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高长军谈建筑材料:回归最初的“庇所”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这些天正在举行“重复使用、再生、回收:中国近期建筑展”,其中,对于在地建筑材料的回收是一大焦点,建筑师们以此来与当地文脉建立更多联系。另一方面,材料在当代中国建筑师们手中也有更多的可能性。

在即将举行的“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中,辟有“材料的可能性”空间装置展区,五位建筑师以装置的形式呈现与材料的互动。策展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候选人高长军在与澎湃新闻对话时表示,希望能推动围绕建筑材料的实验,而这正是诸如包豪斯这样早期建筑实践的一大基础。

“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中,辟有“材料的可能性”空间装置展效果图

“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中,辟有“材料的可能性”空间装置展效果图

不锈钢、玻璃、陶砖、竹材和膜材,以“庇所”为主题,在建筑师们的手上,这些不同的材料将构成不同的“命题作文”。今年12月,在即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的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的“材料的可能性”空间装置展区,5家建筑师事务所将分别探索一种建筑材料,打造材料艺术装置。

在策展人高长军看来,建筑师无论在哪个阶段,其创作实践工作跟对材料的研究有着紧密而持续的联系。例如在包豪斯的早期课程中,对于材料的认知和练习就占了很大的比重,新材料的涌现非常显著地影响了当时建筑师的创作,而他们的实验性探索又影响了材料的产业化和标准化发展。随着后来建筑实践的不断标准化和细分化,建筑师和材料之间的互动回路变得很长,“只有在一些重要或者特殊的项目中,才会有比较多的契机萌发这种碰撞。”高长军解释道。CADE的空间装置展试图重新建立这种前期反馈的联结与回路,让围绕建筑材料的实验和创新变得多元和丰富。

另一方面,透过对于材料本身的关注,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大众重新审视那些关于建筑“传统”还是“现代”的刻板印象。例如此次参展的不锈钢企业既参与过非常创新的“未来花园”项目,又在佛像塑像领域内多有建树;而竹材作为复合材料的主材,其衍生的材料产品已经非常成熟地应用于诸多建筑领域甚至大跨度建筑中。“材料本身所能传递的现代感或传统感已经在实际使用中发生了变化,这些感知不见得是靠特定材料被实现的,更有赖于建筑师的创作传递。”高长军说道。

策展人高长军

策展人高长军

澎湃新闻:今年的主题是“庇所”,有怎样的含义?

高长军:在当下的建筑实践中时,建筑师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普遍非常庞杂。一方面,这项工作具有鲜明的工程底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些许艺术创作的特点和文化意蕴。今年拟用“庇所”这个主题,我希望用一个比较单纯的概念,把建筑师们从日常工作的复杂问题中解放出来,用一两种比较简单的材料去面对一个基本问题做出回答。

一旦进入到这种语境的回答,可选择的材料和面对其的态度就会开始跟日常的工作应用产生一些差异。空间装置选择的这些材料往往并非是工程实践中应用量最大或者最普遍的结构材料,而是更具有表现力的围护材。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辨识度与特征性,能在空间塑造中起到显著的作用。使用单纯的材料回答基本问题,建筑师往往可能走向对材料性能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探索。

另外,我也是希望装置的创作能够考虑到作品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庇所”这个概念结合到具体的材料,其实是每个人都会有所联想的,期待最终大家都会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联想和解读在作品当中用某种方式呈现出来。

往年“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现场

往年“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现场

澎湃新闻:这次的材料既有竹和砖这些相对传统的材料,也有玻璃和膜这样的现代材料,在您看来他们是怎样共存在现在的建筑场景当中?

高长军:这个问题还挺有意思的,如果是从大众的视角来理解,确实会有类似的固定印象。它其实有点类似于在讨论文化意向和历史溯源,或者是希望从材料最原始的制作方法上来认知。其实无论是今年用到的陶砖、竹材、不锈钢、膜材、玻璃,还是去年用到的钛锌板、陶管等等,这些材料都是在今天的建筑工业体系当中非常成熟的产品,它本身不存在功能性层面的极端差异,而文化性的差异实际上也发生了变化。

比方说这次用到的不锈钢,我最开始看到它的产品介绍时很意外地发现它最突出的应用场景,是因其曲面的加工能力而用于佛像雕像制造。尽管人们可能会觉得它是一个很现代的材料,但它的这个特殊应用场景给人带来的印象其实又在更类似于传统意向的事情上。玻璃的历史就更久了,它其实并不是一个多么年轻的材料,甚至在故宫里的一些房子也有玻璃窗的应用,跟今天我们会见到的苹果店大玻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由竹材衍生而来的各种复合材料,性质上更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它的广泛应用与竹子本身作为传统意向带给人的感觉可以说是迥然不同的。

