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书架计划:费孝通笔下的江村,今天在讲述自己的新故事

开弦弓村是江南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庄,但翻开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它还有另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名字:江村。

在江村,费孝通和他留下来的思想,是最宝贵的财富。时至今日,依旧有许多社会学者人类学者,循着费老的脚步来到这里。

如何保留并发扬这份财富,是江村面对的课题。1月14日“江村书架计划”项目在江村礼堂开幕。收藏费孝通著作的“江村小书斋”同期启用。

据悉,这次活动旨在通过艺术家驻地创作及策展,将费孝通著作和全球乡村领域研究文献、案例、图册等陈列至江村每个角落,形成一个开放的乡村图书馆,构建一道乡村艺术景观,使文化艺术入驻乡村,推动乡建发展。

江村书架计划开幕

江村书架计划开幕

驻村两月多,这些艺术作品在江村诞生

2021年10月2日至12月2日,江村艺术驻地项目邀请5位艺术家、1位建筑师参与“书架”装置设计以及场景设计,以书与承载知识的空间为研究对象,在江村进行为期60余天的生活与创作。值此期间,装置作品《江村藏书》《江村故事》、壁画《你好,江村》、雕塑《来到我的世界,光之书屋》等与费老和江村息息相关的艺术作品在江村诞生。

“江村书架计划”总策划张文轩说,这次艺术驻地项目来源于当时江村正在计划开设的“江村小书斋”,为大家提供一处阅读费孝通和其他乡村领域学术著作的空间。“如何让在地的村民,和知识之间有一个比较容易的沟通和链接?”用艺术的方式带给大家一种新的阅读费孝通的方式,于是有了江村艺术驻地项目。

来到江村的艺术家,有几位原本就阅读过费孝通的著作。

艺术家亓文章工作室的书架上摆着《江村经济》,他曾翻阅过多次。《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等费老的其他著作。一提到江村,他就很有共鸣。

“刚接到这个驻地项目邀请时,我立刻对这个项目产生了兴趣。如果近距离接触曾经读过的书中的世界,就像一个梦境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一样美妙。”亓文章画过许多乡村主题的油画,江村延续了他的创作逻辑,让他觉得这里的人物与建筑和他的作品分外契合。

驻村结束后,亓文章留下了一幅壁画《你好,江村》。两个年轻的恋人在河边,女孩儿在读书,男孩儿望向天空畅想未来的生活。远处有村民在网鱼,背景就是天空和远山。

“这里有爱,有知识,有一直以来的渔业传统及乡村田园生活的浪漫场景。”亓文章说。

亓文章壁画《你好,江村》

亓文章壁画《你好,江村》

艺术家易连则专门为这个项目重读了《江村经济》。来到江村,80多年前的历史和眼前重合,令他分外感慨,“江村是安静又厚重的,被水环绕被水抚慰,身置其中如进入一颗历史的琥珀,打磨翻新,波光粼粼。”

他的装置作品《江村藏书》,以江村当地搜集来的建筑废料砖头为原材料。砖头的形状有些像书籍,易连在砖头外包裹一层透明树脂,看起来干净整洁。在砖头侧面“书脊”的位置安装类似“铭牌”或者图书馆的“标签”,上面有编号以及其他信息。每一块砖头有其独一无二的ID信息。这些书名都来自于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中提取的关键词作为书名。

在装置安放在江村之后,经常有村民从书架上拿起砖头看书名。江村历史和现实,以巧妙的方式,发生了碰撞。

易连装置作品《江村藏书》

易连装置作品《江村藏书》

艺术家宋兮在江村生活了2个月,他的作品是一间框架式的房子,中间吊着一盏灯,是一本发光的书。这是宋兮心中的“书架”。家是一个温暖载体,是人离开又要回来的地方,家是亲情纽带,是灵魂归处。艺术家作品将家结构与身体结合,做成移动的房子形态。房子正中间是发光的书。光通过书的形态,使光照亮移动的家与家里的人。人和空间的关系,知识和人的关系在这里得到探讨。

简国荣是“江村书架计划”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艺术家。在江村和艺术家一起工作的工程中,他也对江村这个课题产生了兴趣。养蚕曾是江村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简国荣买蚕来蚕,还在江村缫丝厂里找到很多遗留的蚕丝和家具,以一把废旧的椅子为材料,简国荣做了一件装置作品《江村故事》,让新生的桑树穿透椅子生长出来。通过对材料进行改造和重新书写,通过一系列的行为介入,他尝试创造一种理解江村文化和历史的切口和途径。

