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中国》:重建日常生活的礼仪体系

编者按:礼仪、言语、茶器、色彩……中国人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器一物是我们的日常审美,也都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雅、美好的那部分,渐渐又回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礼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在古代,中国被外国友邦称作“礼仪上国”,在几千年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张重要名片。

最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职业礼仪讲师海英所著的《礼仪中国》,这是一本关于古人日常生活的礼仪小书,全书围绕行住坐卧、言谈举止、衣冠服饰、迎来送往、宴飨婚嫁等几个部分,用图文、案例并用的方式呈现出了一幅幅古代日常生活仪礼图景。此外,作者也专注于礼仪的古为今用,她选出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容,结合现代社会的礼仪规范,进行详细图解。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中与西,古与今之礼相混杂的时代。传统礼仪不再是当代国人的通行准则,但不可否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仁义礼智信”以及“温良恭俭让”的基本要求,仍融入在寻常百姓之家,深刻在日常生活之中。人们从家庭琐事到为人处世,从宴飨到婚丧,从私人领域到公共场所,亲朋好友、长幼平辈之间,都可以看到传统之礼发挥的作用。对于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懂礼、习礼、明礼、守礼仍是为人处世、行为准则上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坐立行走的规矩,衣冠服饰的款式,见面待客的礼节,乃至餐桌上的一些基础礼仪,无不显示着古人的谦逊、智慧与风度,而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的我们对于古礼是有曲解的,当前的一些影视剧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随意的解读和呈现。曾经的“礼仪中国”是否已经远去?而哪些礼仪文化被赓续下来并编织进我们的文化基因?最近,澎湃新闻专访了《礼仪中国》的作者海英。

《礼仪中国》

《礼仪中国》

礼失求诸野:汉唐遗风在日本韩国的延续

澎湃新闻:在书中也多次出现这样一句话:“后传入日本和高丽,到今天仍在使用”比如在“跪拜礼”的部分、比如在介绍“席地而坐”的坐姿时,有时候我们讲“礼失求诸野”,现在在讨论中国古代文化时也常有这种感觉:或许在中国已经被弃置很久、只是在文献中“存活”的一些礼仪需要在曾经中国文化辐射到的外邦去寻求。在研究和复原中国礼仪时是否会去别的国家寻访,或者进行对比?可以以具体的案例谈谈他们是如何保留某一个礼仪规范、或者是结合实践做了哪些调整吗?

海英:我们的国家曾经是向海外输出“衣冠礼制”的礼仪之邦,但是在今天,在国内很少有这样的礼仪保留,最多也是从古籍文献、出土文物或者古画中去寻找线索,甚至不得不“礼失求诸野”。我在书里,多次提到日本和高丽等东亚国家对我中国传统礼仪的延续和保留,这不仅是给读者一个更为直观立体的想象空间,更是一种对传统礼仪文化流失的提醒。

在许多年前,我几次去韩国、日本参观和感受。现在的韩国和日本的礼仪规范,基本上是从我们古代传过去的,而且还保留得非常完整。

比如韩国的礼智院是一家由韩国文化部支持,专门教授韩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一所学校。进入学校大厅就可以看到墙上挂着一幅巨型孔子画像,两边贴着取自《论语》的两句“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个学院开设了大量不同形式的传统礼仪课程,有韩服文化,有专为儿童开设的日常礼仪,重点讲授日常的言行举止、揖让应对等等。甚至还为外国友人也开设了韩国文化、茶礼、学习如何做泡菜、穿韩服。当然,传统礼仪在韩国是最基础的教育,在学校还会开设射礼、冠礼、笄礼。除此之外,韩国民众每遇到中秋、端午、春节这样的节日,家家也会祭祖。祭祀中的仪程,与中国传统礼仪一样,祭品摆放有位置规矩,家人按辈分高低跪列,在祖宗神位之前举行献酒、荐饭仪式。同样,韩国也举行祭孔大典,就连祭祀人的步态,仍保留了我国传统祭礼中“拾级聚足”的登阶方式,就是一足登上一阶后,另一足与之并立,然后再登上一阶,就这样以一足一并,一级一级登阶的步法以示敬重。

