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对于中国人还是西方人,“中国风”都是神秘的。在西方人眼里,“中国风”如同海市蜃楼,只是一种幻象。中国人甚至怀疑这种幻象的存在,认为“中国风”只是空穴来风,根本就没有这么回事。近日,《中国风》的中译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揭开了包裹它的神秘面纱:不仅有“中国风”,而且还不全是幻象。
《中国风》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美术史家休·昂纳。昂纳1927年9月生于英国伊斯特本,从小热爱艺术,尤其是建筑,曾经因为擅自探险坎特伯雷大教堂而被国王学院开除,后因为不擅长建筑绘图而改学文学。剑桥大学毕业后,在大英博物馆、利兹城市美术馆、纽塞姆寺画廊短暂工作,后移居意大利潜心美术史的研究、著述和出版,2016年5月于意大利卢卡附近的家中去世,享年89岁。昂纳最负盛名的著作,是他和弗莱明合著的《世界美术史》。自1982年出版以来,该书赢得学术界和读者的广泛好评,不断再版和重印,1989年出版了它的中译本。
《中国风》 [英]休·昂纳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被人遗忘的“中国风”再一次唤醒了人们的记忆
《中国风》出版于1961年,是昂纳的第二本著作,也是第一本专门研究“中国风”的著作。但是,这本书似乎有些生不逢时。在该书出版的同一年,美国与古巴断交,东西德之间开始修筑柏林墙,中国正在经历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时期。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是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等大事件,主导人们思维的是对抗和冷战。像《中国风》这样探讨艺术的跨文化传播的著作,自然很容易遭到冷落。除了在出版初期作为填补空白之作而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之外,当时《皇家艺术学会杂志》《伯灵顿杂志》《建筑史家学会杂志》等专业杂志都发表过书评,后来就几乎销声匿迹了。在中国大陆,人们很长时间都不知道有这本书的存在。然而,风水也有轮流转的时候,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经济的腾飞,中国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差不多被人遗忘的“中国风”再一次唤醒了人们的记忆,作为第一本研究“中国风”的著作,昂纳的《中国风》告别了近半个世纪的尘封岁月,开始得到广泛的阅读和引用。我们可以想见,《中国风》中译本的出版,给它带来成倍增长的读者,一定会出乎作者的意料之外。如果昂纳先生能够多活几个月,看到中译本的出版,目睹中国读者的热情,他会感到多么的幸福!
在通常情况下,与对“中国风”感兴趣的,都是熟谙中国文化的汉学家。读者自然会在心里猜想,《中国风》的作者一定是一位中国通。然而,事实让读者大跌眼镜。这位研究“中国风”的专家,居然一句汉语也不会,更不用说运用中文文献进行研究了。昂纳主要生活在英国和意大利,我们甚至没有找到他来中国旅行的记录。这对于这位号称通过旅行来学习艺术的艺术史家,是多么不同寻常。作者承认,他“对中国艺术知之不多”“只能从一个纯粹的欧洲人的立场来探讨这个问题”“这是因为,中国风是一种欧洲风格,而不是像一些汉学家常常认为的那样,是对中国艺术的拙劣模仿”。由此,这本书的基调得以奠定:它所讨论的“中国风”是一个纯粹发生在欧洲的现象,属于欧洲美术史的范围。对“中国风”的研究,无须深厚的中国学养。当然,如果精通汉语并熟悉中国文化,对于“中国风”的研究一定大有助益,但也有可能会受到中国视野的局限,从而影响研究的纯粹性。正因为如此,昂纳不懂中文,对于研究“中国风”来说,并不全是缺点,也有他的优势。这种优势,可以确保有关“中国风”的研究在纯粹的欧洲美术史的规范下进行,免受汉学研究习惯的影响。由此,尽管昂纳的《中国风》触及的是欧洲美术史上一个非典型现象,但是这项研究成果却在欧洲主流美术史的范围之内。
荷兰代夫特彩饰锡釉酒壶,绘有中国人物形象
“中国风”从幻象到实物的全过程
昂纳从欧洲人对于中国的想象开始,全书分为八章:神州幻象、中国风之开端、巴洛克式中国风、洛可可式中国风、英国洛可可式中国风、中英式花园、中国风的衰落、中国与日本。从探险家和旅行者关于中国游记和传说,到进口的中国瓷器、漆器、丝绸服饰、家具等,再到欧洲人自己生产的产品和建造的建筑,作者揭示了“中国风”从幻象到实物的全过程。“中国风”不是文学虚构,而是渗透到欧洲人日常生活之中的器物。昂纳不是书斋型的美术史学者,他有大量观摩和把玩作品的经验,而且身体力行参与美术馆的收藏和展览设计,我们在阅读该书的时候,就像在美术馆参观一个以“中国风”为主题的展览,既有作品展示,又有专家导览。而且,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看的展览,在《中国风》中“展示”的作品,大部分不为国人所知。当然,《中国风》不只是一本展览画册。昂纳不仅擅长语言表达,而且熟谙叙事技巧,这与他在剑桥大学学习文学的经历不无关系。即使是专业性很强的话题,在昂纳笔下也被讲述得娓娓动听。从这种意义上,读者也可以把《中国风》当作一本故事书来阅读。昂纳不仅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作家。
