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十五年》:解读十五年间中日历史变迁

2021年4月10日,《大正十五年:东亚视域下的帝制日本(1912-1926)》出版座谈会在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举行。

此次出版座谈会由上海书店出版社、上海图书馆联合主办,邀请了日本史、中国近代史的重磅级专家与作者一道深入探讨,指宏阐微。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徐静波教授,中国近代史知名学者姜鸣,上海人民出版社原社长、资深出版人王兴康,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沙青青,上海书店出版社副社长孙瑜,本书责编王郡以及本书作者、上海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张轶共同出席了此次座谈会。

座谈会上,作者张轶表示:日本大正与民初中国,均始于1912年。1926年,大正天皇驾崩,日本自此进入昭和时代;在中国,国民革命军自广东起兵,势如破竹,北洋政府即将寿终正寝。1912—1926,十五年里,中日两国历史都发生了重大转折。但大多数中国读者对日本大正时代或认知模糊、或概念化。《大正十五年:东亚视域下的帝制日本(1912-1926)》此书便从这一时期入手,讲述这一时期两国各自的风云变幻与相互之间的碰撞摩擦。

与会嘉宾对这一时期日本与中国所发生的剧变进行了讨论。这十五年里,日本的老牌藩阀与政党势力斗争愈演愈烈,军部势力渔翁得利,最终主导政局,以致军国主义,绝路狂飙。而中国经历袁氏窃国、清室复辟、军阀割据,然乱象迷茫之世相中,却见微芒。北伐高歌猛进,政党政治成形,新文化运动启蒙大众,民主主义组织起民众。虽然这一时期中日两国经历如此剧烈的社会动荡,但这段历史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是陌生和模糊的。

《大正十五年:东亚视域下的帝制日本(1912-1926)》以大量日文档案文件、往来密札等史料为基础,以比较史的视野,以政治史与外交史为核心,讲述这段时期的风云变幻与社会转折,为读者揭橥近代东亚这一不为大众熟悉的历史大关节,实为一本史料详实,写法新颖的历史学读物。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