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和周有光的连襟之谊

沈从文和周有光的连襟之谊

1946年,张家三婿:顾传玠、沈从文和周有光合影

沈从文和周有光的连襟之谊

1946年,三连襟与三姐妹于上海合影。前:张元和、顾传玠,后排从左到右:张允和、周有光、沈从文、张兆和

沈从文和周有光的连襟之谊

从左至右:张允和、周有光、沈从文、张兆和

北京沙滩红楼到崇文东大街,两三公里路程。从1955年开始,老周家和老沈家就在这条路上你来我往,互相串门,有说不完的话题。

于周有光而言,比他大4岁的沈从文,时而是“了不起的人”,时而又是“奇怪的人”。于沈从文而言,周有光的博学更是值得敬佩。

因张允和、张兆和姐妹的关系成为密不可分的两位连襟,他们彼此始终是对方生命中停留很久的“过客”。

“我的恋爱是流水式的,三妹和沈从文不是”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大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周有光和沈从文都在上海遇见了爱情,他们分别认识了苏州九如巷的张允和、张兆和姐妹,从此毫不相干的两个人成了连襟。

一次张允和陪同台湾青年作家张大春访问沈从文,坐下来谈文章扯家常,不知怎么扯到允和的那则“半个字”的电报。沈从文笑着指着允和说道:“你是三姑六婆中的媒婆。”允和抗议:“你说什么?”沈从文用浓重的湖南腔重说一遍:“媒婆!”允和开玩笑道:“我做了你们的大媒,不感谢我,反而说我是媒婆!”这时,沈从文已经86岁了。

允和、兆和在张家姐妹里排行二、三,相差十四个月,皮肤一黑一白,性格各异,她俩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同学,“好得像一个人”。姐妹俩很多人生大事也都同步,张允和还笑称,“我们连谈恋爱都是‘同学’。”

对于沈从文的恋爱,周有光颇为羡慕,“我和张允和的恋爱是流水式的,沈从文对三妹是热烈冲击式的爱情。”

1925年,因妹妹跟张允和是同学,周有光认识了张家二姐,但此后4年,彼此并无交集。待张允和去上海中国公学读书时,周有光即将从上海光华大学毕业,那时,周有光已在杭州,他姐有次去上海玩,他借询问姐姐情况给张允和写了第一封信。张允和因此还吓得不轻,但她仍然给他回了信。后来,她上大二,因军阀混战,没法继续去上海读书,只能到杭州借读。巧合的是,周有光这时正好在杭州民众教育学校教书,因为距离的拉近,两人生出情愫。后来,周有光去信给张允和,忧虑地说,“我太穷了,怕不能给你幸福。”张允和回信告诉他,“幸福是要自己去创造的。”于是,他们“就这么一步一步,没有冲击式的恋爱过程。”

三妹张兆和几乎同一时间收到沈从文的“表白”,但他们俩的恋爱曲折很多。三妹性格爽朗,又是体育健将,她把追她的人在本子上记录成青蛙1号、2号、3号……沈从文排到13号,还特别标注“癞蛤蟆13号”。他写信太频繁了,张兆和一时招架不住,告到校长胡适那里,胡适看了信笑说,“沈从文先生顽固地爱你。”张兆和生气,“我顽固地不爱他。”可不曾想,张兆和一封信不回,沈从文却坚持写了三年,连张允和都感动了,她以“过来人”的身份告知三妹这是真爱。

张兆和也被打动,回了第一封信。憨厚的沈从文改完文章,署名“三三”发表。从此,“三三”成了沈从文的专属。张允和记得,沈从文给她写信,“如果同意我跟三三的婚事,就让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她回了一个“允”字。

1933年,她们两姐妹先后结婚。

很多年后,张允和回忆道:“几十年生活证明,沈从文是多好的人,三妹与他同甘共苦经历重压和磨难,为此,三妹的性格都改观了不少。”

“沈从文是个‘奇怪’的人”

各自成家的张氏姐妹因为夫婿的工作分开了,后来在大动荡的时代里分分合合。

1938年,周有光调入重庆农本局工作,沈从文去往云南。这次分开,直到1955年,周有光一家搬去北京,两家人才真正聚到一起。

这时候的周有光转行了,从原来的经济领域跨入汉语拼音研究。他家离沈从文家只有两三公里,又加上张家姐弟,只有兆和、允和、定和留在北京,他们之间的走动更加频繁。

到北京后,周有光印象中,有一次,一亲戚家的小孩小学毕业,很高兴地跑去跟沈从文说,“我小学毕业了。”沈从文笑得一脸慈祥,“真好,你小学毕业了我还没毕业。”听着他俩的对话,周有光只觉得有趣,但又若有所思,觉得三妹夫是个“奇怪”的人:沈从文生于湘西凤凰书香世家,虽然家道中落,但小时候受了很好的古文教育,可他上学时又经常逃学,就连小学都没毕业。有趣的是,当命运让他去讨生活时,他又嗜书如命。“五四”之后,北京、上海出版了很多译著,这些作品吸引了沈从文。他渐渐成了书迷,还开始写小说。“他了不起的是,什么都是靠自修成才。他没有进过新式学校,不懂英文、法文,可他大量阅读法国译著,自己写的小说很有法国小说的味道。”