所以材料本身所能传递的现代感或传统感已经在实际使用中发生了变化,这些感知不见得是靠特定材料被实现的,更有赖于建筑师的创作传递。我认为材料前面的定语或者状语可能是更有助于建立感知的,例如它是什么竹、它是什么砖,这也是现在这些材料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借由CADE这类活动有更多的材料会被展现出来,被应用在实践当中。

往年“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现场

往年“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现场

澎湃新闻:这让我想到,最近在MoMA举办的中国建筑展是以“重复使用、再生、回收”作为主题的,其中包括了对于中国建筑师使用在地性的传统材料进行实践的肯定和强调。联系您刚才说的材料在传统和现代场景中的应用,这是否会是一个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您是怎么看的?

高长军:这个问题可以解读的视角很多。如果只是讲材料的话,不管是从经济性或从文化性的角度来讲,使用一些具有地方特征的材料本身是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方法。需要更深入去讨论的可能是这些在地材料的获取和使用在整个创作实践的流程当中是否合理。

比如有一些建筑师在我国的一些山村地区会做带有帮扶性质的项目,有时候限于预算和交通条件,他们就会选用当地熟悉且便宜的夯土技术,进而呈现出当地人也比较熟悉的空间场景,这是一个合理且通行的路径,我觉得不宜把它联系到某一种特别固定的印象上去。

往年“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现场

往年“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现场

澎湃新闻:回到这个材料装置展,您认为它有怎样的意图和意义?

高长军:首先我想说 CADE博览会活动本身,它和我们之前参与的这种展览是有些差异的,简单点区分就是展览与展会两个概念。展会最早和贸易交流、新技术发布是息息相关的。从19世纪开始流行起来的世界博览会,后来逐渐固化和发展变成了这样一个根据领域分类召开,大家在自己的摊位里展示成果和产品,进行促成贸易的短期集会。而策展这个概念大概是17世纪以来随着私人博物馆、美术馆的兴起和开放而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展会和展览的差异在于链接的不同资源和促成的不同交易。

所以CADE对我而言的意义是尝试做一次身份上的叠合,去链接不同维度之间的共同对话,以期实现一种多赢的共同创作。换句话说,在日常的建筑实践和工程应用之外,创造一个支撑材料商进行从设计维度出发的研发突破,让建筑师充分参与到这个研发突破的实验中来。装置艺术有一个基本特点是强调环境的整体性,关注观众和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综合的感官的信息来传递创作意图。我们这两次的“空间、材料装置”展从广义上讲也可以算作其中一类,但严格意义上我觉得它还不是装置艺术,我更愿意把这些材料创作理解为材料生产制作维度和设计使用维度再次链接之后的一个产品试验。

往年“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现场

往年“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现场

澎湃新闻:材料的发展和演变对于建筑师来说意味着什么?

高长军:材料发展同建筑演变息息相关。例如包豪斯的早期课程设置,在基础教育当中给予材料认知和练习很大比重,促使学生去理解制造、制作这些动作跟材料特性之间的关联度。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内,建筑创作和材料发展一直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只是近几十年内的技术手段和建设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建筑创作和材料发展都发生了显著细分。虽然今天大家都叫“建筑师”,但是各位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相应的工作边界、不同建筑师操作的项目本身,实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结合上一个问题,我一直觉得建筑设计跟博览会之间的关系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对于展会来说,它最大的功能之一是促成贸易。从这个角度而言,艺博会的逻辑是理所当然成立的,因为画廊有给艺术家促成交易的天然属性。而建筑设计的产品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不可能直接消费的产品,但他们可以作为直接体验者参与其中。换句话说,建筑师从产品生产到具体消费的这个链条其实被拉得很长很复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材料本身的创新与设计创作对其需要的创新产生碰撞的回路会被拉得相当长,只有在一些重要或者特殊的项目中,才会有比较多的契机萌发这种碰撞。

所以CADE的材料装置试验,其实就是把本应该发生的这种建筑师跟材料之间的互动,以另外一种极端的形式把回路缩短,在这里重新组合、集中亮相。这也是我以及很多建筑师会对这件事情比较感兴趣和投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往年“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现场

往年“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现场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