日剧《朝九晚五》剧照

日剧《朝九晚五》剧照

日本的传统文化,一直是最具我国汉唐遗风的,礼制也是。在《礼记》中有许多与日本生活礼仪有相似之处。比如在榻榻米上席地而坐的姿势,手势位置,行礼动作,跪拜姿势等等,与我国传统礼仪极为相似。再如大家熟悉的日本鞠躬,对尊长、平辈的行礼度数,视线落在受礼人的哪个区域才能表达敬意。给客人端茶倒水,会用上托盘。不是直接转身,而是后退几步再转身的礼敬姿势,无不是我国传统礼仪的展现。日本茶道也源自我国宋朝的点茶,不同于唐代的煎茶,我国宋人喝茶时,会把茶叶磨成粉,有时还会在茶汤里作画,这叫茶百戏。可惜茶百戏在今天却消失了,但是在日本仍旧可以见到。

由此,我们如何重建新时代中华礼仪体系,如何让传统礼仪走进校园、社区、寻常百姓家,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宋]《文会图》关于点茶的局部

[宋]《文会图》关于点茶的局部


[元]《斗茶图》局部

[元]《斗茶图》局部

澎湃新闻:具体到个案中,书里你也引用学者尚秉和的观点:“盖席地之风历三代两汉,至晋而更。跪坐之容,历三代两汉以讫于唐,约数千年,至宋而革。迄于今,惟日本、高丽仍席地跪坐,合中国无有也。且高几、高案亦相因以起。凡读书、习字诸动作,亦相因以变更。此乃中国起居史上之一大革命。”

其实在日本和韩国,尤其是日本后来演化的榻榻米,几乎是席的照搬,而且成功地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在诸多的起居陈设和举止仪表中,席和由席而衍生的一切容止规范显得非常突出,这背后有一种怎样的文化背景?你怎样看席在日本和韩国的接受?

海英:说到席,以及由席而衍生出来的古人日常生活习俗和仪礼,确实是非常突出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写《礼仪中国》这本书的时候,把席地而坐放在开篇的原因。

先秦时期,古人的民居住宅都比较低矮,空间也不太大。为了隔潮,有钱人家里会把室内都铺上筵,再把席铺在筵上,功能相当于今天的座椅。人跪坐在席上面也比较舒服。同时,围绕着席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日常礼仪比较多。人们席地而坐,向对方表达最高礼敬的方式,也是顺势向下俯身,形成了跪拜礼,人们也常常促膝长谈。只有在席礼稍有区别,比如请尊长、贵客坐正席,有时会在大席上再加铺一张小席,或者为贵宾另单铺一席,叫贵宾席。在本书的第一章“举止仪表篇”的“衣冠”一节,讲到了古人不管是着履还是穿屐,日常起居登堂入室有脱鞋的礼节,尤其是在朝堂,人臣见君王还要行履袜之礼。

自东汉开始,随着民族大融合,人们的生活方式、衣着服饰以及家具用品都有了变化。其中西域的一种坐具——胡床出现,坐在胡床上是以跨坐的方式,让膝盖得到了解放。随之而来的,比如榻,也在慢慢地加高。从汉代经历隋唐五代数百年,再到宋,高大桌椅的出现,并逐渐普遍,才彻底摆脱席地而坐,变成垂足高坐。同时,还直接影响了古人的饮食方式,围桌合食开始慢慢得到发展。

[唐]《高逸图》中的席地而坐的场景

[唐]《高逸图》中的席地而坐的场景


[宋]《文会图》中使用桌

[宋]《文会图》中使用桌

当席传入到日本和高丽,席地而坐的姿势,甚至行跪拜的礼节,也几乎照搬我国古代的席礼,能够延续至今我想有几个因素。比如,日本是一个民族比较单一的国家,没有经历毁灭性的礼崩,历史文化也没有较多的更替。而我国改朝换代和民族融合则很频繁,中华传统礼仪不断吸收、融合周边文化,展示出了巨大的包容性,这是孔子说“礼,时为大”的体现。在日韩,席礼延续至今可能也与这两国的民居空间较小有关。比如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也有西式家具进入,也没有造成多大的冲击,直至今日,日式传统家具一直占据主流,席地而坐仍是一种最好坐姿方式。

《海街日记》剧照,由席衍生而成的榻榻米,成为日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

《海街日记》剧照,由席衍生而成的榻榻米,成为日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

重建规范的礼仪体系,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澎湃新闻:这里也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就是“器”与“道”的关系:一个新兴的物品的出现会影响整个礼仪的习惯和程式:比如八仙桌和圆桌的出现为“合食制”提供了可能,而胡床的流行又逐渐瓦解了沿用了千年的“席地而坐”和与其相关的一切礼仪。你怎样看这种现象?是否还有类似的案例?

