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哪些科举状元是怎么考成的?经历了哪些过程?

古代哪些科举状元是怎么考成的?经历了哪些过程?

入私塾识字,为考试做准备。

 

古代哪些科举状元是怎么考成的?经历了哪些过程?

皇帝监考的殿试,终极大测评。

 

古代哪些科举状元是怎么考成的?经历了哪些过程?

考场参加考试,享受独处一室的“待遇”。

高考阅卷工作正在进行中,相信不少高考生这段时间都在期盼成绩的出炉,这与古代科举考试中盼望放榜的心情是一样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通过一场场考试,古代的学子也期待着命运的改变。

有好奇宝宝发问:高考和科举考试,哪个难度系数更高?或者换一个问法,如今的高考第一名和古代科举状元相比,哪一个含金量更高?

梦想穿越到古代考个状元的人,一不小心就被一篇网络热帖《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你能做出几道》打回了原形:第一场史论5篇第一题:“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虽然你能认识每一个字,但你看懂了吗?

说好的“得八股文者得天下”呢?其实,无论八股取士,还是死读圣贤书,都是对科举考试的误读。能在1300多年里经久不衰地为国家遴选人才,科举考试并非电视剧里演的那么“傻白甜”。

假如你穿越回清朝,想考个状元“玩玩”,你得有思想准备了:你要在N年寒窗苦读中,经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各种考试,像打怪兽升级一样通过层层考验,最后在金銮殿里接受皇帝的亲自考试,才能把状元的桂冠戴在头上。

第一关:识字

一切为参加考试做准备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读书人在参加科举考试前需要如何准备呢?当然是先要读书识字了。

小孩读书的场所因人而异,大多数是在私塾里和几个小玩伴一起发蒙。家庭条件稍微好点,可去教书先生家学习。如果是像《红楼梦》里林黛玉那样的大户人家,还可把贾雨村请到府上做家庭教师。

现在的孩子大多6岁上小学,古代的孩子视心智发育而定,大致在8-15岁入学。《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尚书大传·略说》则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十有三年始入小学。”同篇中还有“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的记载。

入学后,要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识字的课本,每学期的课程和教学进度,依学生的年龄和入学早晚而定。

字认得差不多后,你就可以跟着先生学习科举考试大纲——四书五经。这些教材上都没有标点,先生要采取领读的方式教你识文断句,在跟读的过程中背诵这些国学经典。

你将四书五经和指定注解背得滚瓜烂熟了,先生就开始给你“加餐”——教你写八股文和试帖诗。科场中的一些文体,特别是表、判、试帖诗、八股文等,虽然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但都有严格的格式。

以八股文为例,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等原文,格式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8个部分,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每一部分,都有对偶的两股。

行文不仅要逻辑清晰、文笔流畅,还要模仿孔孟等语气“代圣人言”,有点类似现在写议论文引用名人名言。符合基本格式,才能入得了考官的法眼,考官再根据试卷的文才与论见判定高下。

备考期间,你或许也需要一套《五年科举三年模拟》,精明的书商会想到这个赚钱的营生。他们搜集大量的八股文编成集子出售,一些偷懒的学子,买来这些“满分作文”背诵模版。

归有光是这方面的高手。《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的职业就是八股选家,里面的匡超人就是靠背八股集子最后背成八股能手。

清代名医徐大椿对这种投机行为非常不满,作《道情·时文叹》极尽嘲讽之意:“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作了欺人计。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三通》《四史》是何等文字,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新科利器”,就是上一届科举考试的真题和范文。

如果你的备考时间充裕,不妨掌握一些提分小技巧。比如,你要记住本朝的讳字,哪怕用了与皇帝名字同一个韵部的字也会遭到斥退;你还要知道某些特定的格式怎么写,提到“皇帝”要抬几格;抽空练习一手蝇头小楷,后面将会遇到的会试和殿试中,一手漂亮的书法就是加分项。

第二关:童试

考中童生后,才考秀才

明清时的科举选拔考试程序非常复杂,学生先要通过知县主持的县试、知府主持的府试、省学政主持的院试,才会成为一名秀才。

县试、府试、院试合称童试,相当于科举考试的初试。电视剧《武林外传》里张口就是“子曾经曰”的吕秀才,就通过了这三重关卡的考验。

未获得秀才资格的读书人,叫童生,哪怕七八十岁了,还是叫童生。好在清朝不限制考生的年龄,乾隆年间,广东番禹有个名叫王健的老童生,99岁了仍在参加考试,握笔作文,一时传为佳话。

