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

这是一个曾经的美国少女与20世纪30年代老北平之间的“浪漫邂逅”。

它还和前不久文化圈的一桩大新闻有点关系:老舍先生的作品《四世同堂》时隔多年又更新了!(不知道的看这里:《四世同堂》在风云变幻的1951年断了连载,已经写完的手稿在“文革”中散轶,从此这本现代文学名著就成了残本。唯一的补救线索是这本书经过浦爱德翻译,曾在美国出了英文节译本,但“节译本”嘛,出版社删改了很多,所以再译回来依然和原著会有不小距离。直到最近,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赵武平先生在美国找到了浦爱德译《四世同堂》原稿并且回译为中文,我们才终于将可以通过这一曲折的路径,窥看这本原著的完整面貌。)

所以,这两件事怎么就有了关系?除了它们都与老北京有关,还在于这个故事正是赵武平先生在美国寻访老舍遗文时,偶然得到的“意外之喜”。

好像总是能在海外钩沉打捞出一些珍贵的历史碎片,尘封已久,刹那鲜活,提示我们一些已经消失的东西。

故事的女主角叫玛丽安·坎农,她在1934年来中国,在北平小住了几个月,在艺术与文字上都颇有禀赋的她在这期间还学会了使用毛笔和中国画的笔法。——开个玩笑,除了国籍不合,简直太适合被冠以“民国才女”的头衔。

城里城外,她画了大量的速写。回到美国后,她打定主意,要为令人激动的北平生活留下某种形式的记录。

她想到了一个人物形象,决定用一个住在北京郊外的中国小男孩三宝的视角,写下他第一次进北平城遇到的一切新鲜事。除了文字,她还用稚拙的笔墨,配上了四十多幅生动有趣的速写插画,就这样完成了一本给孩子看的小书《三宝北平奇遇记》。

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

“三宝的爹爹,是中国的一个庄稼人。他家所在的灰色小村子,位于一个焦黄色大平原的中间。离他家小院和灰瓦房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石头拱桥。桥的年头已经很久,两端桥柱的上面,都雕刻着凶猛的狮子。”

三宝从来没有进过城,直到这一天,爹爹要去北平卖粮食,带上了他。爹爹把两袋粮食搁到驴背上,他们就出门了。

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

送他们出门的三宝娘“头戴黑帽,光滑的黑发上插着大红花,怀里抱着穿紫红棉袄的小妹妹”。

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

北平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城墙竟然有这么高大,三宝可从来没见过。当然,他们的小村子也有土坯寨墙,而且大街两头的村口,也各有一个摇摇欲坠的寨门。两相对比,寨墙更像一个玩具”。

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

“人们要去睡觉的时候,城门就都关起来。要是闹强盗,或者出现别的险情,甚至在大白天,城门也会关闭。到了那时,老城就跟蜗牛似的,缩起脑袋,关上身后大门,静观其变。”

他们牵着小驴过铁轨,差点遇到危险。

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

危险解除了,但火车呼啸着过来,三宝跟爸爸和小驴走失了。

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

他跟卖面条的人问路。

又认识了小伙伴,一起去集市,路上被捏面人的吸引住了。“那人在捏一个气度非凡的武士,样子彪悍而又威猛,叫人见了不寒而栗。他是在用面团捏小人呢!他面前是一个方便搬动的台子,上面的几个小碗里面,盛着用彩虹的七色染过的米面。小个子搓着彩色的面团,捏出武士的胳膊之后,把一柄宝剑放在他的手上,接着做出了黑色的长须髯。”

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

庙会上就更是热闹——

踩高跷的人高高立在观众头顶,轻松地迈着步子,像是在平地上走路,而不是踩在八尺来高的长木跷上。有人穿作小丑,有人打扮成武士,还有人则是一身小姐装扮。他们戴着华美的头饰,上面有翎子、绒球和其他装饰物,脑袋一动,配饰就相应摇晃起来。男人的面孔上,用黑、白、红三色,画了奇怪的花纹,跟面团捏的武士的花脸完全一样。他们踩在长木跷上,晃动身躯高声喊叫,尽情插科打诨,扬扬自得……

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

但在一切所见之中,三宝最喜欢的是舞刀。有一个小姑娘,手里挥舞着两把大刀,两条黑色小辫子随着脑袋的左右转动在身后摆来摆去。她疾速挥舞大刀,忽而举刃过头,旋出片片寒光;忽而屈腿下跪,指向前方。她上穿红色绣花衣,下着褪色的黑裤,看上去像是一只鲜艳的小鸟,快活而又自信。