简国荣装置作品《江村故事》

简国荣装置作品《江村故事》

江村,中国农村的一个样本

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江村经济》是他观察中国乡村生态的一本著作。江村不特指一座村庄,而是中国乡村的缩影。但江村的原型,又确确实实是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的开弦弓村。

1936年,费孝通回到故乡江苏吴江,到访开弦弓村,开始他的乡村田野调查,以此为基础,并以此村为样本写下了社会学经典著作《江村经济》,“江村”学名也由此得来。

江村是费孝通关于中国农村问题学术研究的起点。在《江村经济》闻名世界以后,他依旧不断探访江村。从1936年起,至2002年,将近66年的时间内,费孝通26次访问江村。在这里,他践行着“志在富民”的理念,和姐姐费达生一起带动了江村的经济发展,也动员了海内外一众学者展开对江村的研究,使江村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农村的窗口。

在费孝通的书《吴江的昨天、今天、明天》中曾写道:“江村是我这一生学术道路上值得纪念的里程界标。从这里开始,我一直在这一方家乡的土地上吸收我生命的滋养,受用了一生......”

距离那本让江村得名的书写成,已经过去了80余年。江村也在发生变化,现代化的生活进入了这个小村庄,养蚕缫丝不再是村民的主业,缫丝厂也关闭了。

但在时间的流逝中,也有很多东西没有发生改变。江村依旧是太湖边烟雨江南一座朴实的村庄,也是长三角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村民们依旧过着平静的生活,也依旧有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继续研究着这个村庄。

“艺术家来到这里,他们并没有觉得感知上有很大的反差,人类学研究是个漫长的过程。”项目艺术总监杜晨艳说。相反,来到江村的艺术家很快融入了这座小村庄。他们住在小芳阿姨家,费孝通之前来江村居住地,这儿接待了很多到江村考察的学者。他们用驻地的方式,直接进入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和当地人生活在一起,漫步一样走过附近几个村子,有了灵感,在缫丝厂的临时艺术家工作室里创作。

“这个项目从头到尾是从生活到创作的过程,创作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和江村一样,一切是是平淡中发生的,但最后的结果让人惊艳,除了人类学,艺术在江村发生了。这些艺术是从江村日常中生长出来的。”杜晨艳说。

中国文化的根基在农村,关注乡土即关注中国。“江村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村庄,这与我生长的北方村庄,在生活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江村作为中国村庄的样本被完整的记录与展示,这是当代人的精神财富。在此以艺术驻地的方式生活两个月,展开调研与艺术创作,使我更加亲近自然。同时也使我想起自己的家乡,在生活与创作中产生情感连接,美美与共。”艺术家宋兮回顾起驻地创作生活时,如此说道。

开幕式在江村小书斋举行

开幕式在江村小书斋举行

让书和书架,承载江村的记忆

江村的故事,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江村是费孝通关于中国农村问题学术研究的起点,费孝通用一生践行“志在富民”理念,始终关注中国最基层社会生活,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以工辅农”的城乡发展理念。在当下“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时代大背景下,他的著作仍有现实意义。

1月14日至3月4日,“江村书架计划”展览期间,艺术家与建筑师将以工作坊、分享、展览的方式,与村民及公众互动与展示创作观念,以多元丰富的角度用艺术文化反哺乡村。

1996年,费孝通在国际图书馆协会第62届年会上做了题为“从小书斋到世界新型图书馆”的讲话发言,提出“乡镇的农村图书馆的崛起,必将大大加快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步伐”。

“百年江村,过客匆匆,有了这样的阵地,才能真正承载江村记忆、发扬费老理念,成为一代又一代江村人的精神堡垒。”在“江村书架计划”开幕式上,七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鹏宇说。“江村书架计划”期望“书与书架”成为江村乡村社区场景中独特的人文风景,通过这些书籍与策展活动,不断链接城市与乡村、老人与儿童、村民与访客,成为社区交流的媒介,最终形成一个文化乡建事件和知识传播,为中国乡村振兴贡献持续的理论支持和案例参考,推进乡村建设的发展。也期待着一幅幅更加美好的小康社会图景在中国江村的土地上不断展开、延伸。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