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夏,这个由两姓组合的复姓,记载了近百年来一段鲜为人知却又感天动地的中国故事。
1987年10月,曾志回到井冈山与石来发全家合影
我们大多读过那首著名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夏明翰。
众所周知,湖南衡阳的夏家,是中国革命史上牺牲最惨烈的家庭之一。夏明翰、夏明衡、夏明震和夏明霹兄妹四人,于1928年3月前后,陆续遇难,大哥刚刚28岁,小弟年仅19岁。
由于他们实在年轻,“后来人”问题,便格外令人关注。
据记载,夏家兄弟均无留下男儿。这样的结果,不免让人感叹唏嘘、遗憾万分。
但是,在烈士去世70年之后,事情有了转机。夏家儿孙,骤然问世。
只是,他们的姓氏,已经蜕变了。
壹 红巾丽人
秀发如云、肌肤似雪、明眸皓齿、亭亭玉立。16岁的她,实在是一位惊鸿翩翩的美少女。可转眼间,就变成了一位风风火火、打打杀杀的女战士,头裹红头巾、手执大片刀,带领一众人马,雷厉风行地抄没浮财、开仓济贫。
青年曾志
1928年2月4日,工农革命军攻战郴县,她身手矫捷,悍然爬上城门,点起一把大火。烈火熊熊中,城楼訇然坍塌。
曾志,女,1911年4月生于湖南省宜章县一个殷实的书香门第。1926年秋,她从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旋即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衡阳地委组织部干事、郴县县委秘书长。
在此期间,曾志与夏明震结为夫妻。
夏明震,男,1907年2月生,湖南省衡阳县人,系夏明翰之弟。他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领导湘南起义、组建中国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七师,先后担任中共湘南区委组织部长、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务长、郴州特委书记、中共郴县县委书记。
但是,新婚不久,大祸临头。
那一天,曾志永远记得——1928年3月21日上午。由于国共两党关系破裂,一群暴徒突然袭击郴县县委。曾志侥幸逃脱,马上向附近的朱德、陈毅部队搬兵求救。平定暴乱的第二天,曾志找到了丈夫遗体。夏明震仰面朝天、怒目圆睁、双拳紧攥,身上被刺十余刀。
其实,就在夏明震遇害的前一天,其兄夏明翰已在武汉就义。弟弟夏明霹和姐姐夏明衡的牺牲时间,分别为22天前和3个月后。
夏明震烈士纪念碑
葬埋亡夫之后,曾志跟随朱德、陈毅队伍,走向井冈山。
路途漫长,且战且行。曾志与蔡协民相随相知,成为伴侣。
蔡协民,1901年7月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幼年就读私塾;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秋,组织3000余人农民义勇队,配合北伐军作战;1928年1月,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
贰 赠娃
井冈山上,蔡协民先后担任红30团、32团和31团党代表,而曾志因为身怀六甲,暂时留在后方,协助建造红军医院。
当年的小井红军医院
1928年11月7日,曾志诞下一个儿子。由于难产,丈夫蔡协民日夜守护在身旁。
此时,正值国民党军队疯狂围剿,部队时时转战。曾志奶水不足,孩子每每啼哭。一位石姓副连长,当地人,老婆产子后夭折,很想有个孩子。正好老婆的嫂子刚生了孩子,乳汁正旺,可以一道喂养。曾志只得捧出刚出生26天的孩子,无奈赠送。
产后40天,曾志被任命为红军后方总医院总支部书记。
井冈山红军总医院原址内的纪念雕像
战争愈加惨烈。1929年3月,红军医院被攻破,130多名伤员来不及转移,全部被枪杀在小溪边。曾志再次侥幸逃脱,成为唯一幸存者。
不久,石副连长和妻子也不幸遇害。孩子,被转送到石妻的娘家。
从井冈山撤离之后,曾志和蔡协民来到福建一带,从事地下工作。
1934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蔡协民遭逮捕,不久壮烈牺牲。
此后,曾志又与陶铸结为夫妻,并前往延安。1941年,生下女儿陶斯亮。
叁 石姓之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志先后担任广州电业局局长、广州市委书记。虽然官居高位,政务忙碌,但此时,寻找儿子成为一个母亲最大的心愿。
1951年,经过多方努力,曾志终于找到已经23岁的儿子石来发。石来发从小跟着外婆,以讨饭为生。外婆的双眼,早已哭瞎。现在,分到土地,生活好转,刚刚娶妻。
母子见面,相视无言。
母亲端庄优雅、风姿绰约、精神干练,是一位高级干部,而儿子呢?土头土脑、黑黑瘦瘦、目不识丁。曾志愧疚如剜,劝他留在广州,白天到工厂做工,晚上去夜校读书。
儿子并不羡慕城市的光鲜。他说外婆瞎眼了,要养老送终,还有妻子和稻田。母亲长长叹息,只得送他返程。
1952年,国家民政部门开始统一登记烈士名录。石来发以蔡协民后代的身份,成为烈士遗属。
肆 蔡家之后
母子再次见面,是1964年11月。
“四清”运动中,身为生产队记账员的石来发,被查出5角钱的经济问题,因而受到严厉审查。万般苦恼中,前往广州,寻找母亲避难。
此时的母亲,已是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书记处候补书记,而她的丈夫陶铸,更是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
1961年1月广州达道路,曾志和母亲、女儿陶斯亮
其实,这些年,石来发早已悔恨万分。若是当年听从母亲、留在广州,哪有今天的苦难?这次,他主动恳请,希望落户。
但是,曾志却拒绝了儿子。
什么原因?
