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是每个人每年都会有的。而某些生日的庆贺举动,因为人的社会性本质属性,变成了一种社交活动,从中也可窥探一时的社会生活。本文主要根据《红楼梦》中第六十二回和第六十三回两个回目中有关贾宝玉过生日的描述,试图从民俗学的视角分析其中生日礼物的流动、生日当天贾宝玉的主要活动,以及治寿宴的具体情况,力求通过民俗学的方法解读《红楼梦》,还原当时人们的生活片段。原著中跟宝玉同日生日的还有宝琴、平儿、岫烟,本文将以宝玉为中心,通过其他三人的描述补充有关生日习俗的细节。
简单来说,民俗就是民间风俗,它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是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积年累月,民俗已成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作为一只“无形的手”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一年一度的生日庆贺举动构成人生礼仪重要的,也是经常性的内容,是民俗学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据统计,在《红楼梦》中一共有17处生日描写,其中详细描写的有贾敬的生日(第十回)、宝钗的生日(第二十二回)、薛蟠的生日(第二十六回)、凤姐的生日(第四十三回)、宝玉的生日(第六十二回)、贾母的生日(第七十一回)。相比于其他几回的生日场景,作者在第六十二回宝玉的生日描写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人们过生日的一般景象,尤其是与贾敬跟贾母过生日时的大场景不同,贾宝玉的生日描述更加贴合普通人的实际情况。
在第六十二回中,作者首先交待了前文中的玫瑰露与茯苓霜一事,紧接着就引入了新的内容,“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从这里开始正式进入贾宝玉的生日时间。后来经袭人之口,我们知道平儿的生日也是在此日,然后湘云又直口说出岫烟的芳诞。就这样,众人商议着给四人一起庆寿。
一、生日礼物的流动
宝玉生日当天收到了姨舅家、众姐妹及家下人等的各色礼物,详见宝玉生日礼物一览表。赠送寿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对此礼极为重视,以表达人们对寿翁健康长寿的良好祝愿。同时,人们通过礼物馈赠与其他互惠交换方式,达到维持、再生产及改造人际关系的目的,是人们社会生活角色扮演的重要内容。当然,针对这个内容我们要从送礼主体出发区别对待。
宝玉在生日当天收到的礼物可以粗略的归纳为三个主要来源:一是姨舅,即薛姨妈与王子腾处送来的礼物。俗话说“娘亲舅大”,这一部分礼物无疑具有重要的地位。尽管薛家家财万贯,薛姨妈一家又暂住在贾府,但是薛姨妈给宝玉的生日礼物不能盖过其舅王子腾,且要照例减一等;二是家里众姐妹的贺礼,“姐妹中皆随便”,“聊复应景而已”。大家相守一处,又皆年幼,故对赠礼无甚要求;三是跟家里常来往的“女先儿”以及家庙里的和尚姑子送来的寿礼。女先儿就是说书弹词唱曲的女演员,因为跟贾府常有业务往来,故也来为贾府第一看重的人物贺寿。即使在今天,很多商家也会给重要客户拜节拜年,以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家庙里的僧尼主要是走程序,礼物类型大多固定。因贾母、王夫人不在家,不曾预备,故省去不表。宝琴与岫烟的生日礼物,主要是由凤姐按照贾府定例,由“官中”出面筹备。而平儿由于其身份与职位之故,主要是“上中下三色家人来拜寿送礼的不少”。
众人给宝玉所送的礼物多取吉祥平安之意。张道士带来的“寄名符”,主要是为了防止小儿难养,寄名给菩萨僧道做子女所佩戴的一种牌子,希望小孩能够顺利长大成人。“供尖儿”就是供品的顶端部分,以其作为礼物送人时,主要表达祝福的意愿。“疏头”是一种祭神的祝词,写在长条纸上,祈求神灵保佑。而“本命星官值年太岁”都是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的专职神灵。“周年换的锁儿”,这是大多数中国家长都会为小孩置办的物件,以期锁住小孩的灵魂,不给各路妨碍小儿成长的妖魔邪怪可乘之机。贾宝玉在家中“万千宠爱集一身”,在第二十五回中贾母还请马道婆在庙里为宝玉在大光明普照菩萨前点上“大海灯”,每日舍上五斤香油,为的就是“永佑儿孙康宁安静,再无惊恐邪祟撞客之灾”。
