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计扩建的嘉兴火车站:跨越百年,如何迎接未来

1921年,部分中共一大代表们沿着沪杭铁路到达嘉兴火车站,继而登上游船来到南湖,完成了中共一大会议。100年后,崭新的嘉兴火车站在纪念历史的同时,也迎接着未来。近日,浙江嘉兴火车站举行了启用仪式。这一由建筑师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改扩建的火车站与周边区域相连,将承载城市的日常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设计对1937年被日军炸毁的老站房进行了1:1的复原。与此同时,新站房整体设计为白色极简风格,在设计师的构想中,复建与新建的空间关系将构成从过去到未来的隐喻。

古树,亭台,水景,市民,和国内的许多人民公园一样,嘉兴市人民公园静静地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和日常。如今,这座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公园正在伸向城市的未来。

嘉兴火车站,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嘉兴火车站,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2019年,嘉兴市就火车站及人民公园等周边区域开展一系列提升改造。从2020年6月开工起,经过1年的改造,如今人民公园的自然环境延展至火车站的站前广场,改变了旧车站与公园之间割裂而混乱的关系;与此同时,火车站设计为地面一层、地下多层,在提高片区运行效率的同时,试图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态。这些项目由建筑师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担纲设计,他表示,“在嘉兴这个有特殊意义的城市,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及定义空间模式。我们是否能突破那些常见的追求宏大纪念性的恢宏建筑,而让它们成为具有交通功能、自然生态、文化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

嘉兴火车站及南湖城市鸟瞰,摄影:CreatAR Images

嘉兴火车站及南湖城市鸟瞰,摄影:CreatAR Images

复建老站房

嘉兴火车站初建于1907年,于1909年投入使用,是当时沪杭线上重要的交通枢纽。1921年中共一大部分代表乘火车来到嘉兴,火车站成为中共一大召开的重要历史见证,但后于1937年被日军炸毁。

嘉兴站历史影像

嘉兴站历史影像


1909年的嘉兴站影像

1909年的嘉兴站影像

为了致敬历史,在嘉兴火车站的改扩建项目中,MAD决定1:1复建老站房,并在新站台上重现忠于车站站台历史面貌的雨棚、天桥。为此,他们邀请了古建专家、学者等,对大量历史影像资料及《嘉兴市志》中残存的线索进行分析和数字复原,以求忠于老站房历史原貌。整个复建站房外立面为青砖,砖柱、线脚及门窗发券为红砖。复建所用的21万块青红砖均以南湖湖心泥为原料,在嘉兴当地非物质文化砖窑烧制。同时,根据轨距并利用透视原理推导雨棚、天桥、月台、站房之间的关系和尺寸,重现历史站台雨棚及天桥。

嘉兴火车站,摄影:CreatAR Images

嘉兴火车站,摄影:CreatAR Images

如今,复建后的站房成为文化历史展示厅,不再具备主要火车站房功能。澎湃新闻记者看到一系列影像以及模型呈现了火车站的变迁,还有不少资料则讲述了本土的历史和名人故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马岩松表示,这种复建的意义不在于功能的还原,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文化上,是否能够引发人们对于场所历史的情感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说,复建后的站房依然是“真实”的。“它依然是有历史图像,有故事的,这些故事和新的空间产生关系,这一点在我看来非常重要。”

新与旧的连接

紧贴着复建站房的是新站房的“漂浮”金属屋顶。为了呼应老站房的尺度,新站房进出站平台和候车大厅都收至地下,地上仅“消隐”为一层高度。复建的黑色天桥雨棚与新造的银色站台构成了一条连续的线,在马岩松看来,这种空间关系是从过去到未来的隐喻。而在火车站的地下,他有意营造了具有未来感的“时空隧道”。“我觉得过去和未来是一条连续的线,这算是我的一个历史观,”马岩松在采访中说道,“我觉得很多时候,对于中国的许多传统文明和历史,有一种局限的观念,往往不允许过去和新的共存。有时候我们重复老的东西,就搞出了好多假古董。像好多城市的老街,本来是想把历史给展现出来,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千城一面’,那里没有真实的生活。”

嘉兴火车站,地下“时空隧道”,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嘉兴火车站,地下“时空隧道”,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嘉兴火车站,摄影:CreatAR Images

嘉兴火车站,摄影:CreatAR Images

和老站房所用的红砖不同,新站房室内整体设计为白色极简风格。候车厅、吊顶、地道墙面采用阳极氧化铝蜂窝板,以实现吸音降噪。新站房的屋顶全部使用太阳能光伏板,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110万千瓦时电,相当于每年减排约1000吨二氧化碳。马岩松表示,新与旧可以在视觉上具有各自完全独立的特征,材料也各不相同,但是又必须在空间上能够必然地联系起来。而在如今的嘉兴火车站,自然光从天窗和一层玻璃幕墙往地下候车大厅倾泻,旅客在候车厅内,抬头就能见到地面的复建站房的历史风貌,新老站房对望而共存。

嘉兴火车站,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嘉兴火车站,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嘉兴火车站,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嘉兴火车站,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成为城市空间

在马岩松看来,对于新与旧的思考扩展到了城市的尺度,嘉兴火车站的项目不止于火车站的改造和新建,更是一个城市更新项目,从老火车站、周边交通,到历史悠久的人民公园,如何将整个片区变成一个新的城市中心,是他在设计时思考的方向。

嘉兴火车站,摄影:存在建筑

嘉兴火车站,摄影:存在建筑

“很多城市的火车站都非常大,自成一体,它跟城市割裂,不能融合,又要凸显自己的尺度,让人觉得特别迷失。”马岩松说道。因此,他希望设计一个低矮的、没有夸张形象的车站,而老站房建筑的尺度恰好为他的设计提供了这一框架。

嘉兴火车站,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嘉兴火车站,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嘉兴火车站,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嘉兴火车站,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在嘉兴火车站的设计中,火车站的功能不只是交通通行,仍在建造中的站前南广场将包含七座承载人文商业、酒店功能的建筑、以及紧邻新站房占地约1公顷的中心草坪。中心草坪将举办音乐会、艺术节、惠民市集等室外活动。此外,此次火车站改造共栽种了包括榉木、香樟、桂花等超过1500棵树木。榉木完全成型后,树冠将相连覆盖整个站前北广场。在马岩松看来,火车站应该超越实用主义、功能主义,从市政建筑、公共建筑转化为人文城市空间。

嘉兴火车站,摄影:CreatAR Images

嘉兴火车站,摄影:CreatAR Images

和MAD的许多项目一样,改造后的嘉兴火车站已经凭借其视觉效果开始在社交网络上大量传播,而难免被人归入“网红建筑”之列。马岩松并不担心自己的建筑成为“网红”,在他看来,对于“网红”的批判是对于个性的一种围剿,能够被人关注的建筑必然区别于“平庸的环境”,因此无论品位如何,都能够引发更多的探讨。“我认为它是对权力的一种抗争,”马岩松说道。“无论大小,如果一个项目能够建立在批判基础上,涉及到更大的问题,我就愿意去做。”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