对周有光来说,沈从文了不起的远不止此。沈从文曾因跟胡适关系好,受到牵连,被安排到故宫博物院当解说员。很多人以为他不高兴,他却说,“我正好有这个机会接触那么多古董!”于是,他就研究古代服饰,后来写成《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恰恰证明,沈从文度量大,没架子,这也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周百科的外号是沈从文取的”

周有光不太喜欢别人将他称之为中国汉语拼音之父,可沈从文给他取的外号“周百科”,在周有光的回忆录里,经常提及。

“‘周百科’是沈从文开玩笑给我取的外号。”但似乎这个外号正好契合周有光的“错位”人生,所以每逢有人提及这事,他总是津津乐道。

这个外号得以“发扬光大”大概是改革开放时期,中美两国搞文化合作工作,其中一项就是要翻译美国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他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时,国内购买力很差,二三十本都买不起,压缩成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到了1985年以后,又扩大翻译。中国方面三个人是刘尊棋、钱伟长和周有光,美国方面有三个人,六个人成立了联合编审委员会。“这样子,人家给我开玩笑,叫我‘周百科’。这个外号就是这样起来的。”

“其实,沈从文是敬佩周有光的博学,才送他外号‘周百科’,意思就是一部百科全书,什么都懂,学识渊博。”沈从文研究者向成国虽然没见过周有光,但送外号这事,他听说过。他也偶尔从跟沈从文聊天中得知,他们两位连襟关系密切,两个人在不同领域,都有相互钦佩之处。

周有光大学本可在海外享受优越生活,可他觉得新中国建设需要他出力,他又回到故土。经济学方面已小有成就,因为业余爱好是字母学,他又“半路出家”研究汉语拼音。

那时,沈从文在语言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在周有光研究汉语拼音方案前,沈从文就在用白话文教学了,胡适当时提倡白话文,非常欣赏沈从文。周有光也对沈从文敬佩有加,觉得他是“重现代”的。只不过后来沈从文对汉语拼音方案不感兴趣。“他说,用拼音在打字机上打文章,文章是不会好的,因为他自己不会用打字机。”

老周家老沈家相互照应一辈子

百岁之后,周有光时常在那张掉漆的半张桌子前回忆,一不小心手就被桌上木屑戳出血来,他像没事一样用透明胶贴补破桌,直至“光滑无刺”。仿佛只有这样小心翼翼地贴补才能留住那些过往的记忆。

老周家和老沈家的缘分总是那么绵长,他的《世界文字发展史》与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同时被列入“世纪文库”;《语文闲谈》与《沈从文小说选》《沈从文散文选》同时被列入“中国文库”。而他们俩的老伴,允和、兆和姐妹去世的年纪都是93岁,就像约好了一样,这些往事叫周有光如何不思量?

他说1988年是他人生的转折,退休了,办公室从文改委搬到9平米的书房,这时候,82岁的他除了每天跟老伴“举杯齐眉”,就是“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然而,这一年的5月10日,沈从文走了,留下一句“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四个人从此开始陆续“离别”。

他们此前是多么亲密,就算是抗战期间,颠沛流离,通信困难也都一直互相支持。那时,老周家在重庆痛失爱女,随后不久儿子又中流弹,幸好医治及时,“捡”回了一条命。张允和也面临人生最低潮,非常无助。而在云南避难的沈从文和三妹日子过得并不如意。但他们得知二姐家的情况,二话没说就寄去一万元,解了老周家的燃眉之急。周有光给四妹张充和的信里还提及此事,感激不已。

1964年,周有光96岁的母亲住院,医药费一项每月800元,虽然周有光工资每月有241.5元,但也维持不下去。张允和第一次向人借钱,她借到的4000元里,有1500元是三妹家的。后来因为时代动荡,周有光工资降至30元,再次面临困境,而那时沈从文的遭遇也不好,但他们两口子尽可能的帮助老周家。张允和记得,三妹从小数学不好,他们两夫妇都不算账,也从不记账。到1973年,她去三妹家还最后一笔钱,沈从文和三妹惊讶地说,“哪有那么多钱呀!”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