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上为何没有宦官?

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历史上,宦官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然而讨论这些男性失格者的专著、论文却意外地少得可怜。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毕竟很多人一看到“宦官”这个词便不由得心生厌恶,不愿多谈了。

1923年(日本大正十二年),东洋史学界的巨擘桑原骘藏博士于《每日新闻》上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宦官》的论文。在我印象中,这应该是日本学术界第一篇正经讨论宦官的文章。窃以为,日本文化的母胎是中国文明,而桑原博士身为从明治时代过来的领军学者之一,他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就在于以西欧现代化的旗号来让“日本文化去中国化”。换言之,正因为日本人自古以来便醉心于中国文化,甚至到了对糟粕也甘之如饴的程度,才需要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将之还原成本来的模样。

宫殿内,日本贵族们在交谈。

宫殿内,日本贵族们在交谈。

宦官并非中国独有,我们把时针往回拨,能发现其实西自埃及、希腊、罗马、土耳其,东至朝鲜半岛,即从地中海至亚洲的整片区域都存在过宦官。在朝鲜半岛,宦官制度如同中国那样持续到李朝末期。如此看来,在全世界的文明国家里,历史上从未有过宦官的只有日本一国了。正如桑原博士所说,不存在宦官群体绝对是件好事,但只有自己的国家不存在宦官,总有种奇怪的失落感,像是被世界遗弃了。

日本历史上为何没有宦官? 我也想在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宦官的起源应该追溯到其所处社会的上古时期。

目前为止,关于日本上古时期的最早文献只有中国史书《魏志·倭人传》。精确而言,《倭人传》不过是《魏志·东夷传》的一部分。这里的“东夷”,指的是中国史语境下的一个历史性区域世界。《汉书·地理志下》记载:“东夷天性柔顺,异于三方之外,故孔子悼道不行,设浮于海,欲居九夷。”

《汉书》里的“东夷”,指的是中国东北、朝鲜、日本三地,如从民族上说则指的是通古斯民族、韩民族、日本民族。历史上,除了中国,也的确只有东夷尊儒了。

可见,东夷区域内各民族是有着共同的特性的。从《魏志·东夷传》角度笼统看来,东夷地区是个狩猎与农耕并存的氏族制社会,里面有奴婢但无宦官。

我们已经说过,同一个血缘族群之间是绝对不会给亲人去势的。换言之,只要这个社会还停留在氏族制阶段,就不会从内部产生宦官。毕竟氏族制社会是由共同祖先这一血缘意识维系的。

以清朝为例,辽东时代的清朝社会是属于南通古斯体系的氏族制社会。彼时的清人如果抓获了更为落后的北通古斯族人时,只会将之收作奴婢而不会将之阉割成宦官。虽然南北通古斯民族的文化模式不同,可是他们之间并没有外族意识,从广义上说其行为都遵从着氏族意识。

回过头来看日本,从日本神话中我们就知道,不在大和朝廷核心的出云族、隼人族等外族其实与大和族源出一脉。也就是说古代日本社会是同一氏族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只要这个氏族社会不倒台,古代日本社会内部便不具备去势进而产生宦官的条件。

最古老的东夷民族应为殷商民族。尽管目前为止视殷商民族为东夷的历史证据依然停留在假设层面,但是内藤湖南博士很早之前就已经指出殷商与古代日本社会多有类似之处,白川静博士也认同了这点。

那么,为何商代会有宦官呢? 不知道读者还记不记得,殷商首次出现宦官是在他们征服外族——羌族之时。窃以为,宦官的出现是伴随着征服外族这一现象而产生的。土耳其的哈莱姆(Harem)里的宦官全部都是黑人或白人,对土耳其人而言明显是外族人。然而远古时期的日本人却并没有与外族有多大接触,更遑论征服了(与朝鲜半岛南部的关系不属于对外族性质)。因此,岛国地理环境属性决定了日本与宦官绝缘。

可是,日本在大量引进大陆文化之时,为何没有引进宦官制度呢?

原来,彼时引进的是唐文化,翻查当时引进的刑法, 只有唐五刑,即笞、杖、徒、流、死,而作为宦官供给源的宫刑不在其中,因为宫刑早在隋代已被废除。在历史的眷顾下,宫刑并没有流入日本,宦官自然也没有了登场机会。在那之后,佛教文化又深深影响着日本,对于阉割这种残忍行为更是不可能赞同。

综上,相信诸位应该能够明白为何日本历史上未存在过宦官了吧。

本文节选自《宦官:侧近政治的构造》,[日]三田村泰助著,吴昊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8月?

本文节选自《宦官:侧近政治的构造》,[日]三田村泰助著,吴昊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8月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