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的神话、想象与细节

《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无一不卷入了对古代战争夸张与神话化的描写,若祛除这些夸张、神话,中国古代战争究竟会是怎样的呢?决定战争胜负的多重因素与细节——兵种、装备、兵器、战术、后勤、地形、阵法等又有何种解读?11月6日,成都寻麓书馆·传灯人第16期,历史作家张明扬和读者一起“纸上谈兵”。以下是对分享内容的整理。


我想先说说《纸上谈兵》这本书的缘起是什么。我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唐》《说岳》这些演义小说,其中对古代战争谈得还是比较多的,我就对中国古代战争产生了一些启蒙式的兴趣。中国历史上的演义谈兵是很不靠谱的,在这些古典小说所建构的“平行世界”里,中国古代战争大约就是由“计谋”和“单挑”构成的。

所谓计谋,像《三国演义》那样放了一整本书的火,火烧乌巢、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兵,似乎三国鼎立基本靠火;说起单挑,就是《说唐》那样有一群像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和罗成这样的顶级战将,还搞了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武将单挑排名,打仗基本决定于单挑,单挑赢的全军压上,输的全军溃败,打仗就和打擂台一样,后面那些兵就是啦啦队。

也许会有人说,你为什么一直在说演义谈兵,演义谈兵就是一个消遣娱乐,那不是还有正史吗?《史记》这些二十四史难道不写战争吗?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从演义里来看战争?说得没错,正史里是写战争的,但关键问题是正史在战争这一块是惜字如金的,很多事都不说得很明白,比如刘邦在垓下之战怎么打败项羽的,《史记》就有些语焉不详。

为什么我们的正史对战争语焉不详?我自己觉得有几点原因。首先,中国由文人写史,文人天生就是纸上谈兵,对战争非常不熟悉,甚至对战争是有点鄙夷的,而中国的武将大部分是没文化的,懂战争的人没办法把战争的知识传下来,有文化的人又不懂战争。还有一点比较有趣的原因是,中国历史讲以史为鉴,要对我们的现实政治有参考作用、有教化作用,所以我们在描写一个国家衰败、一场战争打败往往都是用一些道德化的方式去解读。比如打败不是因为武器差、战术有问题,或者后勤补给不给力,而是制度出了问题。我们往往是用政治原因来解释战争的失败,特别是用某一个奸臣的出现、某一个皇帝的荒唐暴虐来解释战争的失败,这个可能是文人不懂也不想去弄明白战争的原因。

所以,我是带着中国古代战争究竟是怎么打的这个问题,带着长久以来的兴趣,去写这本书的。

《纸上谈兵》,张明扬/著,山西人民出版社·汉唐阳光,2020年9月版

《纸上谈兵》,张明扬/著,山西人民出版社·汉唐阳光,2020年9月版

这本书有一个相对来说的重点:用武器和战术的进化来分析中国战争,主要一个论点就是在古代中国,来自周边的军事竞争压力往往会主动或被动地在中原王朝催生军事革新。比如明清长达20余年的大规模军事对抗,为明清两大帝国营造出一个研发装备和应用新型火器的绝佳竞争环境。而所谓的军事革新,我觉得是分两方面的:一方面是物质性的,也就是武器的升级,新武器新装备的诞生,比如说汉代出现了大黄弩等一系列弓弩的升级,中原步兵为了对付匈奴骑兵,革新了很多远程的射击兵器;另一方面,军事革新也是一个知识性的新战术的革新,比如胡服骑射长途奔袭战术、骑兵正面冲击战术、砍马腿战法等等。所谓的武器技术革新和战术革新其实不是割裂的,很多时候是相联系的,互相激荡,互相启发,技术革新促进战术革新,新式装备需要新的战术、新的战法把潜力发挥出来,战术革新又对武器的进一步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冷兵器时代的主线是骑兵与步兵之争。中原王朝是如何对付北方骑兵的?在冷兵器时代,中原王朝对付游牧骑兵有两个大的传统,一是用骑兵去对付游牧民族骑兵,所谓的“以骑制骑”,还有一个传统是用步兵去对付骑兵,“以步制骑”。