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

故事里的三宝最后当然又跟爹爹和小驴团聚了。

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

而这些画与文字,实际记下的是玛丽安自己在北平时的见闻。

玛丽安笔下的北平和《骆驼祥子》中的北平正是同一时期。“不过,相对于祥子的悲剧,三宝的奇遇,更似一曲浪漫的抒情牧歌。”赵武平老师这样说。

来北平时的玛丽安,只有二十二岁;1939年《三宝北平奇遇记》出版的时候,她还不足二十七岁。而如今,玛丽安已经一百〇四岁了。2016年春天,她自己为这本终于将要在中国出版的小书写了序言,序言中说:

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了。我想,这本小书里的内容,差不多可以成为一份历史记录。我担心,老北平所有那些我熟悉的美妙氛围,胡同,土房,市声,还有日常生活,都久已消失了。

她记忆中的老北平当然都已经消失了。但是这本时隔七十多年又“回到”中国的小书,让我们又从另一个视角回望了那段岁月里的这座老城。

所以,玛丽安是谁?她为什么会在1934年来到北平?这又是另一个精彩的故事了,如果还有兴趣,就继续往下看吧。

玛丽安有一位姐姐,中文名叫费慰梅。而她的姐夫也同样有一个中文名,叫费正清。这两个名字,应该很多人都熟悉。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是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中国研究巨擘,在中文世界,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也都是极具分量的著作。他的夫人费慰梅(Wilma Canon),即威尔玛· 坎农,是研究中国艺术和建筑的学者,还曾任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他们1932年来到中国研习中国文化,与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妻是好友。

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

费正清与费慰梅

1946年,老舍和曹禺接受邀请,赴美访学。而费慰梅当时是美国国务院文化关系司中国处的第一位雇员,正是协助老舍和曹禺出访的直接经办人。——这是赵武平在美国查看有关她的档案文件的缘起。正是费正清与费慰梅的女儿,告诉了赵武平,她母亲的妹妹玛丽安,曾在北平与费氏夫妇生活过五个月,还写了一本给孩子们看的《三宝北平奇遇记》,并把这本书的英文版寄给了他。

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

《三宝北平奇遇记》作者: [美]玛丽安·坎农·施莱辛格   译者: 赵武平   版本: 中华书局·活字文化

1934年,刚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的玛丽安,去了遥远的中国看望姐姐。当时费慰梅与费正清结婚不久,费正清还在写他牛津大学的论文,钻研中国海关史。

到了北平,她看到“古城虽说破旧,却仍焕发着中世纪的辉煌;城里人的生活,几乎还和几百年前一个样。”

他们住在胡同中的院子里。“每天清晨,金发高个的约翰(即费正清),明智地穿上蓝色厚棉袍,冒着冬天的严寒,隐身到院子一侧他的书房里。他身边都是中国课本和识字卡片。在一个中国老师的陪伴下,他刻苦攻读着不好对付的中文。我的姐姐威尔玛,是一个艺术史研究者,她在另外一个小窄间里,专注于复原唐朝的摹拓。”而玛丽安则在朝向院子的厨房间,随着一位邓先生上中国国画课。

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

1934或1935年,费正清(右一)、费慰梅(右二)与林徽因(右四)、金岳霖(左一)在北京天坛,右三有可能就是玛丽安。

最后,一点额外的故事

为什么她们姐妹都会来到这个遥远的国家?书评君忍不住想再延展一下这个故事。

玛丽安本人回忆说:

我母亲很了不起,热爱冒险。她相信,去国外旅行,可以让人开阔思维,增强意志,所以趁着四个女儿青春年少,就把她们送往地球上不同的遥远之处——至少,在我们看来,是很遥远的地方。

实在想说一下——他们一家人确实都很了不起。

她们的父亲沃尔特·布拉德福·坎农,是著名的医学教授和生理学家,通行的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法,就是他学生时代的发明。一九三五年,他曾在北平协和医学院短期讲学,抗战爆发后在美国积极参与募捐活动,组织赈济流亡中国难民。

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

沃尔特·坎农(Walter Bradford Cannon,1871~1945)

而她们的母亲也很了不起,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写过八部长篇小说,也是一位积极的女权运动改革家。他们二人热爱运动和旅行,富有冒险精神。一九〇一年,蒙大拿州一座从未有人登过的冰川山峰,因为他们在蜜月期间的首次登顶,而被美国地质调查局更名为坎农峰。

好了,就讲到这里。书里是小三宝在北平城里的奇遇,书外则是这长长的远渡重洋的奇妙缘分。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