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宅办起了瓷器展?来看非裔美国艺术家的“多宝阁”

在过去的几年中,荣宅的展览一直试图在艺术家的创作与这栋建筑本身之间展开对话。3月11日至5月23日,上海Prada荣宅举办艺术家西斯特·盖茨(Theaster Gates )个展“多宝阁”(China Cabinet),讲述这位非洲裔美国艺术家对于陶瓷的热爱,以及他自身多种身份之间的联系。在展览中,荣宅成为了盖茨的“陈列馆”,叙述他的个人经历以及对身份社群等议题的思考。而他也希望将荣宅本身作为展览的一部分,让人注意到建筑中日常物件的魅力。

有趣的是,盖茨是一位“空间的收藏家”,他曾买下芝加哥的五金店和书店等,让被遗忘的空间再生,并认为空间里一切物体的集合都蕴含着某个主人或者机构的个性。而在荣宅,当他在此分享自己的物品时,访客也将看到他自己的个性。

西斯特·盖茨(Theaster Gates )

西斯特·盖茨(Theaster Gates )

几百个大小造型各异的陶瓷摆放在室内长桌上,整个场景像是考古发现的陈列,或是走进了一家主人恰好不在的瓷器店。剩下的一些瓷器被摆在了窗台上。角落里的黄色灯光与屋外的阳光落在这些杯碟碗罐之上,让它们看起来游走于日常与时间维度的边缘。

《文献》(Corpus),展览现场,Prada荣宅

《文献》(Corpus),展览现场,Prada荣宅

这些陶瓷是美国艺术家西斯特·盖茨(Theaster Gates)的作品。3月11日,西斯特·盖茨的个展“多宝阁”(China Cabinet)在Prada荣宅拉开帷幕。盖茨1973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拥有城市规划、陶瓷和宗教研究硕士学位,目前在芝加哥生活与工作。展览讲述了艺术家对陶瓷的热爱,以及他自身多种身份之间的联系,包括陶艺家、视觉艺术家、表演者、学者、城市规划专家和社会活动家。盖茨为展览构思了三幕叙事,随着荣宅二层空间的递进,故事逐步展开。他时而充当访客,格外努力地介绍自己的故事,时而化身宅邸主人,将人们的目光引向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本身。

展览现场,Prada荣宅

展览现场,Prada荣宅


展览现场,Prada荣宅

展览现场,Prada荣宅

陶瓷:艺术品或日常物品

盖茨有着多重身份,而“艺术家”是他目前最看重的一个。在他多样的艺术语言中,陶瓷具有最为重要的意义。“我常常发现自己回归陶皿制作。这是我个人艺术实践中重要的精神力量,是其他所有制作形式的基础。”盖茨曾这样说道。陶瓷可以算是他作为他艺术家与社会活动家等其他身份的连接点,他透过黏土与器皿来认识和塑造世界。

展览现场,Prada荣宅

展览现场,Prada荣宅

于是,以陶瓷器皿作为“起点”,盖茨开始“贩卖”他的叙事,并由此揭开它们的价值。在他的眼中,陶瓷容器的价值不只在于功能,更多地在于它的社会意义。制陶的过程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容器容纳着具体、象征与精神之物,是存在的隐喻,也是沟通不同社群的途径。在遍布荣宅的这些形形色色的容器里,中国、印度等亚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相遇,古代传统与现代审美、自然与人工彼此交织。

展览现场,Prada荣宅

展览现场,Prada荣宅

“展览的目的不是展示艺术,而是让观众看到我是如何与陶瓷一起生活的。我希望可以结合荣宅的建筑,向大家展示这些普通人生活中的日常物品,只是它们意味着普通人所拥有的‘好品味’,”展览开幕之际,身在芝加哥的盖茨通过远程视频向媒体阐述他的创作,“好的品位和贫富无关,而是有能力去辨认一些美的事物,哪怕它们非常简单。”盖茨指出,在通常的艺术展览中,人们不会接触到窗封条或是金属件之类的用品,但是他想要打破这一点,让人们观察并感受这些日常物体的魅力。

修缮后的荣宅

修缮后的荣宅

荣宅建成于上世纪初,曾是“面粉大王”荣宗敬的家宅,建筑受到装饰艺术风格、新艺术运动风格等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无法进入这座宅邸,直到2017年,宅邸经过精心修缮,作为艺术空间重新开放。不同于大多数美术馆里的展览,荣宅的建筑本身具有强烈的色彩,在这里举行展览的艺术家们在展示自己艺术的同时,都试图与建筑建立更密切的联系。盖茨也不例外。他有意地将一些展品置于房间的“边缘”,引起人们对建筑中既有元素的兴趣。例如,装置作品《一些成员生活在天堂》(A Portion of the Team Lives in the Heavens)由12个类人型雕像组成,这组作品被置于封闭空间,观众只能透过玻璃门进行观赏,在试图缩短与作品距离的过程中,建筑上的某些细节可能会引起注意;另一方面,作品与原始艺术以及宗教相联系,这样“不可接近”的设计似乎也模拟了宗教物品与人的距离。