参加县试前,你要先到县衙去报名,登记姓名、籍贯、年龄以及家庭关系。同时,还要签署一份“诚信承诺书”,证明自己没有异地报考、没有冒名顶替、家庭背景清白、没有在为父母守孝期内参加考试。同村的5个小伙伴相互连保,一人做弊,另外4人要受处分,这样才能领取准考证。

县试一般在二月,府试是四月,院试一般安排在年底。县试的考场是在临时搭建的小隔间内进行,数百号人在官差的指引下走到各自的位置。

县试考试内容在清初屡有变化,到乾隆52年(1787),固定为考《四书》文一道、经文一道、五言六韵律诗一首,即要求考生写“两文一诗”。

你领到试卷,审题后,很快构思出自己的文章,在10多页红色格线纸上打草稿、誊写。交卷时,已是下午。

半个多月后,你在焦灼中等来了放榜,榜上有你的名字,恭喜你,你有资格参加府试。

你辞别父母,带着干粮和盘缠,前往府署赶考。如果府试顺利通过,你就获得了童生的资格,是官方认证的“文童”。

这个身份有啥好处呢?诉讼时有权自称童生,不用跪拜,还有座位,参加婚丧嫁娶还能和地方官员一同列席。

本省的提督学政从新上报的童生花名册上确认了你的身份,年底安排你参加院试。

中央直接任命的学政,类似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任期3年。组织院试时,学政亲自点名,与旁边的担保人一起核对考生的样貌,搜查随身携带的文具,这才准许你入考场。

晚清名臣张之洞曾在湖北、四川两地担任学政。任四川学政时,与四川总督吴棠一起,在成都建立尊经书院,延请名儒,分科讲授,手订条教,并撰写《书目答问》等教导士子应读什么书,应怎样做学问以及修养品德等。

在这个考纪森严的考场中,你从一块大木牌或大灯笼上抄下试题,即兴做诗作文,当天交卷。假如你在答题过程中一不小心犯了皇帝的名讳怎么办?涂抹恐有作弊之嫌,只能重写这页纸了。

学政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学究,一旦录取了你,你就是他的门生,他决不会为一个连避讳都不懂的士子担这个风险。

通过府试后,你就是一名秀才了。考秀才难吗?

因为考试极严格,评卷由多方参与,所以清朝人何刚德在《春明梦录》中说“秀才最见真学问”。

乡试、会试为保密,只由考官参与阅卷,经常会有意外。但因文无第一,只要没大问题,其他人也挑不出来毛病。

这也是为什么清代的学者中,有人因运气不佳没中过举人、进士,但鲜有未中过秀才的原因。

第三关:乡试

百个秀才只有一个通过

取得秀才资格的士子,可去省贡院参加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有做官资格。

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前半生穷困潦倒,考了20多回,终于在54岁考上举人,可以当个小官,别人得管他叫官老爷,他自然激动得发疯了。

范进54岁还在参加乡试,还不算大龄考生,当时“父子同场”的现象很常见。

清代史学家王西庄,当年就曾与秀才老爸一起赶考。王西庄32岁时以“一甲第二人”的好成绩考中乾隆19年(1755)进士,后来做了大官。

秀才老爸没能通过乡试,后来还拄着拐棍继续上考场。有一个与王西庄同年入仕的督学官员劝他,这么大年纪了,何苦再参加考试。老秀才严肃地说:“大丈夫奋志科名。”

乡试3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秋季举行,各省考试日期和内容由中央统一。

乡试安排在秋季,由于放榜时间在中秋前后,正值丹桂飘香,所以人们又将乡榜称为桂榜,将中举比喻为“蟾宫折桂”。

《红楼梦》第九回中,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笑道:“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意在祝福他科举得意,至少要考个举人。

明清时,乡试分3场进行。这意味着,你从点名入场到交卷出场,一共要在贡院里呆上三天两晚。虽然贡院提供热水,但食品和物品都要你自备。

你在入场前,会进行充分的准备,除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外,还要携带餐具、食品,有条件的人家还会携带炊具等。

你带着这些物品走进考场时,还要在脖子上挂一个用来装试卷的卷袋。这个布卷袋中间夹有油纸,可以防潮和防湿。你通过点名程序后,领到的答题纸就放进卷袋。进入号舍后的第一件事,是将卷袋钉到号舍的墙上高挂起来。