海英:道与器,其实是属于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关系。我们翻阅传统文化古籍文献,都可以发现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器以藏礼”或者说“器以载道”是最重要的内容。

通过器,可以展示一种生活方式和礼仪秩序,比如你刚才说到的八仙桌和圆桌的出现,就打破了原来人们席地而坐和一人一案的分食的习惯,变成了围桌合食制。西域胡床的进入,让席地而坐变成了垂足高坐,反倒凸显出后世行跪拜礼背后所体现的尊卑贵贱,上下高低等级。除此之外,器,还可以体现一种典章礼制,是一种礼的尺度的体现。比如,商周时期出现的青铜器,它不只是贵族们日常所用的器皿,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澎湃新闻:《礼仪中国》使用比较多的材料是三礼,年代久远,三礼也是古代中国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在当时的实践中就比较有难度。甚至像是上一个问题所呈现的,真正沿用到今天的是经过各个时代的民族融合文化影响的新的礼仪制度,而非周制。你的写作中怎样对这些历史材料进行取舍?比如是否在三礼的巨细和庞杂中选择在后代的历史中实践的比较好的或者说对今天仍有意义的?

海英:传统礼乐文化浩如烟海,“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是我国古代礼学重要的理论形态。后世几千年的礼仪形式上变化了很多,但其礼仪内核没有大的改变,其文化的源头仍旧是三礼文化。

我想,现在除了能让读者从本质上了解、认识古代日常礼仪文化之外,对于那些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现实意义的,可操作性的,符合这个时代发展的礼仪行为规范也是可以提取出来古为今用的。

比如,对当代青年人的“成年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我从《仪礼》中挑选出周制的冠礼和笄礼,也就是古代成年礼。整个仪式繁杂庄重,从古人选择加冠日,慎重为受礼者挑选加冠嘉宾,到仪式上男儿头发绾髻加冠,女孩加笄,行礼、跪拜,荐食、祭酒、取字、拜谢等等,每一个仪节和动作,每一句祝辞,都可以感受到尊长对即将踏入成年行列的青年殷切的希望。

揖礼

揖礼


及笄礼

及笄礼

周制冠礼,是我国传统成人礼最为完整的一套仪式,后世对其内容删减很少。可惜在今天的中国,没有一套完整的成年礼的体系。在今天的韩国,宪法规定十九岁到二十岁的男孩儿女孩儿都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参加成人礼,穿上韩服,男孩行冠礼,学习如何使用扇子。女孩头发绾成髻,插上笄。在日本,今天仍保留着择吉日庆贺成年的仪式,年轻人都要穿上传统和服,到神社祭拜,以示成年。

澎湃新闻:你从事一些很实际的礼仪培训的工作,像上面说的中国礼仪文化集大成的三礼太过久远,它本身就不具备照本宣科的可操作性,那我们现在的礼仪的形式,比如基本的坐、站、行走、见面、待客等所要遵从的礼仪应该依照什么文献母本来推行?还是主要在实践中摸索和制定更适合当下的?

海英:我国需要重建的是真正具有内在约束力的信仰系统,需要重建规范的礼仪体系,而且这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了。我们会发现,去海外旅行,一部分中国人礼仪缺失,一张张贪食、杯盘狼藉、损坏公共物品的不文明行为的照片屡见报端。以上种种行为,都与一个自古被外邦称之为“礼仪之邦”,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极不相称。

史学家钱穆先生认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礼”,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连自己最独特、最具代表性的礼都消失了,那还谈何民族自尊、自信。

所以我们一定要以中华传统的优秀礼仪内涵为根基,结合当下社会生活特征,有选择性汲取一些外来礼仪文化核心,在形式上加以创新。礼学经典之一的《礼记》,里有许多礼仪精神和核心价值仍具有现代意义,比如一些为人处世的准则和行为规范。尤其是《曲礼》《内则》《少仪》以及《弟子职》等等这些篇章,讲的都是古人言行举止、仪表仪态,进退揖让、视听饮食、洒扫应对、待客拜访、谦恭辞让、尊老进贤、邻里和睦等等日常生活礼仪。后世朱熹的《童蒙须知》的教学内容,都是从《礼记》里面选取出来的。

澎湃新闻:可以谈谈中国的哪些礼仪可以转化,为现在通行的国际礼仪提供一些帮助吗?