《一些成员生活在天堂》,展览现场,Prada荣宅

《一些成员生活在天堂》,展览现场,Prada荣宅

回收材料:唤醒集体记忆与再生

除了陶瓷,盖茨喜欢用砖块等回收材料来进行艺术创作。在他看来,这些材料本身就携带着历史,带着人的痕迹,拥有自己的记忆,而他的工作是对此加以编排,重组,熔铸,更加强烈地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激发对文化和社会的反思。

在展览中,不少由回收材料制作而成的作品都包含了艺术家本人以及他所在的社群的故事,其中自然不乏对于非洲裔美国人群体的关心。《我的第一部电影》(My First Film)讲述了16毫米胶片电影对于美国青少年的影响,这些影片往往充斥着文化偏见。艺术家将淘来的胶片与黑人人像等并置,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黑砖人力车》(Rickshaw for Black Bricks )将黏土制成的砖块放置在木轮车上,一次来反映移民主题和贫困人群现状。

《黑砖人力车》,展览现场,Prada荣宅

《黑砖人力车》,展览现场,Prada荣宅

“我一直对于材料的混合充满热情,用一种优美的方式把原本不会被联系在一起的事物结合起来,这种创作方式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盖茨说道。而将各种材料融合在一起,也是对于事实上,将现成品用于艺术创作,从而创造全新的语境,这条路从杜尚开始,经过俄国拼贴艺术和劳申伯格的“综合绘画”等,至今仍然是艺术家们屡试不鲜的领地。但是,在活动家盖茨这里,这种尝试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事物乃至空间的“再生”上。“在我的艺术作品中,我始终想要展现的是,我们认为一些事物处于糟糕状态,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对此作出改变,”盖茨在采访中解释道,在他看来,这种改变并不需要大费周折,而是像人体皮肤的再生那样自然。谈及疫情带来的影响,盖茨坦言,他和其他人一样感到受挫,但是要打破这种停滞的状态很简单,“洗碗,拖地,整理我的工具,在工具上写上我名字的缩写,骑车。任何让我保持忙碌,让我的大脑被占据的事情。这一切都是‘再生’的持续过程。”

展览现场,Prada荣宅,图中的地毯即《可移动的容器底座》

展览现场,Prada荣宅,图中的地毯即《可移动的容器底座》

回到盖茨的作品,这些回收材料并不只是加以表达的工具,盖茨希望人们能看到它们的“新生”。例如在《可移动的容器底座》(Plinth with Movement for Vessels)创作中,盖茨对黑人文化出版巨头约翰逊出版公司曾经的阁楼办公室进行了清理,这一过程中,他对那里的地毯进行了剪裁,使之成为其他艺术作品的“底座”。当地毯出现在展览空间里的时候,它彰显出了黑人现代主义,以及非裔美国人的审美。

收藏一整个空间

许多艺术家都喜欢收藏物件,而盖茨喜欢收藏完整的空间,在它们被废弃和遗忘之前接手它们。“我对于事物的集合有着浓厚的兴趣,”盖茨曾说,“这些‘集合’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它们构成了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看待世界的方式。我花了很多时间,在人们所记积攒的物件中寻找他们的个性。”他曾买下芝加哥的唱片店、五金店和建筑书店,也曾收藏不同年代约翰逊出版公司的《喷气式飞机》(Jet)杂志合集。在他眼中,一个空间,某个事物的系列,就是一座档案馆,而艺术家的工作是“复活”档案的故事。他将那些空间称为“黑色空间”:“黑色不只意味着黑人,也意味着被遗忘的人。黑色空间是那些事物已经停止成长的地方。”

展览现场,Prada荣宅

展览现场,Prada荣宅

事实上,在“收藏空间”的行为中,盖茨的身份已经从艺术家切换成了城市的规划者与活动家。2006年,盖茨以13万美金价格买下了芝加哥大十字街区的一间废弃的糖果店,几年后,又买下了隔壁的一块空地。得益于他在城市规划方面的专业背景,盖茨开始着手房屋的修缮工作,然后拓展到了对于整个区域的更新。而在这样的过程中,盖茨需要与各种人进行协调,合作,以及对空间的分享。

盖茨收藏的五金店

盖茨收藏的五金店

对于他收藏的那些空间,盖茨也进行了充分利用:他收藏了唱片店和里面的8000张碟片打造了一间“聆听室”(Listening Room);又将倒闭的草原大道书店(Prairie Avenue bookshop)和那里的1万多本书一并买下,开了一座图书馆。慢慢的,这样的收藏行为为他自己和区域带来了良性的循环。

“我乐意去重新构想事物的形式,”盖茨说道。如今,他对于荣宅展开了一场限时的“收藏”,在揭开建筑被忽视或隐藏的边界的同时,也开诚布公地展现了自己的“个性”:“让我备受触动的是,我的作品能够触动他人,哪怕我本人不在现场。”

展览“多宝阁”从3月11日持续至5月23日。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