在汉高祖时代,平城之战的惨败就暴露出了中原步兵对付北方骑兵的一个重要缺陷,即缺乏机动性,你慢人家快,很容易被别人包围,把后勤线切断。所以到了汉武帝时代,为了对付匈奴骑兵,汉武帝天才地想到了一个办法,你有骑兵,我为什么不能也发展骑兵?汉武帝发展骑兵的一个筹码是什么?中原王朝发展骑兵跟游牧民族发展骑兵一个最大的不同是性价比远远不如草原民族——骑马养马就是他们的生活,所以游牧民族发展骑兵的训练成本很低,养马成本也很低,而中原王朝限于地理环境和农业生活方式,发展骑兵是成本很高的,养马贵,训练骑兵也耗时收效慢。所以中原王朝发展骑兵有一个很重大的前提,要有钱。而汉武帝他不缺钱,为什么不缺钱?因为武帝之前有文景之治,也就是汉武帝爹和祖父的两个钱袋加上他自己这三个钱袋的鼎力支持下,汉武帝开始在汉帝国境内养了大批的战马,做好了充足的物质准备。

汉武帝有了战马,但新的问题又来了。我们知道骑兵除了马之外,还有坐在上面的士兵,游牧民族骑兵天生就在马上长大,但是我们中原王朝的人都是农民出身,短时间内无论怎么训练,都不可能训练成技术很高超的骑兵。在作战能力上,特别是骑马射箭技术和匈奴人的差距更是无法弥补的。汉武帝在卫青、霍去病这两位亲信的帮助之下,创造出一个新的战术,即骑兵正面冲击战术,不用需要大量时间才能掌握的骑射战术,就拿着长兵器拿着刀,跟你拼命,跟你进行肉搏战,跟你进行白刃战。这样不仅最大程度上掩盖了汉朝骑兵骑射能力的薄弱,还可以在一命换一命中放大汉军的人力优势。除了人多以外,正面冲击战术还能发挥汉朝一个很大的优势。从政治结构上来说,汉朝是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纪律性要强于匈奴人的松散部落制,而正面冲击战术正是需要纪律性的。匈奴骑兵的技战术水平很高,他们喜欢骑射战术,但是他们相对来说不愿意用正面冲击战术这种搏命的方式去战斗,而匈奴单于也没办法有效驱动松散部落制下的匈奴人去搏命——老话说就是,会打架的怕拼命的,所以靠这种搏命的正面冲击战术,汉武帝几次征伐匈奴都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除了汉武帝时代对匈奴的反击之外,李世民时代的唐灭东突厥也是以骑制骑。唐朝刚立国的时候,东突厥当时可能是东北亚最强大的国家,当时有种有名的说法是唐朝为了统一中原,不惜向东突厥汗国称臣。为什么称臣?第一个政治上要争取时间来统一中原;第二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突厥当时的骑兵优势,动辄几十万骑兵的压力,对当时唐朝提出了一个很大的军事挑战。唐朝对付东突厥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以骑兵打骑兵。唐朝当时发展出了一支完全仿造东突厥的轻骑兵军团。在隋炀帝时代,隋朝的骑兵的战术风格不是轻骑兵,而是重骑兵,重骑兵的好处是正面攻坚能力很强,但是速度慢,机动性较差。所以,重骑兵的优势是去冲击步兵,但对付轻骑兵是不行的。唐朝有针对性地为了对付东突厥,就发展出一支很强大的轻骑兵,当时甚至有个说法是以突厥为师。唐朝凭借这样一支很强大的轻骑兵军团,运用闪电战战术,不停地连续作战,不给东突厥骑兵任何喘息机会,打败了东突厥。

除了以骑制骑,还有以步制骑。为什么会要用步兵打骑兵?其实很简单,培养骑兵需要强大的财力,以骑制骑是一个王朝强大的时候才可以有的,在大部分时候中原王朝处于守势,主流方式还是用步兵对付骑兵。中原王朝的历代将领想出很多天才的战法,都是关于如何用步兵对付骑兵。比如汉朝,除了用骑兵跟匈奴骑兵打仗之外,弓弩得到了一个大的发展,步兵用远程的弓弩来对付匈奴骑兵。在李陵出征匈奴时,他的弓弩加步兵密集结阵,就给缺乏攻坚能力的匈奴骑兵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后来南朝的开国皇帝刘裕发明了一个很有名的阵法叫“却月阵”,前方放很多战车,阻挡鲜卑骑兵的快速冲击,战车上面有很多弓弩,还配置了长矛阵,背后是河,河上有很多船,打不过了,可以通过后面船走,要对付的是前方和左右三面的骑兵。这样布阵的好处是可以输送援兵,以及把最薄弱的后方保护住了。据说刘裕就是靠着却月阵,几千步兵大败北魏的几万骑兵。

