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传理与黄圣依合著《岁月可当歌》:一个上海家庭的成长故事

对于演员黄圣依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她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气息浓郁的家庭:她的父亲黄自强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1990年代初留学美国,系江夏黄氏一族。她的母亲邓传理是《新民晚报》编辑,四川成都人,毕业于上海音专。她的表舅则是经济学家吴敬琏。

黄圣依和母亲邓传理。本文图片?主办方提供

黄圣依和母亲邓传理。本文图片 主办方提供

这个走出诸多人才的上海家庭,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作为母亲的邓传理又是如何看待黄圣依的演艺生涯?近日,邓传理和黄圣依母女合著的新书《岁月可当歌》出版。吴敬琏在《岁月可当歌》的序言中表示,“邓传理的父亲邓友金是我舅舅,在经济界,他是我的前辈,同样是一个经济学家。但传理和我的母亲邓季惺一样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因此,家族史中的我们,有很多的相同点。但是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这就是个人命运的历史局限。”

6月20日,《岁月可当歌》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光的空间新华书店举行,邓传理和黄圣依来到现场,和观众和读者分享了家庭和母女之间的故事。

《岁月可当歌》

《岁月可当歌》

讲述黄圣依的成长故事

演员这个职业离普通人的距离很远,但是在母亲邓传理笔下,对黄圣依的教育和成长和普通家庭别无二致。她和在场的读者一起分享了黄圣依小时候的趣事、父母爱的教育对黄圣依的影响等。邓传理退休前是《新民晚报》的资深编辑、记者,曾在《家庭教育》等报刊上发表过诸多教育类文章,她在发布会上分享了自己教育女儿的经验,对当下家长所面临的种种教育难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例如,对于素质教育,邓传理比较推崇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学校教育为主,课余时间家庭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提供一些体育、艺术类的课程,让孩子去尝试,去挖掘自己的兴趣。家长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多关注孩子的特长和爱好,然后根据孩子的意愿和学习的情况,慢慢集中力量去培养一个方面,同时不用太在意结果。她提到,黄圣依小时候参加过钢琴、绘画、舞蹈等的课外学习,虽然大部分中途都放弃了,但给后来的演艺事业一定的帮助,也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当初黄圣依就读于上海的交大附中,是一所市重点中学,在决定报考艺术类大学时,家庭内部也有过矛盾和纠结:“我们一直希望女儿从事工商或金融类的管理工作,从来没想过让女儿去从事演艺工作,目前高考竞争如此激烈,进重点大学也没有什么把握,多一个选择,多一条出路也未必不好,不如走一步看一步。”

在决定报考北影后,邓传理曾经建议黄圣依选择播音主持专业,“总觉得主持人的学识、品味高一些”,而黄圣依则坚持选择表演专业。尽管家庭为此爆发了多次争执,但最终还是决定尊重黄圣依自己的意见,这也成就了她未来的演员道路。

而在黄圣依看来,在自己成为母亲之后,对母亲当年的话语有了新的理解,在抚育孩子时也时常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教导。“应该学的东西当孩子拒绝后不要轻易地放弃,孩子的心智还没有成熟,许多事情仅凭一时的感觉,从被动学到主动学需要家长的引导和耐心陪伴,也许再坚持一下便是成功。”

黄圣依(左二)和母亲邓传理(左三)

黄圣依(左二)和母亲邓传理(左三)

以家族发展折射国家和时代变迁

除了演员黄圣依的故事之外,《岁月可当歌》还讲述了邓传理的父母辈在革命时代的故事,与最近上映的《叛逆者》有所呼应。“从母亲的文字中,我了解到先辈的故事与家族的历史。我知道了在四川保路运动中,我外曾祖父是保路同志会的领袖,在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中,我外公作为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带领同学积极响应。在这些众所周知的爱国运动中,都有我先辈的身影。”黄圣依说。

黄圣依的外曾祖父、邓传理的爷爷邓孝可曾为了革命真理留学日本,并拜访当时正在逃亡的梁启超,而后参与了四川保路运动。“爷爷喜欢爸爸和叔叔,带着他们游历北京、颐和园,那里有着爷爷推翻清王朝的理想和抱负。看到圆明园,这曾展现中华民族辉煌的精美建筑,如今只剩断壁残壑,爷爷非常感慨。”邓传理写道。

而邓传理的姑妈邓季惺则是《新民报》(《新民晚报》前身)的创始人,邓传理提到,她最后在《新民晚报》工作,与姑妈有相当大的关系,同时姑妈也给予她不少教导与鼓励。“从报纸风格到栏目编排,从联系作者到处理来信,从工作学习到待人处事,无不给我以谆谆教导。我知道姑妈之所以如此对我,是希望我能够继承她开创的事业。”而邓传理也将新闻作为自己终身的追求。“对于有潜力的作者,我经常会进一步地了解、持续地关注,使其成为作者中的中坚力量。”

东方出版中心副总编辑刘佩英介绍,邓传理在记录生活的同时,把自己的生活、经历融入时代的背景,让《岁月可当歌》显得更为厚重。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情景、80年代的股市兴起、90年代的留学生活,都可以在邓传理笔下看到详细的描述。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