海英:从社交往来的礼节上来说,比如见面礼中,我们传统的拱手礼、合十礼、揖礼都可以转化为通行的国际礼仪。这几种行礼姿势端庄优雅,操作起来也简单便捷,主动性强,一方可随时随地向对方行礼。相比西式的握手、拥抱、亲吻礼,我国这几种传统见面礼行礼时,保持了距离,虽然少了身体接触的亲密感,但是向对方表达敬意的程度一点也不少。

从礼仪思想的高度来讲,我们向外追求言行举止的规范,同时也向内注重心性涵养。古礼讲究的忠孝信义、舍生取义的品格可以成为当今世界现代文明的行为典范和准则,尤其是“和而不同”的处世之道,正是当今新形势下的世界需要的。另一个核心就是“敬”,也是值得借鉴的。《礼记》有云“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人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即使是一个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值得尊敬的地方。

澎湃新闻:你在实际推行礼仪时面临哪些实际的困难?比如是否对于以哪一种仪态姿势为准则大家各执一词等等?在实际推行中不太好进行等等?

海英:在今天这个十分崇尚个性自由的时代,推广传统礼仪是有一定的实际困难的。目前国内礼仪教育,重西式轻传统的比较多,家长宁可让自己的孩子花几万元去学西方贵族礼仪,学习如何拿刀叉、拿红酒杯,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如何优雅吃中餐。许多女性朋友喜好英式下午茶,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下午茶”,礼仪上的考究,与英式下茶有过之无不及的风范。比如在唐代,宫廷女子常举办“下午茶”,每位女子从发型、头饰、妆容、礼服,那可是一等一的优雅华贵,茶具、茶桌、坐具也都极为精美考究,还有现场奏乐。

[清]《月曼清游图册》古代女性的雅致生活

[清]《月曼清游图册》古代女性的雅致生活

礼节是有其时代性和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的,比如大家很排斥跪拜礼。而跪拜礼在先秦时期一直是常用礼节,为何最后成为了大家心中不接受的姿势呢?一是在汉初叔孙通为汉高祖制仪时期,严格规定臣下见君上须叩首跪拜,不跪不拜要受处罚。当然,还有随着高足家具的出现,人们不再席地而坐,人们下跪行拜礼,反倒礼敬程度显得更为隆重,受礼人的威严感更为突出,到了后世,也彻底演变成了在封建社会里,用来区分高低贵贱的一种礼节了。

再如对古礼中敬语的推行,许多人觉得今天说这些文绉绉的话,很奇怪。其实古礼有许多敬语,有时候是适合的,比如在写信时开头写上“某某敬启”或“某某拜启”,结尾写上“顺祝春安”或“顺祝安祺”,总比直接写某某收,结尾说“好了,再见吧”要有深意得多。“言语之美,穆穆皇皇”,与他人交谈,态度要恭敬,谦虚恭敬,明尺度懂分寸。对于传统敬语礼仪文化,希望家长或学校,可以让年轻人多多了解,理解许多礼节所要表达的“敬”意,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所以在礼仪推广方式上,不可只注重形式,只做操作层面,一定要对每一个礼节的内在含义讲清楚,抓住深层的“义”。

用今天这个时代的眼光,正确对待这份绵延数千年的传统礼仪文化

澎湃新闻:回到这本书中,《礼仪中国》中也引用了很多古代绘画材料,比如《历代帝王图》中出现的“凭几而坐”,还有《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垂足坐”,您可以再谈谈在这种对比文献记载和传世画作或者出土文物获得更加直观的理解的案例吗?

