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何以走红?如何推动其更好地走向大众

近来,伴随上海浦东美术馆、成都市美术馆新馆等陆续建成开放,美术馆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社交媒体中,成为网红打卡地。美术馆何以走红?如何推动其更好地走向大众?这些问题值得探讨。

纵观当下在网络中备受大众喜爱的美术馆,或拥有独特的建筑外观,或推出了颇具分量的美术展览。前者往往由知名建筑师设计完成,其本身就堪称艺术品。后者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名家大展或经典美术作品展,如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美在新时代”展览,凭借一批馆藏精品引发观展热潮;另一类是聚焦当下的美术作品展览,作品中饱含对现实的观察思考和美的创新创造,如各大美术学院每年的毕业展都会吸引不少观众。所以,网红并不一定等于学术含量低,只是说明其传播范围广,对人们富有吸引力。美术馆不能盲目追求网红效应,但可以从专业视角研究网红传播的规律,深化自身建设,将网红流量转化为长红口碑。

美术馆成为网红,意味着互联网空间正在生成文化新形态。当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渴望近距离接触艺术的热情高涨。同时,智能手机的方便快捷和互联网即时通信技术的更新,使个体与周围世界信息交换的渠道更加通畅,人们热衷于将所见所感发布到社交媒体上进行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美术馆深入大众生活提供了丰沃土壤。

对“体验”的日益完善,是美术馆与观众建立紧密连接,进而赢得观众喜爱的关键。美术馆不仅是一个传播既有知识的机构,更是一个常新经验的提供者,一个不同于家和普通场所的、让观众产生诗意与美感享受的地方。观众在美术馆获得的体验,来自感官经验、社交经验、情感经验等。感官经验往往与物理环境有关,因此美术馆的建筑、气氛、气味、色彩、声音、感觉都很重要,当建筑空间与艺术展览产生和谐对话,将会为观众带来特别的审美体验。社交经验则源于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展馆之间的互动。一些美术展览和作品通过增强互动性,为观众带来新奇的体验。比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太虚之境”展览中,艺术家抓住当下人们对“体验”的需求,将个人思考融入创作,一件件大型互动装置经由观众的参与,完成“最终创作”,生发出新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在社交媒体上产生了许多相关话题。这类展览改变了传统美术展览的观看方式。在互动中,观众不仅在观看作品,也在观看其他观众,更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被其他人观看。人们彼此之间的互联性被构建起来,展开了新的叙事时空,带来别样的参观体验。

数字技术的合理运用,也为美术馆带来更多观众。一些传统书画作品的数字化、动态化展示,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书画的固有认知;一些运用高科技手段创作而成的现代美术作品,为人们带来超越现实的参观体验。这些尝试满足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虚拟世界、未知领域的探索兴趣。进一步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美术馆研究方法的改变,是网红美术馆、网红美术展览持续涌现的动力。过去,美术馆多采用内向的研究方法,比如研究作品的绘画题材、语言、形式等;如今,外向的研究方法不断进步,研究者在重视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意义的同时,也在拓展作品的“新空间”,即能够给观众带来思考、形成新认知的空间。由此,美术馆的教育方式也发生变化,越来越倾向于引导和激发观众的兴趣,使人们在探索中获得自我启发的机会。比如,一些美术馆改变“说话”的态度、语气,结合美术作品、空间氛围、背景资料,使其语言表达更为生动,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一些美术馆积极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如音乐会、舞蹈、戏剧表演等,延伸美术馆的社会功能,为忠实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挖掘新的潜在观众。

对于美术馆来说,网红现象的形成并非偶然。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美术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理应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像一些拥有大量经典藏品的美术馆,如果可以用新的展示方式更好地解读作品,不仅可以重塑传统作品的当代价值,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还可以为所在的城市注入生机与活力。未来,应不断完善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观众开拓更多有价值的欣赏和思考空间,推动美术馆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记者马苏薇采访整理)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