以步制骑还可以用一些特别的武器。岳飞大败金兵的时候,有个著名的武器叫“麻扎刀”,类似于斩马刀,用来砍马腿。用大刀砍马腿说起来简单,但需要有很强的纪律性,因为骑兵高速冲过来,火星碰地球,其实是一个很可怕的战场态势,对步兵的心理冲击很大,步兵千万不能在骑兵冲过来就跑,历史上大部分步兵惨败于骑兵,其实就是因为骑兵冲过来,步兵很快就溃散了。

麻扎刀

麻扎刀

说完冷兵器,我们再谈谈热兵器。

热兵器第一个影响战争的节点,是在明朝初年,当时明代火器发展到一个高度,发明了火铳,为了对付北方的蒙古骑兵,明成祖成立了中国历史上、可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支专用火器的部队——神机营。

火铳

火铳

第二个高潮跟中国本土的火器没有关系了,西方的火器后来居上,满洲八旗骑兵崛起后,以徐光启为代表的明朝军政精英引进了西方更先进的火器,也就是著名的红夷大炮。红夷大炮一进明朝,第一战就在宁远之战中取得了大胜。当时袁崇焕还发明了一个全新的战术,这个新战术现在说起来很好笑,就是把大炮放在城墙上。我们现在觉得很奇怪,把大炮放在城墙上还需要想吗?需要发明吗?还真需要发明。火器刚发明的时候,其实是个野战兵器,一开始真没想到把大炮放在城墙上。

皇太极继位之后,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几次重大受挫后,满洲人发现红夷大炮是很厉害的,也开始仿造。到了明清战争末期,清军的火器装备,无论是技术还是数量都不下于明军,甚至超过了明军。红夷大炮刚出现的时候,是帮助明军取得了大胜,但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很可能清军入关这么快,反而跟红夷大炮的应用有关,明朝的那些城墙对北方骑兵而言再也没那么可怕了。所以说一个新的武器出现,可能是有着一个清晰的目的,但出现之后这种武器发展的走向,就不取决于你的主观意志了。

Q&A

Q:老师,您研究古代战争,一般会从哪些面向来切入呢?比如是会从自己比较关心的战争事件吗?

A:我觉得关心和兴趣是一个维度;第二个可能比较重要的就是与战术、武器革新最有关的,同时是对中国历史相对更有影响的一些战役。

Q:请问在做战争史的整理时,中国的古典文献大多是由推翻前朝的新朝所编写,史官改动部分较大,那么你是怎么确定其中的准确成分呢?

A:这个问题其实是普遍性的。但古典文献里其实对战争提得不是很多,所以相对来说,战争史的这个问题没有政治史那么严重。正史写战争,除了胜负原因喜欢用正邪忠奸和道德来解释以外,还有一个蛮大的重灾区,乃是中国古代写史的传统中数字数据都不是很精准。但我觉得也不都是刻意的,比如战争的规模动辄几十万大军百万大军,肯定是有水分的。这个水分究竟有多大?我们只能说尽量通过分析,通过对比,通过一些对战争的合理推测,对战争动机的分析,对当时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动员能力的检视,大致确定一个范围,但是我觉得也没法很精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Q:那么对应的战术战略可信度高么,因为您先前也讲了大多被广知的战法是从演义而来的?

A:演义里的战法其实基本都是夸张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参考价值,正史里面有时候会提到一些,但是语焉不详。其实一方面来说我们可以找到正史里提到的一些线索,然后结合所谓的战争逻辑。战争是有逻辑的,通过一些必要的逻辑推演,再结合多方面的资料来源,比如兵书,比如一些笔记,可以是得出一个大致的看法。还有一个讨论基础就是我们后世的考古,打个比方,我们今天对秦军步兵军阵的很多认知进展,就和对秦陵兵马俑的考古进展有关。最后,演义小说虽然大体不靠谱,但也不能完全忽视此类传说的价值,通过批判式的利用,还是可以有参考价值的。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