是:内容很有趣,不过好像太重“实利”了一点。我听了笑笑没作声。研究生走后,我看着眼前鱼缸里上下回游的鱼群,突然想到多年前的一件往事……
大三暑假,我和宿舍里同寝室的好友一起到另外一位室友的家去玩。他家在云林口湖,那是一个靠海、以农渔业为主、人口流失很明显的村落。住在传统农村四合院的砖房里,非常舒服。我们到的第二天傍晚,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叫喊喧哗,再隔了一段时间,开始听到大声的号哭和哀鸣。室友出去探望,回来告诉我们:附近的一个小女孩掉到池塘里淹死了,现在哭喊的是小女孩的弟弟和妹妹。根据当地的习俗,他们要(会)终夜在池塘边呼喊他们的姐姐。那天深夜躺在床上,还听到断断续续传来的凄切的哀哭声。
当时只觉得早逝的小女孩很可怜,小女孩的弟弟和妹妹也很可怜,可是,却没有多想。现在偶尔回想起这件事,却有一些比较深刻的体会……
在一个稳定的农业社会里,物换星移、春去秋来,一切都井然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往还,也慢慢发展出一些大家奉行不渝的规矩习惯。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生老病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由小到大,都自然而然地看到和学到一套行为准则。大家“理所当然”地遵守这些行为规范,甚至认为是天经地义。而且,这些规范也都有言之成理的逻辑:弟弟和妹妹号哭一方面是表示手足之情,一方面是为父母责怪姐姐早逝不孝。“父母在不远游”是为了承欢膝下,避免父母操心远忧。
在这么一个“传统”的环境里,一个人不需要有太多的“自我”。一切现象都周而复始地重复,而一切行为也都有规矩习俗可以遵守。人,不是跟着感觉走,而是跟着传统习惯走 !
相形之下,在现代工商业社会里,人所面对的情况可是大大的不同:虽然一个人还是可以依样画葫芦地笑脸迎人、烧香祈福,可是,在生活的各个面向、各个环节上,一个人所能依恃的“传统”事实上非常有限。人,在相当的程度上,不得不成为自己的主人,自己面对各种问题,自己处理各种问题:在“传统”“习惯”里,没有“一个孩子是个宝,两个孩子恰恰好”的问题,也不处理“大学毕业要不要考研究生”的抉择,当然更不管“能不能转业换工作”的踌躇。
因此,当规矩习惯这些参考坐标不足以应付现代生活所需的时候,人只好以其他的参考坐标作为自己取舍行为的准则。道德上的斟酌、情理上的拿捏,都是人必须自己摸索取舍的。而且,通过各种大小市场所进行的“交易”,更成为生活里愈来愈重要的部分。市场里明确可循的“价格”,当然也就成为思索应对时几乎不可或缺的参考数据:换工作的得失是哪些?追求高学历的优缺点又有哪些?多生一个孩子的利弊又是多少?
在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时,道德、传统、规矩等的比重降低,利害权衡的比重上升。人可以,也应该就事论事地从“实利”的角度来思索这些问题。而且,抽象一点地看,规矩习惯和物质利害都隐含的是一种高下相对的“比较”,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可是,人可以“遵循”规矩习惯,人却必须“自己取舍”利弊得失 !
眼前的鱼群优游依然。庄生再世,大概还是不知道鱼到底快乐不快乐。不过,如果庄生再世,不知道他觉得现在的“人”和过去的“人”有什么差别?
作品简介
《生活的经济解释》,熊秉元 著,东方出版社,2017年6月
无论社会是否已上轨道,人就是人,只会关心跟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的事物。诺贝尔经济学奖诺斯,在研究了各个社会的兴颓枯荣后认为:长期来看,决定一个社会能不能繁荣富庶的,不是有没有英明的领袖或先进的科技;历史上的赢家,往往是因为在那个社会里的大多数人具有较好的世界观。
经济学“巨侠”熊秉元念兹在兹,希望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能够拥有更好的思维方式,希望有更多的读者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法,直接诉诸特定读者的切身利益,以经济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大小事,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