你写的八股文质量直接决定成绩的好坏。你在答卷中,会努力回想先生讲的套路,以及考前突击背诵的“满分作文”模版。

为防止作弊,你的试卷还要由抄写员誊写后送给阅卷老师。如果你的运气不错,成为那通过乡试的1%,就能像范进一样中举,准备下一步的会试。

大部分人中不了举人或贡生,一辈子就是个秀才。蒲松龄就是秀才中的尖子——廪生,因为有国家给的补助,又可以在考试时给人做保。

假如本地典礼时,没有贡生,学官之下就是廪生,廪生到了一定的年限就可升为贡生——贡生就有资格当官。

第四关:会试

在京城举行,总共考九天

考中了举人,先别得意,赶紧准备好笔墨纸砚,迎接来年春天的真正考验——赴京参加会试。

当上举人的你,就是国家公务员的后备军了。

如果你想一气呵成再赴京考试,往返的差旅费还能由政府报销。

清朝会试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持,在礼部的贡院举行,每次考3场,每场考3天。

由于会试发榜之日正值四月中旬,杏花盛开,所以又称杏榜。

会试中,你的对手将是其他省的精英们,朝廷将在你们中间挑选栋梁之才做为贡生。

明清时的会试与宋朝有所改变,取消了从儒家经典中截取一句话阐述义理,而演变成八股文。

同时,你还要在诗赋、策、论中有所表现。论,相当于命题作文,通常要求你评论经史典籍中的某个典故或某个历史人物;策,相当于现代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考官根据时事提出具体问题,你来发表见解或提出解决办法,“对策”一词由此而来。

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的林则徐,可谓是科举考试中的小神童。

不过,他在会试这关遭遇了小小的波折。折戟会试后,他回福建老家开办私塾,一边教书育人,一边继续备考。

第五关:殿试

清朝中期起,更看重书法

明朝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长期居住在中国,对科举制度认识全面。他将科举制度与西方学位制度做了比较:“中国士大夫第一种学位与我们的学士学位相当,叫做秀才。第二种学位叫举人,可以和我们的硕士相比。中国人的第三种学位叫做进士,相当于我们的博士学位。”科举考试的难度,可见一斑。

你通过了会试,将有机会进宫面见皇上,在金銮殿里接受终极测评,以确定状元、榜眼、探花的归属,状元可免试进入翰林院。

终于要苦尽甘来了,你在心中窃喜。

虽然皇帝是殿试名义上的主考官官,命题、阅卷都该由他来完成,但实际上他不可能亲力亲为,还是需要由专门的读卷大臣来评阅。

读卷大臣的人数没有一定之规,每次殿试前由皇帝决定。顺治4年(1647)首次殿试时,读卷大臣有12名。

到乾隆25年(1760)形成定制,读卷大臣人数减至8名,同时规定钦派读卷大臣的职衔,即选大学士2名,部院大臣6名,此为定制,沿用至清末。

科举史专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李兵描述了读卷的情形:

读卷在殿试后的次日进行。监试官和读卷大臣都在文华殿集合,每位读卷大臣前摆放一张桌子。读卷大臣坐好后,收掌官当众拆封卷箱,将试卷平均分配给每位读卷大臣。如按清朝每科300名贡士计算,每人需要审读37份试卷。他们须对每份试卷做出评判标识,以表示答卷的优劣,供皇帝裁决。

读卷大臣评阅对策试卷时,要求内容“精详”,字体“庄雅”。虽然按常理,内容应占据主要地位,但从清朝中期开始,读卷普遍注重书法,考试内容反而相对次要了。

这也很好理解,格式完全一致的八股文,打眼一扫就感觉千篇一律。这时,你从儿时苦练的书法童子功从试卷中脱颖而出,一手漂亮的馆阁体小楷,将为你加分不少。

也有一些倒霉蛋,因为书法不佳,只能获得较低的名次。

喊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道光9年(1829)参加殿试,一气呵成写了一篇切中时弊的策论,但却因不善小楷,被殿试考官批评“楷书不中程”,最后只能列在三甲第十九名,赐同进士出身。

9年后,“中兴将相”的中坚曾国藩,参加殿试时也栽倒在同一个坑里。尽管后来仕途一帆风顺,曾国藩仍将殿试视作一生的耻辱。

有人因书法有碍观瞻折戟,也有人因取了个好名字而中状元。据传,在乾隆54年(1789)的殿试上,读卷官呈上前10名的考卷,请乾隆帝定夺最后的名次,胡长龄被排在第十名。

乾隆帝从头至尾浏览考卷,发现最后一份考卷的名字深得他心。这时的乾隆帝已年过八旬,很想万岁万万岁。于是,他笑着说“胡人都长寿嘛”,将胡长龄定为状元。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