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怎样拯救网瘾少年?

杨教授的电击疗法是从哪里引进的?为什么精神病治疗会采用这种手段?

文|陶禹廷 王叉叉

提起电击,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青少年,和满脸慈爱的杨教授。

在当代中国,电击似乎能包治一切精神疾病和精神领域的「疾病」,不仅可以戒断网瘾,还被一些机构拿来矫正抽烟、喝酒、晚婚、同性恋等。 

电击怎样拯救网瘾少年?

亲自电击「网瘾少年」的杨永信/ 视频来自 CCTV-10 节目《网瘾治疗专家 杨永信》

电击为什么如此全能?它的依据又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得从精神科的两种刺激奇妙的疗法说起。

向屠宰场学习

20 世纪 30 年代,匈牙利精神病学家拉迪斯拉斯·约瑟夫·梅度纳发现,极少有病人同时患上癫痫和精神分裂症。 

电击怎样拯救网瘾少年?

拉迪什拉什·约瑟夫·梅度纳

他猜测这两种精神科疾病可能互不相容,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得了癫痫,精神分裂症的病情就能缓解。按照这一理论,梅度纳于 1934 年研发了一种引发癫痫的药品。

梅度纳的发明的确治好了少数病人。但这种药物引发癫痫的过程漫长而痛苦,以至于每次服药前,护士都必须在医院走廊里和病人赛跑。直到 1938 年,意大利医生乌戈·塞莱蒂和卢西奥·比尼发明电休克疗法,护士们才从赛跑中解脱出来。

而他们发明电休克疗法的灵感,来自于屠宰场对肉猪、肉牛的电击。 

电击怎样拯救网瘾少年?

1935 年,意大利医生塞莱蒂参观了罗马的一家屠宰场。那时的工人在宰杀肉猪前先要电一电,让肉猪变得「温顺驯服」。塞莱蒂大受启发,提议改用电击引发癫痫。两年后,塞莱蒂的搭档比尼在罗马组装了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电休克治疗仪(英文缩写 ECT)。 

电击怎样拯救网瘾少年?

 

1938 年使用的一台原始电休克治疗仪,展示于罗马医学博物馆

1938 年 4 月 11 日,一位来自米兰的 39 岁工程师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送到比尼处就诊。这位工程师享受了人类医学史上第一次电休克治疗。 

电击怎样拯救网瘾少年?

比尼在向人展示 ECT 的操作流程

比尼医生先对病人实施了 80V 到 90V 的两次电击,虽引发了癫痫,但很短暂,病人醒来后,反而唱起了流行歌曲。

比尼只得准备第三次电击,此时病人突然大呼:「别再来了,这玩意会弄死我!」但比尼还是顶住压力,实施了高达 150V 的第三次电击。

这一回,清醒过来的病人只是茫然地表示:「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能睡着了」。此后的两个月里,这位病人共计接受了十四次电休克治疗。两年后,他已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电击怎样拯救网瘾少年?

 

在无麻醉、无肌肉松弛剂的情况下,必须按住病人才能实施电休克疗法

与药物相比,ECT 见效要快得多。但在不进行麻醉的前提下,高达 150V 的电击同样能把病人电到升天。在其未经改良的头十几年,电击引起的肌肉痉挛常常造成骨折,甚至死亡。

直到五十年代初「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发明后,患者的痛苦才得以缓解。但这种疗法并不能完全取代电休克疗法的原始版本,而且电击除了能引起癫痫,还会造成失忆和认知障碍等后遗症。

不过,这些后遗症恐怕还不算最要命的。

半个多世纪的临床研究表明,ECT 仅在治疗狂躁症、重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少数几种精神病时具有显著疗效,对其他疾病则无效。

但在 ECT 刚刚面市的几十年里,专家们根本无法确知 ECT 生效的原理(到现在也不十分清楚)。这导致 ECT 被大幅度滥用,只要是精神科疾病就要电一电。甚至一些脑变性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乃至脑肿瘤和脊髓硬化症的患者,也遭受了无妄之灾。 

电击怎样拯救网瘾少年?