如此种种,都是寄托了长辈对晚生辈的无限挂念,对其成长成材的期盼与祝愿。娘舅王子腾送给宝玉的礼物是典型的长辈给晚辈过生日的寿礼,一套新衣服,一双新鞋袜。笔者小时候每年过生日都能从外婆家得到一套新衣服,其背后的意义主要是新的一岁以美好开始,蕴含了长辈对后代健康快乐成长的希冀,同时也契合小孩喜欢新东西的心理。受神话影响,寿桃则代表了长寿,《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就是闹的西王母的寿辰宴会。王子腾的礼物中还包含了“一百束上用银丝挂面”,面条是庆贺生日的必备食物,面条绵长不断,“面”“绵”同音,容易使人想到长寿。至今在山西某些地区,在为人庆寿时,参加宴会的宾客需将碗中最长的一根面条挑选出来放到寿者碗中,寿者吃下这碗面条就能延年益寿。王子腾所送寿桃与挂面在数量上都选了“一百”为单位,暗喻了“长命百岁”的祝福。而家中众姐妹所送礼物,多为精致小巧的“玩器”,也有姑娘们自己的书法、针线作品,因为多是自己制作的,取其亲密友爱之意。
所谓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因为宝玉年幼,对赠礼的回馈方式主要是礼节性的,到各长辈处去叩拜,仪式性的回礼即可,不需要回赠以实物性的礼品。但如何给妙玉回礼,却成了一个难题,因为妙玉送出了一份不比寻常的礼物:一张写有“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的粉笺子。“当时拿了纸,研了墨,看他下着‘槛外人’三字,自己竟不知回帖上回个什么字样才相敌。只管提笔出神,半天仍没主意”,最后是由跟妙玉做了十年邻居,并有“半师之分”的岫烟点拨几句,回了个“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才了却这桩难事。回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结合送礼者的地位、礼物的类型做出合适的选择,使双方都能满意。相比于宝玉的扭捏不定,作为荣府第一掌家媳妇的最得力助手,平儿处理起礼节性事务来可谓是得心应手。“原来平儿出去,有赖林诸家送了礼来,连三接四,上中下三色家人来拜寿送礼的不少,平儿忙着打发赏钱道谢,一面又色色的回明凤姐儿,不过留下几样,也有不收的,也有收下即刻赏与人的”。
礼物的流动包括了“来”与“往”两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收下人家送来的礼品而可以没有任何表示。在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中,收到对方的礼物就一定要回赠相当的礼物,即使是婚丧嫁娶场合不方便即时回礼,下次对方有同样事情时就要及时去送礼,不能欠下这份“人情”。平儿在处理这件事情时就是“打发赏钱道谢”,区分不同对象做出不同反应,这是很合“规矩”的。礼来礼往,并不是说送礼者对自己所送之礼有期待回报的预想,而是礼物交换中暗含的互惠原则,平等地位,以及对下次礼物流动的期待,而礼物则不分贵贱。
二、宝玉生日当天的仪式性活动
宝玉生活在门第森严的贾府,在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家里的规矩自是严格。再加上“庆贺生日这一习俗的基本核心还是思亲娱乐,与儒家孝亲观念的大方向是一致的”,故宝玉生日这天上午要完成一系列礼教规定的活动,显得特别忙碌。
这日宝玉清晨起来,梳洗已毕,冠带出来。至前厅院中,已有李贵等四五个人在那里设下天地香烛,宝玉炷了香。行礼毕,奠茶焚纸后,便至宁府中宗祠祖先堂两处行毕礼,出至月台上,又朝上遥拜过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一顺到尤氏上房,行过礼,坐了一回,方回荣府。先至薛姨妈处,薛姨妈再三拉着,然后又遇见薛蝌,让一回,方进园来。晴雯、麝月二人跟随,小丫头夹着毡子,从李氏起,一一挨着比他长的房中到过。复出二门,至李、赵、张、王四个奶妈家让了一回,方进来。