不过,该书也有一些局限。首先,由于专业的习惯,作者将“中国风”限于工艺美术和建筑的范围,从而忽略了中国因素对于欧洲现代性的整体影响,特别是在将欧洲从中世纪的迷梦中惊醒过来的过程中,中国的思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就像包华石(Martin Powers)指出的那样,现代性并不是欧洲人独立发明的,而是跨文化合作的结果,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明显。
18世纪后期英国生产的中国风双把手带托盘盖碗
其次,昂纳忽略了中国因素对于欧洲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可见的实物上,也体现在不可见的趣味上。波特(David Porter)的研究表明,中国趣味对18世纪英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美学学科在18世纪欧洲的确立,与中国趣味的影响不无关系。洛夫乔伊(Arthur Lovejoy)发现,欧洲的浪漫主义有一个中国起源。中国艺术和美学对于自然天成的崇尚,促使欧洲人摆脱古典主义的僵化规则,从而引发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潮流。
再次,昂纳没有注意到,“中国风”在19世纪的衰落,只不过是在装饰艺术领域不再突出明显的中国元素,但是在高级艺术领域中国元素却开始发生影响。一般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现代艺术运动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特别是日本艺术的影响。昂纳注意到“中国风”中的日本因素,从刚开始的模糊不清,到后来风格明晰,再到后来的销声匿迹,前后不过30年时间。日式风格的兴衰被昂纳认为“是19世纪时尚史最为传奇的插曲”“虽然流行很短,其影响却甚为深远”。导致日式风格衰微的直接因素,是中国明朝以前的陶瓷、绘画和雕像进入欧洲,并在高级艺术领域发生影响。弗莱(Roger Fry)、宾庸(Laurence Binyon)等人力图揭示欧洲现代绘画与中国书画的关系,为现代艺术寻找它的中国起源。昂纳注意到了弗莱的论述,令人遗憾的是,他没有像弗莱那样,将“中国风”由装饰艺术领域拓展到高级艺术领域。
法国画家布歇作品《结伴钓鱼的中国人》 (油画)
“中国风”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价值内涵
时隔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今天来谈论“中国风”,会发现它有一些不同的版本。如果不拘泥“中国风”这个词的狭义用法,仅将它视为在西方出现的“中国热”,我们至少可以区分四种不同的“中国风”,它们出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价值内涵。18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中国风”,具有建构西方现代性的意义。20世纪初期作为西学东渐之逆流的“中国风”,具有批判西方现代性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出现的“中国风”,具有明显的后现代和后殖民特征。这三种“中国风”都是从西方刮过来的,都是在与西方的对照中被建构出来的。但是,近年来流行的“中国风”不同,它是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影响世界,是一场真正从东方刮起的“中国风”。
尽管影响主体发生了变化,但是文化交往的影响都是双方向的。在西方文化影响中国时,中国的本土化进程也会改变西方文化的某些特质。同样,在中国文化影响西方时,西方的本土化进程也会改变中国文化的某些特质。不管世界文化的交互影响究竟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但是可以确信的是,经历交互影响的文化将变得更加开放、包容,因而变得更加文明。随着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建设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新文化被提上议事日程。近年来在文化艺术界流行的“中国风”,我们与其将它理解为中国文化或者东方文化的复兴,不如将它理解为对更加开放、包容和文明的新文化建设的推动。(文/彭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