经过 ECT 电击的病人往往目光呆滞,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缓解 

 

更恶劣的是,有些精神病院用 ECT 来整治那些不服从管束的病人。1958 年 2 月,美国纽约的医生雅各比就曾在信中提到:

必须承认,在过去的许多案例中,ECT 被用来「打晕」那些嘈杂的病人。我们本可以使用更加人道的方法对待他们。有一名住院 16 年的 64 岁老太太,因为过分吵闹引起周围居民投诉,被院方数次施以电击,纯粹只是为了让她保持安静。

精神病院的不规范行径终于引起了民间的不满。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欧美国家爆发了激烈的反精神病学运动。ECT 遭到科学教会和公民团体的猛烈抨击,被认为是伪科学,甚至是对人权的侵害。

1975 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最终达成了一个妥协方案,使 ECT 的应用受到严格管控。一些法令也禁止在未经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强行实施 ECT。虽然学术争论和伦理争论至今仍在继续,但西方国家的精神病院里用 ECT 惩戒病人的现象已基本绝迹。

同性恋,电一电

除了被大量滥用的 ECT,精神科另一种备受争议的刺激疗法是「电击厌恶疗法」。其发明过程,比 ECT 更令人不忍直视。

1920 年,为了证明「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对人类同样有效,约翰·布罗德斯·华生与助手雷纳在霍普金斯大学进行了著名的「小阿尔伯特实验」。他们让 9 个月大的幼儿小阿尔伯特为科学献身,先短暂接触白鼠、兔子、狗、猴子等小动物,当其再次接触白鼠时,便制造出震耳的噪音。

小阿尔伯特被噪音吓得大哭,露出惊恐的表情。经数次重复操作,即使不再制造噪音,小阿尔伯特也不愿意再接触白鼠,甚至开始躲避其他毛绒绒的东西。 

电击怎样拯救网瘾少年?

「现在他连圣诞老人都害怕!」小阿尔伯特六岁时死于脑水肿

 

 

「小阿尔伯特实验」令华生在学术界声名鹊起。他开创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被视为一种「可被验证」的科学理论,具备极强的实用价值。

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精神科医生开发出各式各样的「行为矫正」,「电击厌恶疗法」即是其中之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击厌恶疗法被大量应用于「矫正」同性恋。其流程很简单,先给病人套上电击器,再让其观看俊男照片。假如病人有了生理反应,就实施惩罚电击。 

电击怎样拯救网瘾少年?

摇滚明星 Lou Reed 在 1950 年代末曾因性取向接受电击矫治,后仍以性取向闻名

然而,这些疗法在实际应用多年后,始终达不到预期疗效。

究其原因,后天训练的条件反射如果脱离了刺激物的影响,总是会自动消退,这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改变而演化出的本能。因此,不论遭到多少次电击,同性恋患者总会在停止治疗后故态复萌。

1970 年,在电击厌恶疗法不奏效的情况下,美国医生罗伯特·加尔布雷斯·希斯发明了一种「电击快乐疗法」。

这种疗法先将电极插入患者大脑的「伏隔核」(大脑中一处和快感有关的区域),在患者观看男女色情片期间施以电刺激,使其产生快感。

 

电击怎样拯救网瘾少年?

实验概念图

相比「厌恶疗法」,「快乐疗法」效果拔群。经过治疗,B-19 号患者开始主动按下电击按钮,还对异性产生了性欲。在出院后,他和一名女性保持了长达 10 个月的性关系。

但治疗并没能让他真正成为异性恋者。B-19 号患者最后成了一个双性恋。

电击使人自由

那么,杨永信医生使用的到底是电休克疗法,还是电击厌恶疗法呢?

在央视 2008 年和 2016 年两次针对杨永信及其网戒中心的采访中,杨医生多次将电击治疗称作「行为矫正」,令亲历者不寒而栗的 13 号治疗室也挂着「行为矫正室」的牌子,看样子似乎是电击厌恶疗法。

但从目前录像曝光的电击操作流程来看,电击治网瘾的全部设施只有一台氧气罐、一部电疗仪和一张床,治疗中未涉及任何类似于俊男照片或色情片之类的反应对象。这更像是典型的电休克疗法。 

电击怎样拯救网瘾少年?

杨医生的治疗仪,仪器上标有「电休克」的字样

在现有的、国际公认的治疗手段中,没有哪一种电击疗法与「杨氏电击」一致,虽然其使用了电休克疗法的流程和行为矫正的名义。

特别是,杨教授的疗法克服了西方那一套电击的缺陷:ECT 要达到治疗目的,必须先用较高电压引起患者癫痫,患者要么陷入昏迷,要么神情呆滞,短时间内会丧失行动能力,不少人甚至会失忆,忘记电击带来的痛苦。

而杨医生的低压电击要安全得多,根据媒体报道,他电过的网瘾少年不但没有癫痫,而且个个神志清醒,激动地向父母道歉,显然对治疗过程记忆犹新。 

电击怎样拯救网瘾少年?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