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小利:陈忠实,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自学成才、业余写作者古今都有,但受党的精心培养和作家协会的大力扶持,则为我们这个时代所独有。正是认识到了陈忠实先生所具有的文学史意义和价值,才有了《陈忠实传》的写作动机。

从业余爱好到专业从事写作,陈忠实先生的成长道路和发展过程,极具时代特性。先生是农民出身,自学成才,业余发表习作,略有成绩被陕西省作家协会发现后,调到陕西省作家协会成为专业作家,受到党的精心培养和作家协会的大力扶持。自学成才、业余写作者古今都有,但受党的精心培养和作家协会的大力扶持,则为我们这个时代所独有。因自学成才而调入作家协会的业余作者,也非陈忠实先生一人,但能在一种集体性的写作环境中自觉认识到自身的思想局限和精神困境,从“我”的自觉到文学的自觉,不断反思,不断剥离,经过几次精神上的蜕变——既有被动的不得已蜕变,更有自觉的凤凰涅槃式的蜕变——终于完成精神和心理上的“洗心革面”和“脱胎换骨”,文学创作也面貌一新,从而,他写出了《白鹿原》这样的代表一个时代文学高度的杰作,这一点,则更是凤毛麟角了。《陈忠实传》的作者邢小利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忠实先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正是认识到了陈忠实先生所具有的文学史意义和价值,邢小利觉得为他写评传很有必要。

陈忠实先生50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即使在40岁以后全家从农村搬到城里,他成为专业作家,也还是要居住在老家农村。他对农村生活极为熟悉,他为人一贯谦虚,但在说到生活体验时,曾把自己与柳青对比过,他说,他可能在思想认识高度和艺术表现能力上,不敢和柳青比,但在对农村的熟悉和对农村生活素材的占有上,绝不比柳青差。

从写乡村生活的文学特别是小说来看,以鲁迅、茅盾、赵树理、柳青等人为代表的写实派或称现实主义流派是主流。陈忠实先生走上文学道路,完全靠的是自学,而他所学和所宗之师,前为赵树理,后为柳青。在数十年的创作实践中,陈忠实先生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同时,艺术上也不断更新,注重吸收和融入了现代小说的魔幻、心理分析等艺术表现手法。从文学表现乡村的历史来看,陈忠实先生的小说创作,既准确地表现了“自然的乡村”,表现了北方大地的乡村民俗风物之美,也真实、深刻地展现了“社会的乡村”,剖析了家族、宗法、政治、经济揉在一起的关系复杂的乡村社会,而其代表作《白鹿原》,更是表现了儒家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的乡村”,堪称这一领域的开创性作品和高峰之作。

邢小利:陈忠实,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历史总要选择一个人作为代表或者作为叙事对象,来呈现历史的面貌。陈忠实先生就是一个典型代表。研究他,不只对他个人有意义,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也有意义。

邢小利与陈忠实先生是同事,长期在一起工作,写《陈忠实传》,前后用了15年时间。

“2000年时,我就有写一部《陈忠实评传》的想法。但是先生不赞成。他对写他的一切带‘传’字的东西都反对。他认为,‘评传’也是一种‘传’。他一贯低调,总认为了解他通过作品就可以了,没必要写一本传记。他还有一个理由:‘传’是个人的历史,‘史传’的要点一是真实,二是要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人。但是,一个在世的作家,做到真实已经很难,人总是要避讳许多东西,不然会惹麻烦;要把一个人全部的真实历史都表现出来,显然更难。见他态度坚决,我也不好多说什么。”邢小利回忆,“但是我一直在搜集资料。算起来,搜集资料和研究资料,大约用了10年时间。在这10年期间,成立了白鹿书院,在我的倡议下,还建了陈忠实文学馆。我掌握了关于先生的大量一手资料,还编了一本《陈忠实集外集》,收集了先生从1958年至1976年发表的所有作品。这些数量不少的作品,先生在出版的近百部文集中,一篇都没有收录,他认为这些作品或者艺术上不成熟,或者作品主题受时代政治的影响有问题。但从研究和了解一个时代的文学的角度,这个‘集外集’很有价值。所以,这本书虽然由白鹿书院内部印行,但广受读者特别是国内一些重要研究机构学者的重视。先生起初对我编这本书态度不积极,但见了书后,还是觉得惊讶,因为其中很多作品连他也找不见了,一些作品当年发表在哪里他也记不清了,有的作品当年以为被‘枪毙’了,却不知被有心的编辑转投他刊而发表,所以他也是第一次见。但先生把这本书送人时,总要写一句‘供批判用’。”