难以定论!
1967年,当地一位驻军政委偶然得知石来发的身世,大为惊喜:“你不姓石,你是革命家蔡协民的后代!”于是,坚持让户籍部门为他改名换姓,取名蔡石红。两个儿子石金龙和石草龙,也分别更名为蔡接班、蔡接光。
这一番操作,居然帮助石来发厘清了身世。很快,蔡家派人前来认亲,他也前往蔡协民的原籍——湖南省华容县三峰乡甫安村,拜见蔡家族长,正式进入蔡家祖谱。而他的大儿子石金龙,也以蔡接班的身份留在蔡家读书。
只是,由于石氏父子俱已成人,社会形象更是根深蒂固,所以对外交往仍是原来姓名。
不久,陶铸倒台、曾志落难,石来发一家受到牵连,被补划为现行反革命。他经常被人揪斗,游街示众、鞭打棍捶,两个儿子也被勒令退学。
一块被遗落的石头,默默地承受着狂风暴雨的鞭笞。
伍 夜半重逢
1985年9月底,石来发父子直接向北京拍发电报。由于不清楚具体地址,收件人信息只写“中组部转曾志”。
“文革”以来,石来发与母亲的联系全部中断。1977年12月,曾志出任中组部副部长,协助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事务繁巨。而后,她又把精力投入到青年干部培养和中顾委工作。
几天后,曾志复电,约定10月20日见面。
石来发的大儿子石金龙,永远记得双方见面时的情景。
那一年,石金龙已经34岁,是井冈山垦殖场的一名赤脚放映员,农民户口,生活困窘。虽然他知道北京城内有一位奶奶,却从未谋面。
火车到达北京时,已是深夜。
奶奶住在海淀区万寿路的一栋大楼里。
凌晨3点,曾志仍然枯坐客厅,痴痴等待。一盏孤灯,一头白发,一团沉默,一脸沧桑。
石家父子三人,站在中厅,呆呆无语,像几块石头。
石来发怯怯地走上前,拉住曾志的手,颤抖着说:“阿妈,我以为见不到你了。”
曾志慢慢地说:“我们,不是又团圆了吗?”
儿子年近六十,满头白发、满脸皱纹、佝偻身腰,似乎比母亲还要苍老。
也许双方都已衰老,历经磨难、看穿生死,此时竟然都没有流泪,只是默默相顾,恍若梦中。
曾志又把两个孙子唤到身边,细细地看着、摸着。是啊,孙子也已经三十多岁了。
房间准备好了,住在家里。床上拥挤,就睡地板。
那些天,曾志特别兴奋,每天陪他们说话、吃饭、逛北京。
陶铸、曾志和女儿陶斯亮
这次进京,父子三人还有一个最大心愿,就是解决商品粮户口。那个年代,农村和城镇户口,实在是天壤之别。虽然困难重重,但县里的实权人物,还是可以办理。自己是革命家兼烈士的后代,从小被迫分离,受尽了世间磨难。而且,母亲又是刚刚卸任的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这样的出身、这样的条件,办理城镇户口,不仅合情合理,而且完全合法啊。但是,憨厚的石家父子,居然说不出口。
11月7日,是石来发58岁生日。内疚的母亲,摆设了一桌丰盛的家宴,第一次为儿子庆生。石金龙看着奶奶心情不错,便壮起胆子,说出了父子的心愿和请求。
饭桌气氛,霎时冷清。
曾志愣怔一会儿,没有说话,然后指着桌面说:“金龙啊,你看咱们今天吃的饭菜,不都是农民种的吗?你们在农村有土地,有房子,何必要转商品粮呢?”而后,便走回了自己的房间。
石家父子,面面相觑,欲哭无泪。他们是多么的无奈啊。面对古怪的老太太,老天啊,只能怪自己命苦!