我们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到宝玉穿梭于各处疲惫的身影。只见宝玉早起洗漱完毕,穿上十分正式的“冠带”,便开始了一系列的仪式性活动。首先来到前厅院中,李贵等人已设立好天地香案,宝玉炷香、奠茶焚纸。注意区别此处摆的是天地香案,而不是寿案。因为古时只有年满五十岁的长者才有资格摆寿案庆寿,低于此年龄者就叫“过生日”,只能祭祀天地,谢天谢地。紧接着宝玉便来到祖先祠堂,慎终追远,拜谢祖先的恩德。因为贾母、贾政夫妇不在家,宝玉便在月台上遥拜致意。不管长辈在不在场,对长辈的礼节都不能少。贾赦生病时,贾母委托宝玉前去探视,贾赦需先站起来给贾母请安问好,然后才能开始叔侄对话。贾母等三人与宝玉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且子女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故叩拜顺序排在前列。然后就轮到了尤氏上房,贾珍是长房长孙,并兼着族长一职,且民间有谚云“长嫂如母”,故此处礼节也甚为重要。回到荣府,宝玉先至薛姨妈处行礼,接着就挨次到“比他长的房中到过。”这样就看出了贾府大家庭中尊卑长序的严格等级,即使是众星捧月般的宝玉也需要小心遵守。复又出了二门,到四个奶妈家让了一回。在贾府中,有年月的佣人比一般的主子地位还高,贾母召集众人商议为凤姐过生日时,家里的老嬷嬷都告了坐,而邢王夫人只能俟立两旁。在原著中多次出现的李嬷嬷,就仗着宝玉小时吃过她的奶在怡红院中可谓无所顾忌。到过各处房中,宝玉才算完成了当日的仪式活动。而此时,“宝玉笑说走乏了,便歪在床上”。
以上就是须由宝玉亲自完成的礼仪活动,充分显示了相沿成习、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在个人生活中所具有的非凡影响。尽管在实际中,个体有时会疲于应对,但无论情况如何,都需按制完成,不可懈怠。民俗习惯一经形成,就对社会成员具有一种强制力,如果个体不能正确履行,就会使群体产生集体的批判。宝玉在生日当天还有一个活动,不必亲自参与,“各庙中遣人去放堂舍钱”。就是由家人去寺庙中布施僧众以期消灾得福。善恶相报观念深入人心,尤其对宝玉这种福重之人,家人更是注重平时为他积德行善,“以后大凡宝玉出门的日子,拿几串钱交给他的小子们带着,遇见僧道穷苦人好舍”。
作为生日当天的主角,宝玉早起去各处行礼毕方回至房中,“只听外面咭咭呱呱,一群丫头笑进来,原来是翠墨、小螺、翠缕、入画,邢岫烟的丫头篆儿,并奶子抱着巧姐儿,彩鸾、绣鸾八九个人,都抱着红毡笑着走来,说‘拜寿的挤破了门了,快拿面来我们吃’。刚进来时,探春、湘云、宝琴、岫烟、惜春也都来了”。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第四集中,宁府设宴为贾敬贺寿,虽然贾敬本人未到场,但是家人还是在堂中虚设上席,座位后面立着一个大大的“寿”字。自贾母以下,由邢王二夫人带领家中众女眷依次磕头拜寿。比宝玉年幼(包括年龄跟辈分)的家人以及家下仆人按理都要来给宝玉拜寿,只因“王夫人有言,不令年轻人受礼,恐折了福寿,故皆不磕头。”在年轻一辈中,由于家长的宠爱,民俗习惯也表现出了其灵活性。“虽众人要行礼,也不曾受。回至房中,袭人等只都来说一声就是了。”尽管如此,这个过程还是不能省略,须保留必要的形式。只有平儿来了,“我哪里禁当得起,所以特地赶来磕头”,“平儿便福下去,宝玉作揖不迭”。
三、宴开玳瑁、褥设芙蓉
探春见人已大致来齐,便说道:“可巧今儿外头厨房不预备饭,一应下面弄菜都是外头收拾。咱们就凑了钱叫柳家的来揽了去,只在咱们里头收拾倒好。”“探春一面遣人去问李纨、宝钗、黛玉,一面遣人去传柳家的进来,吩咐他内厨房中快收拾两桌酒席”。几番周折之后,便在芍药栏里的红香圃三间小敞厅内预备下了四桌酒席。
酒席上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座次的安排。宝玉、宝琴、岫烟、平儿四人的身份地位并不相同,宝玉是主,平儿是通房大丫头,宝琴岫烟二人是住在贾府的客人。“上面四座定要让他们四个人坐,四人皆不肯”,“终久让宝琴、岫烟二人在上,平儿面西坐,宝玉面东坐”。
从座次安排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热情好客、以客为尊的习俗。因为四人皆不肯上座,大家便推宝琴、岫烟两位客人坐了尊位。作为贾府的自家人,不论得到多少恩宠,宝玉只能坐在次尊的位置(相对平儿位置而言,以左为尊,面东为尊)。而此时坐在主桌上的探春、鸳鸯并不是代表其个人,分别是贾政夫妇与贾母的代言人。她们坐在陪客席上,方符合一家之主的身份,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待大家归座,宴席便开始了。探春等人首先提议把盏,所谓把盏,是指在宴席上端着酒壶轮流给客人斟酒。此处便是作为陪酒的探春、鸳鸯等人要轮流给四位寿星倒酒。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时还要说上几句敬酒辞。就像在婚礼上新郎新娘挨桌敬酒,致以敬贺之词。宝琴等人便说:“这一闹,一日都坐不成了。”