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利维坦按:想起安东尼奥尼1972年的纪录片《中国》。在一个意大利人的镜头中,一张张中国人看到外国人时的面孔: 

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中国》剧照

一个国家封闭久了,当看到异族面孔,就会出现一种特有的错愕表情,这种表情既包含了好奇,又充满着某种恐惧。不过,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人却用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记录了他们看到“洋人”时的内心活动。

文/Rian Dundon

译/安德烈

校对/大药

原文/timeline.com/these-19th-century-images-show-what-japanese-locals-really-thought-of-american-tourists-ef280fd5dd60

本文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由利维坦发布

大多数美国人对20世纪80年代那些刻板的日本游客非常熟悉。在美国的标志性建筑中,一群带着相机的日本游客一下车就以最快的速度四散开来,穿梭在景点之间,举着相机咔嚓咔嚓。但就在一个世纪以前,日本人还在自己的国土上看到美国人笨手笨脚畏畏缩缩地爬下船。这些外国旅客着实搞笑的反应让日本诞生了一种新艺术形式——横滨绘(Yokohama-e)。

1639年,在欧洲商人不断试图将当地居民感化成天主教徒之后,日本关闭了对外贸易的港口。所以当美国海军在1852年提出建立外交关系、开放贸易港口时,日本人的回答是“不”,不过,坚持不懈总会有回报。几年后,在战略部署和坚船利炮的帮助下,日本人签署了《神奈川条约》(Kanagawa Treaty,编者注:为1854年3月31日江户幕府与美国所缔结的条约,日本通称为《日美和亲条约》。条约中主要规定日本必须开放下田与箱馆(今函馆市)两港口与美国通商,并保证遇难的美国士兵得到安全保障),大门敞开了。也只能说是“有点儿”敞开吧。

根据条约规定,外国人只能在一个名为横滨的小渔村内活动,所有的贸易都是在严格的政府垄断下进行的。

“横滨绘”,或“横滨画像”,是当时风靡日本的木版画——浮世绘(ukiyo-e)中的一种。具体来说,横滨绘描绘了居住在新大都会横滨的外国人。像歌川芳虎(Utagawa Yoshitora)这样的日本艺术家对新来的外国人很好奇,并利用他们自己的技能来讲述这些陌生人时而奇怪、时而滑稽的壮举。

然而,回顾一下殖民时代的欧洲主流文化,这些色彩鲜艳的本土作品,是一种在视觉方面对日益增长的外来文化冲击的激进抵抗。这是一种颠覆性的传统艺术形式,在20世纪的日本摄影作品——西式媒介对西方化的批判性回应中,仍旧有浮世绘的影子。

 

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美国人在横滨享受礼拜日。(歌川芳虎/国会图书馆)

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美国人吃喝玩乐(歌川芳虎/国会图书馆)

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做面包的美国人肖像(歌川芳虎/国会博物馆)

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美国人肖像(歌川芳虎/国会博物馆)

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外国人在横滨落户(歌川芳虎/国会博物馆)

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外国船只在横滨港口(维基)

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漫步闲游的美国人(歌川芳虎/国会博物馆)

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美国。(歌川芳虎/国会博物馆)

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外国人(歌川芳虎/国会博物馆)

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美国人(歌川芳虎/国会博物馆)

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美国人的写真(歌川芳虎/国会博物馆)

霓虹国最早是怎么描画美国人的?

第一辆火车驶离横滨(歌川芳虎/国会博物馆)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