2011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决定推出陕西几位重要作家的评传,出版社与陈忠实先生沟通,也让邢小利和先生沟通。邢小利是一个顺其自然的人,但也觉得有必要跟先生讲一讲自己认为的道理。

邢小利对陈忠实先生讲,“评传”虽然有很多很强的“传”的成分,但还是一种研究,是对作家及其作品的整体性考察、分析和研究。即使研究作家的一部或一段时期的作品,也必须与作家在特定时期的生活境遇、性格、思想、趣味等方面,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还要把作品放在历史和时代的大背景中去分析和考量。

邢小利说,听了他这番话,陈忠实先生说:“像我这样经历的人很多,农村里一茬一茬的,农民出身,没有念过大学,当个民办教师,业余搞点文学创作,而且有的人比我经受的苦难更多。写我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邢小利坚持:“历史总要选择一个人作为代表或者作为叙事对象,来呈现历史的面貌。在我看来,你就是一个典型代表。研究你,不只对你个人有意义,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也有意义。”

陈忠实先生考虑了有半个月时间,终于同意邢小利写这个传记了,还叮嘱说:“放开写,大胆写。”

?写完后邢小利将书稿送去请陈忠实先生过目,他仔细看了,改了个别小问题,也提出有些内容可以删去。他说:“写的都是事实。”

这本书从2011年写到2013年,前后3年。为写这本书,邢小利先下笨功夫,编了《陈忠实年谱》,阅读大量资料,到省委组织部查看先生档案,访问与先生工作和生活有关的一切可以访问的人,当然,也随时询问先生有关问题,以期尽可能地还原先生生命的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在此期间,邢小利应约把《陈忠实年谱》加上为《陈忠实评传》写的少量文字,再加上他多年来为陈忠实文学馆的建立、完善所搜集、拍摄的图片资料精选,合为一体,2012年10月出版了《陈忠实画传》一书。2013年,《陈忠实评传》写完。

写完后邢小利将书稿送去请陈忠实先生过目,他仔细看了,改了个别小问题,也提出有些内容可以删去。他说:“写的都是事实。”

但是,邢小利并没有马上出版这部书。他说,要对作家负责,也要对历史和文学负责,所以不断地斟酌修改。又打磨了两年,又加进了最近两年的一些研究成果。书终于出版了。书名几经变化,邢小利拟的书名是《陈忠实评传》,出版社认为传记的成分更大,便改为《陈忠实传》。

“《陈忠实传》能在先生在世时出版,让他看到并得到他的肯定,我感到很欣慰。当然,这部书还有许多不足,这是我日后要尽力弥补的。”邢小利说。

?“传”侧重传主一生的大关节,“年谱”则是年复一年的雪泥鸿爪,两者互为补充,以期接近真实的陈忠实。

在写评传的过程中,邢小利侧重了“传”的部分,他的想法是,先把一些事实搞清楚,评可以慢慢来。真人真事,要还原一些真相是有困难的,评论更有困难。后人写前人的传或评论,优势是避讳少或者没有什么避讳,缺点是缺乏切近的经验和感受,凭着死的资料写,难免多了一些想象,多了一些虚构。今人写今人特别是写身边的人,优势自然是有切身感受,甚至有共同的经历,真实性强,有大事件更有细节,不会走大样,缺点自然是要避讳一些东西。

关于陈忠实,邢小利先后写了3本书,2012年出版了《陈忠实画传》,图片配文字,图片有历史感,也有现场感;书中附录《陈忠实年谱》,比较简略。2015年出版了《陈忠实传》。2017年《陈忠实年谱》单独出书,增加了很多内容,原来的年谱只有几万字,现在则有20余万字。“传”侧重写的是传主一生的大关节,“年谱”则是流水账,是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的雪泥鸿爪,两者互为补充,以期尽可能地接近真实的丰富的陈忠实,并从中能读出某些关于文学也关于历史的幽微而丰富的信息。(文/ 杨小玲,有删改)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