海英:虽然传统礼仪在诸如《礼记》《周礼》《仪礼》《左传》等古籍经典都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复原时还是有局限性的。而古代的传世画作、各种出土的文物、古墓壁画等等,都是古人生活场景最为真实的写照。

比如:在写“席”礼一篇,我用了《历代帝王图》《韩熙载夜宴图》的局部图景,可以完全看清楚那个时期坐榻的真实形制和坐在榻上的姿势,以及由“席地而坐”到“垂足高坐”的演变时间。其实在叉手礼一篇中,如何行叉手礼,也提到了这幅画里面一位正在向韩熙载行叉手礼的情景,真实精准地再现了叉手姿势。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再如,在写“衣冠服饰”篇,不同时期的衣着服饰,发式和着装礼仪等等,配上了《历代帝王图》的局部,从中获取到了汉代冕冠衮服极其精准的样式图。在写宴饮一篇时,借鉴了东汉墓壁画《宴饮百戏图》,全方位展示了古代宴飨场景,参加宴席者的服饰、坐姿、食物的摆放位置、现场舞者的姿势。写“拜见礼”时,古人往往初次登门去别人家拜访时会用投“木刺”的方式,让主人对本人有个大体的了解,木刺其实就是一种用木片削成的简牍,为了让读者更为形象地了解,便配上了出土的古时“木刺”图,尤其是木刺上还留着古代拜者书写名片的内容,比如抬头写什么,问候语会写在什么位置,结尾还会写上官职或字、籍贯等内容,为我们了解古代名刺书书写内容,提供了具体精准的范本。

澎湃新闻:还有就是《礼仪中国》中设置五个单元,可以谈谈为什么关注到这五个部分?

海英:全书的内容,总共分为举止仪表、向位礼仪、社交礼仪、饮食礼仪和人生礼仪五个大篇章。

举止仪表篇,具体是对古人的坐、立、行、容貌和衣冠作了详尽的介绍。之所以把“举止仪表”放在开篇,正是有礼之貌的最好表达。第二篇“向位礼仪”重点对古代居住宫室建构布局进行介绍,从中了解古代不同地点、不同场合的方位礼制。对今天国内、国际通用方位排序也作了详尽的介绍。第三篇“社交礼仪”,重点介绍了古代几种常用见面礼,比如跪拜礼、揖礼、拱手礼、叉手礼等等。第四篇“饮食礼仪”介绍古代的饮食文化、各种器皿、筷子文化等等。最后一篇是“人生礼仪”,选择了诞生礼、冠礼、笄礼和婚礼四部分内容。主要是对仪式以及发展演变作一个详尽的呈现。其实,人生礼仪篇当中,各种风俗仪节背后所体现的人文内涵是非常重要的,包含了古人对天地、生命的敬畏之心,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婚姻家庭角色的不同思考。

澎湃新闻:其实现在的互联网开放的环境导致对一个事情的看法很容易片面和激化,比如之前综艺出现的徒弟为师父倒茶,倒完茶后刚好茶壶口嘴冲着师傅,就被批评不懂规矩,但是网友会很激奋地指责这是一种“封建礼教”。包括现在稍微对于女性的仪容服饰进行规范就有可能被网友定义为“女德班”,你怎样看这些现象的出现?

海英:网友指责是封建礼教,我觉得有点矫枉过正了。给客人倒茶时,茶壶嘴不能对着尊长或客人,在传统的茶道中也有这样的讲究。主要是为了避免壶嘴里的热气冲着客人。这就像传统礼仪当中讲到的,给他人传递物品时,带尖儿、带刃的一端不可朝向别人是一个道理。我们平时喝酒,与别人碰杯时,为了向对方表达敬意,有时候需要把杯口稍低于对方的酒杯,对于这样的礼节,大部分人就能接受,为什么就不能接受茶壶摆放的礼节呢?而且同样也是一种传统礼俗而已。

另外,女性对服饰妆容进行规范,仪表妆容整洁,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的体现。虽说今天是个崇尚个性化的时代,但不能把粗鲁当个性。有时候,对于传统礼仪,我们要把目光放宽一些,一定要先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再做批评也不迟。不能眼前看到几个字,或听到几句话,就一股脑全部否定掉。当然,对于那些确实不适合当代社会生活的,尤其是那些陈旧保守、糟粕性的内容,比如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等这些不符合今天时代发展的礼俗,绝不可推广,更要杜绝。但不能因噎废食,彻底抛弃。我们要学会用今天这个时代的眼光,正确对待这份绵延数千年、独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礼仪,去芜存菁,形成具有新时代特点,又不失中华传统本色的礼仪文化。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