陆 我爱你们
但是,古怪的老太太,自有施爱的方式。
曾志经常打电话联系孩子们,希望见面。她规定,儿孙们来到北京,坚决不能去宾馆,必须住在家里。
石金龙的儿子石玉承,在曾志的建议下,改名蔡军。从名字中可见,曾志希望曾孙当兵从戎。果然,蔡军18岁之后,参军入伍,还入选了组建中的驻港部队。
还有石金龙的女儿,本来在当地上学,但曾志执意邀请其到北京读书。学费住宿,她全部负责。毕业之后,在长城饭店工作。
曾志回到井冈山与家人在一起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曾志打电话给石金龙:“你看电视了吗?”“看了。”“看到(蔡)军儿的部队了吗?”“没有啊。”“那你看什么电视啊?”曾志嗔怪。“怎么啦,奶奶?”石金龙惊问。“你知道这是什么部队吗?”“知道啊,驻香港部队。”
“你、你、你真是石头。这支部队的前身,就是井冈山的红31团,你爷爷就是这个团的党代表啊。现在,军儿在里面,我们家又有一个小红军了。好啊、好啊,哈哈哈……”
柒 夏氏之根
其实,这些年,在女儿陶斯亮的心底,始终盘桓着一个谜团。
哥哥石来发的生父到底是谁?
作为一个细腻的知识女性,她从夏明震的忌日和石来发的生日之间,早就读出了疑惑。
1998年6月中旬的一天,陶斯亮终于下定决心、探问究竟:“妈妈,您一定要回答我一个问题,这很重要!”
“什么事情?”母亲睁开眼睛,有气无力地说。此时,曾志早已身患绝症,经过12次化疗,体重只有37公斤,枯瘦如柴,奄奄一息。
“您要如实告诉我,哥哥是不是夏明震的儿子?”“怎么啦?”曾志一顿,似乎有些意外。
“爸爸有我,蔡协民有春华,可是夏家几乎满门抄斩,都那么年轻,没有来得及留下后代。‘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只是烈士的豪言壮语,可如果哥哥真是夏家的后代,那对于在中国革命史上牺牲最惨重的家庭来说,该是多大的安慰啊!”
曾志闭上眼睛,沉默良久,而后徐徐地说:“石来发长得就跟夏明震一个样子!”
“那您为什么不早说呢?”
……
曾志骨灰下葬百日,陶斯亮再上井冈山。石氏父子聚集后,陶斯亮严肃地对石来发说:“哥,我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告诉你。你要做好思想准备。”石来发惊诧:“什么事?”“你的血脉问题。”听着陶斯亮的缓缓叙述,石来发一家人逐渐石化,变成一片石林。
做了一辈子农民的石来发在井冈山曾志墓前
整整70年过去了,一切原来如此。
1998年10月1日,石来发父子来到位于郴州市的夏明震墓前,跪拜先人,认祖归宗。
夏家子孙,后继有人!
捌 石与夏
2001年2月,夏明震儿子石来发因病去世。
现在,作为夏明震孙子的石金龙,身份实在尴尬啊。
从小生长在井冈山的石家,石家对自己有着天高地厚的养育之恩,而且作为姓名的石金龙三个字,早已写入石氏家谱;1967年,自己重新被认定为蔡家血脉,户籍和身份证名字,均已改为蔡接班,且又进入蔡氏家谱;而现在,最终却是夏家人。自从正式认祖之后,夏氏家谱也要补修,族长屡屡提示自己确定新的名字。
当下的公安户籍身份,严密而精准,每人只允许持有一个合法信息。
怎么办呢?真是一个大难题!这一切,都是历史造成的,也都是历史。
于是,石家两代人经过反复商议,最后形成决议:过往一切,尊重历史,不再更改;新添人口,重起炉灶,另立姓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及公安部《关于执行户口登记条例的初步意见》等相关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在此,“姓”是指原有的法定姓氏,而新创姓氏,则没有提及。
本文作者李春雷采访石金龙
现在,这个新问题出现了。为此,石金龙,不,蔡接班,不,夏明震孙子户籍所在地——井冈山市罗浮派出所的干警们颇为犯难。他们曾多次开会研究并向上请示,最后,批准了他们的换姓申请。
于是,中国姓氏名录中,诞生了一个最年轻的成员:石夏。
2005年8月,石金龙的孙女出生。这个小女婴,便成为这个创新姓氏的第一个载入户籍的“开山之祖”:石夏欣!
的确,石姓,本是一个多源流姓氏,来自姬、子、嬴、李及少数民族;夏姓,原是中国最古老姓氏之一,滥觞于大禹后裔。
石夏,这个由两姓组合的复姓,不仅为中华姓氏名录增添了新成员,更记载了近百年来一段鲜为人知却又感天动地的中国故事。
历史,必将铭记这个中国故事!
历史,必将呵护这个最新姓氏!
本文转载自“夜光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