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和尚肩担“唐僧旅行团”的行李,里面装的啥?

一个问题困扰着电视剧《西游记》的观众:沙和尚挑的那个担子,里面到底装的啥?

各种猜测都有。有人说是干粮,有人说是通关文牒,有人说,里面装的是换洗的衣服。有人脑洞大开,说:里面装的是麻将,你想啊,四个人,正好一副麻将牌,闲时四个人开搓,时间才好打发嘛。

当然,这是玩笑话。答案其实就在书里,《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猪八戒向孙悟空抱怨这担子有多重时,他说:“哥啊,你看看数儿么——四片黄藤蔑,长短八条绳。又要防阴雨,毡包三四层。匾担还愁滑,两头钉上钉。铜镶铁打九环杖,篾丝藤缠大斗篷。”

我仔细来看看,蔑绳毡包之类能有多重?最重的,肯定就是唐僧的铜镶铁打九环杖,那也重不过猪八戒所用的兵器九齿钉耙去啊。九齿钉耙全名称为上宝沁金钯,连柄重五千零四十八斤,这九环杖有五千零四十八斤?可见八戒还是偷懒。

沙和尚的担子里到底挑的什么?

那么这是不是就是神秘的担子中的全部呢?显然不是。四个人加匹马,徒步旅行到印度,现在飞机几个小时就到的,他们一共走了5048天(历史上的玄奘为6205天),差不多就是十三年零九个月。这十三年零九个月,四个人加匹马吃喝住宿要花多少钱?当时唐朝又没有信用卡支付宝微信,还得是盘缠银两。第五十三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唐僧师徒渡过那子母河去,长老教沙僧解开包,取几文钱钞与那摆渡的船家。这一路上风餐露宿,总要买点吃的,支付点民宿费过路费,一天往少了说就算几文,我们以每天八文计算,5048天,加起来也要三四万文。唐太宗时国家通行的是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效仿西汉五铢的规范开铸的“开元通宝”,规定每文重二铢四丝,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每文折合质量约四克。如果是四万文,全部是铜钱,那就是说一开始从长安挑出来的担子光钱一项就重160公斤!当然,这会越用越少,而且,他们可以用银子来代替大部分铜钱,一般是一千文为一贯,合一两,那么四万文,也就只需要四十两白银或者四两金子就够了,那就变得非常轻了。

在唐僧旅行团的行李中,最著名的,就是曾经被黑熊怪觊觎的一件锦襕袈裟。和猪八戒抱怨的九环杖一样,锦襕袈裟也来自如来佛祖送给取经人的。如来说:“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果然是件好宝贝,难怪在观音院被那老和尚一眼相中,引出一桩事端,最后还丢了卿卿性命。

刘一明还点评:“‘袈裟’者,乃朝夕佩服之衣;‘锦襴’者;五彩所织,具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全色。”陈士斌更进一步,大谈五的哲学意义:“在五色为青、黄、赤、白、黑,在五德为仁、义、礼、智、信,在五行为金、木、水、土,在五伦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五方为东、西、南、北、中央,在五音为宫、商、角、徵、羽,在五味为咸、苦、酸、辛、甘,在五季为春、夏、秋、冬四季,至于五官、五谷之类,不可罄述,总一五也。”表面上完全没有五字,可是一经评点者评点,就又成为一个数学应用题,数学没学好的伤不起啊。

行李中还有经书。一个和尚,虽然是去取经的,但总要有两本在身边好随时诵读吧。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说唐僧坐于宝林寺禅堂中,灯下念一会《梁皇水忏》,看一会《孔雀真经》,只坐到三更时候,却才把经本包在囊里。

《梁皇水忏》,也就是《慈悲道场忏法》,为笃信佛教的梁武帝请宝志禅师与高僧等十人所集,大约是天监四年(505年)所编。也有人说这是齐时文宣王萧子良曾撰《净柱子净行法门》二十卷,梁时诸名僧删编为十卷,内分四十品,后因传误日多,元代妙觉智等重加校订审核,即今之流通本。印顺法师说是元代所编,伪托为梁的作品。不管怎么样,就现在流传下来的《梁皇水忏》来看,一共64000多字,分十卷的话,就是十册。

《孔雀真经》,应该就是《大孔雀经》,即《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现收于《大正藏》第六十一册。问题在于什么?问题在于,当唐僧师徒来到大雷音寺,从佛祖那里取回的所谓真经里,就有《大孔雀经》!已经在取经途中大读特读了,为什么还要专门跑去西天取呢?这不是很莫名其妙的吗?

还有,你注意到了吗?为什么第二十三回时是猪八戒在那抱怨?因为事实上,在书中挑担的,不仅有沙和尚,也有猪八戒。正是因为猪八戒在取经路上挑担有功,他才能当上净坛使者,可不是因为他是个吃货。第一百回,如来说:“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但有人(比如蜗牛看西游)说这个担子都是猪八戒挑的,因此得出结论说沙和尚是个城府很深的人,也不准确。沙和尚有没有挑担呢?当然有了。

第五十回:“八戒就把马拴在门枕石鼓上,沙僧歇了担子,三藏畏风。”很明显这时候是沙和尚在挑担,可见猪八戒和沙和尚两人是轮流挑担的,既不能黑猪八戒把他的功劳一笔勾销,也不能就此将沙和尚看做一个阴险小人,这两者都不妥当,还是要实事求是。(文/河西)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