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出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多部学术作品译介出版

9月14日启幕的第2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本届书展中,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均举办了活动介绍中国的学术作品翻译出版情况以及与国外出版机构的合作。

商务印书馆 中华书局展区?

商务印书馆 中华书局展区 

商务印书馆与剑桥大学出版社纪念战略合作五周年

9月15日,在2021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举行“回望·展望:剑桥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战略合作五周年”纪念活动。

五年来,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图书中国版30余种,涉及历史、哲学、语言学、艺术、人类学、经济学、文化地理学等诸多领域,如《剑桥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剑桥十八世纪政治思想史》、《剑桥希腊罗马政治思想史》等。

活动中,商务印书馆也授权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两部作品的英文版:邓云特的《中国救荒史》和雷海宗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这两本书的英文版于2020年出版,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了两扇新的窗口。 

商务印书馆的多部学术著作将被翻译出版

商务印书馆的多部学术著作将被翻译出版

商务印书馆执行董事顾青表示,未来希望继续扩大双方在人文社科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出版,在引进更多剑桥大学出版社好书的同时,也通过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更多中国学术成果的英文版,特别是关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以及中国当代研究的图书,加强中外学术交流和对话,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剑桥大学出版社学术图书出版总监本·德恩在致辞中介绍了剑桥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战略和规划,包括加强传统学术出版、教育出版,扩大出版学术畅销书、积极推动开放等。剑桥大学出版社亚洲区学术总监潘群表示,在今后的合作中双方不但要在传统图书引进、“走出去”等项目上继续深度合作,还要一起探索新的业务模式,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乃至全球的学术用户。

“生命医疗史”专题系列启动 

9月15日下午,中华书局、卢德里奇合作项目“生命医疗史”专题系列启动暨第一本《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英文版签约仪式在线上举行。

中华书局副总经理林佳红介绍项目基本情况。“生命医疗史”项目是由中华书局、Routledge两方合作,特邀“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创建人、主任委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余新忠,美国阿尔玛大学历史系雷德·诺克斯讲席教授卜丽萍,美国圣心大学助理教授、耶鲁大学副研究员鲁大伟作为主编,主持翻译出版的一个专题系列,Routledge翻译出版中方8种“生命医疗史”代表作,同时选取国际上同类选题的代表作6种直接英文出版;中华书局除了自有选题,挑选适合中国市场的英文选题翻译成中文出版,该项目计划5年完成。

于赓哲著《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是该系列的第一本,以“疾病”“改变”“历史”三个关键词书写历史,关注历史与现实中的“人”。无论是对疾病的书写,还是对医疗手段的探讨,于赓哲都将其置于全球化、中西交通的背景中来考察,从而让我们意识到“疾病与医疗是大历史背后不应忽视的‘小’因素”,也让读者认识到瘟疫是流动不居的;无论是对疾病与医疗现象的正面描写,还是对医骗医托等的揭露,人始终与疾病相关,而人与疾病又不断地影响历史的走向。该书中文版今年4月出版上市,已经通过Routledge专家评审,列入书系,并签订出版合同。

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全球图书总编辑艾伦·贾维斯谈道:“经历过新冠疫情的冲击,所有人都对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其远超出对医疗和公共卫生的影响,获得了更新更全面的了解: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模式以及社交手段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纵观历史长河,疾病传播和治疗方式曾多次塑造和重塑我们的社会。更好地学习体察历史经验,将为我们今天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余新忠谈到该系列的重要性:时下,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日渐提升,人们自然对于生命的健康及其存在状态和全面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不断频仍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则让人们不得不直面生命及其防护系统的脆弱,去思考和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进一步去关注对生命的防护和对健康的追求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这些直指生命的议题,都指引我们更多地关注历史上的生命。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徐俊表示,新冠疫情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和思想的变化有待时间来展现和验证,目前除了对全球化防疫的反思,还可以将疾病和应对疾病的手段作为“读史”的窗口,观察疾病与历史进程的关系,自省人心、关怀生命、反思人性。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中华书局、卢德里奇共同策划合作项目“生命医疗史”专题系列,希望以共同研究和出版“生命医疗史”系列的形式团结在一起,通过呈现历史上生命的生存状况和健康追求,以历史为窗口观察人性和社会,探索历史的疾病、医疗和健康,反思历史,推动进步。

《中国社会科学手册》与“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丛书”英文版合作备忘录签约

9月15日,商务印书馆与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公司(Palgrave Macmillan)联合举行“商务印书馆-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中国社会科学手册》与‘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丛书’英文版”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

商务印书馆和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是两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出版机构,双方共同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出版和传播事业。2019年第2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商务印书馆授权施普林格出版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40年轨迹》英文版曾获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首届“中国新发展奖”。此次《中国社会科学手册》与“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丛书”英文版项目,是商务印书馆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的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首次正式建立合作出版关系。

签约现场

签约现场

2020年岁末,商务印书馆在论证《中国社会科学手册》英文版后不久,主动与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商定合作事宜,双方顺利达成合作意向。2021年,商务印书馆继而提出“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丛书”英文版出版计划,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亦表现出兴趣。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商务印书馆-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中国社会科学手册》与‘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丛书’英文版”合作备忘录在今年的书展中顺利签约。

据悉,《中国社会科学手册》包括四卷,分别为政治学与法学、社会学与经济学、人口学与教育学、新闻学与图书馆学,每卷均由北京大学相关学科的学者组织编写。“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丛书”主要汇集了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研究领域专家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批计划出版三种图书,分别为《社会治理:组织、观念与方法》(北京大学教授张静著)、《世俗化与中国的现代化》(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吴忠民著)以及《重建中国社会学:40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南京大学教授周晓虹主编),第二批计划出版的图书尚在遴选与评估之中。两大书系的英文版,主要由商务印书馆组织安排翻译工作,由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协助审核译稿、把关翻译质量。

商务印书馆执行董事顾青介绍,商务印书馆近年来致力于精选和出版现当代中国学者的优秀学术成果,并推动翻译成多个文版“走出去”,让世界了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图书总监李琰表示,后疫情时代,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世界需要更多来自中国学者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想的传递,以了解真实的“中国故事”。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