这才罢了,可见这是一种繁琐的礼节。接着“两个女先儿要弹词上寿”,为酒宴增添一份热闹,却被众人打发到了前边厅上与薛姨妈解闷。在《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回中,鲁智深解救的那对妇女就是负责在酒楼卖唱,给喝酒的客人助兴。在酒宴上是否有文艺表演,以及表演的质量如何,是衡量一场酒宴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宝玉便提议道:“雅坐无趣,须要行令才好。”于是大家想了一回,香菱一一的写了,搓成阄儿,平儿拈了个“射覆”,袭人拈了个“拇战”。所谓射覆,原为古时的一种猜谜游戏,用碗盆等把某物遮盖起来,猜中者胜。后来也作为酒令的一种,如在原著中覆者先用诗文、成语、典故等隐寓某一事物,射者猜度,用也隐寓该事物的另一诗文、成语、典故等揭谜底,若射者猜不出或猜错以及覆者误判射者的猜度时,都要罚酒。拇战也是行酒令的一种,也叫豁拳,划拳。
白天的酒宴主要是由探春操持,虽说是众人凑钱置办的酒食,但也还是有“官办”的意味,属于正式的生日宴会。宝玉房内的丫头只觉得不尽兴,谋划着单独给宝玉过生日,这便有了“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寿”,指为宝玉庆生;“怡红”,即贾宝玉起居的怡红院;“群芳”,本来是宝玉房中以袭人、晴雯为首的八个大小丫鬟,后来扩展到贾府中的众姐妹;“开夜宴”,指为给宝玉过生日,众人在晚上喝酒聚会,热闹一番。按照贾府的规矩,在晚上大规模的聚众喝酒是被严格禁止的。但因为此时宫中死了一个老太妃,贾母、刑王二夫人并尤氏婆媳(最终尤氏报产假留守)等诰命夫人都要进宫“随班按爵守制”。又凤姐因为流产,正调息身体,暂不能理家,荣府暂由李纨、探春、宝钗组合管理。贾政又不在家,所以众人有了“夜宴”的机会。
晚宴的主角是一坛绍兴酒,是由袭人经平儿之手预备下的。绍兴是中国著名的盛产黄酒之古都,越王勾践投醪劳师用的就是绍兴酒。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经常在咸亨酒店喝的也是此酒。绍兴酒顶尖品牌有“古越龙山”、“女儿红”、“会稽山”、“塔牌”等等。绍兴酒能出现在贾府的食单上,说明当时上层社会对其的肯定。黄酒在《金瓶梅》中也多次出现,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梯己”晚宴也是由柳家的张罗,准备了四十碟果子。只等林之孝家的带人查过“上夜的”,众人关了院门便开始行乐。众人上坐便准备“安席”。安席是旧时宴席入座时主人对宾客的一套礼节,因为是宝玉的生日,众人预备轮流给他敬酒。在湖南益阳农村的丧事流水席上,孝子要挨桌给宾客跪拜行礼,叫做“孝子安席”,宾客则齐声喊“发起!”只因宝玉不喜欢这一俗套,众人就商量着行酒令。麝月要“抢红”,就是掷骰为戏,以得红点多少定输赢。因为宝玉提议“占花名儿”,便复将宝钗、黛玉、探春等人请来一起游戏。占花名就是游戏者在一个装有花名签子的签筒里抽出一根签,根据签子上的文字图案提示进行游戏活动,花样比较多。如宝钗抽得牡丹,“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直到四更时分,宝玉房内才散了,胡乱歇了一歇。第二天一大早平儿就来请人,“今儿我还东,短一个也使不得”。到了午饭时节,平儿在榆荫堂摆了几席新酒佳肴,回请昨日参加宴会的姐妹兄弟。
四、结语
宝玉过生日只是大观园中生活的一个细小片段,生活在园子里的众主人公正值青春年少,但是其行事风格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成熟。宝玉早起完成程序性仪式活动,对生日礼物的处理,置办酒席招待前来拜寿者,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平儿还席,让众人其乐融融。这种成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有家庭的教育,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塾师的细细叮咛,随从的提示指引;也有礼教思想的影响,生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无时无刻不能感受到社会制度对个人的左右;同时,最主要的还是个人的生活实践,耳濡目染,润物无声。民俗思维就是这样形成,民俗生活、民俗习惯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