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社会的来临:数码景观,虚假承认与权力的复古

“点赞”在英文里多用“like”,有“喜欢”的意思,这个词也被法语和德语引进作为点赞的用词,只是词形稍作变化,即liker,liken。而在中文里,点赞除了“点”这个动作外,也有“赞赏”的意思,所以,当我们在朋友圈里只是出于个人的“喜欢”来“点赞”时,这还是个人的喜好行为,可当我们在朋友圈越来越多地考虑到对方的权势,或者因为各种各样以“朋友”名义发出的“请求”来点赞时,当我们越来越多地依靠点赞的多少来评价自身乃至身边的事物时,这就意味着点赞已经不是个人化的喜好行为——我们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点赞社会”。

在这个由点赞构成的“社会”里,点赞首先是个景观,它不仅是一种金钱构成的商业的景观,也是由权力构成的政治的景观,当然,其本质上是个数码景观。每当我们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身后犹如哈雷彗星一般拖拽的同行们耀眼的密密麻麻的点赞时,在惊艳的同时也发出会心一笑,因为知道这是来自其头顶的权力的冠冕在发光;而每当我们看到有人身后犹如金光灿灿的巨龙一般舞动着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的龙鳞一样层层叠叠的点赞时,让人忍不住也想以附骥尾,就明白那是金钱在发出诱人的光芒。在朋友圈里,点赞以赤裸裸的数码景观的形式表现出个人的交换价值,而点赞的数目就如武侠小说里的丐帮弟子身上挂着的垃圾袋的功能一样,明码标价,垃圾袋的数量越多,其等级也越高。而点赞也因此成为可以“观看”的权力和金钱。

但是,在点赞社会里,点赞已经不再是人们自主意愿的表达,而成为一种“背书”行动。德波说景观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图像的集合”(ensemble d'images),而是人与人以图像为中介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由点赞的图像构成的景观同样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点赞其实是一个“承认”问题,涉及到对他者的认可。但是当点赞的获得不再是出自对方自主的承认,也即不是出自对方的“喜欢”,而是变成了“求”和“确认”时,点赞就由个人的“喜欢”(like)变成了公开的“背书”(endorse)。这种“背书”的点赞在形成商业和政治景观的同时,也成为点赞者对被点赞者服从的标志。而那些被点赞者就像是开屏的孔雀,它所收获的每一个点赞都会变成其尾翼上的五彩斑斓的“眼睛”,让其可以藐视一切。就像孔雀张开自己的布满“眼睛”的尾巴,既是为了向自己心仪的偶像抛去“媚眼”,希望得到对方的青睐,也是为了对自己的敌手“怒目”而视,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样,那些被点赞者在众人的“围观”中,也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自身的“魅力”和“威慑力”,也让那些相形见绌、自愧不如的人因为受到“点赞恫吓”而屈从于对方的“霸权”,不得不违心的献上一个姗姗来迟的“点”赞。

也因此,在点赞社会,已经在进入现代社会后逐渐隐身的各种权力突然变得可见了,权力的自我展示和自我确认过程通过点赞直接以景观的形式展现在众人面前。而权力的这种自我演绎或者说“刷存在感”的方式很给人以“复古”之感,因为权力并非如福柯所想象的如身处现代的全景敞视监狱中那样,将自己隐藏在中央的高塔之内,以不可见的形式存在,而是将自己凸显出来,像灯塔一样成为囚徒们目光的焦点,从中获得愉悦和“手肯”/“首肯”,也即点赞。权力重新像古典时期一样,再次回到了剧院模式,也即由很多人围观一个人的模式,而不再像现代时期那样,由一个人透视很多人的全景敞视监狱的模式。所以,点赞社会其实是一种“复古”的数码“君权社会”(le société de souveraineté)。换句话说,权力不再是冷冰冰的不可见的目光,而是像人一样害怕孤独,需要温情脉脉的慰藉,需要众人的目光照亮自己,需要无尽的赞美,而这网络时代的“目光”就是服从的点赞,在这种点赞中,权力以确保自身获得“承认”。但是,这种“点赞承认”实质上是一种虚假的承认,因为对方承认的是权力而非人本身,所以,可以想见,在权力消失之时,就像灵魂突然离开肉身一样,这些点赞也会无情地随之消失。

在点赞社会,因为权力的点赞模式的出现,使得所有的行动都演变为各种各样的点赞行动,点赞也随之成为一种规训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规范人的意见并使自己得到赞同,将某种规范通过服从来予以推广。因此,也可以说,点赞社会也是一个规训社会(le société disciplinaire)。现在各个单位不管做什么事情,诸如委任新的管理人员,评选先进模范人员,以及年终的各种考评总结等,都以各种“表格”的形式出现,这些表格的“表”面上或以征求意见为名,但表格的“格”里的结果其实均已确定,只是以“求点赞”为目的对人的意见予以统一的“格式化”而已。福柯说权力就是以行为引导行为,以转变其可能性,而今天无所不在的点赞就是权力巧妙地引导人改变自己的行为的“金手指”。

我前些天曾在一个快餐店用餐,愉快的手机小程序里出现了被请“提意见”,其实就是“求”点赞,为了免于麻烦,同时也是爱贪小便宜的我为了可以拿到一个优惠券,我一律予以点赞。但是,没想到,在我离开这家快餐店不久,就突然收到了服务员的电话,问我是否对他们的服务不满意,我非常奇怪,因为我已经对他们的服务给予了充分的点赞,直到对方告诉我在最后一项用餐体验中只点了四个星号而不是五个星号时才意识到自己百密一疏,在其服务质量上少点了一个星号。对方对我说,如果我没有给他们五星点赞,就是不满意,他们也会因此受到批评,为了他们不受批评,也为了自己有个好心情,我只好立即声明,我对他们的服务非常满意,只是漏点了一个星号而已,如果他们的领导为此批评他们,可以直接给我电话,我一定会给出满意的解释,对方才挂掉了电话。显然,点赞这种新的权力的运用形式已经使得人欲罢不能,但也因此让人疲于奔命,因为点赞已经成为每个人的一种社会“责任”,随时随地都需要对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予以点赞。

更让人不得不点赞的是,就在每个人都在给他人点赞的同时,自己也不得不依靠他人的点赞来确立自己的存在的“价值”。即使是点赞带来的是虚假的承认,或者只是颠倒的镜像,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面对镜像中的自己,同时凝视身后的那个看不到的数码黑洞。而在目光消失之处,这冷酷的数码镜像,或许就像《白雪公主》里的那面喜欢讲“真话”的“魔镜”一样,同样会真实的告诉镜子之外的你的真实的处境:你的“价值”就在你的点赞之中。

当然,亲爱的朋友,当你看到这里时,可能已经意识到,这篇短文就要结束了,而在这个点赞社会,毫无例外,一切事物最后都需要你给出一个点赞,这篇文章同样需要你最后给出一个点赞。只是当你点赞和分享我的这篇文章时,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你只是因为被这篇文章打动,出于“喜欢”才点赞和分享,而并非我是个大学老师才点赞。因为众所周知,像我这样的无权无势且收入菲薄的大学老师,除了可以得到一个让人愉悦的点赞之外,其实和你一样一无所有,而我之所以写出这篇文章,基本上是用爱发电,就像你因为爱给出一个点赞一样。

2022年1月15日匆草于五角场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