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日前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文件明确,“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持续推动西夏陵、御窑厂窑址(含湖田窑址、高岭瓷土矿遗址)、石峁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积极培育二里头遗址、三星堆遗址、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古格王国遗址、钓鱼城遗址等世界遗产申报预备项目,全方位展现中国大遗址保护利用成果和实践经验。
文件指出,我国将加强大遗址考古工作,形成“考古中国”基础项目库,搭建全国大遗址基础信息数据平台,完成100处重要大遗址基础信息采集,编辑出版良渚遗址、石峁遗址等20到30部重要大遗址考古报告,建设20处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实现区域考古标本管理现代化、规范化。
我国还将开展大遗址文物本体抢救保护项目,实现大遗址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总体安全;以30处已开放大遗址为重点,进一步优化陈列展览、标识解说、景观绿化等设施,提升大遗址开放服务水平;重点实施石峁遗址、陶寺遗址等大遗址展示利用项目,实现60到70处大遗址对外开放。同时,依托大遗址建成5到10处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实践基地。
此外,我国还将开展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新增10到1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支持建设殷墟、三星堆、汉长安城等10到15处高水平遗址博物馆,力争建成3到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智慧园区。以大遗址保护利用为核心,落实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整合长城沿线15个省区市、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文物和文化资源,重点实施长城河北、青海段和大运河江苏段的文物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展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